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色电子书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抗战之血色残阳 >

第265部分

抗战之血色残阳-第265部分

小说: 抗战之血色残阳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不过也只有王明宇知道最终的结局和走势,其实最大的问题还是民心问题。国民党靠的理论是孙中山先生的三民主义,这样的理论在一段时期内是符合中国的标准的。但是符合是一回事,实施是一回事。

国民政府顶着孙中山这顶大帽子,实际上干的是什么事?他们想要独裁,想要统治。对于有威胁的政党他们的态度不是包容而是迫害,这样的情况怎么能够让人信服?最重要的是国民政府的贪墨成风,搜刮民脂民膏,使得民不聊生。如果不是如今大敌当前的话,怎么可能涌现出出这么多捐款捐物的人出来?

318军的出现也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了国民政府的压力,如果说连首都都丢了一次大的胜仗都没有打过的话,那么他们怎么让人信服?用什么样的由头让人捐款捐物?举全国之力是不错,但是也要看你举完之后的成效。所以318军一次又一次的胜仗极大的鼓舞了士气,提升了国民政府在公众这边的形象。

可以说318军没有占到国民政府任何的便宜,反而给他们出力。这也是王明宇加入中共的一个困难点。高层是理解,但是下面的人呢?一个地主家的少爷、国军的中的高级将领、蒋委员长的门生居然要来加入共产党,这不得不让人有所怀疑了。

其实这一次王明宇过去自然不可能是大张旗鼓的加入,而是仅仅与几位高层会面。如果是在以前的话,一个小小的王团长自然入不得领袖们的法眼。可是现在已经贵为中将的王明宇话语权自然不可同日而语。虽然有人会说中共不会拿有色眼镜看人,但是王明宇不这么想,位置不同说话的分量自然也是不同。这个道理从古至今都不曾改变过的。

吴培林敲了敲王明宇的房门,王明宇喊了一声进来,吴培林就鱼贯而入,看到王明宇,吴培林笑呵呵道:“军座不是要给我什么秘密任务吧?我可是期盼已久啊!”

王明宇笑呵呵道:“你小子,我找你来的确是有点事要和你交代一下!事关重大,我希望即便你有什么想法,也暂时不要与众人细说,一切等我回来再议!”

看着王明宇渐渐变的严肃的表情,吴培林自然知道王明宇要说的事情肯定是重要无比的。于是点点头道:“放心吧,我军座还信不过吗?嘿嘿”

王明宇低声道:“这一次其实我不是去成都,这一次我打算去一趟西北!”

吴培林笑着道:“我就觉得你不可能无缘无故的回去看你父亲的,不过去西北干什么?”

王明宇对着吴培林的耳朵小声的说道:“我准备投奔共产党!”,说完不等吴培林惊呼,一把捂住吴培林的嘴巴道:“小声点!”

吴培林一时间不知所措道:“那你走了,咱们兄弟们怎么办?总不能一直就耗在这里等死吧?”

王明宇一个爆栗过去道:“你小子说什么昏话呢?我说了我不回来了吗?快则两个月,慢着四五个月,我一定会回来的。好容易拉起来的队伍,我能便宜了别人?只不过我现在不能细说的原因想必你也清楚了。这件事情我不知道会有多少人响应。一旦有一部分人没有响应,可是大家还是我们的兄弟,我们总不能做亲者痛仇者快的事情吧?”

吴培林道:“那我也去,反正军座去哪里我就去哪里,共产党也好,国民党也罢,你到哪里兄弟们就跟到哪里!”,这是吴培林直接表态了。其实吴培林当真也没有什么,如果不是王明宇此刻他估计也就是去基层当个排长什么的,这年头要想出头,除非打大胜仗,又或者朝中有人。恰恰吴培林也没那个本事。

不过吴培林幸运啊,他遇到了王明宇,可以说没有王明宇他们几个现在都指不定在哪里猫着呢,还少将师长?要是侥幸不死的话,吴培林觉得到个几十岁的时候差不多有这个可能。不过可能性微乎其微。没有318军的支撑,他能不能够挺过淞沪会战都是个问题。听说好多个跟他们一期的都差不多挂了。

王明宇低声道:“你还有贤宇、大宝等几个人我是放心的,事实上这件事情我早就和林文提过一次,不过……”

吴培林点点头道:“这件事情自然是越少人知道越好。那么接下来我该怎么办?”

