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色电子书 > 古代宫廷电子书 > 田园大唐 >

第961部分

田园大唐-第961部分

小说: 田园大唐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回道:“我和鹃鹃商量了一下,打算把家中的买卖扩张出去,多开分店,到工部来看看废料。”

“废料?难不成分店也要炼钢?”张忠诧异地问道。

张小宝摆手,道:“那到不是,我想啊,工部的废料再差,也要比外面的农具强,想做几套平时百姓能用的东西,拿出去卖,这样工部也就少了浪费。

很多东西不用非得重新回炉,比如说切割刀片崩了,质量确实不行,比起工部的要求,但是,用里面的碎片,磨出来一部分雕刻用的刀还是没问题的。”

张忠想了想:“也是,但零件不能随便卖,尤其是有形状的零件,容易让人得去,家中开分店,我不管,你让人注意一下,如果遇到天外陨铁,要收回来。

就像你说的,里面可能有非常好的合金,我们工部好看看,挑能用的炼了,打出新的零件,小宝,你说新炼的钢能否用来你和鹃鹃说的冷轧?”

张小宝的眼睛瞬间瞪大‘自己这个爹啥都敢想啊,还冷轧,有那个冲压设备吗?’

王鹃把话接过来:“爹,暂时还不行,还是热煅吧,等冶炼技术再提高提高,看看有没有能力制造出大的冲压设备,事情需要一点点来,提出个理论,大家商量着来弄,千万别急。

陨石我们回去想办法找,其实让工部的人把不同的金属,按照不同的比例,混合在一起冶炼和锻造的话,也有可能出现不同性能的材料,如非常硬的,容易可塑的等等。

咱们既然已经豁出去不怕往里砸钱了,也不心疼花费了,那么就使劲地实验吧,每一个项目中的一小步,都是工业体系的一大步。”

张忠掩饰不住脸上的失望,但还是应道:“哦,也罢,按鹃鹃说的来。”

毕竟儿媳妇才是‘专业’,此点张忠坚信不移。

王鹃很不好意思,自己专业吗?自己的专业好象不是这个,稍一琢磨,对张忠说道:“爹,石油不是正在分离各种材料么,您可以让人在给钢铁退火的时候放在各种油里面,调试温度,看看效果如何。”

“还能往油里放?”张忠头一次听说。

“试试,或许真有意外的惊喜。”王鹃说了一句。

“好,反正咱们钱多,各种材料,各种混合方式,就不信试不出来好的东西,蒙也能蒙一两个了吧?”张忠下决心了。

张小宝连忙附和:“对对对,爹,您说的太对了,科学就是在一次次尝试的意外事件里面发展起来的,当然,我们得琢磨为什么要这样,先蒙,蒙出来好东西必须得分析。”

“晓得,晓得,都有实验记录,如果按照记录无法重复,说明我们有关键的东西遗漏了。”张忠摆出一副学者的样子。

“是,爹说的对,那爹,咱就说到这儿,我跟鹃鹃先回,再总结下理论,看看还能不能弄出更好的东西。”

张小宝看父亲跟自己说话,总往实验的柴油机和车床上瞄,就知道父亲的心思没放在自己的身上,还是赶紧走的好。

“小宝,你跟鹃鹃去忙吧,我再看看。”张忠挥挥手。

张小宝和王鹃离开了,穿过层层防卫圈,站在山脚下。

看着坐在车辕上打盹的车夫,王鹃问道:“小宝,你说科学发展起来,会不会有很多人失业,比如这个车夫。”

“怎么可能,科学越发展,行业分的就越细,需要的人也越多,只不过技术性变强了,赶车的车夫,可以去开车嘛。”

