三色电子书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1911新中华 >

第446部分

1911新中华-第446部分

小说: 1911新中华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动员,做好迎接万一爆发地战争的准备。这是一个负责任的国家领导人所必须做出的。在当前局势下面显而易见的决定。宋教仁别无选择。而且他知道。那位总统也一定已经开始了秘密地准备。现在军方大规模的秘密调动,就是这样准备的前奏。他和雨辰已经进行了一系列的磋商会谈,今天也终于出现在了虎穴,听取总参对他做的秘密军事部署的报告。而且还要听取军方需要政府工作部门进行那些配合工作的要求。

踏进这个杀气腾腾的虎穴作战室地时候,宋教仁只有一种轻微的不协调的感觉。他和那些雨辰一手使出来的青年军官团体。总是保持着一定的距离。也保持着他作为政府总理足够的矜持。但是当第一次踏进这个国防军地核心的时候,他还是感到了这里和他的政府不同的地方。冷静,严肃,而有一点点的好战意味。墙上大幅的地图画得满满的他看不懂的军事符号。大型沙盘上面已经密密麻麻的全是标记。到处都是红色的军用保密电话机。年轻的参谋军官一脸傲气一脸冰冷的站在电话机旁边,用一种刀锋一样的眼神向他致意。当这种眼神来到他身边的雨辰的脸上的时候,就全部变成的崇敬。这是多么可怕的一个团体!想起这支军队曾经在首都举行的胜利大游行,现在在欧州进行的那么多场血战,还有他一贯胜利的历程。对于这支和中国传统历史格格不入的。突然由雨辰缔造出来的武装团体。宋教仁突然觉得就是有一点,点害怕。这是一支太强大,而且在国内也无人能够约束的力量亦………

就在他胡思乱想的时候,雨辰已经在含笑招呼他入座。在虎穴作战室的大幅地图前面,就设立了三个座位,毫无疑问是留给雨辰、他还有李章云老先生的。在大幅地图前面,总参谋长吴采还有总参的参谋主任司马湛长身肃立。都在敬候着等待开始他们的说明讲解。

“钝初先生。今天向你通报的情况,都是绝密的部队调整部署的情况。就是想让大家知道,军队对于国家和民族的前途是负责任的,做好了一切的准备。并不代表军队就跃跃欲试,在没有国民的支持下擅自启衅。战争爆发的导火索不是掌握在我们手上,而是在对面的那些敌人手上。我想向你在事先说明的,就是这么一点。”雨辰的语调淡淡的,他的容色同样也是淡淡的,侧着头对有些拘谨的宋教仁低声的交代了几句。诺大的作战室里面,一时只听到他的声音在回响,显得这里更加的严肃安静。宋教仁嗯嗯的点了点头。然后就听见两声军靴碰撞发出的响亮声音。吴采和司马湛立正朝他们这里点头示意。大型地图前面的照明灯突然都打开了,一下将巨幅地图照得通明。一个个红色的箭头在h止下变得是那样的醒目,仿佛就要破纸飞出来一样。

“现在国防军已经在遂行对日防备的,戚继光,计划!第一阶段是现有部队的调整部署,已经顺利完成!”吴采的声调锉坍有力,对这位行事低调的总参谋长,宋教仁一向都是有着非常的好感,这个时候也打起了精神认真的听他地汇报。

“北方战区战列部队已经全部就位,在北中国形成三条梯次的战线。第一梯次就位于奉天省、热河、内外蒙一线。为主要面对日本关东军朝鲜军重兵集团的战线。他们的任务是战役一旦爆发,就迟滞日军重兵集团对我关外要点的突破,重点确保奉天城这个关外交通要点。政治重心,并且在吉黑两省维持军事存在。这个集团地兵力,国防军有六个步兵师两个骑兵旅,包括安蒙军二十一师等精锐骨干部队。保安部队约有三十多个营,二万多地方武装。在关东军和朝鲜军仍然维持现在七个师团战力的情况下。可以确保在一线坚持两周以上时间,坚持到二线兵团抵达。这些部队已经秘密的为其准备了十个基数的弹药储备,国防军新编两个炮兵团也已经控制在热河,随时可以增援上去…………

