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色电子书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永历大帝 >

第174部分

永历大帝-第174部分

小说: 永历大帝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川纲吉隐忍不,亲自带着礼物入中山宫大兴殿觐见。

这一连窜的事件正是朱骏所主导的,先派出舰队威压,接着传出扶立日本国王执政的消息,恐吓幕府,幕府要想翻盘,只有两条路可走,一条是起兵对抗,这个主意实在太烂,不说大明舰队如何精锐,就说外样大名们趁势而起也足够幕府喝一壶的,胜率渺茫,几乎是必败之局。另一条路便是抢在大明皇帝御驾京都时觐见,这个办法倒还稳妥一些,只好能够讨的大明皇帝的欢心,那么局势还可挽回。

朱骏已是盛装正冠,大兴殿内更是剑拔弩张,数十名孔武侍卫端着连火铳侍立两侧,德川纲吉矮小的身段捧着进献的宝物穿插其间,也不知是什么滋味。

“大明皇帝陛下,下臣迎驾来迟,还望陛下恕罪。”德川纲吉的汉话倒也顺溜,日本国儒教盛行,贵族之间与其他藩国一样,都是以会说汉话为荣,会写汉字为耀。

朱骏面沉如水,颌点头,示意他起来,接着问:“你是谁?朕御驾来此,难道日本王只派一名小小的将军前来迎驾吗?”

德川纲吉苦笑,小小的将军?征夷大将军可是日本国最有权势的人物,军政外交一把抓,天皇算个屁,不过是个摆设罢了,看来大明皇帝并不了解日本国的习俗,因此才会有此误会,自己该如何解释呢?

德川纲吉还未打好腹稿,就看到大明皇帝已经龙颜大怒了,戟指德川纲吉道:“日本国如此无礼,回去告诉你们国王,速速来琉球觐见。”

两侧地武士轰然一喝。目瞪口呆地德川纲吉吓地面如土色。见大明皇帝下了逐客令。两侧地武士又剑拔弩张。连忙遥遥三拜。仓惶退出。

虽然退出了中山王宫。可是德川纲吉还是不敢走哇。回去把灵元天皇请来。这不是给自己找不自在吗?灵元天皇个性刚强。意志坚定。作风豪迈。在于幕府交涉时。逼迫德川纲吉做出了许多主张。这样地人。若是弄来了琉球。得到了大明地支持。再诏令下令九州、四国、北海道等外样大名联合倒幕。这不是抽自己地耳光还大呼过瘾吗?

德川纲吉再怎样昏庸。也不是个糊涂蛋。这种事是不愿做地。于是连忙请来大老(相当于现在总理)柳泽吉宝和老中(相当于副总理)德川光国商议。

柳泽吉宝是日本出名地奸臣。而另一个德川光国也差不多。他是水户藩地藩主。原名赖房。后被幕府赐姓德川。当时由于受日本神教地影响。德川纲吉出《生类怜悯令》。下令全国不许屠狗。德川纲吉以身作则。不但下令建造养狗地房子、请人保护狗及请人替狗看病。到了最后甚至颁布说连杀死蚊子都被判刑。引得百姓怨声载道。这也是德川纲吉被骂为狗将军地由来。恰恰是德川光国不知脑子搭错了那个筋。为了讨好将军。杀了几条狗剥了狗皮送给德川纲吉说可以做护身符。屠狗做护身符原本是大罪。可是德川纲吉却大喜。认为德川光国很为自己着想。到了后来还敕封他为天下副将军。

两个只懂得溜须拍马地奸臣能给将军想出什么好办法来。柳泽吉宝与德川光国大眼瞪小眼。不知如何应对。最后德川纲吉终于恼了。大怒道:“混蛋。大明国欺人太甚。本将军立即回江户提取国中

与大明决一死战。”

德川纲吉身高一米三,却自恃甚高,作为日本国的征夷大将军,在幕府内哪个不要小心奉承,今日却远道而来受这样的鸟气,也难怪德川纲吉火。

“将军,不可啊。”德川光国闻言大惊,他的藩地在水户,就在海边,一旦与明军水师作战,第一个完蛋的就是沿海,他的算盘可打的精细的很,怎么能因为开战而让自己的藩地拖入战火呢,藩地没有了收成,自己在江户领那么点俸禄过个屁日子,于是连忙制止:“明军战船精锐,一旦战败,后果不堪设想,将军应该以世系为重。不到最后关头,不可轻易言战。”

