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色电子书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永历大帝 >

第193部分

永历大帝-第193部分

小说: 永历大帝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山脚下传来一阵阵投降的呼叫,几十个满人脸色苍白的望着科哈多,科哈多扬起刀:“留在这里是死,下山也是死,我们就在这里等火烧上来吧,戳骨扬灰也能让明人侮辱我们的尸骸。”………………………………………………………………………………

战役一直持续到天色微亮,一万绿营士兵除了少部分被火铳射杀和烧死熏死的之外其余大部分被俘虏,满人千总参将们没有下山,火势一直蔓延到了山头,将所有可燃之物烧光之后变成了裸露出了烫红的红土,简单的清扫战场之后,李雄被押到了李定国的身前,李定国看着这个足智多谋的瘦弱汉子,嘴角微微一扬:“李先生,一切都结束了。”

李雄被绑缚的紧紧叹了口气,道:“是李某自作聪明,害了科哈多大人,王爷,李某有一事相求。”

李雄舔了舔干涸的唇角:“若有一日,明军占了长沙,请帮忙照料李某的家李某是败军之士,原本无颜提出这样的要求哎……”李雄不说话了。

李定国点了点头:“李先生王需把你押回海都去,皇上要见你。”李定国庄重的袖口抽出一封明黄绸缎包裹的旨意:“李先生的连环之计可谓是智谋高远,这一出连环计若非是几个探子,恐怕谁也不能料到今日这种结局,李先生,你是个汉人,为什么要替满人卖命呢?”

李雄道:“在下受科哈多总兵大人地大恩,若不是他,李某早已成了孤魂野鬼了,哎,往事已矣,李某实在无面见人,这海都不去也罢,还请王爷给李某一个痛快吧。”李雄眼光一闪:“李某自己也是有私心李某读了几十年肚子里的这些墨水若不能做出一些事业出来实在惭愧,只是终究还是败了。”李雄闭上了眼,叹息声中充满了无限地惆怅,他原本以为自己读了几十年地细心观察了天下的大势便能翻云覆雨不曾想到第一次出山便落到了这样的下场,一个绞尽脑汁想出来的完美阴谋,却因为几个樵夫坏了事。

李定国道:“科哈多给你地是私恩,你如何能置天下千千汉人地公义而不顾去报人私恩?不说了,你去海都看一看吧。”李定国知道对这种人说什么是没有效果唯一的办法是让他去海都看一看,对比才能看出差距。

李雄被押走了,大军继续启程,通过飞虎涧的时候,李定国不由得打了个寒颤,两边都是悬崖峭壁,中间只有一条容人通过径,两涧蜿蜒数里,若是大军在这里走了一半,有一支军马从涧口杀来,整个大军立即便能断为两截,李雄选的伏击地点实在凶险异常在提前发现,否则当真是死无葬身之地了。

过了飞虎涧。娄底城便遥遥在望了。娄底境域春秋战国时期属楚国。秦置湘南县。辖今双峰、涟源部分地域。属长沙郡。西汉属长沙国。汉高祖五年置连道。辖今双峰县测水以西至涟源市蓝田等地。西汉建平四年。析湘南县置湘乡县。连双峰、涟源大部分和娄底等县市。属长沙郡。三国时分属衡阳郡、昭陵郡。吴宝鼎元年。析昭陵郡置高平县。今新化县西部属之。西晋、东晋、南朝梁、陈)分属邵陵郡。隋属长沙郡。唐、五代、宋朝分属潭州、邵州。宋熙宁五年。建置新化县。元代。分属天临路、宝庆路。明初时永乐皇帝建娄底城。维系至今。

当先过涧地敢死营第一个对娄底城发起了突袭。敢死营原本是王秋管辖。改制之后每个军区都设置了敢死、神机、神勇、山地各营。原本地各营建制被打散。全部混编。此时地娄底已犹如惊弓之鸟。城门紧闭。城楼上紧张兮兮地绿营兵站在女墙后胆战心惊地观望着城外飞虎涧里冒出来越来越多地明军。

