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色电子书 > 浪漫言情电子书 > 红楼小婢 >

第167部分

红楼小婢-第167部分

小说: 红楼小婢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出来,老太太只好当作不知。偏还有一干人觉得老太太偏疼奶奶和宝二爷太过,不同自家姐妹亲戚亲近,反和外人走得近,真真是可笑,也不想想,府里得了奶奶家多少好处,老太太多疼奶奶一点子算什么。”

雪雁听她为黛玉抱打不平,反倒笑了起来,如此能看出鸳鸯真真正正将黛玉放在贾母之后,乃是唯一尽忠的主子了,道:“如今说什么都晚了。”

鸳鸯却摇头道:“也未必。”

雪雁一怔,问道:“怎么个未必?”

鸳鸯低声道:“这话我没有跟奶奶说,倒是跟紫鹃说过一回,当初东西进府时,老太太原吩咐了都收在公中不动,岂料进库的不过半数,另一半各家都拿了,二太太房里得了大头,大约是一多半儿,谁叫她是娘娘的亲娘呢,又管家,剩下的珍大爷和大老爷两处分了。库中的后来娘娘省亲,都用来建了园子,可是各房里的东西却并没有如何动。”

雪雁笑道:“当初琏二爷和琏二奶奶还了奶奶一些东西,饶是这么着,还少了许多,想是用了。他们尚且如此,何况大老爷素来不是当家作主的,大约是花了。东府里珍大爷我并不深知,但也听说那府里时常花天酒地,也不是个能存住的主儿。”

鸳鸯微微一叹,道:“此言甚是,我倒糊涂了。”

雪雁道:“你有没有听紫鹃姐姐说,上回二太太打点我哥哥给的东西里,有两件是林家老太太的陪嫁之物?”

鸳鸯点头道:“怎么没听说?另外几件你们觉得眼熟的,我认出来了。”

雪雁忙问道:“我只觉得眼熟,却实在是认不出来,姐姐若认出来了,好歹跟我说一声。”

鸳鸯嘴角掠过一丝冷笑,道:“那是甄家的东西。”

雪雁自然知道王夫人房中收了甄家的东西里,面上却丝毫不露,毕竟此事在荣国府不曾声张,那时黛玉又已经出阁了,遂诧异道:“甄家的东西?只是我怎么觉得眼熟呢?”

鸳鸯笑道:“怨不得你觉得眼熟,因为那些是甄家从林家得的好处。”

雪雁奇道:“姐姐如何知道?”

鸳鸯想了想,道:“我私下偷了些老太太的东西给琏二爷琏二奶奶出去典当,想来你们都知道,那是得了老太太的意思,我才敢如此,老太太假装不知,是怕别人也这样伸手要东西,因此我同琏二爷琏二奶奶略熟些。有一回闲话,琏二奶奶还笑说甄家这回送来的东西里有不少东西是琏二爷孝敬甄家的,不然甄家当初不会做主让琏二爷带了那么多东西回来,只可惜都收在太太房里,甄家倒了,没有起复之机,全入了太太囊中。”

雪雁点头叹息道:“原来如此,姐姐今日方解我之疑惑。我说呢,二太太那样小心谨慎的一个人,如何会拿我们家的东西交给我打点我哥哥,就不怕我看出来?我还说想是二太太没留意,看来她拿出来的是甄家之物,不知道其中有我们家的东西。”

鸳鸯忧心忡忡地道:“我如今才知道,藏匿罪官财物竟也是一项大罪,可叹那府里上上下下都不以为意,不把人命当一回事,也不将此事放在心上。”

雪雁安慰道:“姐姐已经出来了,横竖牵连不到姐姐。”

鸳鸯长叹一声,道:“虽说如此,可是往日我也曾觉得这些都不算什么,反认为理所当然。如今知道了,心里觉得羞愧,原来我也那样坏,偏还有了这样的好结果。”

雪雁道:“姐姐虽曾想过,却不曾做过有悖良心之事,何苦如此?”