二线兵团位于河北一带,这是我们在北中国准备决战的主力地部队!经过两个多月的秘密准备。利用每个夜晚进行部队的秘密调动。

我们已经将北方战区的主力部队,都已经集中在了保大地区一带,一部分前出控制在平津塘地区。除了渤海湾防守部队之外,集结在保大平津地区的重兵决战集团包括十个步兵师,一个装甲师,两个战斗工兵团,七个炮兵团。将直接隶属蔡锷将军的指挥,使命就是推出山海关,占据南满铁路线。在东北平原上于日军重兵集团进行决战!“吴采的指挥棒在北中国一线缓缓的勾勒。点过了一个个步兵师的番号,划过了一条条重要地道路,一个个重要的城市。似乎就意味着未来的血火交织,一时间让在那里听取汇报的宋教仁都有一种喘不过气来的感觉。他偷眼看了一眼雨辰,却发现他神色淡定。似乎一切都已经胸有成竹。

难道这一切早有准备?在应付欧州大战地同时,还运动调遣了这么多部队部署。准备武器弹药,扩充军用道路,训练整备后背力量,筹集物资储备………难道他对这样一场战争是早就有所筹划?难道眼前的局势发展到这样,也是他早就心中有数的事情?宋教仁从来不敢小看身边这位年轻的领袖。但是这个时候,他发现还是有些看不透这个人的城府。

汇报还在继续:“北方战区的三线兵团集结在山东还有河北的南部,和预备兵团的作战地境划分在淮河以北。以青岛和新修建之陇海铁路东面起点海州形成两个海岸要塞守备区。掩护整条津浦铁路和陇海铁路东半段。每个要塞区各有一个骨干师守备,加上内陆地部分机动部队,三线兵团准备的力量同样是六个步兵师和若千特种部队。在淮河以北,我们同样已经储备了二亿五千万发子弹和一百余万发的炮弹。足可支撑一个较长较大规模的战役。粮食、物资的储备也沿着津浦路进行了相当的储备。可以独力支持北方战区作战。在这里我可以代表总参负责任地说一句,因为参加欧战而开始的国防军扩充建设的一半以上的物资和精力,都用来整备整个北方战区。整个北方战区的建设整备计划,从旧旧年年底就已经开始!经过一年半的努力。才粗具这个规模。国防军上下,为国防安全建设尽了最大的努力!按照北方战区现有战力,足可应付日本陆军在北中国任何规模的军事挑衅行为乃至大规模的冲突。

但是要整个收复东北地区,歼灭日本重兵集团,打破其军人统治集团之大陆政策迷梦,还需要举国动员的力量!军人已经做好了最坏的打算,同样也希望国人能有这样的准备!”

吴采的声调抑扬、目光炯炯。干脆利索的收束完他的报告,就将指挥棒递给了司马湛。默不作声的敬了一个礼,然后走下来站立在雨辰的身后。他那安祥的态度,浑然不像主持了刚才汇报的那样规模巨大的国防建设的国防军总参谋长。倒像是雨辰身边一个勤勉的副官。

雨辰侧过身子,对心旌摇动,为国防军这一年半来在北方的准备而瞪目结舌地宋教仁和李章云淡淡的笑道:“二位先生,下面让司马纯如给两位汇报一下淮河以北的国防准备情况,还有预计的后续动员计划。