敢死营善野战。对于攻城并不在行。娄底城门紧闭。他们也是无可奈何。只好在城外等待大军抵达。明军开始越聚越多。黑压压地到处都是。他们似乎完全没有将城头上地绿营兵放在眼里。开始安营扎寨。

一个全副钢铠地骑士开始骑马奔到城下。对着

守军大喝:“大明王师到了。开城免死。”

城头上一阵耸动。绿营兵们远远便看到飞虎涧中后队地明军押解着无数衣着褴褛地绿营兵出来。又想起从前明军对待汉人俘虏地传闻。心里都开始打起了算盘。很快。几个满人军官便帮助他们回答了。一个满人千总张开了弓。嗖地一声向城下射去。

一声利箭在骑士的钢铠上撞的铛的作响在这层护甲足够厚实,并没有穿破护甲,骑士驾的一声,调拨马头,向着本阵而去。

明军终于开始攻城了,四门火炮摆在城下,张开了狰狞的炮口,明军来的仓促,所带的火炮只有四门,对于李定国来这已足够了。

“轰”的一声,震天巨响,四门火炮一齐开火,喷吐出一阵火舌,接着炮弹在半空划过一道半弧,落到了城头,就在女墙上的清军还以为这只是普通大将军炮的时候,炮弹在巨大的阵响之后炸开,一时间飞沙走石,女墙被炸成了粉末,城墙上的过道上轰出了一道口子,离得近的清兵被炸得粉身碎骨,就算远处的清兵仍然能够感觉到脚下的颤动。

炮轰之后,城楼上一下子鸦雀无声起来,所有人的脸上都是一脸的惊愕,这是火炮吗?许多人还没有回过味来,这个时候,隆隆的炮声又响起了,惊惧的清兵这才知道,这不是梦,是最残酷的现实,只要被这炸弹一炸,连尸骨都不能找到,许多人拥簇着想往城梯下逃,有人在喝止,有人缩在女墙后瑟瑟发抖,人类在面对未知的恐惧面前,所表现的无非是这几种形态,这种火炮威力太强了超出了他们的想象,甚至超出了他们对火炮的认知。

一颗炮弹炸中了墙根,飞沙走石过后炸出了一个口子,城上的满人千总意识到城墙在明军火炮面前的不堪一击性命令守城的士兵在街巷布防,既然不能来一场轰轰守城战。千总打算来一场巷战。

接到命令的清兵立即如蒙大赦,飞快的下了城墙往车城内的民巷里跑,确切是逃。令千总郁闷的是,除了几十个忠心耿耿的亲兵之外,其余的人都钻入小街民巷里,再也没有出来,只留下了一地的号衣和长矛大刀。

鳌拜当年入湘之后,将各城的绿营兵都抽调去了长沙等重要城市,并且积聚兵马准备会战,因此,各城各县的驻防绿营早已抽调一空,除了一些老弱病残之外,还新招募了一些乡野村夫象征性的守城,这些人欺负老百姓或许很是威风,可是一旦遇到了外敌,只是逃的无影无踪而没有争先投降便算是对不起康熙爷了。

千总看着空旷的街道,沿着城门的大道上一个人都没有,或许连鬼影都逃走了,这仗还打个屁啊,千总倒是很想做个像模像样的满洲巴图鲁,就算是死,也想死的像个男人,可自己身边怎么数也才几十个人啊,还是先逃吧。千总很有气概的高吼一声:“走,我们也撤入民巷里去。”

几十个亲兵原本就惊惧有加,这时听到命令,脸色立即焕发出笑容,真心的笑容!于是在明军还未入城之前,在千总的带领下,几十个人跑入民巷。

“大人,您的衣服。”有个忠心耿耿的亲兵在半道上腿脚不停的情况下已抛下了武器和脱去了号衣,不望提醒跑快的千总。

千总回头一看,这一身的衣服果然扎眼的很啊,既然是街道巷战,自然不能让明军有所察觉,不错,这太碍眼了,爷们要的是出其不意,于是千总一边跑,一边开始脱去上衣的钉甲,接着又停下了步子,将敝膝,护腿一概脱得干净,连头盔一并丢到巷口,又觉得官靴很是碍眼,一并脱去,只穿着内衣,丢了刀,往巷子里钻。