王明宇道:“接下来的事情你就这么办……”,说完王明宇在吴培林的耳边低声的说着什么,吴培林不住的点着头。

吴培林道:“我记下了,放心吧,不管是谁,想在我们这整出点什么幺蛾子,我都让他吃不了兜着走。老张那边我有空的话就去试探试探他们的口风,最多一拍两散呗!”

王明宇点点头道:“培林,这里的一切就交给你了。大宝他们你跟他们提提,这件事情我自然不方便一一叙述了。”,吴培林心领神会的点点头。

王明宇走之前自然要和以前的兄弟们通通气,别人可以瞒着,但是他们几个与自己始终一条心的绝对是不能瞒的,否则别最后没有问题也生出什么问题来,王明宇对于这些其实还是比较照顾他们的感受的。

PS:鲜花告急乎,等月底爆发,这个月肯定的。有花花的朋友先投点给散心鼓励一下我啊,嘿嘿!拜谢!

第三卷:风雨南京 第三百二十四章 大婚

几天之后,整个318军都洋溢在喜悦的氛围之中,聂思思和王明宇的婚礼也在这欢乐的氛围中进行。不同于民间那种繁琐的婚礼,王明宇与聂思思的婚礼进行的简单而不失韵味。这一切都要归功于张德恩等人的细心*办。

这几日来张德恩三人在黄博雄的带领下逛遍了整个连云港城。虽然日军的封锁使得他们几人颇有点举步维艰的感觉,但是这些婚礼采办的东西还是被他们给搞到了手。张德恩等人还专门买了一顶花轿子,一些新郎新娘穿的衣服等,自然大红灯笼、喜字、红烛等东西一样也没有缺少。

别人成亲那自然不用这么讲究,现在可是他们的军座成亲,如果在不来点排场的话,那么以后还咋混?虽然说看上去简单了点,但是至少还是一有尽有。绝对不会比普通的小地主家的差嘛。张德恩等人在宁波呆过一段时间,自然知道宁波的一些风俗习惯。

宁波闺女出嫁均坐花轿。传说南宋小康王(高宗)逃难至明州,金兵追急,赖一女子相救得脱,后找恩女不得,诏明州女子出嫁可享半副銮驾待遇,凤冠霞披,并坐花轿。花轿,俗称“大红花轿”,有四人抬、八人抬之分。

虽然说这八抬大轿看上去很有味道,但是要说318军那么多人,这八个人抬的大轿其实也没什么。别的没有,318军现在就是人多,这么热闹的情况下,怎么能少的了热闹的人呢?一帮大老爷们难的有这么欢实的时候,即便是军座成亲,那该闹还得闹。民间也有这种说法,闹新娘闹新娘,越闹越旺。

不过张德恩等人也就是个一知半解,很多当地特有的风俗自然不可能一一掌握。不过成亲就是一个仪式,图得就是个热闹。在这种情况下,没有那么多的规矩,自然也就没有那么多的压力了。

看着整个周围一片红色的汪洋,王明宇也是无奈的苦笑,本来就准备来个简短的仪式,在请众位兄弟喝杯酒那也就差不多了。没有想到张德恩等人还整出这么多幺蛾子。早知道还不如让孙大宝等人去*作,这些个没经验的愣头青肯定也想不出这么多的玩意,居然连花轿子也给弄来了。

既来之则安之,王明宇也不是那种很死板的人,有多大能耐办多大事。既然事情已经办到这一步了,那么只有跟着形势走了。作为新郎官的王明宇却也没有军座的样子了,整个人在赵国栋等人的陪同下,就在他们的会议室里面呆着。

这一次会议室里面基本上都是营级以上干部在吃饭,另外的士兵在连排长的带领下,有秩序的纷纷席地而坐。实在是供不出这么多的桌子。不过这些个士兵们全然没有半点怨言。要说光这两万余人的酒那就是多大的消耗?原本黄博雄这边就藏有不少,外面有订购了一批之后。基本上也能够满足需要。当然众人也不会真的喝得酩酊大醉,这些长官们自然要控制住。军座给咱脸,咱也得兜着不是?

