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色电子书 > 古今穿越电子书 > 无忧归田 >

第260部分

无忧归田-第260部分

小说: 无忧归田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嘻嘻地拉着她问是几时到的?和谁一起?
  
  紫嫣正欲说话,雪妍和婉华也走了过来,向大家见礼。
  
  雪妍见过礼,道:“我们来了有一会了,和祖父祖母和娘亲一起过来的。紫辰也是一起过来的,这会不知和弟弟、彦华他们跑哪儿去了。祖母和娘到内堂了,祖父和方叔到书房说话去了。姐姐是想找祖父吗?”
  
  傅紫萱笑了笑道:“这会不用,我们先去瞧瞧夫人和婉华的弟弟。”
  
  婉华也过来拉着傅紫萱道:“我领姐姐去!弟弟可好玩了,成天里就吃饱了睡,睡起来就吃·粉嘟哮的。彦华还说像姐姐家养的小乳猪呢。”
  
  傅紫萱等人听了都笑了起来。
  
  傅紫萱一边走一边扭头问她:“你爹有没有给你弟弟取名字了?”
  
  婉华听了连忙点头:“取了。叫忠华。小名叫仨儿。”
  
  “中华?哪个中?”傅紫萱扭头问道。
  
  “是忠心的忠。爹早就想好的。”
  
  忠华?傅紫萱笑了笑,不错。
  
  “仨儿很好听啊。”只是别叫小三儿就成。
  
  “恩,我和娘也都觉得好听······”
  
  后一进的内堂此时也是挤满了人。古氏穿戴一新,一身喜庆的大红襦裙,用金银丝线绣着缠枝莲花纹样,头上一左一右插着镶珠嵌宝的赤金步摇·梳着高髻,整个人神清气爽地端坐主位上。
  
  “呀,你们可来了!”古氏看见傅紫萱等人进得厅来,忙起身打招呼。众人便相互见礼。
  
  厅中众人有的见过傅紫萱有的没见过。见知县夫人这么热络的态度,也纷纷起身打招呼。赵刘和赵陈氏也起身拉着老刘氏和陈氏等人在身边坐了。
  
  古氏拽着傅紫萱的手不放,对在座的夫人道:“你道她是谁?你们可别小瞧了她,她家有间食肆卖出的东西你们没少吃吧?还有她家的锦绣坊,那新出的绣样,绣娘们的绣活,还有那些绫罗绸缎,也是别处找不着的。有人没光顾过的,可不要忘了去啊,有傅小姐在这里,不怕不给你们个优惠价。”
  
  古氏说完先笑了起来。厅中众人也跟着笑:“啊,原来东家在这呢。”“那赶情好,下回我再去的时候,傅小姐可是要给个最优惠的价格,我家可是月月都要扯料子做新衣的。”
  
  “原来有间食肆是你家开的啊。那最近开张的那个有间肉铺也是你家的了?好像还是一间有间粮铺,是不是也是你家的?”
  
  叶氏也坐在中间,听了笑道:“可不是她的?你们只管去,包管给你们比别处便宜。对了,最近开的那药铺叫同仁医馆的,你们听说了没?有个头疼脑热的,也尽可找上门去,那月娘子可不就是那间医馆出的?我们原来几时听过什么月娘子的?那药铺卖的牛奶羊奶我可没少买。还有你看方夫人,如今面色红润,隔了这么些年又得了一个胖小子,啊是不是……”
  
  古氏一点也不恼,若能就此帮着傅紫萱把同仁医馆的名声做出去了,也算是报答了。
  
  傅紫萱看着众人又交头接耳说起话来,显然大伙是听明白了叶氏那句暗示,这年头有什么比得过子嗣更重要?
  
