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色电子书 > 文学其他电子书 > 老板不在,你就是自己的老板 >

第2部分

老板不在,你就是自己的老板-第2部分

小说: 老板不在,你就是自己的老板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杜莎夫人蜡像馆破例的原因,并不是因为这位女孩的漂亮,而是基于新加坡航空公司完善的服务和长久以来成功塑造东方空姐以客为尊的服务形象。
新加坡航空公司始终以完善的优质服务赢得顾客的信赖。我们知道,在现代航空服务业,由于飞机的安全技术日臻完善,公司之间的竞争基本上集中在正点和服务质量两个方面。对于正点问题,虽然各个航空公司之间都力图摆脱各种外界因素达到安全正点起降,但是,天总是有不测的风云,气象条件的风云变换始终给航空客运带来意想不到的麻烦。
为了保证飞行的安全,各航空公司总是在尽可能准点的前提下飞行。因此,真正的竞争就集中在服务的态度和质量上面。新加坡航空公司正是因为有了高质量的服务,30多年来不断赢得客户的信任。可以这样说,正是优质的服务塑造了客户对公司的忠诚度。
客户对公司的忠诚度源于公司的优质服务,公司的优质服务则源于员工对公司的忠诚度。李曼君18岁参加工作,新加坡航空公司是她应聘的第一家公司,也她至今工作的唯一一家公司。
自从经过严格培训走上飞机以后,李曼君就以她对公司的忠诚奋斗在新加坡航空公司飞往世界各地的航线上。她给顾客心中留下的美好印象,不仅仅是因为她迷人的微笑和优雅的仪态,更多的则是她全心全意替顾客着想的态度,为乘客服务的行为。
李曼君和她同事们从加入新航的那一天起,一种思想就渗透到了他们的脑海里:假如我们的服务不能超越对手,我们新航就有关门的危险。而新加坡航空公司的利润分配是和每一个员工的工作表现相挂钩的。正是员工对公司的高忠诚度,换来了顾客的高忠诚度。
客户的忠诚是通过每一位员工的优质服务建立起来的,很难想象一个对公司缺乏忠诚感的员工能够为客户提供优质的服务。因此,从这个意义上说,员工的忠诚也是为公司创造价值的基础,没有这个基础,一切将无从谈起。
你在第几象限?
许多老板的用人标准主要有两个:能力和人品。没有能力,难以胜任具体岗位的工作。但更重要的是员工的个人品质,没有这个前提和基础,能力在为公司带来利益的同时也可能带来危害。因此,与品质比较起来,后者对于公司的意义或许更大一些。
个人的品质涉及到很多方面,其中最重要、最关键的就是忠诚。公司老板衡量一个人的坐标系(见下图)其实很简单:横坐标是忠诚,纵坐标是能力。
既有能力又特别忠诚的员工在第一象限,是最难得的,老板不仅要留用,而且要重用。而且忠诚度越高的人,越能够得到重用。
有能力但是忠诚度不够的员工往往在老板的第二象限,老板会视情况培养、感化,提升他的忠诚度,一旦达到能够信赖的程度,老板也会重用。
有比较高的忠诚度但是能力比较弱的员工一般在第四象限,老板会毫不犹豫地留用,通过各种培训方式提高他的能力,并根据他的进步情况逐步委以重任。
对于那种既没有能力又缺乏忠诚度的员工,老板自然会把他放在第三象限中,并且同样会毫不犹豫地请他走人,好的说法是〃另请高就〃,通常也就是〃炒鱿鱼,卷铺盖〃的意思。
第二象限第一象限
不忠诚忠诚
第三象限第四象限
能力差
需要说明的是,如果老板只看中了一个员工的能力而不在意忠诚度,那么,这样的员工也不会得到真正的信任与重用,老板肯定会采取一定的监督措施,以避免可能因其不忠给公司造成危害。
老板不在的时候,其实正是考验一个员工的忠诚的时候。如果一个员工对公司和老板都是忠诚的,即使你的能力一般,也同样能够获得老板的信任;即使偶尔出现工作方面的疏漏和差错,也能够得到老板和领导的原谅;如果你既忠诚又有能力,那你肯定能够获得老板的重用。但是,如果一个员工总是趁老板不在的时候偷懒,推卸责任,缺乏对老板和公司的忠诚,很可能对的他的职业生涯产生不利的影响。
想一想,你希望做哪一种类型的员工呢?
思考题:
1.你认为能力与忠诚哪个更重要?
2.假设你是老板,在选择员工时你会更侧重于哪个方面?
能力强

