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色电子书 > 武侠仙侠电子书 > 天庭第一战将 >

第198部分

天庭第一战将-第198部分

小说: 天庭第一战将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观世音菩萨一脸慈悲相,手握羊脂玉净瓶,对着面前的数位菩萨、罗汉、比丘、佛陀。
“最近,那些魔头们活动的可是越来越激烈了。”观世音菩萨说道。
“是啊,这一段时间有着很多的魔王出世,这些摩罗,仗着这些魔王撑腰,也是越来越难以对付。”文殊菩萨说道。
这些年来,陆陆续续的有着两位大魔王出现在了三界当中,在这一干佛教徒们显示出他们无边的法力来。
这魔界的魔王,可都是大罗金仙级别的存在,如今的佛教,所有的高手都是集中在了那须弥山上,因为害怕那须弥山的封印破裂,最终放出了那最为恐怖的波旬大魔王。波旬大魔王究竟有多恐怖,观音菩萨他们是不清楚的,他们也是再加入佛教之后才知道佛教有座须弥山,须弥山上有个封印,封印中封印着一个叫做魔界的世界。那魔界当中有着一个叫做波旬的大魔王,实力极高。放在整个佛教当中,没有一位大罗金仙的佛祖能够对付的了他。只有那准提佛祖和接引佛祖才着能够战胜波旬大魔王。据说,这位波旬大魔王已经有了能够挑战准提佛祖和接引佛祖的实力。除了这两位到达了太上无极混元大罗金仙的佛祖之外,佛教的其他佛祖都不是这位波旬大魔王的对手。就算是那强如如来佛祖、地藏王菩萨的都是比不上这位波旬大魔王。据传言,除了那两位太上无极混元大罗金仙之外,整个佛教还能够和那波旬大魔王一拼的便只剩下了那居住在须弥山顶得那一位。
只是那住在须弥山顶上的那一位,脾气 极为的乖戾,整个佛教都是没有人能够命令的了他,就算是那两位太上无极混元大罗金仙都是不能,更别说如来、『药』师王佛这些了。
如今有着两个大罗金仙级别的高手在这西牛贺州肆虐横行,但是观音菩萨却是毫无办法。此时的灵山,最高的高手便是金仙后期了。金仙后期,碰上那两个魔王,那是必死无疑,更何况还是佛和魔只见的较量。佛和魔,一念之间成魔或成佛,这是一个十分微妙的关系。不管是魔还是佛,只要是占据了那一点的上风,便是能够很快的获胜。因为这一切都只是在那一念之间,一念间的差距十分的微小,根本是无法衡量的。
西牛贺州,『乱』作了一团。
灵山众人对此毫无办法,虽然说那佛教当中还有着极为佛祖,但是那都是佛教的隐藏实力,不到万不得已是万万不能透漏出来的。这两个大罗金仙级别的魔王将整个西牛贺州都是搞得不得安生,更何况如今这西牛贺州之上还有着一个更加强大不可测的魔界引路人。虽然此时的魔界引路人十分的低调,做着一些十分微小的事情,但是任谁也是不能小瞧他的。魔界第一智者的名头不是盖得,虽然这魔界引路人此时的非常低调,但是当初魔界引路人和幽冥教主相遇的事情,整个佛教都是知道了。这消息也不知道是谁传的,反正就是突然之间整个佛界都是知道了。幽冥教主就是魔,这是一个轩然大波,虽然由于高层的出面,才将这议论之声给压了下来,但是这件事情肯定还是会被那些人给偷偷的谈论的。
当初看到过那魔界引路人和幽冥教主那件事情的人没有几个,传播的人肯定不是幽冥教主自己,那便只能是魔界引路人了。这魔界引路人虽然此时这么低调,但是众人都是明白,这魔界引路人不动则已,一动便是惊动天地。
整个西牛贺州,如今知道的已经是三个大罗金仙级别的魔王了,这还不包括那暗中存在的。
