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色电子书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永历大帝 >

第52部分

永历大帝-第52部分

小说: 永历大帝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来了,来了。”有眼尖的人大喊,引得无数双眼睛瞅向城门处。

首先穿过城楼门洞地神机营指挥使沐剑铭此时身穿银白色地战甲。头带银白色头盔。头盔上面是几支雁翎羽。显得英姿勃发。在他地身后。三百名神机营战士分为十列。踏着整齐地方步缓步而来。神机营全身罩着黑色地轻甲。手中持着钢弩、火铳。身后是装满了箭羽地藏青色箭囊。脚下地马靴整齐划一地踏步在青石条砖地街道上嘎吱作响。

走正步原本就是朱骏为明军设立地新兵训练中地一项。为地是加强士兵地纪律性以及增强团队地协作能力。没想到在今天竟派上了用场。缅人们从未见过如此整齐划一地军队。在他们地眼里。当兵地除了手中多了一把缅刀之外和普通人并没有多大地区别。让他们扛起锄头时。他们立刻就能成为一名地地道道地农民。这个时候并没有军人地观念。特别是在远离文明地区地缅甸。在这里。军队不是一支独立地系统。与民团倒有些相似。天下太平之时大家各自解散。一旦有了战事便四处募集。或用悬赏。或强行征召。这样地军队从本质上来说还是一伙农民。

道旁地缅人们屏住呼吸。似乎已忘了喝彩。他们第一次感觉到了评书中所说地威武之师地模样。

在街角处。阿伦已命人在此搭起了高台。朱骏与一干随员站在台上。已看到神机营方阵从左侧踏步而来。朱骏仔细看了看。无论是纵看还是横看。都是一条线一样地整齐。暗暗点了点头。对沐剑铭地练兵成功表示满意。

片刻之后。方阵已近高台。沐剑铭陡然拔出腰间地长剑向天一指。大吼:“大明威武。吾皇万岁万岁万万岁!”

咔咔……整齐地马靴声猛地顿地。发出划一地咔咔声。沐剑铭身后两名高举日月旗帜地旗手已将旗帜扬地老高。迎着冬风猎猎作响。无数人跟着沐剑铭大吼:“大明威武。吾皇万岁万岁万万岁!”

“大明威武,吾皇万岁万岁万万岁!”

“大明威武,吾皇万岁万岁万万岁!”

连续喊了三遍,第一遍时还只是神机营的战士在喊,第二遍时便有一部分缅官们跟着附和,这些人并不激动,只是希望留给朱骏一个好印象而已,到了第三遍时,夹道的缅人似乎受到感染,也纷纷轰然跟着大吼。

朱骏的脸上已扬起了久违的笑容,独掌天下权,醉卧美人膝是男人理想的最高境界,朱骏已经感觉到了,虽然任重道远,但今天却感觉到触手可及。

神机营的方队走过,接着是手持长刀横胸而握的是神勇营,比之神机营杀气更盛,而后是绿衣黑甲的山地营,他们背着钢弩箭筒,小腿绑着牛皮鞘的匕首,腰畔插着乌黑的长绳勾索。最后,才是水师营在刘二的带领下走过,水师营穿戴的是淡蓝色轻甲,长刀、钢弩,在帜旗招展下显得杀气腾腾。

“大明威武,吾皇万岁万岁万万岁!”在嘹亮的吼叫声中,最后一队水师营从高台处越过,接着城门口响起一阵紧促的马蹄声,一声熟铜铠甲的李定国催着马,身后是数百骑士打着黑底红日黄月的日月旗和上书义王李的大旗快速越过,在骑士的背后,则是万名穿了新甲的缅北军。

缅人们一阵骚动,有懂汉语的缅人已经在道旁大叫:“是缅北李定国的明军。”

此言一出,骚动更盛,相对于朱骏来说,李定国在缅北的威势更大,自李定国所率的孤军进入缅北之后,缅甸方面多方刁难,李定国大怒之下,以一万孤军大破缅国十万象兵,缅人胆寒,最后还是永历帝亲自写信请李定国罢兵才罢手,朱骏能活到现在,多半也是挟此战之威,使得缅王投鼠忌器,生怕惹怒了李定国的原因。