  这是古氏仨儿的满月礼,怎么瞧着倒像是她家铺子的推介会?傅紫萱瞧了古氏一眼,看来是古氏在想办法帮她呢。不管是看在傅紫萱帮她又得了一子的份上,还是看在李睿的分上。反正这份情傅紫萱记下了。
  
  不过毕竟这是古氏小儿的满月礼,倒也不好说太多铺子的事,傅紫萱便起身说想看看孩子。
  
  登时古氏就满脸带笑,让奶娘把孩子带出来。
  
  一个月的防子,已是比刚出生时又长开了不少,面色也不再通红,已是随了古氏的白晰,长相上倒是看出来像方严更多一些。小娃儿被养得很好,白胖白胖的,包在锦锻包被里睡得正香。
  
  在座的夫人小姐围着他看来看去,小娃还是兀自睡得香甜,丝毫不受影响。古氏接过去拈了两下,还是没把他拈醒,倒又笑着让奶娘把他抱下去了。
  
  众人在厅堂又就着新生儿夸赞了起来,话题也无不是围着仨儿转或是谈一些育儿经什么的。
  
  傅紫萱笑眯眯地听着,倒没有丝毫不耐烦之色,或许还能从中获得一些育儿经验,整理出来教给月娘子们呢。这次夏氏也挑了两个经验老道的月娘子入住县衙后院,一直要等到古氏小儿满了百日,才会遣了她们回去。
  
  看古氏这样,一点都不像个刚生产的人,没有丝毫慵肿发胖,身体还是像个二八少女。今天再让两个月娘子在众多小姐夫人中晃荡一圈,月娘子的生意想必还会更上一层楼的。
  
  不多时,方严那边就打发人来请众位夫人小姐入席,说是可以开宴了。
  
  等众位夫人小姐择桌坐了下来,饭菜也流水般端了上来,戏台上古氏和方严等人也俱都点了戏本,咚咚锵锵地扮好扮相的伶人们就开始登台亮相了。
  
  众位夫人一连吃着一边看戏听戏,不时再低头拉上几个交好地说上一两句。
  
  傅紫萱本想坐在自家人那一桌的,没想到古氏却拉了她同坐了上席,上席上有赵陈氏和赵刘氏,两个人也拉着她,让她只管放心坐着,傅紫萱推却不过也只好坐了。
  
  县衙不大的后院,一目望去,女席这边倒有个二十来桌的样子,男席那边看起来只多不少。敬县一把手家里有喜,若不是听古氏说只择了一些相好的,怕来的人只会更多。
  
  饭毕,撤了碗碟,便坐着说话看戏起来。
  
  赵老太太也拉着傅紫萱说话,还一定要傅紫萱过去住两天。傅紫萱本就是要在城里呆两天的,便也顺势应了下来。反正她也偶尔过去赵府住,也不是一回两回了。
  
  散席之后,古氏这边也送了一些回礼,多是按风俗回的一些喜糕喜饼之类,只不过古氏又比别人多回了一匣子做工精美的首饰送给傅紫萱。傅紫萱也不客气,人多也不好推却,便也收了下来。那两口子可不缺钱。
  
  傅紫萱和紫嫣送了陈氏等人回去,便和紫嫣雾波雾澜上了赵家的车驾。




☆、第三百二十九章军需
傅紫萱在城里又呆了几天。这几天倒是收获不小。

    也许真是古氏仨儿办满月宴那天起了作用,这几天不管哪个店铺都比往常多了一成左右的生意。

    特别是锦绣坊。有好几家大户都在那里下了大订单。

    这些大户家里大多都有针线上的人,下的也多是一些布料单子,订做成衣的倒是少。这成衣利润可是比布料要高得多了。但是架不住这些人家下的订单大啊。虽说傅紫萱给了较低的价格,但这利润也不少。

    那些人家看傅紫萱给的价格合适,索性又把府里下人们做衣裳用的棉布麻布也订下来不少。倒是意外之喜了。

    这可真是做几十个散户不如做一个大户就是这个道理,就叶府一个月下人们衣料的用量就够得上锦绣坊一个月的花销了。

    生意最好的是锦绣坊,效果最明显的则要数同仁医馆。

    听说知县夫人孕期还到同仁医馆买牛奶羊奶来喝,不仅大人养得雪玉照人,小儿养出来也是粉嫩健康。又听说这羊奶能养颜,还听说这牛奶羊奶,老人、小孩、大人吃着都好,喝了能身体康健,无病无灾。

