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色电子书 > 古今穿越电子书 > 盛世荣华 >

第102部分

盛世荣华-第102部分

小说: 盛世荣华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这礼回的是不是不伦不类叫人笑话,也管不了许多了……谁叫嬷嬷们只教过女子礼。
  
  待众人纷纷分为主次坐下,招财自告奋勇去烧水;朱掌柜的看看陆清宁,又看看陆文渊,一时有些糊涂,搞不清主家今儿到底是来作甚了。
  
  主家昨儿就该知晓齐世子一行又上门来的消息了,为何今日却带着姑娘少爷一同到这里来?难不成那么大的事儿,这两位还能掺和?这两位不都是孩子么,更别提还有个是女子!
  
  这么想罢,朱掌柜有些话便不知该如何开口了,还是老太爷摆手笑道:“你莫忌讳他们俩,有话只管说吧。”
  
  朱掌柜得了主家这句许可,也就不再犹豫,低声将齐世子几人昨日上门来的话讲了一遍,话讲到最后,老太爷与陆清宁同时皱眉摇头,陆清宁更是管不住嘴一般抢先道:“他想得倒美!”
  
  第一百三十八章 袋泡茶包

  陆清宁多了这么一句嘴,不免有些懊恼,好在脸上涂了易容膏,并瞧不出脸红来;可神色间任谁都瞧得出来,她既害臊又后悔的模样。
  
  谁知老太爷不但没责备她,反而笑了两声,又颇感兴趣的问她:“三娘为何这么说,说出来叫祖父和你朱爷爷听听。”
  
  朱爷爷?听了老太爷这话,陆清宁更是懊悔难当了——她之前可是只称呼朱天黎为朱掌柜的,老太爷这话里的意思却像与人家有深交;难不成这朱天黎还是老太爷的幕僚?若是如此,她方才岂不是失礼于人了。
  
  不对,经商人家哪有幕僚这一说儿;可至少也是个帮着出大主意的“军师”吧,否则老太爷一不会将这种密谈场所设置在这里,二不会叫这人出面招待齐霄他们。
  
  “朱爷爷,三娘方才失礼了。”陆清宁忙站起来,重新给朱天黎行了个晚辈见长辈的礼,朱天黎虚扶了她一把,又笑说三姑娘客气,她这才重新落座。
  
  “既是祖父想听听三娘是如何想的,那三娘就在祖父和朱爷爷面前献丑了,”陆清宁略带羞涩的笑道:“且不说咱们天颖府的地和宅子都不算大顺朝最贵的,也不论这几样儿在天颖紧不紧缺。”
  
  “就算真贵真紧缺,只凭着齐世子那几个任谁的面子和家世,在任何一处买块地或是买个现成的庄子,又算什么难事呢。”
  
  “往小了说,他们与咱们陆家借庄子也许是想占个小便宜;往大了说,谁知道他们这么做会不会拉陆家下水?”
  
  “占陆家便宜也好,拉陆家下水也罢,陆家能得到什么好处?我瞧着不但好处没有一星半点,坏处倒是一大堆。”
  
  老太爷给她讲过陆家从皇商变回普通商人的缘故。八月初去禹州回来,她也给老太爷带过谢家外祖父的话儿;因此她并不用将话说得多明显,老太爷和朱天黎自然明白其中的意思。
  
  听她说罢这么几句,老太爷捻须微笑,朱天黎不喜不怒面无表情;片刻后老太爷方才开口:“既是三娘你都瞧得出来、这中间没咱们陆家什么好处,你说为何那齐世子还敢开这个口?”
  