缅北军虽然训练不足,脚步零散,但自有一股百战之师的气魄,虽是行如枯骨,面黄肌瘦,浑身所散发出来的腾腾杀气却让夹道向前推挤围观的缅人不禁向后退了几步。

“大明威武,吾皇万岁万岁万万岁!”走过高台时,万名缅北军嘹亮的大吼,虽有些零落,却是喊声震天。

朱骏眼眸张大,迎着火辣辣的日头,忍不住轻轻招了招手:“吾大明奉天讨贼,今逆贼伏诛,百姓乐业。诸位将校务必约束部属,除奉命巡逻者外,不许擅离营地滋扰百姓,违者以军令法办。”

一名嗓子较高的缅官连忙高声大喊,将朱骏的话用缅语转述。缅人更是欢声雷动,以往战争中攻略城池之后多半都会纵容部属劫掠,他们早有这一层的担心,今日见朱骏发话,胸中自有一股劫后余生的庆幸。

他们不知道的是,明军与军阀不同,但是目的仍然是一样的,明军之所以秋毫无犯,是打算将缅人当作自己的子民,将来好作为反清的基地。而军阀只捞一票就走,当然是能抢多少是多少,百姓仍然是受盘剥的对象,只是缓急不同而已。

“朕授命于天,乃天下共主,今日逆贼已被诛除,应当将国事奉还缅国王室,以保缅国长治久安,三日之后,朕与明军将会撤出阿瓦。”朱骏眯着眼,给了立在一旁阿伦一个眼色。

缅人们听完缅官的缅语转述,都不由得大吃一惊,世上哪有这样的事?大明皇帝花了如此多的功夫竟然分文不取,而且将所占城池奉还,这时,不知人群中是谁高吼一声:“大明皇帝陛下万岁,请皇帝陛下坐镇监国!”

此人的缅语并不纯熟,混杂在人群中却是一副缅人打扮,只是皮肤不似缅人那样黝黑,正是锦衣卫混入阿瓦城的番子。

“大明皇帝陛下万岁,请皇帝陛下坐镇监国!”大多数缅人对险恶的政治仍然没有多少涉及,只知道明军威武雄壮、与民无犯,再加上这皇帝龙行虎目自有一番气质,人不但和善,而且为人似乎也还厚道,都不由得跟着大喊。

“皇帝陛下,下臣有事要奏。”阿伦已经理会到了朱骏的意思,在高台上拜伏道。

第七十三章:装逼

“逆贼王莽白屠戮宗室、导致王室子嗣殆尽,若随意择人继承王业,恐众心不服。下臣肯请皇帝陛下为我缅国江山百姓监督国政,使万民安居,百姓乐业,陛下若允,实乃我缅国之幸,万民之幸矣。”阿伦之乎者也的一大堆,目的只有一个,趁着现在的机会赶快抱住朱骏的大腿,将来不管朱骏是否监国,明军绝对是缅国国内最强的势力,放着这么粗的腿不去抱,岂不是没有天理?

“下臣附议右参政所言,请陛下奉天监国,使我缅国百姓安乐,吾等愿为陛下效力。”呼啦啦一大片缅官与缅将纷纷拜倒,只留下十几个缅官尚在犹豫,随后也拜伏于地。

朱骏掌握缅国大权已经成为既成事实,这个时候谁还敢不上道?先前稍微有些骨气的缅官早已被王莽白诛杀殆尽了,所留下来的不过是一群磕头虫而已。

“请大明皇帝陛下监国,吾等蚁民翘首以盼。”有一些缅甸士绅在远处也大声附和。

朱骏不动声色的望了望四周,在众人的期盼下开了口:“朕意已决,绝不干涉下国政事,缅人之山河该由缅人处理,此例绝不可开。”

朱骏言辞拒绝,原因无它,只因为缅人并非诚心归附,只不过是摄于自己的威势和明军的威武而已,现在答应,待时日久了之后,定会有人制造借口闹出事端。

“现下朕已派人四处搜寻缅王子嗣,国政之事暂由你们这些缅臣代理,朕在这里住些时候,择日拔营回缅南,诸位定要克敬职守,安抚百姓,以待新王。”朱骏言尽,转身下了高台,身后随从呼啦啦的跟了一片。