    便都一窝蜂地一大早就遣了家中下人下厮去买。这买的人多了,同仁医馆的牛奶羊奶便不够卖了。于是,为了每日能顺利买到羊奶,好些人家在店里还没开门时就派了人过去排队了,倒是成了西街一景。

    这奶多是羊奶,且每日送到城里的并不多,也就三大木桶。家里的羊倒是月月有下崽的,倒也不会断了货。只这羊奶卖得虽好,着实也没多大利润,三大桶羊奶一天也就赚个不到二两的银子。

    不过因了这。倒是同仁医馆的名声迅速在城里传开。

    慢慢地成药也有人买了,而且量还不少。这几天也陆续有一些大户人家过来请大夫出诊了,原来来请的也不过是一些小户人家,请不起有名气大夫的。

    而且这些天还有人专门请女大夫上门给家中旧妇新妇诊脉的。有那生了女儿的人家也都过来请,好像同仁医馆能保生儿子似的。

    据夏雪回来说,那些人还向她打探同仁医馆是不是有什么生儿子的秘方之类的,还说多少钱都愿意买。弄得傅紫萱哭笑不得。

    不管怎样,借着古氏和赵家,傅紫萱的同仁医馆也算是在城里站稳了脚跟,生意渐上轨道。

    五月初。傅紫萱收到李睿传的急信,问傅紫萱每月提供米面各一万担送往军中可有问题?

    傅紫萱当天傍晚接到冬儿的伟信后,次日一早便赶到了城里。急急找了郭槐、傅紫松等人商议。

    目前有两个重要的问题,一是自家店里能否均出这么多的货?二是路上又要如何运送,可是安全?

    这一万担白米,也就是一百二十万斤。按成人每月能消耗二十到三十斤粮来算,若是一日三餐的话。成年男子最少也要消耗近三十斤粮。这一万担也就是能养近五万士兵。再加一万担白面,两万担米粮也就是十万人的用量。

    而敬城里若是百人的大户人家一月差不多能买二千斤左右的粮。但大多数人家家里都是有地种着粮的,所以有间粮铺一个月也就备着不到三万担的米粮,这一下子要去两万担!

    自家生意会不会受影响还在其次,重要是如何运送?这一路可是安全?

    众人紧急讨论,不过总的意思都觉得这笔生意能做!

    哪怕纯利只有一斤一文钱。这一个月也能有二千四百两银子的收入,可是纯赚的。算是店里最大的单了。比做那些买几斤一次的散户舒服。

    有间粮铺每月只备三万担,倒不是收不上粮。而是因为敬县还有好几家米行,可不能超过敬县的购买能力。所以店里一月也多不过三万担。

    如今既是要接下这单生意,往附近市县收粮是肯定要的了。且再多半个月新粮就能打下来了,这回倒是能再往远了去收一些粮。越往北,粮价越低。成本低了,利润自然就可观了。且如今年景好。种粮户也不会把粮太多地屯在家里,单子完全能吞下来。

    傅紫萱看大伙很是兴奋,都愿意接下这个单子,且据郭槐等人说了没有任何问题,傅紫萱便也点头这么订了下来。

    她当然是想帮李睿,李睿极少向她开口,这回既已开口自己就一定要帮着他把事儿办妥。只是还要与他商议一下运送的事。

    大伙商议妥后,次日,郭槐就安排了傅紫松带了几个人马不停蹄地到各处收粮去了。

    如今新粮还没打下来,要是每月都要吃下这么大的单子,必是要提前与农户签订收粮协议的。不然被人截足先登就不美了,也是店里的一大损失。

    傅紫萱在与大伙商议妥之后,又连夜传了书信给李睿,应了这事,又问了李睿关于运送的事。

    过了两日,就收到李睿的传书,让把粮送到宁州以西一个叫和县的地方。和县过去不远,离渭河不到百里的地方,有重兵驻扎在那里。到时不必把粮送到军营,只需把粮运到和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1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