“那该怎么办?”德川纲吉双手一摊,翻着白眼问计,他也知道和明军作战实在不靠谱,人家这么多战舰,日本国仅有的几艘战船不用打直接撞就可以全军覆没了,一旦突袭日本本岛沿海,再与外样大名联合,勒令大明海商不许去江户做生意,不出一年,幕府就要完蛋。

“将军不必着急,幕下倒有一计。”沉默了很久的柳泽吉宝终于话了,看他的语气倒是十分故弄玄虚,一下子吸引了德川纲吉与德川光国的目光。

“大明皇帝唯我独尊,曾颁金印赐予天皇为日本国王,可是这其中却有一个问题。”柳泽吉宝卖了个关子,在德川纲吉的催促下继续道:“日本天皇自称为皇帝,而大明国却只称其为日本国王,这样一来,按照大明礼制,天皇陛下岂不是犯了篡越之罪?只要将军再去见大明皇帝,声言日本天皇自封天皇,东面为尊,不愿前往琉球觐见,而将军则一向顺服王化,听说天子驾临琉球,连忙赶来觐见,大明皇帝定然龙颜大怒,不但不会临幸京都,支持天皇,说不定还会大大的赏赐将军一番。”

“神计也!”德川纲吉大喜过望,这确实是一条十分狠毒的离间计,大明皇帝威武独尊,日本天皇东面称孤,这难道不是大不敬么?只要将这事向大明皇帝告禀,大明不但不会支持天皇,恐怕恨不得一脚将它踩死,到时幕府再表示一下忠心,有了大明的支持,德川世系岂不是稳若金汤了?

翌日,得了‘妙策’的德川纲吉又提出觐见,说有要事禀告,万望大明皇帝准许。德川纲吉为了表示忠心,一直立在中山王宫前等待消息,一直过了晌午,德川纲吉的肚子已饿的咕咕叫了,宫里才传来消息,让德川纲吉入宫。

德川纲吉大喜,只要能够面觐大明皇帝,那么离间计就等于成功了一半,穿过了青砖铺就的甬道,尽头是中山王尚质正眯眼看着自己。

“德川将军,是要觐见皇帝陛下吗?”尚质似笑非笑的拦住德川纲吉,戏虐的望着这个仇人,几十年前,德川的祖先可以俘虏了尚质的祖先的,这是国仇也是家恨,现在中山国受大明的保护,尚质终于可以吐气扬眉了。

“是的。”德川纲吉气的脸都绿了,无奈的点点头,人在屋檐下,不得不低头啊。

“等着吧,我去传报。”尚质丢下了一句话,匆匆的进入大兴殿。

过了片刻,尚质从大兴殿出来,桀骜的对德川纲吉道:“陛下让你进去,小心回话。”

德川纲吉横瞪了尚质一眼,匆匆进殿。

朱骏这一次穿了件通天冠服,抚案问:“朕不是让日本国王前来觐见吗?为什么你还没有走?”

德川纲吉跪伏道:“请陛下息怒,下臣有密事禀告。”

德川纲吉一边说,一边使眼色,希望朱骏屏退左右,天皇在日本国声誉极高,名义上他这个幕府将军还是天皇的臣子呢,他在大明皇帝面前说天皇的坏话,自然是希望知道的人越少越好。

朱骏努了努嘴,反正也不怕这个一米三的小矮子对他不轨,几十个殿中的武士鱼贯而出,整个大兴殿只剩下朱骏和德川纲吉二人,德川纲吉沉默了片刻之后,终于开口道:“陛下,下臣不能请日本国王殿下前来觐见,实在有不得已的苦衷啊,请陛下容下臣一一禀告,还教陛下知悉。”

来了,朱骏等的就是这一天,日本国皇室与幕府一直不睦,朱骏这一次派遣水师而来并非挑起战争,而是促使矛盾激化,并且借用日本动朝鲜战争,现在,德川纲吉有两个选择,一条是让大明支持皇室以及外样大名挑起倒幕战争,另一条就是紧紧的抱住大明这棵粗腿,站在皇室的对立面。

