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色电子书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铁器时代 >

第347部分

铁器时代-第347部分

小说: 铁器时代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林黛玉显然对此人很不感冒,不耐烦的说:“关你什么事,走开。”

那公子道:“你看看,这厮居然把我的林妹妹气成这样,小的们,给我把他拖下去打死,扔进江里喂鱼。”

恶怒们答应一声猛扑上前,将刘子光架住,刘子光也不抵抗,任由他们拖着往江边的荒滩走去。林黛玉刚想喊住手,可是想到“许文强”的身手,话到嘴边又停住了,可是她想象中的画面并没有发生,“许文强”宁肯被这些恶怒拖走也不愿意在自己面前多待,这确确实实伤了少女的心,她身子一拧,对丫鬟说:“咱们走。”可是那公子却伸开两手拦住,嬉笑着说:“林妹妹好不容易出来一趟,咋俩何不好好叙谈一下呢。”

凉粉铺的小老板惊讶的看着这帮“下江人”(长江下游人)的表演,以前左大帅当政的时候,大户人家的小姐是不抛头露面的,达官贵人家的公子也不敢当街叫嚣杀人的,世道真是变了啊。

巡城的衙役看到这边人群聚集,便过来查看,大叫着“闪开”用铁尺拨开人群,倨傲的喝道:“谁在这里闹事?”

那公子一甩扇子,并不答话,家丁接过话来:“瞎了你的狗眼,按察使高大人的内弟马公子和巡江御史林大人家的千金在这里游玩,你们多管什么闲事。”

现如今的武汉三镇已经被朝廷派来的官员把持,这些空降干部一个比一个牛逼,何腾蛟前往长沙处理改土归流的事宜,武汉的当家人就是湖广按察使高一飞了,一方面是高大人的小舅子,一方面是廉名在外的林御史家的小姐,别说衙役们惹不起,就是他们的知府来了也要礼让三分,所以这几个衙役立刻赔上笑脸,帮着把围观的百姓驱赶一空,凉粉铺老板小声对衙役说:那公子刚把一个拖到江滩上打死哩。衙役们一虎脸:“莫胡说,你嫌命长撒?”吓得小老板不敢再说话。

既然官府的人来了,马公子也不好当众对林小姐做出什么举动,只能客客气气的将她送走,看着那婀娜的身影远去,马公子狠狠吞了一口涎水,道:“彩礼你爹都收了,你还装什么清高,早晚是本公子床上的人!”然后一扭头扫视了一下家丁们,奇道:“他们几个怎么还没来,弄死一个人需要那么久么?你们俩去看看。”

剩下俩家丁赶紧飞跑着去江滩上查看,过了一会扶回来三个鼻青脸肿的同伴,下颌骨,肩关节膝关节都被人摘了,不能说话不能动弹,痛苦的呜呜叫,马公子气得甩开扇子猛扇:“怪不得林丫头看重这个流浪汉呢,原来还是练家子,哼,敢和我作对就是和我姐夫作对,和我姐夫作对就是和朝廷作对,还反了他不成!”

三个家丁的惨状正是刘子光的杰作,他知道那公子和林黛玉一定认识的,所以懒得去做什么英雄救美的事情,遇到这桩事败坏了游览汉口的兴致,索性寻了个渡口乘船回武昌去了。

刘子光回到武昌,在城里随便游逛了一圈,直到日头西沉才回到行辕,只见门口依然等了一群建筑商人,大夏天的太阳底下一等就是几个时辰,也难为这帮人了,想想他们的做法也是情有可原,大明朝盛行贪污受贿,所有人都认为不行贿就办不成事,老实说这帮商人都是有些真材实料的,江堤还非得他们来修不可,劳资双方争议的无非是个价格问题。

刘子光慈悲心肠上来,命人将这些商人叫进行辕统一接见,想给他们指点迷津,众人听到侍卫通传,都激动的热泪盈眶,一窝蜂涌进行辕,在侍卫的带领下来到湖畔的行吟阁。

刘子光已经换了衣服等候在这里了,他招呼众人落座,让侍卫看茶,然后笑吟吟的说:“本侯忙于琐事,让各位老板久等了。”众人赶紧从座位上站起来,口称大人言重了,您日理万机能抽出时间接见我们已经是太荣幸了之类的客气话。