倘若她没记错,鸳鸯发现了司棋私通一事,司棋自己吓病了,反是鸳鸯安慰,替她遮掩,又告诉过她不会告诉别人,至今,别人都不曾听鸳鸯透露过一言半语。

鸳鸯道:“只是为往日想法一愧。”

雪雁却道:“姐姐不曾做过,反以为耻,可笑的是做过此事的却以为荣。”一如藏匿甄家财物的王夫人,一如打死人命的薛蟠,倒是凤姐虽然曾经做过包揽诉讼重利盘剥之事,如今却在容嬷嬷教导下痛改前非了。

鸳鸯一想,叹道:“也是。眼下,我倒羡慕你们,到底是读过书,知道国法的人,我正打算静下心来,好好跟奶奶读书认字呢,不为别的,只为了明理,别像往日那样愚昧。”

雪雁听了,立时笑道:“奶奶本是热心肠的人,必然倾囊传授。”

说得鸳鸯也笑了,随即道:“我该回去了,别耽误你回家,瞧着天阴阴的,今儿的雪怕会下得大些。等到英莲定亲,你别忘记过来,吃她一杯喜酒。”

雪雁一面站起,一面诧异道:“你见过英莲?英莲要出门子了?”

鸳鸯拿过披风裹上,笑道:“英莲那么个人,最是可爱可敬,常去给奶奶请安,前儿给奶奶做了一双鞋袜,真真扎的好花儿,我见了还奇怪一回呢,后来才知道,她竟那样命苦。虽然做过薛大爷的妾,但是复了原籍,便和寡妇无异,她又常得奶奶照应,因此有不少人爱她人品模样,向他们家提亲,甄家娘子已与后街乡邻十分熟悉,想选个老实忠厚的。”

雪雁笑道:“那可好,她也算熬出头了。明儿有了好消息,一定告诉我一声。我成亲之前英莲因在家调理身体,不曾出门,便托奶奶送了好些荷包手帕添妆呢。”

鸳鸯点头笑道:“放心,到时候咱们都给她添妆去。”

说着,一径去了。

送走鸳鸯,雪雁便趁着雪势尚小启程回家。

刚出城不久,忽听驾车的小厮道:“姑奶奶,迎面我仿佛见到了姑奶奶家的婆子。”

雪雁一怔,忙问是谁。

小兰探头往外一看,其时雪色尚薄,倒也看得清楚,却是李婆子驾车迎面过来,见到驾车的小厮,立时道:“奶奶回来了?我正要去接奶奶。”

雪雁听了这话,忙问道:“可是家里有什么要紧事?”

赵云南下,带走了观月和赏风,故雪雁进京都是李婆子驾车,然后再回去,这回她并没有告诉家里来接,便叫于连生的小厮驾车送她回家,正想着等赵云回来,同他商议,问于连生要两个小厮使唤,免得赵云每每出门,家中只剩女眷。

李婆子笑道:“有人给奶奶送了一张帖子,我不认得字,便叫来借书的晖哥儿看,说是宁安郡主府的帖子,要亲自来拜会奶奶,我心急火燎地怕耽误了奶奶的大事,就自作主张驾车进城,一是告诉奶奶,二则接奶奶回来。帖子收在家里,我未敢带出来,恐失落了。”

雪雁忙道:“我知道了,这会子都回家,到家再说。”

李婆子答应了,翠柳则下车与李婆子同车,也好与她说话解闷。

一时到家,雪便下得大了。

雪雁吩咐道:“多熬些羊肉汤,用骨头慢慢儿地炖一天,多放些肉,切两个白萝卜入内去膻气,等炖好了给老爷子老太太和外祖父母送去,剩下我喝一碗,你们也都喝一些,暖暖身子,留我哥哥身边的两个小厮住一日,等明儿雪停了再回去,横竖家里头我已经交代过了。”

李婆子答应一声,先送上帖子,方去料理。

雪雁看着宁安郡主府的帖子,心想到底是郡主府,行事有礼数,不比唐家说来便来,毫无征兆,也不怕她不在家。因唐家行事,雪雁从心里便疏远了唐太太一些。

雪雁写了帖子搁下,晚间羊肉汤炖好,雪雁便亲自带人送去,连同收拾出来的冬衣,先去了赵家,赵老太太多日未见她,自是想念,见了衣裳,更觉欢喜,笑道:“我虽也有几件往日云儿孝敬的皮子做的衣裳,却不如你孝敬的这个。”

