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色电子书 > 古代宫廷电子书 > 田园大唐 >

第894部分

田园大唐-第894部分

小说: 田园大唐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是呀,他们现在懂得玩房地产了,而且预料的还那么准,知道我大唐的火车会畅通无阻,京城既然是整个国家的中心,物流一定会更发达,到时候长安装不下人了,自然需要周围的土地来建筑新的房屋。

那帮卖地的人,一个个跟傻子似的,早知道这样我就提前全买下来,可我又担心买来太多的地,让其他人遭受损失,结果可好,便宜日本人了。

不行,我得想个办法,不能让日本人占到这个便宜,那不是一文两文的利润,甚至是在某种情况下,已经不仅仅能用金钱来衡量,还能影响到政治。”

张小宝把胳膊放在脑袋后面,也看着天棚,气愤不已。

他能想到随着铁路的铺设之后长安的发展,等到了那个时候,地价就算比现在贵十倍都不希奇。

有参照的地方,看看他和王鹃那个时候北京的地就知道了,六十万能买下来一平,都是靠边的,二环那周围,百万一平有价无市。

最主要的是,日本人到那一刻,不是直接把土地全部用来赚钱,而是让大唐的官员参与进来分红,从官员的口中得到情报,甚至是直接让官员帮着说好话都是很平常的。

王鹃也同样知道后果,但她没有办法,如果非要让她找个办法的话,那就是直接宣布日本人买的地不合乎法律,收归国有,但现在的大唐不能那样干,除非是到了战争期间,否则就要承认人家日本人买的地。

总不能是只告诉人家日本人不可以兼并土地,然后大唐的官员和有钱的人便不管了吧?

“小宝,你有什么好办法?难道是再把地从他们的手中买回来?他们一定不会卖。”王鹃自己没有办法,只好问张小宝。

“不用那么麻烦,我让他们那里的地起不到作用,此事不急,我慢慢布局,我要让他们不仅仅无法从那片土地上赚钱,反而是每年赔钱,现在先解决他们要继续买地的问题。

明天放出消息,就说我要在京城周围的土地首先试种新的种子,不要由我们把消息放出去,让别人,毕竟我不可能那样干,就当是流言了,先把地的价钱提高,如果日本人卖的话,我就算他们占一次便宜,要是不卖,那就等着吧。”

张小宝想到了好办法,说完话笑了两声,把胳膊从自己的脑袋后面拿出来,放到王鹃的脑袋下面给她当枕头,另一只手搂过去,小声道:“老婆,我给你讲大灰狼和小白兔的故事吧。”

“不要,我是小羊。”

“好吧,大灰狼一口把小羊吃掉了。”

“我是东北虎。”

“大灰狼拼了,吃不掉就挨吃。”

早上太阳升起来的时候,一列火车停到了万年县的站台,小贝一行人站成几排,一同来到车上,分坐在几个车厢里面,听着火车的轰隆轰隆的声音,朝着弘农出发了。

小海依旧是一副什么事情都不关心的模样,小珠还是在那里画她的画,张强张刚几个人看着窗外的景色变动,一直很好奇。

只有小远的任务最重,他不仅仅要巩固自己的知识,还要随时等候小贝的调遣,谁让他未来的老婆是一个闲不住的主呢。

果然,刚刚坐在位置上不一会儿,小贝就无聊起来,外面的景色根本无法吸引她,看了一眼坐在旁边的小远,说道:“小远,你说弘农那里的官员能不能有犯错误的?”

“不知道。”小远回答的非常利索。

“猜一猜嘛。”小贝碰碰小远。

“猜不出来。”小远还是那么干脆。

“那你给我讲故事吧,你学的多,你讲我挑毛病。”小贝换了一个要求。

“我的故事全是毛病,不给你挑,讲两句,你挑毛病能说五句。”小远不妥协。

“那我们两个下象棋。”小贝露出一副可怜的模样,眨动着大眼睛看小远。

“呵呵。”小远学大人的样子笑了两声。

小贝扁扁嘴,拉着小远的胳膊摇晃“就下两盘嘛,两盘,我保证,这一回我的小卒不上车了,我的士也不骑马往你那九宫跳了,好不好?”

