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色电子书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黄巾张狂 >

第35部分

黄巾张狂-第35部分

小说: 黄巾张狂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第50节 豪杰夜带刀
在距离坞堡五里之外,有不少的人聚集在一起,想要打破这一片寂静。
天空万里无云。
一轮明月当空。
借助满月的月光,这些人才能够不打灯火,顺利的在这里集结。饶是如此,一些眼睛有“夜盲症”的人,还是不得不依靠其他同伴的指点,才得以完成行动任务。
为首的人,是一个身高比八尺略低一些的魁梧汉子。虽然看起来年纪不大,可是脸上的那道刀疤,已经充分的展现了此人的彪悍气息。
“仲台,今夜之事,就全靠你了。”
一个身材削瘦,腿有残疾的中年人,对为首的年青首领说道。
“叔父大人放心。这些‘蛾贼’,也不知是从哪个旮旯犄角里蹦出来的,居然敢来捋俺们的虎须。也不打听打听,俺泰山有什么出彩的人物!”
“仲台切不可大意。这些蛾贼,进退行动之间,颇有些章法,不是寻常那些乌合之众。而且,为首的头目,极为凶悍,仿佛有‘千人破’的实力。若不是此人凶悍,堡子也没有这么容易就被蛾贼给破了!”
年青首领有些不以为然,笑了一声说道:
“那‘太平道’第一高手的武艺,俺也不是不知道。宣高兄弟两个月前,不是还和曹豹那厮交过手吗?曹豹那厮的武艺,比起管亥来,也只是略低一筹而已。”
“虽然宣高兄弟略输了一筹,可是这样来算的话,宣高兄弟也只是比管亥低了一筹。可是,宣高兄弟年纪不过十九岁,武艺还有得长进的余地。而那管亥,正是武艺的巅峰时期,只有走下坡路的分。”
“太平道里的第一高手,武艺不过是这样,其他的武士,再强又能强到哪里去?”
瘸腿的中年人,听到对方说起自己的儿子,心中也极为喜悦。不过,转眼之间,他的心情又低落下来:
“奴寇这孩子,都是我误了他啊!若不是我被诬陷入狱,他也不会被官府所通缉。要不然,以他的武艺,上次鲍都尉来泰山招兵,奴寇这孩子,屯长不敢说,混上个队率,应该没什么问题。”
年青首领略略撇了撇嘴,说道:
“鲍信那厮,也是个有门第之见的高门子弟。上次他招兵,俺也去看过,寻思着若是肯给俺个屯长当当,俺就带着手下这百来号兄弟投奔了他。”
“结果,却看见有个姓于的小子,使得一手好长矛,即使在那个侯成手下,也能撑过十招。只可惜这样一条好汉子,却只是因为叔父经商,就被鲍信贬斥,连个什长都没捞到,只当了个区区伍长。俺见到鲍信这幅嘴脸,也没了投军的心思。”
瘸腿的中年人嘴上不说,心中却在暗中嘀咕:
——老子当年可是华县的豪杰,官面上的人物。你这样的土豪,如何能跟我相比?
当然,这番话语,也只是在心中想想。表面上,瘸腿中年反而殷勤的嘱咐道:
“虽然贤侄你武艺出众,比之那管亥也差不得多少。不过,兵战凶危,还是要小心为妙……”
“俺知道了。小命只有一条,俺会小心的。叔父大人,现在该来的人也都来的差不多了。那条地道在哪里,还要叔父大人亲自带俺们去。”
“那就随我来!”
瘸腿的中年人,也是曾经雄霸一方的人物,一瘸一拐的走路,速度竟然不比常人慢。他带着年青首领和一帮精壮随从,来到一间猎人小屋面前,指了指屋前炉灶的位置,说道:
“地道的入口,就在这里。”
年青的首领让人挖掘灶台,不过挖了两下,果然发现了一块铁板。揭开铁板,一条黑黝黝的地道,就展现在众人面前。
“地道狭窄,通行困难,容不得太多人。”
瘸腿中年人介绍道。他是被天平军占领的那座坞堡的堡主,对坞堡中的情况,自然十分清楚。
年青的首领对此早有计较。他将手一招,点过十条壮汉,各持刀戟,束紧了全身,做好了下地道的准备。最后,他对着一个三十上下的汉子和那个瘸腿中年人施了一礼,说道:
“叔父,大哥,外面的事情,就全靠你们了!”