  “他把咱们家想成和他一样儿的了呗。”陆清宁轻笑道:“无论是谁,只要敢于在……那事儿上早早站队,自然都是认为自己那头儿必会成功的。”
  
  “更别说咱们家曾经是皇商,在他们心里,咱们家如今难免不想再重新辉煌起来。也好重洗前耻;可惜他们忘了一句老话,一朝被蛇咬十年怕井绳。”
  
  她之所以有把握说出这话来。只因老太爷早就表达过明确的意思。这世上大多数人都是有了利便想有名的,可老太爷经历过高空坠落的痛苦后,很是明白皇商之名连个屁也不是,说白了不过是当权者的奴才、替当权者管理着小金库罢了。
  
  “陆家不是不能站队,谁坐在那把椅子上。陆家就站在谁那边。”陆清宁微笑着补充:“除此外,谁也别想将咱们家当成谋利谋权的棋子儿。”
  
  齐云侯家也好。明郡王家也罢,那都是有官职有爵位的人家儿,明郡王家更是宗室,在大顺朝也算得上是树大根深了,就算败了,也许不至于被连根拔起。
  
  可他们陆家有什么?万一再一次站队失败,新君又不像当今这样斯文。亦没了皇商之名可以辞去、以做谢罪,只能乖乖交出全家性命和钱财吧!
  
  这些道理按说应该谁都懂得,陆清宁几乎有些不屑说;可古往今来,却有无数人栽倒在这种相似的事情上,比如……老太爷的爹。她的曾祖父。
  
  据说老太爷当时也不看好曾祖父站队之事,可是到底没阻拦住;那么她就算是班门弄斧又如何。连她这个小女子都看得懂的事儿,老太爷还会被齐霄那小子说动心不成!
  
  老太爷似乎早就想得到陆清宁怎么说,因此待她说完也不曾怎么惊讶;朱天黎却是带着赞赏的目光笑看她,心里也是早就明白了、主家为何叫个小姑娘谈看法。
  
  “怎么样朱老哥,我这一对孙男娣女的,不像他们那个爹能生得出来的吧?”老太爷颇乐。
  
  陆清宁姐弟顿时大窘。祖父怎么哪壶不开提哪壶?他们俩却不知道,陆廷轩夏天时来这家茶庄,曾经与齐霄几人遇上过,当时可是极为上赶的想替那几人效力呢!
  
  若不是陆廷轩当时拍着胸脯跟齐霄保证了一些话,齐霄这群人后来也不会很急切的不停上门来,当然这都是后话,陆清宁很久后才知道真相。
  
  “小六子,现在轮到你了,你姐姐珠玉在前,祖父也不强迫你语出惊人,你只说说,你姐姐说的对不对呀?”老太爷夸奖过后,又把问题抛给陆文渊。
  
  而陆文渊分明是经常跟着老太爷出来历练的模样,因为朱天黎待他挺随便的,肯定早就熟悉了;听见祖父发话,陆文渊咧嘴儿笑起来:“我听祖父和朱爷爷还有姐姐的。”
  
  老太爷立刻沉了脸,佯嗔道:“莫非你没听懂我的意思?我叫你说说你姐姐说的对与不对!若你姐姐方才说,可以将咱们家的庄子借给齐世子,难不成你也听她的!你这也叫做闭着眼站队懂不懂?”
  
  “那可不成!”陆文渊一下子从椅子上蹦起来,又对自己的猴儿急有些害臊般红了脸,重又老老实实坐回去,“咱们家的庄子也不是白来的,凭什么白白借给他们用,只怕是肉包子打狗有去无回呢!”
  
  陆清宁拼命忍笑,朱天黎一张老脸也笑得通红,老太爷却有些真恼了:“那他们不借,他们给钱买咱们家的庄子,你给不给?”
  
  “不给,陆家还没穷到卖庄子的份儿上!”陆文渊也不惧老太爷的怒气,嘎嘣利落脆回答,“牙行里摆着那么多待出售的庄子,上好的地界儿上好的房屋有得是,随他们买哪个!”
  
  “不过若是他们仗着他们家官儿大,想来强的……咱们家实在打不过,也只得吃了这个亏。”
  
  陆清宁再也忍不住了,哈哈哈笑起来——陆文渊这办法其实最好了,装无赖装懵懂是打退有心人最好的利器。
  
  老太爷和朱天黎的笑声比她还大。
  
  不将陆家的庄子借给齐霄一行人做秘密聚会场所,那是理所应当的,陆清宁方才说的全在理上,他们早就明白,可是苦于没有回绝的好理由,否则老太爷今儿也不来这里。
  
  谁知道就是个小孩子的几句话,瞬间点醒了他们;等齐霄那些人再来询问商量结果,就给他们来这套好了!商人重利,就这德行,爱咋咋地!
  
