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色电子书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黄巾张狂 >

第292部分

黄巾张狂-第292部分

小说: 黄巾张狂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方后援。如此一来,冀州的腹地难免空虚起来。
虽然冀州军的主力,几乎全都出动在外,可在后方郡县里,也就是邺城作为治所,还能够收罗出五千郡兵用于守备。如果是其他兵员空虚的郡县失守,麹义是丝毫不会奇怪。但是,偏偏张狂一出手就拿下了邺城,这难免让麹义心里产生了不小的疑惑。
——邺城好歹也有五千守军,怎么一转眼,就被张狂小贼干净利落的给拿下了呢?
麹义的疑惑,也是袁绍的疑惑。
接到邺城失陷的消息时,袁绍正在下博城里举办一个规模不小的宴会,宴请安平国中的知名士人,共商击退公孙瓒以后,对冀州的治理中,可能出现的各种事项。
作为天下敬仰的士人领袖,倾心于袁绍的士人不要太多了。即使是在堪称苦寒之地、士人稀少的幽州,也有不少地方豪强乐意与袁绍暗通曲款。所以,袁绍非常清楚一点,刘虞已经断了公孙瓒军的军粮供给。没了刘虞的粮草供应,公孙瓒军即使再能打,半月之内,也必须撤回幽州。
——冀州已定!
怀着这份轻松的心情,袁绍才会有心情趁机宴请领地中的士人赴宴。要是前线的战况紧急,鬼才会有心思,去做这些风雅之事呢!
话说,袁绍打算拥立刘虞为汉帝的主意,乃是谋士辛评所出。袁绍这么做。当然不是真的想要帮助刘虞登上帝位。在他对未来的规划中,天下应当是属于袁氏一族的。说白了,袁绍这么做,只不过是一个离间计,离间的就是刘虞和公孙瓒的关系。
哪怕刘虞与公孙瓒不和,但在名义上。公孙瓒依然是刘虞这个州牧的部下。至于实际上,刘虞虽然指挥的比较艰难,却还是勉强可以调动公孙瓒的。
刘虞想要做天子,就必须先理清楚部下。而公孙瓒作为幽州最知名的大将,天生与刘虞性情不合。刘虞若是老老实实的当他的幽州牧,凭借刘虞在整个北地的威望,公孙瓒就没有理由,也没有实力反抗刘虞。可刘虞若是真的动了心,痴心的想要当上天子。公孙瓒必然会借着这个理由对刘虞翻脸——他忍刘虞其实也忍得很辛苦的。
辛评向袁绍提出这个计谋,赌的就是刘虞在幼天子刘协被凉州叛贼控制以后,对至高无上的天子之位,心里多多少少有着那么一丝想念。
而事情的发展,也一如辛评的预料。面对从法理上开始变得合理的皇位诱惑,袁绍倾尽全力在战场上都没能击败的公孙瓒,如今却因为刘虞的贪心,将自动的从河北争霸战中退出。
可是袁绍没有料到。自己刚刚好不容易出奇谋,将一匹来自北疆的恶狼赶走。突然间却又从西方蹿出一只更加难缠的恶狼!
在宴会当中,听到邺城失陷的消息时,袁绍面对如云的宾客,只是脸色略变,很快就恢复了正常。就好像他听到的,不是自己家眷所在的邺城失陷的消息。而是仆役不小心打破了几个杯子之类琐事。
直到最后一个士人宾客被送走,宴会圆满结束之后,压抑了许久的袁绍才狂怒的发作起来。他阴沉的拔出腰间佩剑,一剑狠狠劈下去,将一个摆放在案几上的银质酒壶劈成两片。仿佛要发泄全身的怒气。然后,他才招过休息了一阵的报信者,大声叱问道:
“这到底是怎么回事!!!”
