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色电子书 > 浪漫言情电子书 > 红楼小婢 >

第4部分

红楼小婢-第4部分

小说: 红楼小婢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黛玉抬头,脸上多了一抹暖意,低声道:“好在,你们还陪着我。”
  往后的几天里,黛玉在林如海床前日日侍汤奉药,十分尽心,谁都劝她不走。
  林如海自知命不久矣,唯恐黛玉不通世故,受到委屈,不断利用仅剩的时日来教导她一些人事,亏得黛玉自小独自在荣国府里生活,早已看破人心,只是不屑世故罢了,天性又冰雪聪明,林如海的谆谆教导多能听懂,纵然有些不明白的,也都全部谨记在心。
  每次黛玉在林如海房里时,都是雪雁跟着,这一点很符合林如海的心意。紫鹃如同在荣国府里一般,留守黛玉房中,鲜少和莺儿袭人等人那样活跃于众人目光之中,现在她也不大出门,她明白自己虽是黛玉身边第一得意人,但是雪雁才是在林家从小跟着黛玉长大的,所以便以掌管房中各色家什和教导新来丫鬟各司其职为名,让雪雁服侍黛玉寸步不离。
  林如海不禁赞叹一声,道:“倒是个聪明的丫头。”
  提起紫鹃,雪雁眼中难得浮现一抹敬佩之色,笑道:“紫鹃姐姐自然是极好的,在荣国府里,多亏了紫鹃姐姐为姑娘打点身边大小事务,才没人小觑了姑娘。姑娘出门时下雪了,紫鹃姐姐第一个想到打发雪雁给姑娘送手炉,怕姑娘冷着。”
  红楼梦原著中紫鹃和小红两个是雪雁最喜欢的丫头,小红且不说了,紫鹃是真正的一片真心为黛玉,她不像晴雯仗贾母的势,也不似袭人投王夫人的好,更没有像莺儿今儿打络子,明儿认干亲,后儿又讽刺贾环,与人口角斗气,在黛玉艰难的处境中,她仍旧对黛玉不离不弃,也没有去逢迎贾母、王夫人和各位大小主子,全部的心思都在黛玉身上。
  可以说,在原著中的活动场合,从来见不到紫鹃的身影,试玉,更是甘冒大险,顶着贾母和袭人等的责骂和兴师问罪,一是试出宝玉对黛玉的真心,二是将其明朗公开,向王夫人施压,提到黛玉离开宝玉已是如此,若是拆散二人又当如何?
  “王孙公子虽多,哪一个不是三房五妾,今儿朝东,明儿朝西,娶一个天仙来,也不过三五夜,也就撂在脖子后头了。甚至怜新弃旧,反目成仇的多着呢。娘家有人依靠的还好,要像姑娘这样的,有老太太一日,好些,一日没了老太太,也只是凭着人去欺负罢了。”
  “万两黄金容易得,知心一个也难求。”
  “别的都容易,最难得的是从小一处长大,脾气性情都彼此知道了。”
  “我说的是好话,不过叫你心里留神,并没有叫你去为非作歹。”
  这些话,哪一句不是推心置腹的金玉良言?她是真正看透了达官显贵贵族世家婚姻的弊害,选择宝玉,志同道合,性情相对,不至于遇到对妻子非打即骂一如孙绍祖这类的人。尤其无权无势的黛玉即使嫁给别的王孙公子,没有娘家依靠终究比不得贾宝玉知根知底,纵然王夫人喜钗而厌黛,至少宝玉心中有黛玉,黛玉不好,宝玉亦是同毁。
  可惜了,千红一哭,万艳同悲,不管是宝黛爱情,还是她和黛玉的主仆之情,终究都被现实碾压得粉碎,与雪雁两人正暗合了那句“啼血杜鹃,雪中孤雁”,想必最后的结局是黛玉泪尽夭亡,紫鹃呕血无生,唯有雪雁一人在茫茫雪地中扶灵归乡。
  林如海听完,忙不迭地道:“你们更该同心协力,等我走后,别叫玉儿受了委屈。”
  雪雁敛容应是,趁机提出自己的建议道:“我们年纪到底小了些,许多事情不懂,在府里只能照顾姑娘衣食起居罢了,倘或老爷有咱们家京城中世交故友家来往的礼单名帖就好了,逢年过节送礼来往,总比断了交情的好。”
  这些可都是人脉,谁家娶媳妇不看媳妇的应酬交际能力和人脉关系多寡?就算到时候黛玉不能出门,只要年年送礼,不拘贵重与否,哪怕是瓜果点心绸缎这些,人家也会记得黛玉这么个人,小小年纪父母双亡寄人篱下还不忘维持双方的关系,人心都是肉长的,情分都是你来我往积累起来的,总有人心存仁厚,到时候黛玉也不至于孤立无援。