小远想了下,问道:“真不上车了?小卒还是一步一步走?不会向前一步走完,你鸣金收兵?你的炮也不再是远程的,可以隔着六个子打过来?”

小远每说一个,小贝就认真的点点头,显得非常诚恳。

小远这才答应“好,这回你要是再不守规矩,我以后也不跟你玩了,记住你刚才说的几个,不准再用。”

“真的不用啦,那太欺负人啦。”小贝高兴地喊人拿来象棋,让小远坐到对面去,摆上棋子,下起来。

结果小贝先下,象三进五,小远炮二平五,小贝马上就象五进七,小远马二进三,小贝卒七进一,落到了自己的象上面。

小远懵了,抬起头看着小贝“你……你不是说你不那样了吗?”

“你刚才说的我一个也没动,我走的象和卒。”小贝委屈地解释。

“那为什么卒要弄到象上面呢?”小远想不明白。

“象兵嘛,真笨,快下,一会儿我卒还要帮着象过河呢。”小贝用一副你傻呀的表情看着小远说道。

小远非常痛快地把自己的帅给拿走了,对小贝说道:“你赢了,我的帅想不开,自杀了。”

李白和王维不知道身后还有一个大部队跟着,可以帮着他们处理事情,同时也是监视他们的一举一动。

两个人在昨天晚上,也就是今天凌晨天还没有两的时候到站了,车站直接就进到了弘农的城池当中,那城墙有了铁路之后,作用显得就非常小,好在现在也不担心别人攻打,真要是有人能打到弘农来,估计顺着水也能够打到长安,现在不比以前。

两个人既然是没有带其他人,那么也就不用马上亮明身份,这是二人昨天晚上的时候想出来的办法,先低调地进到弘农的城中,然后多方打听一下消息,看看能不能用得上。

凌晨到的,要是换成平时,想要找个地方住就不容易,现在有了火车通过来,在火车站的附近就有旅店,十二个时辰不关门,专为晚上到站的火车客人准备。

两个人随便找了一家住进去,舍得花钱,虽然感觉这个价钱相对来说比较高,但里面的条件还不错。

晚上在火车上的时候二人其实就已经眯了一阵了,此时也不怎么困,躺在床上继续眯着,挺到了外面天刚亮的时候,相继起来梳洗一番,退了房,走在外面的路上,开始闲逛,顺便也找一个人多的地方吃早饭。

可能是为了火车运输货物方便,从这里通到城中间的地方的那条路修的不错,能看出来是新修的,平坦又宽敞。

李白和王维朝前走着,没走上太多的工夫,前面就出现了一个在外面支起来棚子的早餐的摊子,不用过去看,只闻着味道就能知道这个摊子做的早饭种类不少,有油炸的,有带馅的,还有蒸的。

二人相互看了一眼,见那里的人不少,脚下的步伐放大了点,加快速度凑过去,可刚刚到地方,就听到一个从另外一边先到的人声音很大地问道:“包子的价钱怎么又涨了?一天一个价?”

边种田来边建房 第五百一十八章 此行一去为杀人

第五百一十八章 此行一去为杀人

听到过来买包子人的话,李白和王维又相互看了一眼,不动声色地找了一个位置坐下来,马上有一个半大的孩子跑到近前,问:“吃什么?”