刘子光和蔼可亲的微笑着,等他们说完才道:“诸位的来意本侯非常清楚,无非是为了江堤招标之事,如今这事归巡江御史衙门主理,本侯是插不上话的,不过本侯可以提点你们一番,林大人是出名的廉吏,尔等怎可用财货轻慢于他?这江堤修造乃百年大计,修建起来没有数十年恐怕都完不了,只要你们拿出公道的价格公平公开的参与投标,何愁拿不到项目?虽然利润薄了点,但总归是朝廷出银子的稳当买卖,所谓细水长流嘛,我想在座的各位不会不明白这个道理。”

众人都是生意场上摸爬滚打多年的精明人,怎么可能不明白这个道理,他们苦着脸说:“侯爷明鉴,我等是想按照您的指示,公平公正公开的参与投标来着,可是现如今御史大人连投标的机会都不给我等,据说江堤工程已经全数包给一家建筑商了,而且此人只是个毛头小子,以前从未干过这个行当,我等也是为了朝廷和天下苍生着想啊,这江堤如果让外行来建,徒劳银钱劳力,到时候洪水来了还是一样决堤,岂不是祸国殃民。”

“哦,有此等事?”刘子光紧紧捏住了茶杯,他原以为林如海是个清廉的御史,没想到贪起来比一般人要凶得多,这种当面一套,背后一套的伪君子最可恶了。

当然他不会轻易相信这帮商人的一面之词,毕竟江堤招标大会还没有正式进行,这些都是捕风捉影的流言罢了,作为朝廷高官不能在事情没发生之前轻易下什么结论,这样只会越来越乱,于是他放松了表情道:“此事本侯会关注,一定还你们一个公道,时候不早了,诸位请回吧。”说着端起了茶碗。

侍卫高喊:“送客!”商人们虽然没得到刘子光的正面答复,但已经达到了此行的目的,他们恭敬的从行吟阁退了出去,留下刘子光一人坐在阴影里若有所思。

半晌,刘子光将南厂本地的负责人叫了来,南厂原先只是个内务府附属的情报机关,现在已经升级成国家级的反间谍侦查机关了,经过改制,官员的称呼和军方靠拢,不再称为大档头二挡头,而是参将、副将、千户、百户这样的正规官职,湖广本地的负责人是最初钟寿勇、达文喜他们来到武昌接头的那个小伙子,现在已经升职成为千户,他是武汉本地人,手下也笼络了一批小兄弟,目前都安插到三镇的各个官衙里担任一定官职,打探起情报来得心应手。

刘子光将江堤招标的事情简单的说了一下,那千户道:“此事卑职略有了解,大帅领兵讨伐宁王之时,朝廷派下来许多官员,其中实力最强的是按察使高一飞,此人原先是都察院的副都御史,人脉极广,如果何总督高升的话,他很有可能接任总督一职,此人上任之时,将其小舅子马云也带来了,这个马云也是个人物,小小年纪家财万贯,而且都是自己赚来的,并非祖产,想必此番前来武汉,也是想捞一票,江堤招标这么大油水的买卖,以他的精明不可能放过。”

刘子光道:“原来是大明第一奸商马云啊,这厮确实是个人物。”

  8…45 强强联合

严格的说马云并不是一个奸商,因为他连商人都算不上,大明朝百姓的社会地位是按照士农工商来划分的,读书人社会地位第一这是千古不变的,然后就是从事种植畜牧的农民和从事工业生产的工人,小业主,最低是不创造社会价值,只是低价买高价卖,走南闯北的客商,当然商人也不是一无是处,起码他们带动了经济的繁荣,促进了商品流通,使大明朝越来越富足。