  林如海乃是男子,不惯内务,一时不曾想到这里,今听雪雁一说,双眸顿时一亮,黛玉却踌躇了一下,轻声道:“咱们寄居外祖母家,哪里能做主送礼?”
  雪雁冷笑一声,道:“姑娘痴了,竟忘记老爷留给姑娘的东西了?老爷不过是让姑娘假作不知托付给荣国府东西的数目,可没说咱们不知咱们家有东西,大家彼此心里都是明镜儿似的,难不成姑娘要送礼他们还阻拦不成?可没这个理儿。纵然到时候果然以没钱为借口阻拦姑娘送礼,还有下面田庄地铺的进项呢,一年几千的银子不够姑娘吃?不够姑娘送礼?”
  这几日林如海已经见识过雪雁暗藏于眉眼之间的锋芒,绝对是个不肯吃亏的主儿,而且对后事考虑之周全,连自己都比不得,不禁对黛玉笑道:“雪雁说的有理,我这就叫管家把各家来往送礼的账册交给你,你年纪大了,也该学些应酬交际了。”
  黛玉低低一应,雪雁又道:“还请老爷将太太和上头老太太的嫁妆单子给雪雁一份。”
  林如海问道:“你要这个做什么?”
  雪雁当然不会说是为了以防万一,笑道:“库房里的东西老爷叫姑娘假装不知道数目多少,可是太太和老太太们嫁妆单子上的东西总该知道些,也是为了以后着想。”
  林如海虽然仍是不解其故,却知这丫头极擅谋略,便叫人将嫁妆单子誊了一份连同先前她要的与各家来往送礼的礼单拿来给她收着。
  雪雁看到嫁妆单子时,大大震惊了一番。往上五代主母的嫁妆,除了第一代的嫁妆单薄些,那时林家老太爷还未发迹,从第二代主母开始每一代媳妇进门都有十里红妆,虽然百余年来损耗了一部分,但剩下的几代积累下来,数目还是相当可观。
  可惜除了贾敏的嫁妆在林如海上任时大部分带了过来,其余的大件笨重家具都在苏州老宅,田庄商铺都没有时间折现,便宜了荣国府那群饿狼。好在几代嫁妆里的轻巧的头面首饰书画古玩什么的大多都是带着上任的,已经被她收了大半放在须弥芥子里。
  雪雁看罢单子,眯着眼睛,闪着一丝冷光,她可不是软弱可欺的人,有了这些东西在手,她又想出了许多对于以后的应对之法,看荣国府里谁还敢欺辱黛玉半分!
  如此又过了两天,这日正是九月初三,雪雁知道这是林如海的死亡之期,一早起来便有些心神不宁,紫鹃狐疑地道:“你这是怎么了?魂不守舍的?”
  雪雁勉强一笑,她怎么能跟紫鹃说林如海快死了?别人不骂她乌鸦嘴才怪。
  黛玉草草用过早点,对她笑道:“你别想那么多了,陪我去爹爹那里,昨儿爹爹说田庄上的租子该送到了,要你帮着我看看单子,瞧着怎么分派。”
  黛玉虽然在荣国府里没学到什么,但她五岁启蒙,自小是由贾敏言传身教,早早就学了一些管家理事的本事,又与凤姐颇交好,也看过账,反正这大半年来林家后宅的事务都是回过她才往下吩咐的。林如海是男人,不管后面的事情,自从贾敏去世后,就是几个大管家的老婆和林如海的奶嫂管着,总而言之,没让几房姬妾管家,足见读书人家的规矩。
  到了林如海的院子里,却见林如海房里的丫头翠屏出来阻拦,引着黛玉去耳房小坐,悄悄道:“族里来的人在同老爷说话呢,姑娘和雪雁快别进去。”
  雪雁心中猛地一跳,不等黛玉发问,便先道:“他们来了也有半个月了,除了头一日上门拜见老爷外,再没过来,今儿做什么?”
  黛玉也有些疑惑,看着翠屏。
  翠屏轻轻摇了摇头,看着黛玉欲言又止。
  黛玉见状,脑海中忽然灵光一闪,面上不禁添上三分悲愤,道:“爹爹虽然病了,人还在呢,他们现今就想着如何分咱们家的东西了?”
  翠屏叹了一口气,道:“可不是都要老爷先留个说法章程,说姑娘年纪小,又是个女孩儿家不能在外走动,话里话外都要替姑娘掌管着,以免落在外人手里。”
  黛玉气得两腮通红,正欲开口,忽听院里又有人通报说:“琏二爷来了。”
  


