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色电子书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黄巾张狂 >

第57部分

黄巾张狂-第57部分

小说: 黄巾张狂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油灯里烧的油脂,烟尘甚大。程立轻轻拂去一点落在竹简上的黑渍,不由得有些心烦。
听说,临近的济北国的王宫里,有一件出自西京长安长信宫的宫灯。这盏长信宫灯2,不但外观精美,内部的机关设计,也巧妙无比。
这件宝物,不仅在点燃之后,毫无灰烬和异味,还能根据需要,自如的调节灯光的强弱。对于像程立这样人过中年,眼睛开始有些昏暗的士人来说,可是一件实用的宝物呢!
当然,这样的宝物,以程立现时的身家,那是想都不用多想的。如果不是今年三月的时候,程立设计击退了太平道妖人王度的反乱,得到县中大户薛房的尊崇,收到了不下二十万钱的钱粮布帛作为谢礼,程立甚至都不会在夜里点灯。
要知道,这区区一盏小油灯,一个时辰点下来,就要点掉一升黍米呢!
当然,以程立的修养,还不屑于为了一点灯油的黑渍,就心烦气躁。真正让程立有些意乱的,是今天傍晚时分从大户薛房那儿得到的一个消息。
“初三黄巾围谷城县令龟缩不敢战。”
这片木牍上的区区十四个字,让程立的心中充满了忧虑。
虽然木牍上说的是谷城被围之事。可是,考虑到东阿县城与谷城县城之间的距离,程立的鼻子,仿佛闻到的不是油烟的恶臭,而是战火的血腥。
——今天已经是初五了!
由于数日之前,兖州州师的都尉鲍信已经派出信使通知了东阿县令,正有一支来自青州的黄巾军大军,一路西向,想要与兖州黄巾军汇合。
如果黄巾军的动作足够快,在未来的两天之中,就可能从谷城进逼到东阿。身为深孚东阿城上下众望的“守城之胆”,程立必须充分考虑东阿城将要面临的种种难题。
然而,别看东阿城曾经成功的击退过,本地出身的王度黄巾军。可为此付出的代价,也非同一般的大。简单的来说,就是府库被掠夺,县中的丁壮、县兵多有逃散,军资米粮也损失大半。
在后来的数月里,为了支援兖州官兵的战斗,作为较为安定的一座城池,东阿县剩下的军资米粮,又多半被输送到军中使用。这样一来,东阿城的防御,其实已经变得极其的空虚。
万幸的是,这数月以来,除了王度的黄巾军,居然没有其他的黄巾军试图进攻东阿。但是,这种幸运,却又让东郡太守得以从东阿县抽调更多的壮丁,充作为皇甫嵩军运送辎重的民夫。
如果那些来自青州的黄巾军,没有被县兵的虚张声势给吓住,而是全力攻城。程立估计,最多十日,东阿城必破!
ps:1《司马法》一书,是我国古代重要兵书之一,大约成书于战国初期。据《史记·司马穰苴列传》记载:“齐威王(公元前356——前320年)使大夫追论古者司马兵法而附穰苴于其中,因号曰《司马穰苴兵法》。”
汉代对《司马法》评价很高,马融、郑玄、曹操等人的著作中,都曾以《司马法》为重要文献资料而加以征引,据以考证西周和春秋时期的军制。
2长信宫灯,是1968年出土于河北省满城县中山靖王刘胜之妻窦绾墓的一件著名文物。玩过《三国志7》的兄弟,应当记得可以从商人的手中买到这件宝物。
又ps:本人只会打字,在宣传一道上能力可谓差矣。对本文看得入眼的书友,能不能帮助宣传一下?不求别的,只求让人看看本书的质量如何。能帮这个忙的书友,本人真是不胜感激。
谢谢!