面对主公的暴怒,报信者虽然想要摆脱这种恐怖的经历,可是由于所知不多,终究没能说出更多的有用消息。不过,这个坏消息里有一个不幸中的大幸,就是留在邺城的袁绍高层家眷,似乎并没有落入并州人的手里。
好在袁绍毕竟养气有成,不会随便迁怒于人。袁绍也知道自己的愤怒是不应该的,在得知家眷已经成功的从邺城撤退,正在前往斥丘县的路上,袁绍重新平静了下来,对报信者和颜悦色的说道:
“你做的很好。等会儿去管家那里,领五金赏赐。”
得到这份意料之外的厚赏,报信者脸上大喜过望,一叠声的称颂“主公英明”,小步倒退着离开了庭院。不过,等此人一离开,袁绍的脸色立刻再次阴沉下来。
看着因为收到消息而自动聚拢到袁绍府邸的文武众臣,袁绍只是说了一句:
“郭图,将消息打听清楚,派个得力的人去,别再像上次那个郭嘉那样,只会发牢骚!”
“诺,主公,我亲自去查!”
直呼人的姓名,可是很不客气的行为。听到如此不留情面的训斥,郭图紧张的满头都是大汗。但这也怪不得袁绍。按照袁绍手下众多幕僚的分工,对太行山的情报刺探,属于郭图的负责范围。在并州人突然间的入侵以后,袁绍没有将郭图当众夺去官位,已经算是手下很留情了。
当然,这从侧面也反映出,郭图在袁绍心中分量不轻。而郭图对袁绍,向来也是兢兢业业的全力效劳。看在这一点上,袁绍的呵斥,其实属于雷声大,雨点小。
至于袁绍口中提到的郭嘉,那是郭图的一个远房族人,从小以机敏过人闻名,也曾经在袁绍手下出仕过。
只是这个郭嘉生性放荡,好饮酒亵妓。不久前,郭嘉那厮一时手紧,居然将归他掌管的公帑悄悄拿出来,用以请客私用。这件事情被田丰发现,郭嘉那厮立刻被袁绍斥退,随后去向不明而郭图也因此而吃了好些挂落。
“诸位的家眷当无大碍,正退往斥丘。诸君若是无事,镇之以静便可。”
说完这句话。袁绍便挥挥手,让众人退下。众人听到家眷无碍的消息,表情各不相同。有松了一口气的,有喜极而泣的,还有简单念叨几句便表情如故的。不过,有一点可以肯定。他们的心情都得到了成功的放松。
不过,邺城毕竟陷落了。这座冀州的有数大城,府库中储存有足够五万大军使用半年的钱粮。它的陷落,让袁绍在河北的基业,出现了一个很大的裂隙。一个不好,冀州就可能不姓袁了……
当夜,下博城里不少高官,家中的灯火整夜未息。车骑将军的临时府邸,自然也是其中的一座。
面对当头而来的大麻烦。袁绍一方的谍报力量全力动员起来。随着时间的流逝,袁绍一方终于在两天后,将邺城陷落的情形大致还原了出来。
邺城陷落的原因,依然是老掉牙的里应外合。但是,这种看似简单的计策却能够屡屡生效,足以说明它的有效性。
当袁绍一方全力应对公孙瓒的最后攻势时,负责守卫邺城的人,是魏郡太守栗成。此人又是一位天下知名之士。可惜军事能力不足。袁绍当然知道栗成的军事能力不足,所以特地在后方留下了别驾田丰。负责主持邺城及周边的防御事项。
田丰虽然同样是天下知名士人,可是对兵法和权谋都有着极为深刻的认识。由他主持的防卫,按理来说不会有多少漏洞。然而,他毕竟不是魏郡的正主儿。魏郡太守栗成自然不会甘心权柄被田丰侵夺,在交出邺城的防御权力的同时,却依然保留了魏郡郡兵的人事任命权。
后面的事情坏就坏在。栗成所作出的一项重要任命上。
在栗成的部下,有一个叫做陶升的家伙。此人原本属于太行山诸部之一,自称“平汉将军”。后来,由于不满张狂对太行山诸部的强力整合,数年之前。陶升带着心腹部曲五百人脱离太行山,投奔前任魏郡太守。
前任魏郡太守对陶升的投奔,表现得不冷不热,只给了陶升一个县尉的吏职。现任太守继任时,陶升的地位依然只是个二百石。不过,陶升此人颇有眼色,而且胆量也足。在栗成上任以后,他第一个向新太守栗成表示了忠心。
栗成当时新任太守,正好也需要一个熟悉郡中事物的小吏辅助自己。在看到陶升献上的价值五十金的重礼之后,栗成便很大度的将陶升纳入亲信的行列。经过随后的一番努力,陶升这厮居然成功的在陶升部下,爬到了“假郡司马”的位置,手中掌握郡兵六百,并负责了一座城门的守备任务。
可是,谁能料到,这个陶升,居然是太行军暗中埋伏下来的棋子呢?