当然凡是岗哨执勤的一律在原来的岗位上,这顿酒自然留着明天再喝。这些王明宇自然也是提前安排好了。虽然热闹也是也要防止意外发生,即便知道没有什么事情,那也得按照平时的继续做。否则一点纪律性没有不是与山贼草寇无异?

聂思思在陶嫣然等人的陪同下,穿着张德恩等人买回来了的新娘衣物,静静的等待着。一旁的人儿也是满脸喜庆的表情。聂思思的内心自然很激动,成亲这种大事,虽然没有父亲在场,没有亲朋好友的祝福,但是这一次不同与以往,这一次的人绝对比以前宁波任何一家声势都要浩大。整个318军可是有着两万多人啊。

作为聂府的千金,聂思思自然也是见惯了这种大场面,心中怎么可能有多少的慌张呢?若说害羞,还可能有点,但是要说慌张的话,基本上没有。聂思思问了问一旁的陶嫣然道:“嫣然,现在是什么时辰了?”

陶嫣然笑颜如花:“哎哟哟,我们的新娘子着急了哟!放心吧学姐,王军长那边估计等一下就要过来了!咱们要矜持矜持在矜持啊!”

聂思思猝了一口道:“你个小妮子,等等就轮到你了,到时候看我不修理你!”,在陶嫣然的讨饶声中,聂思思又重新做回了原处。这个时候陶嫣然帮着聂思思带上了喜帕,蒙住了聂思思那种轻盈脱俗的动人脸庞。

身无彩凤而心有灵犀,聂思思在问时辰的时候,恰好王明宇也在一旁问着赵国栋,赵国栋自然告之。张德恩在一旁当起了司仪道:“吉时已到,咱去接新娘子了喽!”,虽然这个时候没有娘家一说,但是作为聂思思工作的地方,自然现在就是娘家了,一众医生护士现在就是聂思思的娘家人。想接新娘子,那的过了他们这一关啊。

在一片欢呼声中,王明宇慢步走在前面,后面跟着一个八抬大轿,旁边少说也有百十号人在那起哄,场面上绝对不输任何一人。王明宇走到了野战医院的门口笑呵呵的说道:“各位,我来迎娶聂思思小姐,烦请各位开个门啊!”

开门这个规矩还是很有讲究的,野战医院的这帮人自然云集了各地的风俗开始刁难王明宇,一会问他是不是真的爱聂思思,一会问他以后是不是真心对待聂思思,反正问什么的都有。终于在王明宇强大的红包攻势下,一帮‘娘家人’很快的就开了门。

看着一旁的陶嫣然搀扶着聂思思慢慢的走着,终于把聂思思的手交给了王明宇。王明宇接过聂思思,领着聂思思一路向着轿子走去。原本宁波有个哭上花轿的传统,只可惜目前聂父也不在,这一道工序自然被聂思思忽略了。

在众人的哄闹中,聂思思害羞的来到了八抬大轿旁。这个时候的聂思思感到无比的满足,彷如直入云端,心中的一块大石头终于落地一般。一时间到也喜极而泣,真应了哭上花轿一说。可惜宁波的成亲规矩颇多,这里面不乏宁波人士。

某君道:“按照我们宁波人的规矩,现在可是要新郎官抱着新娘上花轿的,大家说该怎么办?”

“抱上去……”“抱上去……”此起彼伏的声音让王明宇颇为无奈,虽然作为一个现代人自然不在乎这点,不过这不也得考虑考虑聂思思的感受嘛。到底是没有结过婚的人,自然不知道这闹新娘子是啥意思,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1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