张小宝才不为这样的事情担心,所谓的找不到工作,是相对的,而不是绝对的。

凡是找不到工作的人是嫌弃可以轻松做的工作不好,收入低,不是实力的问题,而是观念的问题。

“也是,现在大唐人还不多,是我多操心了,走,回吧。”王鹃不再去想这个事情。

叫醒车夫,乘着车回到家中。

小贝一群孩子已经收拾利索,正在看书,有不懂的先相互问,别人也不知道记住,等哥哥跟姐姐回来再学。

小贝的发展方向因为不一样,所以现在学的还不多,很快把该背的背下来,给李珺与盼儿讲故事。

两个小家伙已经两岁多了,喜欢听,喜欢指着东西问,更喜欢看见个什么玩意就跑过去仔细瞧,那认真劲似乎想给那玩意做一个原子分析。

等看过了,觉得不好玩,又向别的地方跑,随便扔一个皮球在地上,他们也能跟着跑上好长时间,高兴不已。

在糖果的诱惑下,两个孩子现在守在小贝的左右,听小贝姐姐讲故事。

这一刻,小贝终于知道哥哥和姐姐多么不容易了,明明自己会的东西,却不能让李珺和盼儿听明白,得变得与他们一样的笨,讲故事变成了教词汇。

“球,皮球,骨碌碌,远了,皮球,骨碌碌,你们看,远了,是不?”小贝为难地组织词汇,手上拿个皮球在地上扔来扔去。

两个小孩子明显对皮球滚动的状态更感兴趣,至于什么骨碌碌的,玩过了皮球或许能跟着学两声。

“真笨,笨死了,教他们两个太费劲了。”小贝仰天叹气。

小海扭头看了妹妹一眼,说道:“哥哥和姐姐从来没说过我们笨,我们也是从这个时候长大的。”

“好吧,我不说他们笨了,都聪明,我想不起来像他们这么大时候的事情,我会的东西好象很自然就会了,怎么回事儿呢?”

小贝一时无法理解,觉得很茫然,看着李珺和盼儿围着皮球踢来踢去,总是踢偏,自己安静下来。

张小宝和王鹃进来的时候就看到小贝愣愣出神。

“小贝,糖果屋的事情完事了?”张小宝问道。

小贝点点头,突然回过头来,问:“哥,我像他们这么大点的时候,你怎么教我们的?是不是很难?”

“不难。”张小宝笃定地说道:“因为你们聪明啊,我张小宝的弟弟妹妹是最厉害的,你先玩着,我跟你姐姐进去商量事情。”

张小宝说着话和王鹃进屋了。

小贝又想了想,笑了,对李珺和盼儿拍拍手:“珺儿、盼儿,过来,姐姐给你们讲故事,你们很聪明,小贝姐姐我的弟弟妹妹是最厉害的。”

“今天我很高兴,技术人员都在努力,相信过不了多久,我们就会有新的惊喜。”张小宝坐下,泡上茶水,无奈地推到王鹃的面前,自己倒了杯白开水,他怕茶水伤胃。

王鹃也不客气,摸着茶壶的把手,说道:“是呀,一点点建起来,真不容易,工业体系一旦开始应用,就需要很多的原料,有的能从石油中提取,有的需要从别的东西里面提炼。

比如矿石里面的,还有植物里的,动物也有,甚至是连水产品有也很多能提炼的好东西,到时候我真担心材料不足,如果能够提前……。”

王鹃说到这里停了下来,开始打量张小宝,从上看到下,又从下看到上,看得张小宝直发毛。

“我的白开水,不如你的茶水,要不,换换?”张小宝把自己的杯子也往王鹃面前推,他需要通过说话和动作来缓解王鹃审视下的心理压力。

王鹃又把白开水推回去了:“哎呀,小宝呀,我的好夫君,好老公,你说你竟然还打算瞒着我,你也不看看我是谁?”

“你是我老婆,我夫人,我,我瞒你什么了?”张小宝还没琢磨过味来。

“哼,哼哼”王鹃冷小几声,继续盯着张小宝看,把张小宝看的要夺路而逃的时候,才说道:

“我当初问你,为什么把家中的水产品养殖技术无偿送给别人,你不告诉我,李隆基问你种什么针对性的作物给补偿时,你也不说。

真当我猜不出来?我就是给你面子,现在我告诉你,你是什么打算,你居然想要垄断工业生产技术,你怕缺原料,你就是如此当好人的?”

