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色电子书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1911新中华 >

第263部分

1911新中华-第263部分

小说: 1911新中华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看来宋教仁要给自己上课了呢,雨辰在心里好笑地想。在宋教仁看来,自己大概就是一个只会一味使用强硬手段,采取冒险投机主义办外交的军人总统吧。国际局势的未来走向,如果历史不发生大的变化的话……我应该比这个世界上所有的人都来得清楚吧。但是他面上还是摆出了一副洗耳恭听的样子,淡淡地回答道:“钝初先生向来对国际形势有所研究,有心得发现,雨某人自然要听听先生的意见……不过据我看来,哪方面要赢都不容易吧!”宋教仁这下以为把握住了雨辰的心态,他认为这两方面一定会打个两败俱伤,所以想左右逢源,捞到最多的利益。这样想的话,那这个国家可真的就完了!

他叹了一口气,放大了一些自己的声音:“大总统,根据在下的判断。这次以旧大陆中欧强国组成的同盟国,是必败无疑的!但是德国对法国,那是稳胜没有怀疑的。但是现在德国两线作战,要对付法国和俄国两大强敌。海上还有英国海军的强大封锁,美国日本等强国,也是支持英国的。德国怎么能和全世界作战?估计战端一开,慢则半年,快则一月,则必定要签订城下之盟,留给我们的时间不多了啊!这个时候如果还不让自己及时抽身……”宋教仁说到这里声音也严肃无比了起来,“战后英法等列强秋后算账的话,咱们瓜分之祸立等可待!”他觉得自己已经把意思的方方面面都表达清楚了,最后再给雨辰一个台阶下,“总统,要不由我们内阁发表声明也成,只要总统用印,并发表一个赞同的简短声明也成。德国顾问咱们礼送,借款咱们立即纳入本年度的还款计划当中,咱们就抽得出来身了!总统,您看这样办可好?”话说到这里,宋教仁的随员们都觉得这位总理已经是仁至义尽,替这位总统擦屁股已经是极度的委曲求全了。这位总统也总该点头了吧!

宋教仁的见识,的确已经到了当时中国政治家所能有的高度。但是,他还是不明白自己的心思,雨辰心里有些苦涩地想。一战爆发之后,英法等老牌列强的确放松了对中国的控制,而中国因为当时的局势混乱和实力破碎,没有捞到任何好处。而日本却真正地在一次世界大战当中发展壮大,捞到了亚洲这个地方所能得到的最大好处。并且继承了那些老牌列强对中国的野心,而且更加咄咄逼人!中国今后的日子反而是越发的难过了,直到三十年代整个民族的苦难涅槃。而自己这次为什么要做好准备,全程参与这次世界的大变局呢,就是要和日本竞争!不能让他就这样发展壮大起来!亚洲所能得到的好处,中国至少要吃下一半来!所以他现在孤心苦诣地在营造着一种势,一种让列强觉得中国比以前重要的势!但是还是很少有人能够理解他的作为啊。这个时候,真的有一种举世滔滔,知己寥寥的感觉。无论如何,自己既然认定了这条路,也只有坚持走下去了。

他望着手中茶盅上空袅娜变幻的热气,脸上的神情也似笑非笑的。让热切期望他点头答应的宋教仁一时有些摸不着头脑,只好沉住气等他答复。

“钝初先生,我作为国家的元首,要为自己的作为要负责任。和德国关系载在条约,我不能拿民国的国际声誉开玩笑。中立一说我能表赞同,但是和德国断绝关系,断难做到。这个声明,我是不会发的,内阁要发,我也不会用印。”他淡淡地,但是坚决地这样回答了宋教仁殷切的期盼。

宋教仁终于跳了起来,他算是被雨辰成功地激怒了。他抖着手几乎就是指着雨辰的鼻子在大声地道:“你这是把国家在往绝路上面带!我绝对不能容你这样做下去!你你你你……如果你还是坚持这样一意孤行的话,没有其他说的,我只能在议会上面弹劾你!哪怕你有枪杆子在手上!但是公理和正义是在我这一边的!”