第二百四十一章:日本王

至三世纪日本领称君”,约到四——五世TT9合体设在大和地方,其领改称为“大王”。亲爱的书友:喜欢该小说,请到秀阅读大约七世纪,圣德太子时代,公布宪法十七条,当时受中国儒教的影响,把大王改为天皇。

隋炀帝时,大和的圣德太子派小野妹子出使隋朝,在国书中有“东天皇敬曰西皇帝”之句,是次在外交场合使用“天皇”一词。但是,中国《隋书》对此国书的记录为“日出处天子致日落处天子”。应当是日本书纪依“大宝令”规定,将史料中的“大王”、“大君”、“皇尊”等用词一律改为“天皇”所致。

从此之后,日本王室一律称天皇,渲染其为天照大神的后裔,并且改年号历法以此来证明天皇的继承来自于万世一系。

德川纲吉不是什么好鸟,总之就是吹嘘夸大天皇在日本国如何受人尊崇,自称天国之皇之类的事,希望借此来刺激一向唯吾独尊的大明皇帝,反正不是天无二日,山无二虎吗?日本天皇如此无礼,不以臣道侍奉天子,你大明是天朝,难道不要敲打敲打?就算不敲打,至少也该断绝来往吧,只要将军世系能够保全,德川纲吉管你个天皇去死。

朱骏故意皱眉,显得大为惊讶:“将军的意思是,日本国王东面称孤?自比为日出天子吗?”

“是的,陛下!”德川纲吉连忙点头确认,心里窃喜,这样大明皇帝总不会去京都了吧。

“狂妄!”朱骏‘勃然大怒’了:“岂有此理,区区岛国,竟敢自称天子,无礼太甚。”

“陛下。”德川纲吉一脸‘委屈’的继续添柴加火:“正因为如此,下臣才不敢请天皇前来,就算去请,天皇殿下也自恃甚高,肯定不愿屈尊往琉球觐见,下臣既是天皇的臣属,更是大明最忠心耿耿的下臣,实在是有不能言的苦衷啊,请陛下明察。”

朱骏心里在冷笑,有意思,太有意思了,如果朱骏真的不了解日本的内情,换作别的皇帝,恐怕早给这矮子骗了,还忠心耿耿,不过这样也好,朕正好略施手段,让你给朕忠心耿耿的办事。

朱骏突然不生气了,正冠高踞案前:“日本国一直顺服,远在汉时便纳贡称臣,朕不能听你的一面之词,你可有什么证据?”

德川纲吉连忙道:“陛下随意找人问问便知,就是琉球国王也是知道的,唯独天皇自以为天高皇帝远,有意欺瞒历代大明皇帝,下臣虽然知情,但天皇毕竟是下臣的主上,若不是今日情非得已,也是万万不敢说的。”

朱骏颌点头。朝着殿外喊:“宣中山王尚质进殿。”

朱骏已屏退了左右。因此殿内只有他和德川纲吉。也好在中山王宫实在太小。大兴殿也不过是个大客厅而已。殿外侍立地几个内侍立即便听见了。连忙去请中山王尚质。

片刻功夫。一脸恭谦地尚质撩着大明皇帝钦赐地蟒袍急匆匆地进来。纳头便拜:“下臣尚质见过皇上。”

朱骏问了关于天皇地事。尚质瞥了德川纲吉一眼。不知为什么要提这件事。于是连忙据实奏报。

朱骏这才装作一副信了地样子。挥手让尚质退在殿外候着。望着德川纲吉道:“将军地家主是日本逆王。为什么要向朕密报此事

德川纲吉见挑拨成功,想来大明与天皇算是一刀两断了,做出一副恭谨的样子道:“下臣虽是天皇臣子,更是大明的藩臣,下臣一人事二君,虽属悖逆,却也是不得已的事,下臣万死,请陛下恕罪。”

朱骏‘慨然长叹’:“将军当真是忠义啊,既要事日本逆王,又要藩属大明,为难将军了。”

德川连忙道:“不敢,不敢,下臣岂可当忠义二字,实在是苛尽臣道罢了。”

“快来人,宣朕的旨意。”朱骏又朝着殿外大喝,片刻功夫,几个内侍连忙进来。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