观音等人也曾专门从典籍当中研究过魔界的实力,在他们遍阅典籍之后,才是发现,这魔界的实力十分的强。比之除了那两位太上无极混元大罗金仙的佛教都是要强上许多。
但是令观音菩萨感到怪异的是,那记载着魔界情况的典籍竟然不是佛经,而是一个道门的书籍。那本书的名字叫做《玉清隐书》,也不知道这写下这本书的高人是谁,反正是书中将那魔界之前的势力都说的清清楚楚了。
从那玉清隐书中,众人了解到。那魔界除了一个号称魔界第一魔王的波旬大魔王,除了一个号称魔界第一智者的魔界引路人外,魔界还有着八方大魔王,和五帝大魔王。
关于八方大魔王,那玉清隐书中是这样记载的:“八方大魔王者,乃是东方青帝大魔王姓迫落讳万形,头戴横天之冠,衣青羽之裘;住在东方安大堂乡纳善之世,常以春分之日,乘青轮羽车,飞行云中,游宴五岳,试败学仙之人。西方白帝大魔王姓邓讳儿呼,头戴横天素冠,衣白羽之裘;住在西极福堂州盛行之世,常以秋分之日,乘白轮羽车,飞行云中,游宴五岳,试败学仙之人。南方赤帝大魔王姓赭讳上柏,头戴横天朱冠,衣青羽之袭;住在宛梨城境弃贤之世,常以夏至之日,乘赤轮羽车,飞行云中,游宴五岳,试败学仙之人。北方黑帝大魔王姓枭讳摇公,头戴横天玄冠,衣玄羽之裘;住在郁亶野清静之世,常以冬至之日,乘黑轮羽车。西北方浩帝大魔王姓光明讳法明,头戴横天紫冠,衣紫羽之裘;住在西北福德之野延贤之世,常以立冬之日,乘紫轮羽车。东方吴帝大魔王姓方生讳灾展,头戴横天黄冠,衣黄羽之裘;住在东南元福田用贤之世,常以立夏之日,乘黄轮羽车。东北方仓帝大魔王姓邵讳无量,头戴横天青冠,衣青羽之裘;住在福集都长安之世,常以立春之日,乘苍轮羽车。
西南方黄帝大魔王姓五鸟盈讳通勃,头戴横天绿冠,衣绿羽之裘;住在西官延福乡仁静之世,常以立秋之日乘绿轮羽车……” 。
那八方大魔王的记载显然是在很多很多年前给记载到的,那书中并没有说这便是魔界,但是提到了这八位大魔王最后都是被封印在了那魔界当中。
除了这八方大魔王,那书中还是记载了关于五帝大魔王的事情,同样,这关于五帝大魔王的记载也是非常的古老,最后那书中也是言道这五帝大魔王最终也是被封印在了魔界当中。五帝大魔王,领官属与天同生,恼『乱』学人不欲成道,又自种与诸天上帝齐其圣功,后因龙汉开图乃服元始之化。故《步虚》颂云:魔王敬受事,故能朝诸天,由是而言,若学士坚持素志,功绩行著,则魔王敬奉反为之用,又何敢而魔障也。”
关于魔界,这个世界是如何诞生的,那书中并没有说。还有那魔界最神通广大的波旬大魔王,那书中也是没有记载。这让观音菩萨等人非常的感到惊奇,那魔界当中最引人注目的便是那波旬大魔王,但是任由他们翻遍整个典籍,都是没有找到那关于波旬大魔王的一点记载。
那比之波旬大魔王还要弱些的八方大魔王以及五帝大魔王都是有记载,偏偏这最为出名的波旬大魔王却是没有记载,实在是让人十分的好奇。但是,这个时候观音菩萨等人也不敢向如来佛祖请教。
那魔界第一智者魔界引路人虽然也让人好奇,但是那魔界引路人却是曝光过自己的身份,所以众人对于魔界引路人的好奇感便是降低了不少了。观音突然想起,那魔界引路人在冲出封印的时候,曾经高唱着:“自古求仙为正道,仙之虚伪谁人知,我是魔界引路人,渡你成魔也快活。”的话来,此时在联想到那些关于魔头的记载都是在一些道家的典籍上,观音觉得有些奇怪。
但是观音的前身也是阐教的十二金仙,对于道教的那些东西,观音也是十分的熟悉。但是观音在阐教那么多年,却是没有看到过一些关于魔的东西,仙与魔,佛与魔,越来的越奇怪。