雨辰也冷着脸站了起来,他觉得今天自己很成功。把茶往桌子上面轻轻一放,一摆手道:“请便!送客!”宋教仁带着随员顿时掉头就走,边走还在边厉声地道:“天日昭昭,天日昭昭!国家要完了!”

1914年春季,在民国政坛上面爆发了第一次的府院之争。谁也没有想到,国内局势大致稳定的情况下居然在中枢闹出了这样的事情。顿时所有的目光都集中在上面,特别是一些国家的代表们,局势在1914年的上半年,在波谲云诡地继续向前发展着。

第五卷 新世界 第020章 双管齐下

 上海,1914年。

春天的景象已经完全笼罩住了这个远东具有魔力般诱惑力的都市。虽然现在南京政府府院争斗风潮已经越来越激烈起来。双方都有各自的支持者在舆论上面大肆地交锋。国民党方面这次大概是使出了浑身的解数,想在议会斗争的范畴之内对雨辰的权力加以限制。而总统方面的支持者,一些具有民族主义思想的青年知识分子,对雨辰的政策非常拥护地方开明势力,中央系统的绝大部分公务人员,教育团体,还有被限制发出自己声音的军队,也在极力地加以回击。双方虽然意见针锋相对,但是还保持着一种合法而克制的态度,也许主要是雨辰表现了极大的克制吧。所以这个远东大城市充满活力的经济活动,一点也没有停滞的迹象。

随着中英美平准基金法案的实施,美国和英国都收购了大量的中国白银,为政府提供外汇作为稳定货币的基金。到1914年这个时候,估计政府手中已经掌握了大约相当于2250万美圆的英镑,910万美圆,还有大约1360万美圆的黄金。很大一部分外汇收入,都是因为关税的提高,和民国元年、二年积累下来未曾支付的关税而增加的。相对充足的外汇和黄金储备,加上英美两国提供的大约2000万美圆的外汇担保,使得币制空前稳定,造成了现在贸易和商业兴旺发达的景象。这也是新兴民族商业阶层支持雨辰的原因所在,他为他们提供了一个非常好的发展机会。

英国新上任的年轻大使克劳福德站在黄浦江西岸的英国上海领事馆的落地窗面前,有些发怔地看着外面这些景象。阳光从落地窗洒进来,映得他棕褐色的头发像是在微微地发光。这位现在不过才三十三岁的年轻人,是从在中国遭受了相当丢脸的外交生涯的挫折、已经心力交瘁的朱尔典公使手中接过这个职位的。从第一天起,他就感受到了北京东交民巷那些陈旧的外交团体的裹尸布一般过时的味道,那是一群活在布尔战争之前的老古董们!也许还要更早一些!他的家世使他和中国有着很深的渊源,他的父亲,以前的海军少将,下议院议员贝思福勋爵,曾经就是一位远东的专家,曾经在1898年受当时英国首相索尔兹伯理的委托派遣,还有750英镑的专门拨款,在中国考察游历了整整一百天。见到了当时中国所有的重要人物,对亚洲当时甲午战争之后,大英帝国如何在这个局势剧烈变动的时候维持帝国的利益,还有采取怎样的外交政策走向,做了很深入的思考和研究。现在这个家族传统,就传到这位在贝尔福先生手下已经声名鹊起的年轻远东问题专家,他的儿子手中了。

他一直还记得,他的老父亲在索尔兹伯理先生肯特郡的林场打猎途中,和私交很好的首相先生争论的话语:

“一方面在中国寻求一种具有骑士精神的政策,一方面寻求欧洲人的权力,这才是我们平衡的政策。远东这个地方太特殊了,而中国也完全不同于印度!

