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色电子书 > 古代宫廷电子书 > 田园大唐 >

第715部分

田园大唐-第715部分

小说: 田园大唐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江那边别看有桥,可比起当初来的损失,现在的收入太少了。”

张小宝就担心李隆基要那么修,当初花掉多少钱?谁能没事儿让河改道玩?

王鹃也补充道:“如果是铁索悬桥的话还可以,选一个窄的地方就修了,不过比起漕渠来说,需要花更多的钱,如果朝廷不着急的话,等着秋收之后,我和小宝能筹集出来钱做这个事情。”

“如何筹集?”李隆基还在为张小宝和王鹃担心,怕他们因为要拿出来钱而让家中不好过。

“吐蕃啊,还有日本和新缘岛那几个地方,今天吐蕃是完了,用粮食可以换到许多的资源,有资源就有钱,日本那里等着此次运回来银矿石,小宝也要动手了,那里银子、金子都有。

加上新罗,现在新罗的人就在慈州的昌宁县那边和李瑀做游戏呢,他们过来投资的目的不纯,是想要骗,我和小宝给李瑀出过主意,接下来就该反击了,别没事儿一个个的都想到这边占点便宜。”

王鹃指指西边,又指指东边和南边,对李隆基讲解。

李隆基恍然,对呀,小宝还算计人呢,没算计大唐的百姓,可却不代表不算计其他国家的,如果要是不清楚过张小宝对周围国家做的事情,还真容易让人以为小宝在经济上也不过如此,没有什么太好的办法。

正是有了对比,这才让人明白,小宝或者是张家的高人心中惦记着大唐,有很多事情非是不能为,可是不愿为。

想到这里,李隆基突然有点不好意思了“总是让你们出钱,不好吧?”

“没事儿,只要陛下答应让我们在使劲开银行,哦,是钱庄就行了,陛下允许我们钱庄的正常运作,黄河的桥我们管了。”

张小宝原来就担心有人和自己抢,正好找到机会,哪怕是拿出去一百万贯来修桥也值得,何况也花不了那么多。

“什么钱庄?”李隆基心中隐隐觉得事情不那么简单,现在听张小宝和王鹃随意提出的东西得往深了想才可以。

张小宝和王鹃只好把钱庄的事情选择性地跟李隆基还有高力士说一遍,宗旨就是方便商人买卖,促进经济繁荣,减少运输费用和风险,顺便可以赚点小钱补贴家中,现在棉花都涨价了,小贝他们的新衣服还没做。

李隆基听了之后,把前面那几个服务于别人的事情刨除了,印象最深的就是赚点小钱。

他说什么都不相信张小宝和王鹃愿意拿出来那么多的钱修桥仅仅是为赚点小钱,曾经的过往那可是历历在目啊,丰州的好牧场怎么给的?张王两家人人有官是怎么封的?金川东边大唐的西边包括沙漠是怎么成了张小宝和王鹃的地盘的?

所有,李隆基没有直接答应,而是说道:“此事让朕在想想,恩,把毕构他们找来,朕有话问。”

“那我们回去了啊,还得做饭呢。”王鹃拉着张小宝又晃悠着离开了。

等两个人走了,李隆基等待毕老头等人到来的时候,使劲地想着修黄河桥与钱庄的关系,一扭头,看到高力士在那里无聊地望着风景,问道:“力士,你可知钱庄是怎么回事儿?朕怎么觉得不对呢?听他们的话,赚的是不多,真这样吗?”