据说这个满洲巴图鲁一直在娄底城里活了七十岁,期间从事过的职业五花八门,却绝对没有与明军发生过任何巷战,就连刀片都再也没有碰过,到了后来又人认出了他,邸报还特意为他撰写了一篇文名叫《大明最后一个满人》。

明军开始入城,一切恢复了平静,安民榜贴出,军队对百姓秋毫无犯,另外官衙传出消息,从前的绿营兵全部赦免罪行,各自归家,若无衣食还可到衙门口领些粥米。而李定国则进入娄底知府衙门,开始制定北伐的下一个战略。

第二百六十章:围城打援

在李定国进占娄底的时候,作为先锋的李霄所部迅速,进逼长沙城下,湖南绿营主要集结于大城市,郡县只有一定的老弱病残和临时组成的民团组织,几乎属于不设防的地域,再加上南北镇抚司的渗透,先锋军可谓是势如破竹,军马所到之处所向披靡,接着又是迅速北上,当地的军政则由南北镇抚司的桩子暂时代领。(

长沙城已出现在地平线上,李霄看着高阔的城墙同时接到一封密信,是李定国出的,信的内容很简单,只有四个字‘围而不打。’李霄先是有些疑惑,此时趁长沙守军仓促应战,正是攻城的大好时机,先锋军虽然只有一万人,可装备精良,士气如虹,反观城内的长沙守军足有三万,可是各个方面都差了不少,现在不打,更待何时?

随后,李霄便明白了,他十二三岁便跟着父亲东征西讨,后来又被委以重任,对军事的领悟自然高于旁人,细想之下,李霄便知道父亲的战略了,长沙城中清兵不多,此次战役要想一鼓而定,就必须吸引大量清军的绿营援军赶来,以求决战。这便是围城打援,并不显急于攻城,而是利用长沙城吸引各省的绿营援军再打,这样表面上看两面受敌,却让明军占尽了地利,西南地区大多多山,而江南则以水为主,又有平原,十分方便马军驰骋,而且一旦深入清军境内,反而不美,倒是湖南也是多山陵的地势,大明陆军由于多在海都训练,习惯山地作战,若是到了广阔的平原和水路纵横的水乡,实力恐怕要大打折扣了,因此,将长沙作为吸铁磁,将各省的援军吸引而来,再借用地势以及援军远来的特点将其逐一击破是为今最好的主意,再加上明军的后方就是娄底贵州,至少不会犯孤军深入地危险。

李霄对于这个战略极为认同,若是一路打下去攻城略地不知要消耗多少时候,倒不如吸引绿营主力集结在长沙城下决一死战的痛快。于是命令所部在长沙城外十里处驻扎,搭建营盘,修建工事,做出一副常驻于此的模样。

长沙城内的守军由于总兵身死,可谓是群龙无,只有一个佐领暂代总兵之职,约束军士,准备负隅顽抗。这佐领名叫齐尔泰,也是镶白旗的满人,看到城下明军的先锋抵达,人数虽然不多,可是西南前线的战报让他不敢轻敌,动城内兵马谨守四城,在瓮城内紧急操练兵马,征募壮夫,总之是报了必死的决心。

可过了一天,明军城外的营盘似乎并没有什么动静,只是城下到处都是骑着快马地斥候来回驰骋,并没有做出任何攻击的准备,齐尔泰这才松了口气,连忙与驻地长沙的湖南巡抚相商,湖南巡抚名叫刘弘遇,汉军正蓝旗人,初籍辽东,后在皇太极属下为官,虽是个汉人,对满清却是忠心耿耿。其人也颇有才名,顺治元年,为满人翻译辽、金、元三史,顺治皇帝赐他白金、鞍马,授工部理事官。后外放山西朔州道。顺治二年,在陕西治疗捕盗贼有功,擢升为陕西布政使。顺治五年,授安徽巡抚。又帮助总督养量、总兵刚阿泰剿五台山刘永忠、高鼎等反清势力,降陕西土寇杨茂。

因此又授为山西巡抚,直到南明从西南崛起,清廷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