☆、第五章

  听到贾琏也去林如海房里,黛玉的眼泪刷的落将下来,不知是为林家旁支族人的心思而怒,还是为贾琏心急火燎赶过来的态度而愤,贾琏的本性她也略知一二。
  过了良久,也不知林如海房里众人都说了些什么,黛玉心中暗自焦急,愤愤不平地说道:“他们这是做什么?不顾念着爹爹的身体,只想着那些东西?但凡有一点儿良心,也不该爹爹静养的时候上门来。”
  黛玉哭得眼睛红肿了些,神情却不见软弱之色,骨子里透着刚劲儿,是真正的外柔内刚,雪雁感慨万千,这才多少时间她就长大了许多,拉着黛玉的手,递了一块帕子给她,柔声安慰道:“姑娘别难过了,正如老爷说的,利字当头,眼瞅着老爷这样了,他们还能不多弄些好处?这些都在老爷意料之中,姑娘纵然如此,也无计可施,倒不如多想想以后的日子。”
  林如海和她最担心的就是人走茶凉,若是那一半家产能让人好好抚养黛玉长大,林如海必然是肯的,他比谁都明白,林家旁支和荣国府都有可能拿了钱后翻脸不认人,反而作践黛玉,只是荣国府是黛玉的外家多了一份血缘,所以才会有将黛玉托付荣国府的想法,不过现在大概他自己也很担忧,不知道谁还值得他信任。
  财帛惑人心,千古如是。
  听了雪雁的话,黛玉点点头止了泪,仍旧十分担忧林如海的身体,恐他不堪打扰。
  翠屏心里不忍,她知道最近林如海都在忙着安排后事,自己这些忠心耿耿不偷奸耍滑的下人都得了林如海的恩典,因此开口道:“姑娘别担忧,横竖我是在老爷房里给客人端茶递水的,我这就过去,怕能听到一点子,回来好告诉姑娘。”
  黛玉眼睛一亮,忙道:“你快去,倘或爹爹精神不好,就先来告诉我一声。”她倒是不在意他们说什么,只在乎林如海的身体好坏。
  翠屏答应一声,立即出了耳房。
  黛玉揉着手帕等得心焦不已,雪雁却很冷静,从怀里拿出一个核桃大小的金表看时间。
  这块儿金表是这段日子里收拾东西时林如海赏给她的,做到林如海这个位置,又知人心,哪能不尽力为黛玉多留些东西?给身边的丫头也比留给别人强。因此索性趁着教导黛玉,上上下下都梳理了一遍,,所有的孤本书籍笔墨字画早早搬到了黛玉房中,雪雁不止得了这块金表,紫鹃也得了一个,除了上回林如海赏的金珠簪环,两人和汀兰淡菊四个还分别得了一箱好颜色衣裳,一个嵌着西洋镜的紫檀螺钿梳妆匣,一包金银锞子,约莫有三四十个。
  为了女儿能得到身边的人照顾,林如海下了大本钱。
  眼瞅着一点一点地靠近巳时,雪雁的一颗心越来越沉,几乎要坠入谷底时,翠屏突然跑过来,满脸都是泪,叫道:“姑娘,老爷叫姑娘。”
  黛玉闻言身子一晃,几欲晕倒。
  雪雁一面扶着她往外走,一面问道:“老爷屋里的人呢?”
  翠屏扶着黛玉另一只手,哭道:“见老爷吐了血,都慌慌张张地告辞了,老爷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