高力士想想,回道:“陛下,臣估计不能这么简单,或许能赚大钱,但臣知道,无论张王两家赚多少的钱,他们用在自己身上的却并不多。”

“恩。”李隆基应了一声,这时毕老头和姚老头已经过来了。

李隆基也不绕圈子,直接问钱庄的事情,毕老头愣了一下,说道:“陛下,臣也不清楚,但褒信县那里估计已经开了。”

边种田来边建房 第三百六十一章 一番准备接圣驾

第三百六十一章 一番准备接圣驾

毕老头没有丝毫隐瞒。直接把张小宝和王鹃在褒信县那边成立钱庄的事情说出来。

姚老头也跟着附和道:“那个钱庄据说以后还有很多的用处,只是小宝和鹃鹃不说,问过两次,都说是到时便知。”

李隆基这下上心了,比桥梁收费和张小宝与王鹃要修黄河铁索桥还上心,收费的事情已经确定下来,只等着看效果,黄河上的桥,无非就是花钱而已。

开钱庄新鲜,并且还不清楚最终的作用。

“力士,你能问出来?”自己想不明白,李隆基准派高力士出马。

高力士非常的为难,却还是认真想想,摇头道:“臣未必能问出,或许小宝和鹃鹃还没有完善,不然他们会说出更多的好处,臣一会儿问问。”

姚崇此刻突然说道:“陛下,不如待小宝与鹃鹃开钱庄时,我等也跟其后开个钱庄,照他们的办法来做。”

“不成,小宝和鹃鹃的意思是他二人单独开。整个大唐最好没有别人同样开。”高力士开始偏向自己的干儿子。

毕老头也道:“那又如何可能,难不成还要写在律列当中?旁人若学着开,便让其学,但朝廷绝不可开,除非是小宝和鹃鹃刻意找来,说能开后,才能以朝廷的名义来做,不然一旦出错,当悔之晚矣。”

毕构的话,李隆基听懂了,还不是上面的政策是好了,一旦放到了下面,下面人怎么做就不好控制,尤其是面对大量钱财的时候,若是执行之人自己贪了,还可查收回来,若是给败没了,杀人也没用。

四人谈论中,张小宝和王鹃也在一边做饭一边聊天。

人多,不可能专门的做小炒,两个人准备包馄饨,这个快,馅和好了,用双筷子或者一个小竹片,一抹一攥便是一个。

张小宝负责活馅与包,王鹃则是管着其他的辅料,给李隆基做。不可能做成他们那是地摊卖的仅仅撒了点紫菜,其他什么东西都没有的五元一碗的那种。

‘刷刷刷’,张小宝动作飞快,一会便包了一帘子,问王鹃“武惠妃没让人悄悄找过你?”

“没,找我我就告诉你了,也不知她如何想的,或许还没找到机会,一想到我做的馄饨还要给她吃,我就不舒服,要不放点别的东西进去?”

王鹃选榨菜呢,专门腌制时间久的榨菜用,用的时候有要用最嫩的地方,头也不回地说道。

张小宝撤下去一帘子,继续包“也行,我弄点巴豆粉,然后咱们马上就逃走,去陆州,来起来个队伍造反,李隆基一定非常苦恼。”

“我看这事儿行,放巴豆不可能一下子就尝出来。要不放钻石的沫子如何?”王鹃跟着起哄。

“还是小心点的好,别让她真抓到什么把柄,不然还要抽出很多精力对付她,麻烦。”张小宝不在顺着话往上说,根本不可能的事情,害人家李隆基干什么。

******

船队继续前行,几日行进中,前面可以看到河两岸有人继续修着还未修好的桥,待又向前,前面终于是出现了铁索桥,时间刚够,正有人在其上铺板子,越是往前,前面修的就越好,眼看就要路够昌宁的时候,前面出现的桥上已经有人来往了。