  茶案上的茶此时也过了三巡,正事也算谈完了;朱天黎便洗了手,准备亲自沏一壶新茶,好叫老太爷和姑娘少爷歇一歇,泡茶的当口闲聊起来,说起今年的茶品相不大好,碎末太多……
  
  “咱们那几十家茶庄子没有一家是卖次茶的,难不成就将那茶末子扔了不成?”朱天黎颇有些心疼。
  
  若是给小茶庄当成俩钱儿一包的高末儿卖去,这好茶的茶末儿茶梗儿又不是高末儿能媲美的;小茶庄的老板定是想靠它赚上一笔,价钱定的也会比高末儿高不少,穷人家买时便得思量思量。
  
  老太爷也叹气——就算降到次等高末儿的价格,也比扔了强,可万一被小茶庄子打着陆家茶的旗号叫卖,伤的就是陆家名声。
  
  “是什么样的茶末子,朱爷爷可否取来叫三娘一观?”陆清宁颇感兴趣的问道。
  
  “怎么,你有好主意?”老太爷微笑着看她。
  
  陆清宁笑着摇头:“现在还不敢说,等三娘瞧过了再说吧。”
  
  招财烧好水送过来后,人便去了门外,听见屋里召唤他,忙无声的小跑进来,听朱天黎叫他去前面门面取些茶末儿进来,立刻应声而去,一边往外走一边纳闷儿,要些破茶末子作甚,难不成好茶喝腻了……
  
  “三娘若是没记错的话,咱们家那些织布作坊也出细棉布的?”陆清宁将招财取回来的茶末子翻看了一下,就笑问老太爷:“若是为了成本考虑,细棉布也使得,毕竟细棉布比软烟罗便宜,不过效果就没有软烟罗好。”
  
  “若是细棉布可以换个织法,织得松一些更好了,不但比软烟罗还好用,成本也低。”她一边说着,一边将自己的细棉布帕子掏出来,在帕子上画了个格子。
  
  “都做成这么大的小布袋,装上比平时泡茶略多的量、再封好口子,取一角上缝一条细绳儿,用来挂在茶壶茶杯外,便可以热水冲泡了;等没了茶叶味道,拎着绳子将茶包提出来扔掉即可。”谁叫这个年代没有无纺布来着,好在陆家有纺织作坊。
  
  “因为这茶包方便快捷,又不用担心有茶末入口不舒服,价格上完全不用太低廉;若是有客人不识,伙计们随便称呼这东西叫茶包也好,叫袋泡茶也罢,还能卖个新鲜,祖父和朱爷爷觉得如何?”
  
  老太爷和朱天黎同时抚掌大笑,朱天黎更是笑道:“陆氏袋泡茶,三姑娘好主意!”
  
  第一百三十九章 无心插柳

  得了老太爷和朱天黎的赞不绝口,陆清宁却不好意思起来——袋泡茶在上一世太常见了,她不过是个“剽窃”者啊;不过话说回来,她眼下生活在大顺朝,又没抢立顿的生意……转眼也便笑起来。
  
  而老太爷若不是这次出门来只带了招财一个人,进宝并不曾跟着,几乎立刻就想打发一个长随去各个纺织作坊传话去了。还是陆清宁笑着说不急,又趁胜追击起来:“祖父书房里有本书,讲过西北等一些边疆民族甚喜砖茶。”
  
  “那砖茶并不使用嫩茶所制,而是些偏老的茶叶与茶末茶梗蒸压而成;若是祖父能查访到擅作砖茶的师傅,咱们家茶山上的老茶和这茶末子岂不是都有了去处?”
  
  陆清宁上一世的祖父便是茶庄经理,因此她多少懂些茶经与各种茶的历史,砖茶从唐代便有生产,可盛行起来还是明清。
  
  曾经的那个历史是那个样子,眼下这个时空却还没有大批量砖茶面世,却又有古籍记载过,岂不正是个好机会,能将陆家的茶叶片片都利用上?若不做砖茶,茶树上的老叶子都是扔掉的东西!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1 1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