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色电子书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猎国记 >

第331部分

猎国记-第331部分

小说: 猎国记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完颜昌万万想不到。谈判刚开始,莫启哲就翻脸了,炮声一响他便知道不妙,身边的金兵立即挺起大盾护住了完颜昌,可他们动作再快,也快不过炮弹!声起弹到,刹那间完颜昌便被打成了筛子,就连身旁的金兀术也当场阵亡!

金兵顿时乱了。惊慌得无法形容,主帅阵亡,他们完蛋了!

莫启哲哈哈大笑,想跟老子谈判,你做梦去吧。要是不服,尽管到阎王老子那里去告状!

山上的骠骑兵挥刀挺矛。向山下发动了冲锋,一阵惨烈的厮杀过后,金兵全军投降!

把一队队的俘虏押往谷外,骠骑军将领都兴奋得满脸通红,都道自从参军以来,以此仗打得最为痛快,彻底地消灭了金国地残余势力!

这一役,三十万金兵被分割消灭,死伤高达十八万余人,仅剩下十万出头的残兵败将,丞相完颜昌和元帅金兀术全部阵亡,金国空有北方万里江山,却再无人守卫,被梁国吞并只是时间上的问题罢了!

没收了金兵的战马和兵器甲胄,莫启哲留下一队人马把俘虏送到中原去,他自己则带领大军直扑灵州!发誓定要拔下这颗钉子!

虽然战斗一结束,莫启哲就带兵向灵州急赶,可无论他怎么跑,金兵战败的消息还是比他提前到了灵州城。李浩博一听三十万金军全军覆没,当时就傻了,包围灵州城地骠骑军去而复还,几乎吓得他肝胆欲碎而死!

李浩博知道大事已去,于是给打先锋的岳子风送信。岳子风没打下灵州,还被金兵象赶兔子一样赶得到处跑,心中早就气愤无比,这回他又做先锋,想的就是要报那被追之仇,虽然追他的不是李浩博,但现在金兵已灭,所以这笔帐理所应当的就转到了灵州西夏兵地头上,只有这样才能显示出岳大名将的公充!

接到李浩博的书信,岳子风也不拆开,对手下将军说道:“都元帅曾说过,所谓有骨气地名将守城必有三个阶段,第一阶段是誓死保卫城池,要与城池共存亡,以博取好名声,第二个阶段是见打不过便说为了城中百姓着想,只要我军不杀害百姓,他就投降,第三个阶段是投降后在我军中大放蹶词,说一顿能名垂青史的屁话,让咱们佩服一番,只要咱们一礼贤下士,他立马就感动得痛哭流涕,归顺咱们,然后便平步青云地升官发财!”

一名万夫长道:“都元帅向来料事如神,他的理论是决不会错的,不知这李浩博是否也是如此!”

岳子风道:“还不知道,不过打开信看看就知道了,这就叫做洞察……这个嘛,那句成语怎么说来着?”看了一眼在座的将军,似乎没一个人知道这成语,他只好又道:“打开信看看吧。”

随军书办打开书信,看了看,笑道:“这是第二个阶段,他说只要保住城中百姓不受兵灾,他就愿意投降!但不知他自己算不算城中百姓,如果算是的话,不受兵灾他可划算了,至少不会被砍头!”

岳子风点了点头道:“回信,就说本将军同意了,只要他能来我军中请降,不杀百姓就不杀百姓。反正咱们也没打算杀,他这话说了等于没说。”

信送回后,李浩博当即就出城了,骠骑军的将军很够意思,同意他的请降,他心里也是十分高兴。李浩博没有岳子风想地那个样子,他请降确实是为了百姓。并没有为自己的前途考虑过,不是以灵州城为代价,为自己混个好官位。

来到岳子风的兵营,李浩博没穿盔甲,而是一身布衣麻鞋。做平民打扮。岳子风跟莫启哲久了,自然在做人方面大有进步,他虽没有倒履相迎,但假装急着出迎,而没戴帽子。一见李浩博。又是拉手又是拍肩,仿佛和李浩博认识了好多年一样。