“半斤油条,豆浆,再来点小咸菜。”王维对着孩子说道,他不敢让李白点,容易要酒喝,现在的李白虽说喝的不是那么厉害了,可是喝酒的习惯却没有完全改变,尤其是到了外面,万一真喝多了,说错话,惹了事,自己也会被连累。

小孩子也没多说话,转身跑了,不一会儿的工夫又跑回来,手上擎一托盘,把两碗豆浆和果子往桌子上一放,又从旁边的桌子上拿过来一个铁皮的罐头盒子,里面放着咸菜,扔在那里又跑去忙别的。

李白嘴张了张,终是没有再说什么,他其实是想强调一下,要的咸菜不是这种,而是拌的凉菜,花钱买的,像现在这样的咸菜是不用花钱的,随便吃,反正咸的跟盐一样,能吃多少你就吃多少。

“吃吧,估计要出问题。”王维用筷子夹起一根油条,使劲一夹,油条就弯了,往那不满的豆浆碗里按下去,对李白说道。

李白如今也不像刚开始从媳妇家出来那样认为自己有多少才气,更是收敛了许多,而且比起张小宝和王鹃两个人所知道的历史上的那个李白强多了。

至少他现在明白刚才那个过来吃早饭的人一句话所代表的含义,弘农真要出事情,所以也跟着点点头,喝了一口豆浆,吧嗒两下嘴,发现没糖,正要找人拿,王维在旁边道:“别想要糖,没听人家说包子涨价了?谁给你放糖,原味的更好喝,你不爱喝?”

“一直也不爱喝,我原来又不是这边的人,喝粥喝习惯了,豆浆没味儿。”李白丝毫不掩饰自己对豆浆的厌恶。

王维也不相劝,要招呼‘伙计’过来加碗粥,却被李白拦住了“算了,豆浆就豆浆,要了粥豆浆喝不了。”

“倒了。”王维很自然地说道。

李白诧异地看了王维一眼,好心地告诉他“摩诘兄,在我面前你说说这话,如果回到京城,遇到张王两家的人,千万别说,让他们听去,麻烦大了。”

王维不解,看看自己面前的豆浆,道:“我自己花钱,难道他们还管?我自己的钱,不是他们的。”

“如果你遇到小贝,她会跟你讲这个道理?你今天浪费的是你自己的钱,明天就可能浪费朝廷的钱,不说别的,每个月他们给你在京城吃喝穿用的东西就会先停下来,你再去水云间可就吃不上那么便宜的饭菜了。”

李白跟着小贝在建安那边呆了一段时间,被小贝九个孩子的作风影响的也学会不浪费了,觉得自己有钱,吃十贯钱一碗的面,全吃掉,没问题,要是花一贯钱点一桌子菜,最后每个菜剩一堆,那就是浪费。

李白也不知道小贝等人的这个理论是从哪里得来的,反正他跟着小贝一群小家伙在一起的时候就是这么做的,从来没有见过小贝九个孩子扔过吃的东西,在积利州的时候,买东西从来都是买一点吃一点,不多买,去小店品尝新菜吃剩了也打包,如果不是表现出来的气质和身上穿的衣服,别人还以为是穷人家的孩子呢。

经李白一说,王维重视起来了,他最担心的就是张王两家的态度,现在不仅仅是太在乎张王两家的态度,几乎所有在京城当官的人都怕被两家的人盯上,准确地说是怕被小贝盯上。

小贝九个孩子在长安住的时候,每天都会出来转转,说不定什么时候遇到了他们,在不小心的情况下被他们找到把柄,那可不是简单的笑笑就可以躲过去的。

“既然如此,太白兄,你便喝豆浆吧,瞧着天,还得下,停那么几个时辰后,再来的雨或许更大。”

王维暗自记住李白的话,望望天又担忧起来。

“油条一斤三文了?前儿不是还两文么?”或许别人也看出有雨,怕被淋到,匆匆吃完结账的时候于那方喊出声。

李白和王维扭头去看,只见一桌子上坐了三个人,两个大的一个小的,两个大人喝豆浆,吃果子,小的只是呆着,面前并没有碗筷。

听那意思是前天吃一斤果子花两文钱,今天变三文。

小伙计连忙笑着过来边收拾东西边说:“面涨了,油涨了,米也涨了,能涨的全涨,油条不涨只能赔本,其实涨一文都赔,小猫,等等我,一会儿我和你一起走,我有伞。”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