安定元年【193年】二月初八夜晚,陶升打开城门,将来自太行山的三千并州精兵放入邺城。邺城守军猝不及防之下,毫无还手之力,城池遂告陷落。魏郡太守栗成被杀,五千守军大多非死即降。
好在刺史府别驾田丰行事警觉,一发现敌人入侵,立刻调动刺史府亲卫军两百人,接管了附近的一处郡兵兵营。
凭借中手中的千人杂牌军,田丰成功的保护着冀州刺史袁绍和诸位重臣的家眷,逃出邺城的城墙范围。而入侵的并州军由于人数不够,又急于控制邺城城防,没有精力分兵对田丰一行进行追击。如此状况下,田丰一行人遂成功抵达位于后方的斥丘城,稳住阵脚,并即刻向袁绍求援。
不过,这还不是邺城陷落的全部内幕。比如说,涉县驻扎的两千步卒,为何会对并州军的入侵毫无预警?这等事情,可不是区区一个魏郡“假司马”可以做到的。
郭图无法回答这个疑问。可是很快的,答案,出现在第二天的谍报当中。(未完待续。。)
ps:  感谢书友nightsmk3的月票。你的关注让我很是开心。



第11节 冀土奇袭谐【三】
“居然会是董公仁?!”
袁绍看着郭图献上的谍报,抬头看了郭图一眼。
“是。”
郭图终于恢复了平日里那副沉稳自若的模样,态度恭谨的回答道。
董昭,字公仁,济阴定陶人。此人虽然出身寒门,却在年轻时便于郡中有了不小的名声。据说在使用了某些暗地里的手段以后,董昭成功的挤下同郡的几位名士,被郡守举为孝廉。
在朝廷中担任了好几年侍郎1以后,董昭在两年前选官,出任巨鹿郡瘿陶县令。虽然只是一介县令,可瘿陶却是巨鹿郡治所在。担任这等要地的县令,虽然上头有个现管在,行事碍手碍脚,却可以在第一时间获得郡中的消息。而袁绍进入冀州以后,此人是第一批向袁绍表示服从的冀州官吏。由此董昭便入了袁绍的眼帘。
后来公孙瓒与袁绍交战,巨鹿郡原本的太守李邵和郡中仕宦,认为公孙瓒兵力强盛,都想要投奔公孙瓒。董昭在参与完李邵和郡中豪强的反袁聚会之后,立刻写信揭发李邵的行动,从而得到了袁绍的赏识。随后,袁绍果断派出大将颜良拿下李邵,以私通外贼的罪名将其斩杀,而董昭则被任命为新的巨鹿太守。
董昭初上任,便在郡中士绅面前,大胆的伪造了一份袁绍的檄文,以袁绍的名义,斩杀郡中孝廉孙伉等十余名知名士人。由于有李邵被杀之事在前,郡中居然没有几个人怀疑这是假的。当全郡士人因为袁绍的檄文而惊惶恐慌之际,董昭又挨个予以安慰。如此软硬兼施之下,他于是顺利将全郡都安定下来。
对于董昭这种假借自己的名声来杀伐果断的行为,袁绍心中极为不喜,却不得不捏着鼻子表示嘉许。毕竟。董昭的行为也是在为袁绍做事。哪怕他做的有些出格,也不是为了自己的私欲。如果袁绍因此而处罚董昭,怕是他的手下以后遇到为难之事,就不敢大胆的去干了。
所以,不喜归不喜,袁绍不但不会处罚董昭。还打算将他加以重用。不过,等董昭惹上了足够多的怨气以后,袁绍也不介意借他的人头,去平息冀州士绅们的怨气。
在得知魏郡太守栗成被杀之后,袁绍挑选栗成的继任者时,第一个想到的,便是董昭这个胆大能干的手下。可是谁能料到,策划了此次并州军东侵事件,并一举攻克邺城的幕后谋主。居然就是这位看起来眉清目秀的白面书生?
当袁绍因为得知董昭居然是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