李浩博明知他是假装,但看在眼里也不免稍稍有那么一丝感动。两人步入大帐。分宾主落座,岳子风道:“李将军,我们要灵州城,是想把它划入我国领土,至于城中百姓从此也就是我国百姓了,对于自己人我们是不会杀害的,所以你地一切担心都是多余地。你要归顺,还是谈谈你自己吧。你是想加入我军,还是想当文官,做个地方留守?不用不好意思,事情既然已经发展到这个地步,你只管提要求。我会为你在都元帅面前美言的。”

李浩博摇头道:“如果是为了我自己,我是决不会投降地。既然岳将军答应了不掠夺百姓。那我也就没什么条件好提了。至于我自己,我想从此归乡务农,做个平头百姓。”

岳子风还当他是在假客气,不由得笑道:“不必如此,你想要什么尽管直说,咱们都是领兵的将军,都是粗人,别学那些文官的酸毛病,吞吞吐吐的不爽快!”

见被误会,李浩博刚要解释,却听帐外人喊马嘶,似有大部队赶到。岳子风一惊,起身问道:“怎么回事?”

一名骠骑兵进帐道:“将军,都元帅到了。”

“啊,都元帅到了,这么快,快快迎接!李将军,请随我一同迎接!”

李浩博也站起了身,岳子风不说,他也想见见这位大名鼎鼎地都元帅。

还未等他们出帐,只见帐帘一挑,莫启哲进帐了。一进帐莫启哲便哈哈一笑,道:“我听外面人说灵州的李将军来了,便快马加鞭地赶来相见,李将军可不要怪我性急啊!”

李浩博躬身行了一礼,道:“都元帅说得哪里话来,小将能与你相见,实是三生有幸啊!”

“请坐,别这么客气!”莫启哲一指椅子,又道:“灵州百姓是没事了,可兴庆的百姓正翘首企盼等着战争结束哪!我整日为了百姓的生活担心,头发白了又黑,黑了又白,真是上火啊!”

李浩博微微一笑,心道:“早听说这位都元帅说话没正经,今日一见果然不假。”他道:“如果都元帅撤兵回国,那这里的战事岂不是立即就会结束了。”

莫启哲往正中地大椅上一坐,道:“就算我回国了,那西夏皇帝就不会对我发动战争了吗?战争真能结束吗?”

李浩博一呆,摇头道:“暂时会和平,可过一段时间还是会打的。”

“这不就结了,我说的就是这个。要想真正得到和平,老百姓真能太太平平的过日子,国家就必须统一,我现在做的就是这种事,李将军不会不明白吧?”

李浩博神色黯然,这道理浅显之极,他怎么会不明白,西夏不过是各个割据势力之一,汴梁方面要想统一国家,那有不把西夏灭掉地道理。

见他不说话,莫启哲又道:“李将军很爱护百姓,着实让我钦佩,领兵打仗的将军能做到这点的可不多,所以我说李将军你要是真爱民如子,最好是能说服皇帝搬去汴梁居住,我可保证他终身富贵,只是帝号必须要除掉地,如果他答应了,那战争不就结束了嘛。”

李浩博苦笑道:“我哪有那么大的本事,我也就在灵州城说了算,别的地方我可就不行了,皇帝哪能听我的呢!”

莫启哲道:“我想请你给皇帝带个信去,我封他为夏王,在汴梁给他建座王府,子孙永享富贵,怎么样?”

李浩博摇头道:“请恕我不能从命。从今日起我便是一介百姓,再不过问国家之事,至于送信一事,还是请都元帅另寻他人吧!”说完他站起身,向莫启哲一拱手,转身出帐。

莫启哲奇道:“咦,怎么就这么走了!李老兄。咱们再商量商量!”

谁知李浩博头也不回,大踏步走出兵营,营外有他的家人,套着马车在等他。上了车,李浩博亲自赶车离去。

岳子风追出帐外。叹气道:“我还以为他投降是为了给自己的前途铺条路,没想到竟错怪了他!”

