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色电子书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铁血大明 >

第249部分

铁血大明-第249部分

小说: 铁血大明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侯爷。”钱谦益凝声道,“这件事可不能等闲视之啊。”

“是啊。”吕大器也说道。“按大明律,大婚之后就算是成年了,万岁爷就有行使朱批的权利了,到时候所有奏疏在经过内阁批阅之后还要再送往御前改朱批,只有改朱批之后的奏疏才能发往六部。”

“大明律?”王朴皱眉道,“大明律规定几岁可以成婚?”

吕大器道:“男子十五岁。妇子十三岁。”

“那就修改大明律。”王朴沉声道,“改成男子二十岁,女子十八岁才可成婚!”

“啊?”

“这……”

钱谦益、吕大器面面相觑,修改大明律是他们想都不敢想的事,王朴地这句话就像一声惊雷,一下子就把他们震傻了,要知道大明律相当于是大明朝的宪法,套用现在的话,大明律是神圣不容亵渎的。

孙传**闻言也皱紧了眉头。呵斥道:“胡闹,大明律岂是说改就能改的?”

“为什么大明律就不能改?”王朴反唇相饥道,“一个十五岁地小孩子。他能负担起一个男人地职责了吗?以他稚嫩的肩膀挑得起养家糊口地重担吗?还有,一个十三岁的小姑娘,她还什么都不懂,怎么为人妻,为人母?”

钱谦益失声道:“侯爷,真要修改大明律?”

王朴道:“三位阁老不必这么紧张,只不过是修改大明律中的成婚年龄而已,又不是全盘****大明律,这样吧。吕阁老回去安排一下,明天早朝的时候让几个言官逞上奏疏,然后交由内阁审议。”

说是交由闪阁审议,其实还不是孙传**说了算,孙传**说了算不就是王朴说了算?

“还有。”王朴正了正脸色,肃然道,“大明律里应该再添加两条,皇帝成年之后除了皇后还可以纳妃,只要他有本事。纳多少妃子都行,但不得再从民间甄选宫女!还有内侍,从隆武元年开始,不得再从民间甄选幼童净身进宫,所有的内侍一律由犯人净身后充当。”

“啊?”

“什么?”

钱谦益、吕大器的屁都快要吓出来了,真要把这两条写进了大明律,将置皇帝的颜面于何地?这岂不是意味着皇帝地私生活也要受到大明律的严格限制了?皇帝还是至高无上的九五之尊吗?“胡闹。”孙传**再次呵斥道,“你这不是亵渎君权吗?”

“亵渎君权?”王朴摇头道,“不。这不是亵渎君权。这是限制君权!”

“限制君权?”

钱谦益、吕大器听得满头雾水,孙传**却是若有所思。

“三位阁老。你们为什么不从这件事开始吃限制君权呢?皇帝也是人,一样地血肉之躯,圈养几千年轻女子在皇宫里,他一个人忙得过来吗?那些宫女招谁惹谁了,年纪青青的就非要圈在皇宫守活寡?”

“还有那些小小年纪就被净身的太监,什么是净身?那是割了人家的命根子啊!那些可怜的小孩招谁惹谁了,他们什么都不懂,凭什么就割了他们的命根子?凭什么让他们当不成男人?造孽,这简直就是造孽!”

钱谦益讷讷地说道:“可历朝历代不都是这样的么?”

“胡说。”王朴道,“在汉代以前,宫里根本就没有太监!”

吕大器道:“可内侍要是没有净身,他们秽乱内廷怎么办?”

王朴反驳道:“要是皇宫里没有那么多正值妙龄又找不到男人的宫女,要是皇帝也像三位阁老一样只有一位老妻几房美妾,就算内侍没有净身,他们有可能秽乱内廷吗?难道三位阁老府上的家丁都是净过身地?”

钱谦益、吕大器面尴尬之色。

王朴道:“钱阁老,吕阁老,本侯的话可能难听了些,可事就是这么个事,理也是这么个理,两位阁老回去后就各自准备一下,明天早朝的时候让人把这三条针对大明律的修改意见提出来。”

孙传**道:“最近都察院和科道衙门补充了大批恩科进士,这些恩科进士都是隆武帝的天子门生,你提出的这三条针对大明律的修改意见肯定会遭到这批恩科进士的口诛笔伐,史可法、高弘图、马士英他们也一定会群起讨伐的。”

“恩科?”王朴愕然道。“什么恩科?”