“小心啊……”
那个大哥固然年纪更大,可是才能远不如二弟,向来是担任二弟的副手。虽然知道事情已经决定下来了,还是忍不住说道:
“二弟,不如让俺替你下去……”
年青首领一摆手,说道:
“俺若不上前,谁愿意去拼命?大哥不用多说,外面的事情也不轻松。”
看着前边已经有四、五人钻下了地道,年青首领不再说话,对外边的人挥了挥手,紧了紧背后的双戟,一步一步的陷入了阴暗的隧道中。
等这些通过地道,潜入坞堡的勇士全部出发之后,首领大哥与瘸腿中年对视了一眼,各自招呼己方的部曲,悄悄的整备起战斗器械。
这三、四百人,虽然盔甲不多,只有二十余具,但是人人都携带了至少两件兵器。一些强壮的头目,身穿皮甲,腰间跨刀,背后背弩,手持矛戟,旁边还放着钩镶盾牌之类。这样的装备,就算是在大汉的北军军中,都不会被算做寒酸。
他们这一次的进攻计划,说穿了很简单,就是八个字:
“攻敌不备,里应外合!”
天平军的数量,比这些人多得多。但是,在攻陷坞堡的当天,又有几个人能够想到,那些落荒而逃的坞堡中人,这么快就能获得援军,展开反攻呢?
而且,这些反攻者,还要先跨越坞堡城墙的阻碍,再来以寡击众!
这样大胆的军事计划,至少那个姓名叫“张狂”的家伙,是不敢轻易做出来的。但是,自诩为“泰山第二豪杰”的孙观,就有这个胆子。
在结合了坞堡堡主修建坞堡时,所秘密留下的地道之后,这个奇袭计划,已经有了很高的成功可能。
先以小股精锐,潜入坞堡中,偷偷的除掉城门的守卫。然后大队人马一拥而入,虚张声势,让敌人惊慌失措,从而土崩瓦解。
整个计划,简单明了,却切实可行。说实话,若不是机缘巧合,这次进攻的条件,也没有那么容易达成。而能够在现有的条件下,果断的做出决断,执行有效的策略,在瘸腿中年眼中,这个出身不正的孙观,倒是真有“泰山第二豪杰”的风范。
当然,这番评价,未尝没有瘸腿中年人的儿子,被孙观尊为“泰山第一豪杰”的缘由。
时间一点一点的流逝,瘸腿中年和孙观之兄长孙康,带领着手下,人人衔枚,轻手轻脚的潜伏到距坞堡南门不过四、五百步的地方,准备一看见城头火起,就立刻冲上去抢城!
一刻钟过去了。
两刻钟过去了。
城头上没有火起,可是南边的城门,却骤然打开!
孙康的眼睛猛然瞪大,呼吸粗重起来,努力的辨认着城门洞里出来的人,到底哪一个是自家兄弟孙观。
第一个,不是。
第二个,不是。
第三个,依然不是!
——等等,不对劲啊?!
孙康偏起头,想要问一下身边的瘸腿中年人。不料,他一眼望去,身边的中年人,居然不知在什么时候,已经开始后退了!
ps:人物——孙观。
孙观是汉末泰山群寇之一,每次出战时,孙观总是一马当先,冲锋陷阵。作者据此认为,这位的胆气,非同寻常。



第51节 群氓一走私
孙康偏起头,想要问一下身边的瘸腿中年人。不料,他一眼望去,身边的中年人,居然不知在什么时候,已经开始后退了!
“快撤!”
中年人低声说道。
“什么?”
孙康没有听清楚这句话。
“快撤!”
这一次,瘸腿中年人是用吼出来的。话音未落,这个中年人从地上一跃而起,向着后方就是一阵狂奔。他手下的几十号随从,有学有样,纷纷撒开脚丫子就跑!