雪雁抿嘴一笑,又去了韩家。

韩母当即便脱□上的羊皮袄子,换上雪雁送来的衣裳,又罩上褂子,喝着羊肉汤,只觉得打从心底暖和起来,人到了年纪,便只想着儿孙孝敬,并不在意东西贵重好坏。

雪雁回来,喝了一碗汤,便收拾着歇下了。

次日一早起来,雪已经停了,只见外面银装素裹,地上竟积着半尺来深的雪,几只麻雀在枝头叽叽喳喳,腾挪跳跃,震落雪花无数,露出腊梅的点点花苞。

两个小厮用过早饭,过来辞别。

雪雁笑道:“路上小心些,别出了岔子,一会子替我将这张帖子送到宁安郡主府。”

两个小厮听到宁安郡主府,倒也知道雪雁和各家都有来往,并不如何惊讶,点头接了帖子,径自驾车回城了。

却说李婆子十分惊讶,道:“郡主是王爷的姑娘罢?竟和奶奶好?”

雪雁笑道:“有几分瓜葛,我才买的那些地和房舍,都是宁安郡主的娘家忠顺王府帮着买的,不然就凭咱们家,哪有那份本事虎口夺食。”

李婆子念佛道:“原来竟有这样的事情,我还说,咱们家怎能买到那么多好地。”

说完,出去扫雪去了。

雪雁吩咐道:“再炖些羊肉,晌午吃。”

李婆子在外面答应了一声,心里直念佛,跟着这样的主子真真是好,平常衣着饮食比镇上殷实之家都好些,鸡鱼肉蛋是常见的,不过雪雁倒是偏爱瓜果蔬菜多些。

雪雁洗漱后,吃了一碗五子粥,又吃了几个菜包,便去书房练字。

练了一个时辰的字,正在洗手,忽见豆母牵着豆子过来,笑道:“今儿逢集,你同我们一起出去逛逛罢,你来这么些时候,还没去过一回呢。”

雪雁明白豆母想叫自己和镇上的人打点好情分,十里八乡逢集时都到八景镇,他们是乡镇的小门小户,并不在意什么大户人家不能抛头露面的规矩,便是江财主的太太也常带着两个丫头出来,雪雁并没有出去过,一听便来了兴致,道:“容我换件衣裳。”

豆母见她头上戴了几支金珠钗环,身上也十分华丽,知她不欲如此出门,点头答应了。

雪雁匆忙回房,拣了一件葱黄棉袄换上,下面系着蜜合掐金绣花棉裙,外面罩着一件玫瑰紫缕花灰鼠对襟褂子,皆是半新不旧,也不披斗篷,亦不戴珠宝,只漆黑油光的发髻上插着两根赤金长簪,鬓边别着一支宫花。

出来后,豆母笑道:“你生得娇弱,还是披一件斗篷罢,这时候谁说你呢?”

雪雁一想也是,便叫小兰拿了一件半旧的猩猩毡斗篷,罩上雪帽,领口的大风领同着雪帽倒遮住了半张脸,便是如此出去也无碍了。

收拾好了,两人带着豆子出门,小兰和翠柳都跟着,不巧遇到长氏,两人见过。

长氏笑对雪雁道:“你也该出来走走,见见闹市,等云哥儿回来,叫他带你去。”

雪雁听了,只好一笑,答应了。

长氏问道:“云哥儿几时回来?”

雪雁心里也惦记着,道:“再过几日就回来了,我见这两日雪大,只怕途中要耽搁些。”

一路走来,便与镇上乡邻之家碰到,雪雁虽不大出门,但是也都认得,忙一一见礼。

镇上的婆娘们也就是在赵云娶妻的时候见到了大场面,其嫁妆抬进来时,琳琅满目耀花了人眼,平常也没见过雪雁这样的人品模样,都拉着说话,各自赞叹不绝。

雪雁虽然处处与人为善,但也有一干人妒火中烧,见了面,反不搭理她。

雪雁微微一笑,并不在意,别人既待她不善,她何必上赶着结交?因此,只与几个相熟又脾气温和人品厚道的大娘大婶们说话。

其中对雪雁不善的却有一家姓连,是三十多年前搬到八景镇的,媳妇姓李,是豆母娘家的远房,人都叫她连婶子,今年四十多岁,家里颇有几个钱,开了一家药材铺子,从前见赵云虽然残疾了,却依旧一表人才,既有举人功名,又有偌大的家业,便想将女儿许配给他。

其时赵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