孙传**摇了摇头,苦笑道:“新皇登基之后一般都会举行一次恩科,以示皇恩浩荡,本来恩科也应该在秋后大试,可今年情形特殊,万岁爷为了早日选拨人才充实六部、都察院和科道衙门。恩科就改在上月举行了。”

王朴怒道:“这么大地事,为什么不事先告诉我?”

孙传**道:“这是大明朝地惯例也是好事,再说当时你在武昌平定左良玉叛乱,所以老夫就擅自做主了。”

王朴气道:“这次恩科补了多少京官?有没有外放的?”

钱谦益道:“此次恩科补了一百多名京官,不过没有外放的。”

“好家伙,一口气增添了一百多名京官?”王朴的脸色霎时变了,气道,“现在国难当头,国家的财政如此困难。居然还要大肆增补官员,这不是让国家财政雪上加霜吗?不行,明天早朝再加一条。对六部、都察院、科道衙门进行精简,裁汰冗员。”

“这么做是不是有些过了?”孙传**悚然道,“你这么做是把万岁爷架在火上烤,知不知道会在南京掀起多大的风浪?”

“乱世用重典,多大地风浪也在所不惜了!”王朴沉声道,“我们没有太多时间了,最迟拖到九月,建奴肯定会大举南下,我们必须在六个月内扫平隐患。只有这样我才不会有后顾之忧,才敢放心和建奴决战!”

王朴有王朴的考虑。

江南最大地势力有三股,一股是以东林复社为首地士子,掌握着舆论导向,一股是以南京勋戚为首的豪强势力,另一股就是为数众多地江南富商,这三股势力控制着江南的经济、舆论和财富,可以说是南明朝廷的统治基石。

现在,东林复社是王朴手中的工具。因为王朴本身就是南京勋戚中地一员,再加上内阁马上就要推动“官营作坊的公开拍卖”,孙王集团和江南商人集团的结盟也是早晚地事,有了这三股势力的鼎力支持,王朴在南明朝廷中的地位已经无可撼动。

再加上王朴手里还牢牢掌握着中央军的兵权,有什么事情是王朴不敢做、不能做的?

如果时间允许,小皇帝又好糊弄,王朴当然可以按部就班慢慢来,能和平演变谁又愿意动刀动枪呢?可现在的局面是建奴和流贼不可能给王朴太多时间。小皇帝摆明了又不好糊弄。不得已王朴只能出此下策了。

可以预见,针对大明律的三条修改意见以及精简zf机构的提案提出来之后。势必会引发一场轩然大波,在这场政坛动荡中,各方势力都将无可避免地被卷进来,许多隐藏在幕后的敌对势力也将由暗转明,正式走向前台与孙王集团相抗衡。

王朴地目的就在于此,他就是要把这些反对势力逼出来,然后一网打尽!

总之一句话,通过这场**,必须肃清朝堂内外所有反对势力,小皇帝的皇权必须架空,内阁必须成为大明朝真正的决策机构。

钱谦益和吕大器见孙传**没有继续反对,就知道这件事已经定下来了。

事实上内阁的情形钱谦益和吕大器也知道,孙传**虽然是名义上的内阁首辅,或许多事情还得王朴说了算,当下两人便起身说道:“孙阁老,侯爷,天色不早了,门下等也该回府准备去了。”

孙传**点点头,说道:“那就散了吧。”王朴返回靖南侯府的时候已经是深夜了,不过陈圆圆和董小宛都还没睡。

自从晋封靖南侯之后,王朴就在南京东城买了栋豪宅,把家眷都从燕子矶大营接到了靖南侯府,现在王朴已经升任五省总督,虽然还兼着南京提督,却不好意思再赖在燕子矶的提督行辕了。

见到王朴,陈圆圆、董小宛赶紧起身相迎。

陈圆圆莲步珊珊走到王朴面前,柔声道:“相公一定累了吧?热水都已经准备好了,你快去泡个澡解解乏吧。”

“儿子呢?”王朴四处张望,问道,“我儿子呢?”