这个时候,孙康就算是再木,也反应过来了。他学着瘸腿中年人,掉头就跑,一边跑,还一边大叫:
“撤!快撤!俺们中计了!”
孙康手下,有不少人流露出犹豫之色。这样还没有遇见敌人的面,就狼狈逃窜的行为,可不是好汉的做法。但是,一些脑袋机灵一点儿的人,马上就给同伴解释:
“孙老大(孙观)可是从地道潜进了坞堡里呢!按理来说,应该是先点火,通知咱们前进,再打开城门的。现在没有讯号,城门就这样不声不响的开了,不就说明,孙老大失手了吗?”
有了这样一番解释,大家的那股子血勇之气,一下子全都消退了。大家伙心中暗暗咒骂‘大孙’(孙康)的没种,却也不肯呆在原地等死,立刻一窝蜂的向后退去。
但是,这样的做法,是否适合呢?
从坞堡中冲出来的,果然不是孙观等人,而是全身披甲,手持长矛的一队天平军战士。这些战士行动有序,配合默契,一看便知训练有素。为首的那人,年纪不大,但是表情沉毅,有古代大将之风,正是天平军中统御第一的百人长:于禁,于文则!
面对敌人的奔逃,于禁手中长矛一指,大喝一声:
“追!”
于是,这一支百人队,便以整齐的行军队列,五人为一排,纵列前行。令人吃惊的是,这上百人的队伍,脚步落地的声音,居然可以清晰的分辨出来。
“……踏、踏、踏、踏……”
“鬼……鬼啊……”
在前方狼奔猪突的兵荒马乱中,后方的脚步声有规律的响起,让落在后方的溃卒肝胆俱裂,以为遭遇到了什么鬼神。胆大的加快脚步逃跑,胆小的就跪倒在地,全身瑟瑟发抖。
一方是全力奔逃,一方却是列阵追击。这样的情况下,双方的距离正在被逐渐拉大。不过,对于这个现象,于禁脸上,却是毫无表示。
原因很快出现了。在这些溃逃的夜袭者前方,居然出现了一队火把!
火把当然不会让这些悍勇之士心怀绝望。但是火把下有人。
人的数目不多,约为五十之数。这点儿人,也不至于让这些溃卒绝望。但是人的身下,居然还有马!
“妈呀!是骑兵!……”
“怎么会?……哪来的骑兵……”
一排整齐的弩箭射来,一下子就撂翻了跑在前边的七、八个长腿汉子。为首的一名骑兵,更是一催胯下战马,手起刀落,连砍三名从弩箭下逃得性命的溃卒!
紫金色的“战炁”亮起,将马上骑士的矮小身材,映得分外英武。一轮满月之下,圆滚滚的头颅冲天飞起,溅落漫天飞血,仿佛眼前的骑士,就是冥界恶鬼的化身。以至于一些胆子小一些的溃卒,居然被吓得屁滚尿流,散发出阵阵难闻的恶臭。
“降不降!”
乐进虽然身材矮小,可是嗓门着实了得。被他这么一吼,无数的溃卒跪倒在地,齐声大叫:
“愿降!愿降!……”
请降的声音是如此的大,以至于两里地之外的坞堡城头,居然也隐隐约约的听到了。陈登端起精致的瓷杯,轻轻抿了一口杯中的茶水,笑道:
“无忌果然神机妙算,运筹帷幄之中,决胜于千里之外。可喜可贺!”
“元龙过奖了!若不是元龙的暗示,我又怎么能想到,要小心提防呢?”
张狂也轻轻抿了了一口瓷杯中的茶水,谦虚的答道。
本来,在这样一个小小的坞堡之中,居然发现了三百多石上好食盐,本身就是一件非常奇怪的事情。再加上身为徐州地头蛇的陈登,在用餐时的明显暗示,张狂若是再想不到什么,就不配与陈登交上朋友。
更别说,谢逊、泰大师和于禁等人,也利用机会,对张狂提到了这一点。
盐这种东西,在当时是属于官卖之物。普通的豪强大族,虽然坞堡中也会储藏一些盐货,却不可能一下子存上个几百石。
更何况,这些盐货,竟然是连陈登这样的豪强家族,都觉得相当不错的货色。
所以,张狂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