第6节:在责任心的天平上

现在社会是一个各种禁忌相继崩溃的社会,没有什么能约束你,约束你的只有自己的心。同样,工作中的任何责任你都可以找个合适的理由逃避,但是你的心可以做到没有任何愧疚吗?
在遇到困难的时候,一个主动承担责任的员工会让大家十分感激,甚至就是局外人也会为对方这种正直和勇气而钦佩不已。但是我们是不是应该反过来思考一下,当自己面对责任的时候又会怎样呢?
也许逃避一次责任会让你窃喜,以为聪明本来就是属于你的而别人是傻瓜。可是,只有当发现此后责任再也不会在你面前出现的时候你才会明白,那些承担过责任的人有了更丰富的经验,有了更好的职务,甚至老板都和他称兄道弟,他们其实并不傻。
而你自己呢?除了一般的日常工作,没有人和你深入交流,你孤单了,因为没有人觉得和你在一起有什么必要,有你和没有你有什么区别呢?反正关键的时候你总是玩儿失踪或者一推了之。
不过话说回来,也许你在遇到困难或者做错了事情时依然会逃避责任。逃避责任是行动上的事实,但是我不相信你的内心一定同意你在行动上去这样做的。也许你心里说我要负责,可是行动起来却两腿发软。如果是这样,首先要恭喜你,你是一个心智正常的人。你所需要的就是迈出扎实的第一步!一旦迈出这一步,你就能够成为强者。
当担负责任成为习惯时,你的身上就会焕发出无穷的人格魅力。

第7节:责任无法逃避

这是一个医生亲眼目睹的一件普通得不能再普通的突发事件。
江浙地区一个城乡接合部正在大搞建设,工地一角突然坍塌,脚手架、钢筋、水泥、红砖无情地倒向下面正在吃午饭的民工的躯体,烟尘四起的工地顿时传来伤者痛苦的呻吟。
这一切都被路过的两辆旅游大客车上的人看在眼里。旅游车停在路口,从车里迅速下来几十名年过半百的老人,他们好像没听见领队〃时间来不及了〃的抱怨,马上开始有条不紊地抢救伤者。
现场没有夸张的呼喊,没有感人的誓言,只有训练有素的双手和默契的配合。没有手术刀就用瓷碗碎片打开腹腔,没有纱布就用换洗衬衣压住伤口。急救车赶来的时候,已经是50分钟以后的事情,从一个外科医生的眼睛来看,这些老人们至少保住了10个民工的生命。
在机场,这名医生又遇到了这些老人们的领队,两个时尚的年轻姑娘一边激烈地讨论这么多机票改签和当地地陪的费用结算问题,一边抱怨这些老人管了闲事却让她们两个为难。
老人们此时已经换上了干净的衣服。我看清了,他们身上很多都是去掉了肩章的制服衬衣,陆海空都有,每个人都以平静祥和的神态四下张望候机厅的设施。我断断续续听到其中一个老人面有歉疚地对两个年轻姑娘说道:
〃军医同学……不管心里多么过意不去……老头儿们这脾气……〃。
是啊,这个老人说得对,如果说责任还可以逃避,但你的心能吗?一个人可以完全忘掉歉疚,或者带着歉疚生活一辈子,只要他觉得这份歉疚对自己不会有任何影响。可是,你要知道,任何经历过的歉疚都会像酸醋腐蚀铁做的容器一样慢慢侵蚀你的心灵,久而久之,让你再也无法用明亮清澈的眼睛和一颗坦然的心对待工作和生活。
一个人承担的责任越多越大,证明他的价值就越大。在公司里,只有勇于承担责任的员工才会得到老板的信任,才会得到重用。
所以,你应该为所承担的一切感到自豪。想证明自己最好的方式就是去承担责任,如果你能担当起来,那么祝贺你,因为你不仅向自己证明了自己存在的价值,你还向老板证明你能行,你很出色。
只有当一个人从心底改变了自己对承担责任的理解,认识到责任不仅是对企业的一种负责,也是对自己的一种负责,并在这种负责中感受到自身的价值和自己所获得的尊重和认同时,他才能从承担责任中获得满足。
承担责任,努力工作,对一个优秀的员工而言,感受更多的不是压力而是一种快乐和幸福;对企业老板而言,他也正是可以真正放心的员工。
试着去承担一些责任,并且为这份责任付出自己的努力吧。你会发现心情会随之明媚,智慧会随之增长,你的周围会聚集更多志同道合的同事,让你在不知不觉中成为一个优秀团队的核心。