可是这个马云却不是正经商人,他只是一个善于利用机会的投机客,马云出身富商之家,他爹六十多岁才得了这么一个儿子,可是在马云一岁生日的时候老头暴病死了,有人说是为儿子庆祝周岁高兴死的,有人说是那天发现小马云不是自己亲生所以气死的,具体什么原因已经无从可考,反正据亲戚朋友都说,形容猥琐的马云一点不随他那相貌堂堂的老爹,反而随家里一个丑陋健壮的护院。

马云的娘不是个善茬,老头死了以后亲戚们都想争夺家产,被她一一挫败,抱住了家产和家族中的正统地位,马云自小是被宠着长大的,他的聪明才智在六岁的时候就得以发挥,那是一次庙会,小马云在家人的陪同下游览庙会,走到一座桥边,家人对他说,这座桥是先太爷出资建造的,为的是造福一方百姓。小马云眼珠子一转,指着络绎不绝的过桥人说,那他们从我爹爹修的桥上面过,应该给我家交钱啊。然后指挥家人设卡收费,每个人过桥人要交一个铜子的过桥费,没有钱的就拿东西抵,庙会的必经之路不知道有多少人来来往往,一天下来光铜钱收了好几吊,糖葫芦、苹果鸭梨棉花糖不知道多少,回家一说,把个老夫人高兴的了不得,说我家云儿真是千里驹。

马云长大以后,更加精明强干,他不喜欢读书习武,就爱钻营投机,这个社会光靠脑子好是没用的,所以马云紧靠自己那几个都在官场上混的姐夫,利用第一手的信息狠狠赚了几笔,当初京城南面准备建造火车站的时候马云才十岁,他通过在工部当差的大姐夫得知这一内幕消息之后,便用极其低廉的价格买下了车站一带的荒地,朝廷征地的时候先发了一笔,然后在附近的荒地上建起了商铺门面仓库什么的,等江南和京城的铁路一开通,地价大涨,马云的前期投资翻了近百倍!他迅速将房子转手,腾出资金投入到其他领域再次翻云覆雨。

马云很年轻,年轻的令人不可置信,今年他才二十岁而已,正因为太年轻,所以才会在江滩上肆无忌惮的指使恶奴当众杀人,毕竟人家是大明朝最年轻的百万富翁嘛,又有好几个政坛叱诧风云的姐夫,什么事情摆不平啊。

刘子光此时还不知道马云就是昨天见过的纨绔子弟,在他心里这么精明的人不会显得那么没有城府。此人确实在不久之前笼络了一帮泥水匠组建了一个建筑行,可以有参加投标的资格,可是他这种擅长运作的家伙绝不会脚踏实地的干实业,拿下头标想必是为了快速的捞上一笔。

“老子最恨投机倒把的人!”刘子光愤愤地说,国家这么大,完全杜绝贪污是不可能的事情,水至清则无鱼的道理他也明白,可是贪污也要有个限度,小小不然的收几个红包也没什么的,可是拿江堤这样的百年大事下手未免太卑鄙了一些。

可是事情还没有发生,现在就参与进去只能打草惊蛇,所以刘子光准备后发制人,他让人安排了一些本地人进入巡江御史衙门和按察司衙门当眼线,并且派人盯住马云,就看招标的结果了,如果真有舞弊现象出现,哼哼,那就别怪南厂多管闲事了。

******************************************************************************

巡江御史衙门,林如海正有一搭没一搭的和高一飞说着话,他俩都是都察院出来的官,从感情上就很接近,再加上同来湖广,都是空降干部,所以更加亲近,另外还有一个因素,那就是两家即将结亲。

高一飞今年四十有余,正房夫人过世之后续了一个姓马的小姐,那是生得千娇百媚,深得高大人宠爱,迎娶这位夫人高一飞可是经过精打细算的,新娘家很有势力,几个姐妹全嫁给朝中的重量级人物,而且还有一个百万富翁的弟弟,娶了她就能得到好几个权势熏天的连襟以及强有力的经济后盾,高一飞深得官场之道,强强联合发展关系网是往上爬的最佳办法,所以才有了这桩婚事。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