莫启哲坐帐中并未出来,不过心下也是暗赞,真正为国为民的人还是有的,只是碰上了却不肯为我所用。发了一阵感慨。他召开了军事会议。

对于下一步地作战,将领们一致认为当以雷霆万钧之势攻下兴庆,然后派兵分路扫平黄河两岸。再派兵占领金国的土地,结束北方战事。

莫启哲深表赞同,他也不认为战争再拖下去有什么好处,把西夏的国都攻下后,北方只需少量兵力就可扫平,中华统一的大业就完成了一大半,就可以集中精力对付剩下的南宋了,别看南宋极弱。可百足之虫,死而不僵,要想灭了它是最不容易地!

骠骑兵稍做休整便又重新上路,第二次向兴庆方向起动,这次莫启哲可不客气了。腾出兵力来,他对沿途各处州府一律攻克。象一场大风样刮向兴庆。

西夏朝廷得知金军全军覆没的消息,全都没言语了,大臣们都知道国破之日不久,西夏已经无力再与骠骑军对抗了。朝中两派中地主和派占了上风,不少大臣都劝皇帝向莫启哲称臣,主动做梁国的属国,以此来保住李氏王朝。

西夏皇帝李乾顺召开朝会,对着下面愁眉苦脸的大臣们问道:“各位爱卿,现在国家正处于风雨飘摇之中,你们有什么好办法救国,快快说与朕听!”

大臣无一人说话,李乾顺连连追问,这位老皇帝头发都白了,莫启哲带给他的岂止是国家的动荡,精神上他早就临近崩溃,没有哪个皇帝会愿意当亡国之君,李乾顺自然也不例外。

一名大臣出班奏道:“皇上,要不然你学学宋国地赵佶,让位于太子,自称太上皇,咱们迁都甘州,以避兵灾!”

要不说话大家都一起不说话,可既然有人开了头,大家就开始议论纷纷了,另一名大臣道:“皇上不可,想那赵佶让位之后,北宋直接就亡了,而且就亡在莫启哲手里,前车之鉴为时不远,所以皇上当死守都城,与骠骑军决一死战,万不可迁都,做那亡国之举!”

“骠骑军势大,咱们不迁都哪有实力和他们开战啊?”

“哼,自从骠骑军第一次入侵我们到现在,战争就从未停过,他要银子我们给银子,要士兵帮他打仗,咱们又派兵相助,可结果怎么样,他还是打到兴庆来了!一味退让结果就是亡国,不如我们奋起一战,给莫启哲点苦头尝尝,说不定他就退了。得到喘息,待我西夏国力恢复,再与他决一死战不迟!”

李乾顺摇头,心道:“想给莫启哲点苦头尝尝,谈何容易,势比登天。”

二皇子现在已经是太子了,他道:“父皇,我看现在应向莫启哲求和,而非开战。假意投降称臣,拖延时间,以待南宋发兵,到那时南北作战,可将骠骑军拖入泥潭,咱们大有获胜的机会。”

李乾顺想了好半天,才道:“现在似乎只有这个办法了,向莫启哲求和吧,朕愿去帝号,称夏王,向汴梁交纳大笔贡税,唯一的要求就是请莫启哲退兵。”

大臣们意见不一致,可皇帝发话,他们也就同意了,其实大家都知道打仗谁也不是莫启哲的对手,兴庆被攻克只是迟早的事,还不如投降拖延时间,等待南宋出兵。

其实这都是他们一厢情愿地想法,把希望寄托在南宋身上,要说开战,赵构哪敢和莫启哲叫板,骠骑军不去打他就阿弥陀佛了。就算是所谓出兵也不过是在边境上叫喊几声罢了,骠骑兵一到,宋兵跑得比兔子都快,哪还敢北上收复汴梁啊!

莫启哲收到李乾顺的求和国书,立即就答应了,还表示贡税好商量,只要西夏愿意称臣就够了。可回信这么写没错。军事他可一点放松,该打的城市他一个也不放过,丝毫没有停战地迹象。

虽然战火继续向兴庆城蔓延,可城中却大肆庆祝,都以为好日子终于来了。莫启哲答应退兵了。二皇子更是高兴,整日在府里设宴,遍请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