第8节:老板只信赖负责的人

一个人应该为自己所承担的责任感到骄傲,因为你已经向别人证明,你比别人更突出,你比他们更强。
你,值得信赖!
责任心是一个人一生能否有所成就的重要砝码。尤其是当老板不在的时候,员工的责任心就显得特别重要。如果你能够完全负起责任,你就是可托大事的人;反之,如果你习惯于敷衍塞责,应付了事,你可能永远做不出成就来。
因此,当老板不在的时候,很能考验出一个人究竟是在责任心天平上的哪一端。
有人讲过这样一个真实的故事,让我时时想起,记忆犹新。
解放前,上海一家贸易公司的应聘现场聚集了很多人,他们都有着显赫的学识背景和优秀的工作经历,衣冠楚楚举手投足都是那么自信。最后,经理把一个默不做声的年轻人叫到跟前。很多人问其原因,经理说:〃当别人争先恐后显示自己的时候,只有他把别人碰掉的公司铭牌拾起来摆放好。〃
当然,这个年轻人最终得到了这个职位。
在以后的工作中,这个年轻人的话不多,但是,凡他管理过的仓库总会井井有条,货物清单条目清楚。有人问他:〃你怎么总会做得那么好呢?〃年轻人依旧平静温和地微笑着说:〃谁都愿意工作起来顺手呵,我就是想让大家省点力气罢了。〃
后来,这个公司经营不善,很多员工一走了之,他却坚持留了下来。主管问他为什么不走,他平静地说:〃经营不好的公司也需要人干活啊。〃尽管薪水少得可怜,可是他做起事情却依旧中规中矩,一丝不苟。
公司终于倒闭了。临到最后,经理看着年轻人递给他这些年的记录和往来账目,拍着他的肩膀说:〃可托大事!〃
后来这个年轻人凭借自己良好的声誉开了一家自己的公司。当年的经理因为财务纠纷身陷囹圄,临行前将所有地契房产股权证明都托这个年轻人代为保管。
时光荏苒,近半个世纪过去了。
改革开放后,当年的经理已是耄耋之年。一天,有位清朗少年来拜访,少年说:〃家父过世,生前必要我将此转送先生。如先生不在也定要交付先生后人。〃经理打开布包,里面是当年的房产地契股权证明。后来得知,当年的年轻人生意一度红火,但为了保存这些东西,他不得不买回被军阀强占的房子,最后弄得自己一贫如洗。
后来听说,当年的年轻人去世的时候,有近千人自发地来送别。这些人或者他们的家人都曾经在他的公司店铺里工作过,他们每个人都不曾因为经济萧条而被解雇,世道再困难也没有一家挨饿。他们每个人都记得他生前说过的话:〃在下总有让大伙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