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色电子书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黄巾张狂 >

第89部分

黄巾张狂-第89部分

小说: 黄巾张狂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正前!三十步!一齐!射!”
在黄巾军的惊骇之中,第二波箭雨再次降临。好死不死的,那黄巾军小帅,正好被这波箭雨淋了个正中。
虽然这小帅反应也算不慢,及时的抓住一个卫兵,当做挡箭牌,避开了被射成刺猬的下场。然而,一支划着弧线射出的雕翎长箭,却十分奇妙的从黄巾军小帅身体的左侧,第三、四节肋骨之间刺入,将他的内脏撕裂成几片。
“啊!”
那小帅口中喷出一道鲜血,反手用力一拔,身体闪过一道淡绿的光华,将雕翎长箭握在眼前。在大脑开始眩晕之前,他那收缩的瞳孔,无意间捕捉到雕翎长箭尾部刻上的两个小篆:
——公孙!
“死的不冤……”
喃喃的说完这句话,那小帅便失去了站立的能力,轰然倒地。
“渠帅死了……”
“逃命啊!”
发现首领阵亡的黄巾军,立刻陷入了完全的混乱。这一刻,无疑是大举进攻的好时机!
公孙瓒冷笑一声,发出了新的命令:
“左转!向后!”
在敌人阵型彻底混乱的时候,公孙瓒居然没有趁火打劫,反而指挥着白马义从,向后退出八十步,重新回到了距离黄巾军阵营百步左右的地方。
“白马义从”的这个行为,让不少黄巾军战士心中都松了一口气。但是,处于后排的主将张梁,却轻轻的叹了一口气:
“果然是识兵法,明进退的一代名将种子!”
见到身边的几个亲卫脸上露出不解的意思,张梁趁现在正好无事,便对他们解释说道:
“公孙的白马,毕竟人少。若是敢于冲击我军阵型,就算能够大有斩获,也必然失去速度。反观我方,只是一个小帅部被白马击溃,在周围的诸部,皆是人员齐全。白马只要稍微迟疑,恋战不去,就立刻会被我方的诸部给夹击。”
“到了那个时候,失去了速度的骑兵,战斗力比起普通的步兵来,也高不到哪里去。公孙就算能够成功撤退,至少也要被我军干掉一半的白马……”
这时候,被张梁议论着的公孙瓒,再一次率领着手下两百余白马义从,优哉游哉的在距离黄巾军百步远的地方游荡。每一处被白马的铁蹄接近的黄巾军部众,都会陷入极大的紧张当中。
刚才的那次突射,虽然只杀死杀伤了三、四十人,与数万黄巾军大军相比较,根本是九牛一毛而已。然而,这些死伤在片刻间,集中发生在一支六、七百人的队伍里,已经足够让这只队伍的士气降到最低。
更何况,在战死者当中,赫然还包括了这只队伍的首领。
所以,在如此情形下,张梁不得不让这只队伍撤下来,回到大营进行修整。如果从这个角度来看,白马义从的一次随意突击,已经让黄巾军损失了大约相当于总数百分之一的兵力。
但是,这一点,还不是最关键的。
最关键的事情,是在造成黄巾军如此大的损失之后,白马义从还居然没有任何的损失!
己方损失不小,敌人却毫发未损。如此残酷的事实,让所有看见、听见刚才战斗结果的黄巾军,士气明显下降了不少。相反的,汉军的列阵速度,仿佛都随后加快了几分。
——这是兵家大忌!
——不能让这些白马太悠闲了!
看着白马义从的表演,张梁在心中盘算了片刻,还是做出了决定。
紧接着,围绕在张梁主将大旗周围,一面稍微小一些的、绣着奔马的战旗,向着前方连点了三下,然后在空中磨了两个圈。
这个旗令,立刻被后阵的一名骑士注意到了。等那面战旗重复了三遍旗令,骑士立刻策马来到一名二十上下的青年将领面前,大声的禀报道:
“少主,‘人将’有令,让我们出动五百骑兵,对敌人进行驱逐!”
那名青年将领,正是“大贤良师”张角的义子张燕。他给人的第一眼印象,就是全身上下,都透露着一股利索的劲头。张燕想了一想,说道:
“‘白马义从’可不是等闲之辈。雷公,左髯1,你们带上本部精兵,与我一起出击!”