“法儿刚刚还吵着要等你回来抱他,这会熬不住睡下了。”

说这话的时候,陈圆圆满脸地幸福,那是母爱的光辉。

王朴却是瞧得痴了,陈圆圆虽然没有柳轻烟的那股子狐媚风骚劲儿,没有长平公主从骨子里流出来的雍容华贵,也没有柳如是举手投足间流出来的飒爽英姿,可在王朴心里,不管是柳轻烟,还是董小宛、嫩娘、柳如是,她们都无法和陈圆圆相提并论。

陈圆圆的确长得倾国倾城、艳压群芳,她还是王朴在这个世界的第一个女人,然而王朴敬她爱她的主要原因却是她的温柔善良和豁达大度,陈圆圆从不恃宠而骄,也不和嫩娘、小宛争风吃醋,她爱王朴远胜自己地生命。

王朴至今还记得那一幕,陈圆圆高高举起玉瓶,把瓶子里地鹤顶红往嘴里倒去,从那一刻开始,王朴和陈圆圆的血脉就已经相融,他们是爱人更是亲人!

“夫人,我不在家地这段时间,辛苦你了。”

王朴轻轻搂住陈圆圆的纤腰,深情地吻住了陈圆圆娇艳欲滴的小嘴,两人身后,董小宛带着几名侍婢悄然退了出去。

正文 第250章 非此即彼的选择题

次日早朝。

****未睡的隆武帝早早来到了奉天殿,接受文武百官的朝拜,文武百官三呼万岁之后分列两班,司礼监掌印太监张子安甩了甩手中的拂尘,上前两步尖着嗓子喊道:“宣……大明水师南京总兵黄得功、镇海守备施琅谨见……”

文武百官的目光齐刷刷地转向了大殿入口处。

立于武将班中的王朴也不禁变了脸色,他还真是没想到年纪青青的隆武帝居然会跟他来这一手!王朴得承认,隆武帝的这一手耍得很漂亮,跟中央军的刀疤脸、赵信、唐胜等总兵官相比,黄得功和施琅都不是王朴的嫡系出身,更容易拉拢。

不过隆武帝在奉天殿召见黄得功和施琅能有多少拉拢效果那就很难说了。

沉重的脚步声中,两道雄伟的身影出现在大殿入口处。

看到黄得功和施琅居然穿着中央陆军的新式军装上朝,王朴先是愣了一下,不过很快就会过意来,嘴角已经出了一丝不易察觉的微笑,在大明朝所有军队里,只有中央陆军换了新式军装,各地卫所军及水师穿的都还是旧式战袍。

很显然,隆武帝的召见来得非常突然,黄得功和施琅都来不及先向王朴递消息,更不能拒绝皇帝的召见,于是他们就只好向中央陆军借了两套新式军装,试图通过这种方式想王朴表示他们的忠诚。

毫无疑问,黄得功和施琅选择的效忠对象是王朴而不是隆武帝。

在黄得功和施琅看来,只有王朴才可能给予他们施展才能的舞台和机会,而朝廷却什么也给不了他们!两人都是聪明人,知道自己要是离开了王朴,就什么都不是,就算有隆武帝给他们撑腰也不行。

黄得功和施琅在殿门口翻身拜倒,三跪九叩之后唱道:“臣黄得功/臣施琅,叩见吾皇万岁万岁万万岁……”

隆武帝欣然伸手道:“两位爱卿快快平身。”

“谢万岁。”

黄得功和施琅谢过皇恩。起身恭恭敬敬地肃立殿末。

隆武帝又道:“两位爱卿请上前来。”

黄得功和施琅不敢抗旨。忙以碎步趋至殿中。看清两人样貌之后。隆武帝忍不住龙颜大悦。夸赞道:“真虎将也。”

张子安一甩拂尘。尖声吼道:“黄得功々琅听封。”

黄得功々琅急忙跪倒在地丹墀下,连大气都不敢喘一声。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