魔,这个词也是这千年来才出现在三界当中国的生灵。以前三界众生妖魔鬼怪喊遍了,但是却是没有人注意到这魔究竟是什么。此时,突然出现的这些魔们顿时让人们明白了,在那非常古老的时候,曾经有过一场大战,那场大战最终让魔消失在了三界当中。至于那场大战究竟发生在什么时候,那场大战又有谁参加了,却是没有人知道。
雷音寺内,诸位菩萨、罗汉面面相觑,如今西牛贺州的局面已经是远远不是他们所能掌控的了。而那佛教当中的几位大罗金仙此时也是抽不出身来,根本顾不得上西牛贺州所发生的事情。
此时的西牛贺州,虽然仍然是佛教信徒无数,但是却是没有一个有效的指挥,一个强有力的指挥。虽然说观音的人气是够了,但是观音的实力还是差了一些,根本掌控不住如今的局面。
在那灵山的四周,有着不少信奉佛教的国度。
其中,在一个叫做王舍城的城中,有着一个佛陀在王舍城的迦兰陀竹园中定居。这位佛陀也不知名字叫做什么,姑且就叫他无名佛陀吧,平日里这位佛陀在这王舍城中乐善好施,十分的受人尊敬。但是这位佛陀没有说出他的名字,或许他并没有名字,于是,城中的百姓便是直接叫他佛陀。
这位佛陀精修佛法,一心向佛,终身致力于传承和发扬佛教,实力也确实不弱,到达了那金仙中期。但是这位佛陀甘愿呆在普通百姓当中宣扬佛法,不愿意去那大雷音寺当中悟道。那灵山方面也是没有有『逼』迫他,反正不管他在哪里,他都是灵山的人。
这位佛陀乃是一个大智者,相传在很多年前,有一个婆罗门国家,名叫多味象,这个国家的国王 信奉外道。
有一天,那国王起了一念善心,想要行大布施,于是 就依婆罗门法,以七宝堆积如山,只要有乞丐来,随他 们自取一把而去。经过了几天,宝山仍然看不出有任何 的减少。佛陀知道度化多味象王的因缘成熟了,于是化 作一位修行人来到多味象国。
国王问佛陀:“你有什么索求,尽管说,不要觉 得为难。”
佛陀回答道:“我从遥远的地方来,想要乞讨珍 宝来盖我的房舍。“
“太好了!你就自己拿一把回去吧!”
佛陀拿了一把珍宝,走了七步,又回头把它放回 原处。国王问他:“你这是做什么!难道你不要了吗? ”
佛陀答道:“这些财宝只够建房子用,如果要再 娶媳『妇』的话,恐怕会不够,我想就不用拿了。“
”那你就再取三把回去吧!“
佛陀拿了之后,走了七步,又回头放回原处。国 王又问:”你怎么又不拿了呢?“
”这些虽然够娶媳『妇』,可是没有田地、奴婢和牛马 ,要怎么过日子呢?我看还是算了吧!“
”那你就再取七把吧!“
佛陀拿了之后,走了七步,又再回头把它放回去 。国王忍不住又问:”你为什么又放回来了呢?“
”大王啊!如果家中有男女,一定会有嫁娶,到时 候这些财宝一定不够用,干脆不要算了。“
”那么这座宝山就悉数送给你好了。“
佛陀接受了之后,过了不久又舍弃。这时国王心 中不禁生起了极大的疑『惑』,就问修行人:”我已经给你 无量的珍宝,你的生活应该不会有什么问题了,你为什 么又把它归还给我呢?“
”大王!我原本是要用这些财宝来过生活,可是想 到人活在世间没有几年,万物无常,旦夕难保。就算再 多的财宝也无法满足贪欲,只有徒增痛苦罢了,不如息 下贪念,追求佛道,如此才能得到真正的解脱。“
国王听了之后,心开意解,而信奉佛教。
于是佛陀放出佛光,踊身于空中,并以偈语说道 :
虽得积珍宝,崇高至于天,
如是满世间,不如见道迹。
不善像如善,爱而似无爱,
以苦为乐像,狂夫之所厌。
国王见到佛光,又听闻这首偈语,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