张燕一声令下,众人轰然应诺。刚才看见“白马义从”在阵前耀武扬威,“飞骑营”的战士们早已经战意盎然了。随着一阵人喊马嘶,约六百名精锐的黄巾军骑兵,用双腿夹紧战马的马腹,从军阵中留下的通道里,提速冲杀出来。
“冲啊!”
“杀了他们!”
“活捉公孙瓒!”
“飞骑营”战士口中不停的大呼小叫着,在声势上,远远压倒了公孙瓒的“白马义从”。这一幕,落到居中指挥的汉军主将董卓眼中,惹得董卓“哈哈”一笑。
“这些蛾贼,是在耍什么猴子把式呢?”
反观“白马义从”,仿佛一点都没有受到敌骑来袭的影响,依然是不慌不忙,在黄巾军阵前游荡。
董卓见了,啧啧赞叹道:
“公孙伯珪果然有大将风范。只是不知道,他有没有心情,教训一下这些跳梁小丑?”
ps:1不少起义军将士,因为害怕牵连到家族,都不以真名示人。他们的称呼,往往是一些与个人特征相关的外号。例如,“雷公”便是指此人声音洪亮如同雷鸣;“左髯”则是须髯茂盛之人。



第26节 白马悠悠突【下】
——打,还是不打?
对公孙瓒来说,这是一个问题。
这个问题,不是因为公孙瓒怕输或者怕死。
公孙瓒从来就不是一个贪生怕死的人。
当年,他那位官居太守的岳父大人,因为受到一件冤案的牵连,被朝廷判决,流放到南方烟瘴之地。
那时候的公孙瓒,还没有与这位刘姓太守结亲。双方之间的关系,也只是“举主”与“被辟除者”而已。然而,公孙瓒却毅然拜别宗族和祖坟,以随从的身份,自愿陪同刘太守,前往那据说是九死一生的荒蛮险地。
能够做出如此行为的人,怎么可能贪生怕死?
所以,公孙瓒考虑的,并不是自身的安危。他只是不愿意为构陷师长卢植的帮凶,去打生打死。
敌骑来的很快。两里地的距离,很快就会消失。
公孙瓒被覆盖在面甲下的俊脸上,眉毛一扬,已经做出了决定。
——竟敢挑衅白马长史?
——那就请你去·死·!
敌骑就在一百二十步之外。
公孙瓒清亮的嗓音,再次响起。
“左右!两分!掉头!”
两百余白马义从,突然间齐声应诺。爆发出来的气势,着实吓了张燕一跳。
白色的洪流,仿佛遇到了什么阻碍似的,突然间自动从中间分成了两条线。这两部分白马,技艺极为精湛的,急拐过一个,一百八十度的大弯,居然从左右两侧,同时向追击而来的黄巾军骑兵,包抄过来!
“他·奶·奶·的·球!”
看到如此剧烈的马队调头,就连在马背上骑了大半辈子的董卓,也不由自主的骂了一句。在两军相对列阵的狭小空间里,进行这种程度的一百八十度大拐弯,对“白马义从”里每一个骑兵的骑术和战马,都有着极高的要求。
若是一个两个骑兵这么做,那算不上什么大的难度。但是,能让两百多骑兵整齐的完成这样的战术迂回,却是连董卓麾下最精锐的“飞熊军”,都做不到的事情!
“还好,这小子只有两百骑……”
董卓一边下令指挥汉军主力列阵,一边不时对两支骑兵相互追逐的战场看上一眼。
两道反向调头的白线,只是在片刻间,就与从后面追击上来的张燕部骑兵,迎头擦身而过。双方的距离,甚至还不到三十步!
这个距离,正好是骑射杀伤力得以充分发挥的距离!
也不见有什么号令发出,但见所有的白马义从,纷纷用双腿控制马匹的速度和方向,腾出双手,张弓搭箭,对着不远处的黄巾军骑兵,就是一阵狂射!