对日战争作战的想定,实在太负责,今天是听不完了。咱们等明天继续吧。”宋教仁看着雨辰不变地容色,只是微微摇头:“这么大的准备工作,政府竟然完全不知道,只是以为你们在北方编练参战军。没想到完全是在做国防准备………当初怎么能想到今天这么一天的?协约国的军事援助,到底有多少花在了北方的军事准备上面?总统。过去一年半以来,你在顾着欧州地同时,到底花了多大心思在北方的国防军事准备上面?”直到这个时候,他们似乎在真正了解了这支国防军到底被建设得有多么强大。

雨辰淡淡的笑了:“没有欧洲战争,就没有我们国防军大扩张的契机。我从来没有打算将两个集团军在我们外面还有严重军事威胁的时候完全派遣出去。至于这些军事援助我们是怎么辗转腾挪辛苦截留下来的。钝初先生,你可以具体问一下念荪,这一年半以来,熬得他头发都有些白了。在国家形式一片蒸蒸日上的时候,总有一些人还在孤心苦诣的考虑着这个国家的未来。你们只要知道,我们国防军是有备而战,就足够啦。”

宋教仁没有说话,只是坐直了身子,脸上地态度更慎重了。还带着一点别样的沉思表情。但是他却一直没有说话了。只有李章云淡淡的说了一句:“这要花掉多少计划外的钱?财政部对这些事情怎么都不知道?”

雨辰冷冷的看了他一眼:“军事援助没有通过财政部,这种情况在战后会改变地。但是现在的重点不是这个,而是我们面临的实实在在的威胁。下面就听司马主任的汇报吧。”李章云一笑,并没有就这个问题和雨辰纠缠下去。自顾自的点燃了雪茄,看着司马湛走到了巨幅地图的中央。这位参谋主任宋教仁和李章云都是久仰大名了。不是雨辰起家的班底却是他现在最心腹地实际指挥掌握国防军的爱将。看着他有点懒洋洋的外表。实在让人很难想象他到底是怎么得到雨辰赏识的。

“淮河以南,属于预备军的作战地境。在得到未赴欧洲的参战部队地加强之后,预备军也成为了淮河以南的国防军另外一个重兵集团。他的任务除了警备沿海精华地区,守备长江之外。另外一个非常重要的任务就是援应北方战区。因为根据总参公算,如果中日之间爆发战事,主力的步兵会战,还是会发生在北方。日本海军会对沿海进行骚扰封锁。

但是他们的主要目标,还将是会独霸整个满蒙————对于如何应付日本海军的作战行动。这是一个非常大的话题。牵涉到国内国际很多方面。今天就不详细介绍了。还是把话题回到预备军的军事准备上面…………

预备军也分成三个集团,一个集团是沿海各守备部队。上海的警备部队、杭州湾的警备部队,珠江三角洲的警备部队。这些主要由各省的保安部队担当。第二个集团就是长江沿线的要塞守备部队。他们负责屏障整条长江防线的安全,防止日本海军上窜侵扰首都江面。必要的时候,首都还要做好迁都应变的准备!沿江各要塞,特别是江阴要塞已经经过整顿补充。已经有相当的作战力量。这些都是足可以放心的。最重要的一个集团就是控制在淮河以南。津浦路南半段的预备军机动兵团,剩余的参战军师团,预备军野战师团骨干,加上一个预备装甲师,总计十五个师的力量控制在此处,随时可以南北四处援应。当这支力量能够加入到北方战区的时候,那对于在北方实行军事冒险的日本军事力量就是灭顶之灾!”

汇报还在娓娓的进行下去,越到后来,今天来听取汇报的这两位政府要人就越是心头沉重。国防军已经为这场只是在预想中,还远远没有走到现实爆发这步的战争做了这么多的准备!在表面上热热闹闹的赴欧参战军的编练大潮当中。其实整个军事机器完全是在做着对日战争的准备!一批批新组建的新师团控制在战略要地,天文数字的武器弹药物资在各处储备。大笔大笔的金钱用不同的名目绕开政府花了出去。协约国的资源因为参战军的几场血战源源不断的向国防军流入,但是这些资源转手就被用在了北方的整备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