第82节 锐士悄悄至
如果那些来自青州的黄巾军,没有被县兵的虚张声势给吓住,而是全力攻城。程立估计,最多十日,东阿城必破!
不过,东阿的战略地理位置,并无什么重要之处。从这个角度来想,程立的心中,又隐隐存在着一丝侥幸。
——西南的仓亭,才是兵家必争之地。但愿这些青州黄巾军的首领,多少懂一些兵法韬略。不要舍本逐末,跑到东阿来浪费兵力……
这些问题,本来是轮不到既无官位,又无家财的程立来操心的。无奈,当上一次王度军攻城时,程立为了鼓舞守军的士气,于血肉横飞的城头大声朗读《春秋繁露》1之后,城中的官吏和大户人家,就将程立当做了最可靠的东阿城保护者。
这重身份,既是一种荣耀,又是一种压力,让程立的心常常感到沉沉的负累。但是,就算不考虑因此而来的名气,对未来“举孝廉”入仕的帮助。程立也必须想办法,让自己的家乡免于那些残暴的外乡人的荼毒。
——那么,青州黄巾若至,该如何抵御?
这支来自青州的黄巾军,战斗力到底有多强,程立自然不会清楚。但是,鲍都尉统帅的兖州州师,这些日子里南征北讨,擒斩的黄巾乱党,没有一万,也有八千。其战斗力之强,比起东阿的县兵来,简直是不可同日而语。
可这样强大的兖州州师,却无法阻挡人数不过万余的青州黄巾军。则这些青州黄巾军的战斗力,就可见一斑!
程立盯着竹简想了一阵,心情却越发的烦乱了。
看来,明天必须先去拜访薛公【薛房】,再去求见县令,好好的加强一下城防,聊以尽一尽人事。
“梆梆……”
街道上传来更夫的梆子声。时间已经到了二更天【亥时21:00——23:00】,入夜已深。程立在草席上端坐了这样久,感到身体有些酸麻,便起身活动了两步。
屋里的响动,似乎惊扰到家中的其他人。一个衣着朴素的中年妇女在门外出现,对程立说道:
“丈夫,夜晚了,小武儿和小延儿也睡了许久了。你也安歇了!”
程立“唔”了一声,便要吹灭油灯。然而,就在此时,程立心中莫名的一惊,沉下心仔细一听,仿佛听到不远处有人正在惨叫!
“丈夫,怎么了?”
妇人见程立突然呆住,不由得关切的问了一句。但是,紧接着,一声更加响亮的惨叫,让她的脸色,突然变得惨白一片!
妇人不由自主的前进两步,拉住程立的手,紧靠着眼前人那八尺三寸的高大身躯,才感到心中的安定。
“走!”
程立牵着妇人的手,快步出了房屋。这时,第三声惨叫声,以及夹杂在沉闷空气里的警报声,才开始连续的响起。
“敌袭!”
“是蛾贼!”
一片惊惶中,程立突然转身面对着妇人。虽然星光暗弱,月色阴晦,妇人依然可以感受到程立眼中的那份坚定。
“马上叫醒小武和小延,别管家中的细软,只带上面饼和饮水,走后门,出东门,直奔渠丘山!记住了吗?!”
“那你呢?”
妇人虽然深知丈夫的习性,却依然忍不住要问。程立一手摘下高挂于墙边的长剑,决然的说道:
“仆深孚一县吏民众望,自然要尽力而为!”
看了一眼脸上毫无血色的妇人,程立温柔的摸了摸她的脸,微笑着说道:
“且放宽心。仆可不会‘明知不可为而为之’。贼势若大,仆不会白白送死的!”
街道上的惨叫声,越发的近了。程立轻轻推开妇人,低声喝道:
“还不快去!”
见妇人转身钻进小武和小延的房间,程立正了正衣冠,拔剑出鞘,推开大门,来到了街道上。
街道上,暂时无人。
惨叫声,依然在逼近。
程立转身,背着惨叫声传来的方向,拔腿狂奔。
他不是逃走,只是在找人。面对着这样突如其来的夜袭时,最需要的,不是别的,而是经过有效的组织,重新恢复战斗勇气的合格战士。
符合这种条件的战士,在东哥县城中,不是没有,只是非常稀少。不过,程立相信,只要自己组织得当,未必不能成功的拉出一支百人左右的反击部队。