而且,这种狂射,还是两面夹击,让想要躲闪的黄巾军骑士,左右难以兼顾。
“嗖嗖嗖……”
“噗噗噗……”
“啊啊啊……”
被打了个措手不及的黄巾军骑兵,随着箭雨的洗礼,一个个的从马背上栽倒。这些掉下马背的骑兵,即使没有被掉落地面的巨大冲击力给撞死,也多半死于己方后继骑士们践踏上来的马蹄。
短短的一次错身,白马义从至少发出了一千支箭矢!
这一千支箭矢所造成的杀伤,至少导致了一百名精锐黄巾军骑兵的阵亡!
“啊……混蛋!”
作为“飞骑营”的首领,张燕一直冲杀在前,自然也被箭雨所波及。万幸的是他身手矫健,挡住了九成的箭矢,剩下的一、两支乱箭,也被轻便的鳞甲给挡住了,入肉不深,并无大碍。
但是,眼睁睁的看着敌人,轻轻松松的射杀了己方百多人,却只在己方零零落落的反击下,死伤数人而已,年轻气盛的张燕,无论如何也咽不下这口气!
一时愤怒之下,张燕猛的一勒战马,让战马原地急停,人立而起,然后一个急转身,向着“白马义从”的队尾,发起了全力的冲刺!
张燕所骑乘的战马,自然是千里挑一的好马。而“白马义从”的骑士们,为了保持队形的整齐,自然不会将速度提升到最大。于是,暴怒中的张燕,居然在“白马义从”意想不到的时刻,一头撞进了马队的尾部!
“死去!”
张燕手中长枪一刺,在敌人还没有意识到之前,就已经穿透了他的胸口。
枪头一收一送,第二个敌人也惨叫一声,从马背上栽下。
就这样,当“白马义从”发现张燕来袭的时候,张燕已经出其不意、攻其无备的连杀了四人!
然而,就算“白马义从”发现张燕的杀入,一时间,却也没有应对的好法子。要知道,这可是在奔驰的马上,如果“白马义从”要保持队伍的完整,是不可能甩掉钉在队尾的张燕的。
张燕抓住机会,瞄准最接近的那名白马骑兵,第五枪刺出。枪身探出,隐隐带出风雷之声!
但是,能够被公孙瓒选入“白马义从”的人,岂会是等闲之辈?那名骑兵猛的一个翻身,已经将身体藏到了马腹下面。
然后,白马骑兵一挺腰,从另一侧翻身上马,一手还拿过一支长矛,向后反刺!
长矛刺出,矛尖离张燕还有半尺,却突然停下。那名白马骑兵瞪着死鱼般的眼睛,身体不由自主的从马背上栽倒下去。
张燕一抖手,从敌人的心口处收回长枪。他被黄巾军战士们称为“飞燕”,正是由于身手矫捷,剽悍过人。如果论起枪法之快,十五万冀州黄巾军中,无出其右者!
“好小子!”
一员甲胄精良的汉将夸赞了一声,只以双腿控制坐骑,一摆马身,突然间就与张燕并驾齐驱起来。汉将的面甲之下,一对精光四溢的眸子,牢牢的盯住了张燕。
“试试这个!”
张燕一枪刺出,荡开了对手刺来的长矛矛头。淡红色的“战炁”,与对手纯白色的“战炁”搅成一团,激荡出阵阵光华!
只不过一次短暂的交锋,张燕立刻感觉到了巨大的压力。
敌将的纯白色“战炁”,属性为“金”。而张燕的属性,却是克“金”的“火”。按“五行相克”之理来说,张燕应当占有优势的。
可是,交锋的结果,偏偏却是张燕被压制了。
这种结果,只有一个解释。
那就是:
——敌将的“战炁”修为,比起张燕来,要深厚得多!
一击没有建功,敌将并未停下,反手一转,长矛扫过张燕头顶,掉了个头,居然用矛尾再次向张燕刺来!
不,不是矛尾,是矛头!
原来,敌将这支长矛,居然是古怪的双头矛!
一时大意之下,没有料到敌将兵刃古怪的张燕,匆匆的用枪杆一架,却没能完全遮架住。锋利的矛尖带着纯白的“战炁”,极为迅猛的刺入张燕的肋下,撕裂了轻铁甲的保护,狠狠的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