“对于日本我们需要足够的警惕,在未来几十年间,他可能淹没我们在亚洲整个体系!而一个和日本同样强大的中国,也许就是我们在亚洲平衡的关键,那时他们都会有求于我们……在远东,中、俄、日将完全纠缠在一起,无法对我们的地位造成任何的挑战!

“……中国是一个有着内聚力的国家,有着他们独特的传统。某种善意的合作,更容易谋求我们在亚洲的领导地位,而瓜分这个国家的任何企图,最后终究将丧失我们在远东的优势地位!”他老父亲花白的头发,还有激动的语气,都深深地印在当时自己还是一个伊顿公学学生的脑海里面。

而现在,父亲未完成的心愿,就要靠自己来完成了。克劳福德捏着胸口的领针,皱着眉头一遍又一遍地思索着自己面临的使命。朱尔典留下的中国外交遗产就是一个中英美华元平准基金,还有仍然在英国掌控下的中国海关。大英帝国的势力在长江流域仍然是不可动摇的。虽然现在受到了美国的挑战,但是关于这一方面,他更倾向于和美国联合。两个支撑脚,无论如何比一个要稳固。而且按照现在这个国家所展现出来的活力,他们两个国家的机会都是足够的!但是现在白厅最关心的,却是中国在未来,是不是会成为德国在远东的一个打手,为了某种狂热的民族主义,而采取危害大英帝国利益的举动呢?

对于中国现在拥有的实力,他们是并不担心的。以日本的力量,联合英法的远东驻军,几个月内就可以打垮任何意义上面在远东的所谓中德联军。但是这是牺牲一部分将用在欧洲的资源为代价的。在欧洲的德国,实在是一个非常恐怖的怪物。未来大战爆发,胜负也的确在未定之天。在克劳福德看来,最后问题的解决,还是需要新大陆的加入。但是中国的变局,也许就会影响新大陆的动向,这就是一个连环的博弈游戏。当中国被摧垮之后,日本毫无疑问就是最大的利益获得者,特别在旧大陆的眼光全部集中在太平洋之后。那时的日本,无疑就是新大陆最为担心的对象,当双头鹰的一头转向太平洋的时候,另一头,还有多大的精力在关注着大西洋?就英国本身来说,日本壮大到那个程度,对于亚洲的帝国体系稳定,也是不能忍受的。所以这个时候,他们必须维持远东的稳定。这个世界岛东部边缘的地区,现在却是大战之前的又一个帝国外交家和军队精英们全心关注的焦点。

而重点就在于那个比自己还要年轻七岁,看起来完全是军人简单粗暴式统治作风的那位传奇总统的身上,亚洲的俾斯麦。

克劳福德像是突然想起了什么,突然回到自己的办公桌前翻阅起一些资料,接着就是长时间地沉思。他在递交国书的时候,曾经见过这位年轻总统一面。稳健的双手,看起来很坦率的目光,还有温和的笑容,让他直觉般感觉到了这位总统背后很深的城府。当欧洲将他奇迹般地崛起当做东方神话般的谈笑资料的时候,他已经如饥似渴地阅读了他所有能找到的关于这位总统的情报。如果他只是一个单纯的东方赌徒的话,那他的运气未免好得出奇。可以用惠司脱牌把白厅俱乐部里面所有绅士的裤子都赢过来!他难道就不知道,英法日的强大海军力量,还有远东的军事力量就在他的门口,而德国只能在柏林为他喊喊声援的口号吗?布尔战争的时候是这样,中东平息伊拉克叛乱的时候也是这样!他知道,他当然知道!克劳福德强烈地感觉到,这位总统只是在试探着他们的底线,想捞取最大的好处!如果他真的一意孤行,当初他和德国签订的就是军事盟约,而不是一份轻飘飘的友好合作条约了!他只是在等待着合适的时机转向!

哪怕现在的府院之争,他似乎也是在向西方的列强们表示,在我的国家内部,还是有着强大的反对我联合德国的声音和行动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