昌宁县中的李瑀早早就准备起来,要把李隆基给领到昌宁看看,虽说不是汾水河不直接流过昌宁,离着昌宁县还有那么十几里,正常沿路迎接的是人家临汾县的人。

换成旁人,见离得远,也便放弃了,李瑀一点放弃的打算也没有,他认为自己的昌宁在这一边才是最好的,别看临汾就在州府中心,发展的可比不上昌宁。

现在的昌宁县家家有新房子,县城中的路修的四通八达,要是不把李隆基拉来看看,岂不是一大遗憾。

仰仗着张小宝和王鹃也在船上。李瑀就动起了心思,为迎接李隆基,把现成装扮一番,花掉五万贯。

看上去很多,李瑀一点也不心疼,这部分钱都用在了灯笼和布幔上,发给县城中的住户,用过了,绸子的灯笼一折叠放起来,过年还可以用,布幔改改,做个被套也行。

最知道李瑀为何有这么多钱的就是千世商业协会的人,为了垄断昌宁县的陶土供应,与县中的几个地方签定了三年的供给合同,签的时候还很高兴,以为李瑀傻,没有想到这点。

结果没花掉十五万贯,花了十二万贯。

确实成功了,至少签完合同三天之内是成功了,把当地的陶土价钱一下子就提高了五成。

可还不等多高兴两天呢,外县的陶土一下子就进来了,又把陶土的价钱给压下来四成,那运送陶土的队伍竟然打着李瑀的旗号。

就那个价格。与其他要开窑的商人签定了三年的合同。

田会长也知道陶土不是仅仅昌宁县,但从别的县运过来,运输费可不少,结果派过去人到邻县一问才知道,陶土竟然一个铜钱也没用,李瑀让人去邻县与对方的官员商量,给对方修条路,便把一个有陶土的地方给买下来了。

最让人佩服的是,这条路要完全修成了之后,正好能够路过那个出陶土的地方,也就是说。李瑀花钱给自己修了一条方便运输陶土的路,就白白得到了一个地方。

如此一来,昌宁县的衙门有钱了,李瑀自己也有钱了,收上来的税,卖陶土的利润,装扮下县城还是可以的。

李瑀这时候就在等待着船队到来,已经派出人去提前查看,心中激动又担忧,不是没见过李隆基长什么样,但那种见和现在的见面不同,这一回是带着政绩见的。

“小虫,千万要把县中的人看好,还有外来的人,尤其是外来的人,包括商人在内,不能出任何的差池,用路换地的事情你做的不错,挪用给对方修路的抵押钱如今也还上了,这一回还让你来办,成不成的就看你的了。”

李瑀对着刚刚去忙过县城中布置回来的小虫说道。

小虫挺挺胸,保证道:“大人放心,我已经安排好了保护的人,保证皇上千步之内,无人接近。”

李瑀一想起这个就感到悲哀,自己的手下太少了,只有四百人,不像哥哥李珣,关键时候那是要多少就有多少,拉出来几千人也没问题,谁让他过继到了那边当独子呢,加上有钱,待遇都不一样啊。

小虫见李瑀在那愣神,又接着说道:“大人,用不用找几个人装成百姓过去跟皇上说点好话?”

“这个……想办法和张小宝联系上,问问他。”李瑀犹豫了一下说道。

******

今天仅这点,我过敏了。本想请个假,吃完药睡了觉起来发现太晚,请假不好,还是写点,有个交代。

边种田来边建房 第三百六十二章 货币也有货币价

第三百六十二章 货币也有货币价

李瑀忙着做迎接的准备。县中的百姓也同样期待,皇上啊,能来县中一次,那就是天恩了。

张小宝和王鹃真的就成了专职厨子,每天给队伍中的重要人物做饭,到了最后,干脆隔上两天就吃顿火锅或者是烧烤,省事。

高力士果然来问过张小宝开钱庄的事情,张小宝对这个干爹还能多说两句实话,却没有说的太过具体,就是说以后钱庄对整个大唐都有帮助,至于是什么帮助,仅仅透露出一旦钱庄真的可以开遍全大唐,就能够让作为货币的帛逐渐退出市场。

原本以为自己很聪明的高力士愣是没想明白有了钱庄帛为何就能够退出。

眼看着就要到达临汾的时候,高力士终于是把自己跟张小宝与王鹃听来的事情总结了一下,找到了依旧不愿意呆在船舱中,而是跑到甲板上要好好看看自己江山的李隆基。

最开始没有被邀请到的毕构和姚崇也陪在旁边,就连张九龄以前的老管家张老头也同样被允许跟在这里,可不是看着张九龄的面子,谁让张老头跟张小宝和王鹃的关系好呢。

想要更了解张小宝和王鹃,就必须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