有了这样一支部队作为基本,无论是选择进攻,还是坚守城中,抑或撤退出城,都可以有所作为。如果敌人来的人数比较少的话,说不定等到支持到天亮,回过神来的县中吏民,就会自发的跟随在自己的身后,将这些夜间骚乱的制造者一网打尽。
程立疾步的奔跑着。他的第一个目标,是离他家四十八步远的兄长家。
程立的兄长,在两年前已经过世。但是,兄长的四个儿子,却依然聚居在一起,没有分家。由于程立兄长生前经营有道,家中颇有一些田地。如今,田地因为战乱而抛荒,可是负责田地耕作的七、八户宾客佃户,却没有因此而流散。
在程立这个二叔的提议下,他的几个侄儿将家中的丁壮尽皆组织了起来,加以武装。当前这个关键时刻,程立一到,有了主心骨的程氏,至少能拉出一支十五人的队伍。
夜风凉爽。
就在程立离兄长家还有二十五步的时候,他已经将今夜应当采取的所有措施,都有了明确的计划。
在拉出程氏的十五到二十人的队伍之后,程立的第二个目标,是距离兄长家一百三十七步的大户薛房家。薛房作为东阿县城中排在第三位的豪强大族,家中至少可以动员出六十人的精壮。
以这些人作为基本,程立只需要再裹挟城中几十名有勇胆的壮士,便足以凭借这些人员,借助熟悉地形的优势,与来犯的贼人,周旋到天明!
来到兄长家大门外,程立伸手,在大门上大力的连拍了十多下。听到院内喧哗声渐渐响起,程立后退了几步,脚下猛然发力,蹬蹬蹬三步,仗着自己身高臂长,在门边的院墙上一借力,居然就跃上了兄长家的院墙墙头!
“什么人?”
被巨大地门环拍击声所吵醒的程氏族人,正要睡眼惺忪的去院中开门。突然间,墙头冒出一个人来,将这人大大的吓了一跳。
“是你二叔,小四!”
院中的人,一时还不敢确定。直到程立大步走到他跟前,那个小四才借着昏暗的灯火,确定了来者的身份。
“叔,甚事这么急啊?”
程立对着小四一瞪眼,将小四吓得一愣。
“甚事?兵事!有贼寇入城了!赶快披挂了,叫大伙儿全起来!”
程立的声音,将几个被惊醒的汉子吓了一跳。不过,这位二叔向来极有威仪,而且说话料事级准。程氏的族人们虽然心中有着疑虑,却无暇问出来,只是赶紧爬起来,听从程立的调配。
“所有老弱,尽皆出后门,向东出城,去渠丘山汇合!其他人等,尽量武装好,家中有没有面饼?一人拿一个,等会儿填肚子……”
这时,被从美梦中搅醒的众人,听到外面时不时传来的一声声惨叫和惊呼,也终于弄清楚了自己现在所处的状况。他们默不作声的分配武器,披起铠甲,集结在一起,准备在程立的指挥下,迎接不可预测的未来。
然而,还没等程氏族人准备完毕,从后院的猪圈附近,突然传来一声惨叫!
ps:1《春秋繁露》一书,是西汉大儒董仲舒的政治哲学著作,是对孔子《春秋》大义的引申和发挥。在汉代,此书是儒家子弟的重要治学经典之一。
至于此书的内容,发挥“春秋大一统”之旨,阐述了以阴阳、五行为骨架,以天人感应为核心的哲学\神学理论,宣扬“性三品”的人性论、“王道之三纲可求于天”的伦理思想及赤黑白三统循环的历史观,为汉代中央集权的封建统治制度,奠定了理论基础。



第83节 欲求国中智【上】
然而,还没等程氏族人准备完毕,从后院的猪圈附近,突然传来一声惨叫!
惨叫的人,是一个婢女。
这名婢女,因为心慌,所以忍不住要上厕所。而汉朝的时候,厕所与猪圈是连在一起的。那婢女急急的来到猪圈旁边,猛一眼看去,却见到几件闪耀着微光的兵刃,和几个不明来历的陌生人!
“暴露了!”
来袭者低低的骂了一句,正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