“啊~”张小宝松了口气,还以为什么事情,叹息道:“早知道今天不跟你去工部好了,女人太聪明了不行,我只有一点点小心思,也被你猜出来了,大意了。

我吧,其实是这样想滴,工业技术应用的时候,不能给别人,容易泄露秘密,咋办呢?没办法,只好……。”

“只好辛苦一下你了,是吧?然后你想啊,原材料不够,那怎么办?得,咱做一次大善吧,把能提炼出原材料的水产品养殖技术无偿地拿出去给人用,还要补贴给种田的人钱,让他们种指定的东西。”

王鹃顺着张小宝的话说出来,脸上是一副,你不告诉我我也能猜到的得意表情。

张小宝作揖:“娘子真厉害,我确实只有这一点小算计,还是被娘子识破了,佩服,实在是佩服。”

王鹃满意地点点头,忽然反应过来:“不对,我要是真的全猜到了,你就不是这副样子,说,还有什么?”

边种田来边建房 第五百七十二章 远行依始歌舞奇

第五百七十二章 远行依始歌舞奇

张小宝终是忍住,没把其他计划招出来。

王鹃高兴自己猜出来一个秘密之余,不免又有所遗憾,或许是因职业习惯,哪怕她猜不出来,也想从别人口中撬。

见张小宝不说,罚其晚上继续喝粥。

距离过年还有两个月的时候,天更凉了,京城飘过一场小雪,落地即化,却也让人感觉到一丝冷意。

树叶纷纷扬扬地往下落,黄的,红的,道不尽的萧瑟,说不完的悲情。

在黄河上游已开始出现小的冰茬子的时刻,灵州与丰州的民间竟然是一片火热的景象。

受灾的百姓在不用自己花一文钱,所有资源全由朝廷供给的情况中,积极地盖起了新房,比以前的更结实,更漂亮。

有家中人手多的,原本是三间房,如今硬是起了五间,地冻了也不怕,拿镐头刨,架火烧。

无数的建筑材料堆积成山,哪怕是房子没被压倒的人家也可以去领,回去修葺或把原来的房子推倒重建。

最开始时,百姓还很不好意思,常平仓的粮食已经白吃了,哪能再白拿材料,有手有脚的何必让朝廷花钱?

后来李隆基专门发了一个诏书,不是罪己诏,罪己诏通常是无力帮助子民的时候才发的文。

眼下李隆基有能力给自己的子民提供好的条件,他才不服,结果发了一个让无数人震惊的,责天诏,内里写有谴责老天爷的话。

然后告诉百姓,钱和物,朝廷应该给,为什么呢?因为百姓交租赋了,不能光拿百姓的钱,而看着百姓受灾无动于衷。

皇权第一开始对抗天威,百姓坏着忐忑的心,在受灾时,喝到肉粥的情况下,没经过太多的深思熟虑便倾向于皇权。

诏书中说老天爷不对的话由小远写成,小远则是根据小贝话中的思路来攥稿,小贝当时说‘你太不象话了,谁得罪你了?你下雪,你还能干啥,你是小孩子啊,不懂事,该你下时你不下,问问他,还想不想好了?’

于是,小远写道‘民以三牲献,春秋未停夏冬连,黄米灿,焚香远,取灯放船又敬山,何曾涂黑颜?问天,一问是否嫉人间?人间秋深合家欢,落雪为哪般?问天,再问几许妒世寰,苍生莫非应无善,降罪又怎堪?天作孽,皇有怜,浩荡不息斗天翻。’

灵州就有人给百姓解释,百姓一琢磨,还真是这么回事,娘的,以前祭天的时候东西都白拿了,不如留着自己家吃。

还是皇上好,缺衣少食没房住,真给送东西。

百姓接受了李隆基的好意,把东西收下,准备盖新家,过好年,明年更努力,继续交租赋。

礼部的官员们郁闷了,以后咋办呢?打着老天爷的名义行事,估计百姓不会干。

一个个只好忍着心中的无奈,去改各种礼节,认命了。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