当夜,明军全部在阿瓦军营中驻扎,各地的讨逆兵马分别驻扎在城外,自然少不得犒劳三军、论功行赏,朱骏宿在军营里,缅官们虽然苦苦请求朱骏入宫居住,朱骏却坚决推辞,现在所有的缅人都当朱骏是个圣人一般人物,发兵征讨叛逆而不利己,就好象一个人突然耗费了不少钱财帮了你的大忙,最后却不求回报一般,这样的人,放在哪里都会受人尊敬。

朱骏住进王宫本无不可,他是上国皇帝,临幸王宫已算是天大的面子,可是朱骏仍然会有顾虑,一来害怕有心人暗中挑拨,使人生疑,毕竟王宫中已没有了主人,你客人进去岂不是想反客为主?二来王宫内缅国侍者朱骏并不放心,反不如住在营中踏实。

此时已尽子时,营外的天空漆黑一片,偶有远处长街几声狗吠,大体却安静的吓人,朱骏的大帐却是灯火通明,他却没有歇下,在账外,一个个缅国外地的郡守鱼贯而入,听候朱骏的召见,这些郡守都是见风使舵之徒,他们见明军大胜阿朵,便各自在所辖区域内起兵易帜,率领各自兵马到阿瓦城下与朱骏的大军会合。

朱骏对他们一一安抚,只随意拉几句家常,说几句大明与缅国的友好关系,却绝口不谈政务。这些郡守原本是想劝朱骏监国的,毕竟他们支持朱骏讨逆,说到底算是一派,朱骏监国能让他们捞到不少好处,若是换上一个新王上台,人家哪里还会记得你讨逆的功劳,这些日子辛辛苦苦带着兵马前来岂不是白忙活了一场?

朱骏却总是挂着令人难以捉摸地笑容。郡守们一谈到监国之事便拿别地话题岔开。让郡守们不禁气闷。

直到二更。送走了一干郡守、将军。朱骏正待歇息。门外又传来通报声:“皇上。缅国右参政阿伦觐见。”

朱骏坐回椅上。刚刚松弛了地神经不由得又绷了起来。板着脸道:“宣。”

不一刻功夫。阿伦已小跑着进来。三跪九叩之后合辑禀道:“皇上。下臣已遣人查过国库。计有白银一千一百万两。各种珍宝无数。还望皇帝陛下处置。”

朱骏心里砰然一跳。一千一百万两可是一笔超级巨款啊。现在地满清一年地税收也绝对不会超过一千万两。如此庞大地数字恐怕是十几代缅王累计存储积攒下来地。不过朱骏是个心思活络地人。暗自压下心中地贪婪。冷面道:“这是缅国事务。与朕有什么干系?你是缅国右参政。更是缅国文臣之首。应当好好地造福百姓。维持治安。这些事都不需要回禀朕。你自己处理吧。”

阿伦媚笑道:“皇帝陛下。下臣如何敢擅专国事。陛下便是下臣地主心骨。若陛下不拿主意。下臣如何能够服众?”

朱骏深望阿伦一眼,知道阿伦这些言辞是投效之词,铁了心要跟着自己吃香喝辣了,这里没有外人,朱骏倒不必装出一副大义凛然的模样拒绝,略略迟疑之后道:“你很听话,朕绝不会亏待你,倒是有些事尚需你去办。”

阿伦一喜,朱骏这样一说明显是拿自己当心腹看待了,连忙叩头道:“下臣迷途知返,得遇如此旷古明君,如何敢不效死力,陛下但凭吩咐,下臣定然署理的妥妥贴贴。”

朱骏侧头看了看映在账外的一个人影,这人正是耳朵贴在账外的周慕白,此人工于心计是个拿主意的好手,朱骏召见郡守之时便让他在账外听用,意思就是让他听听自己与郡守们的对答,分析每个人的态度,之后再为自己研究出对策来。

朱骏对着帐内的小太监道:“去把周学士请来。”

“宣大学士周慕白觐见。”小桂子尖锐的扯着嗓子打破了夜空的寂静。

周慕白碎步进账,对朱骏行了礼,朗声道:“微臣叩见皇上。”

朱骏随手指了指一旁的阿伦,道:“阿伦不是外人,待会你好好和他说一些该做的事,这为人要懂得本分,更要知道审时度势,什么东西该做,什么东西不该做,若不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