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色电子书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黄巾张狂 >

第222部分

黄巾张狂-第222部分

小说: 黄巾张狂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就算说不上是一呼百应,可就凭张杨在丁原死后,依然能成功的依靠自身的兵力,从董卓手中,顺利得到上党太守一职,可见他在并州的声望不差。
而且,张杨的手下,多半是当年丁原部下的精锐战士,实力相当可观。
自从丁原自杀以后,他原本的那点儿势力迅速的土崩瓦解。有投奔了荣升骑都尉的吕布,有投靠到河南尹王允手下的,也有直接辞职回乡的。但是,丁原部下里最为精锐,对丁原最为忠心的一支部曲,却是在军侯杨丑的带领下,返回并州,投奔到张杨帐下。
这样一来,张杨手下的军队,就达到了骑兵八百,步卒三千四百的数量。凭借这些兵力,张杨也许无力威胁太行军的活动。不过,在上党豪强的支持下,以这些兵力稳守一个地形险要的上党郡,张杨表示却是毫无压力。
所以,太行军若是指望用武力来吞并张杨,可能性极小。但是,张狂也不是对张杨毫无办法。比如说,在张杨手下的几员骨干部将里,就有能与太行军拉的上关系的人。(未完待续。。)



第67节 太行根基盛【四】
目前张杨手下,最为重要的部将,有穆顺、杨丑、眭固、卞喜等人。
其中,穆顺是张杨在丁原手下时的老同僚,关系向来不错。杨丑与张杨关系平平,只是不愿意投靠“出卖”了丁原的吕布,这才率军返回并州,屈居于同僚张杨之下。
至于眭固和卞喜二人,说起来背景就有些复杂了。
这两人,原本都是参加过“黄巾之乱”的蛾贼头目,效力于“人公将军”张梁部下。后来张梁战败身死,部下溃散四方。眭固原本是党人出身,颇有智略,见事不可为,便劝说了卞喜与自己一齐带领残部逃入太行山。
本来,眭固与卞喜逃入太行山以后,虽然日子过得紧巴巴,却也算是自在,胜在没人管。可惜的是,好景不长。当张狂领着一帮子精兵悍将,从太行山一带强势崛起,不断吞并驱赶其余小股的黄巾军残部时,眭固就面临着一个简单的选择:
——是投靠张狂,还是试图保持独立?
这个问题,没有让眭固犹豫多久。当同为黄巾军残部的“司隶”所部,被张狂毫不留情的斩杀一空以后,眭固就极为自觉的奉张狂为盟主,遵循张狂的号令行事。
如此一来,眭固就成为了张狂名义上的部下,算是外围势力之一。而张狂也没有那么多精神,去盯着眭固这一类没有威胁的小股部队。除了偶尔需要听从张狂发布的几个命令,还要定期的向太行军大寨缴纳些许钱粮,眭固的处境,其实与之前没有多少区别。
不过,作为一个老牌的士人,眭固是有自己的想法的。山贼这等没有前途的职业。他当然没有兢兢业业干上一辈子的打算。
眼看太平道在张角故去后四分五裂,完全不成气候,黄巾军已经不太可能成事。而党人所受到的“党锢”,也被朝廷给取消了。在这样的背景下,眭固就开始试着,联系一些当年的老朋友。
时任冀州刺史的王芬。当年与眭固算是有着一面之缘。有着这样的情面在,王芬上任不久,便与眭固恢复了联络,暗中建立了一条极为秘密的书信联络。
也正是眭固暗中泄露的一系列太行军外围情报,才让王芬得以掌握太行军的大致动向。他可以乘太行军主力不在之时,指使麹义统帅的亲兵部队,袭杀了多位与太行军关系密切的冀州土豪,所依赖的情报,就有不少来自这里。
随后。王芬又在眭固的请求下,将眭固介绍给新结识的同道王允。王允虽然看不起厕身为贼的眭固,最终还是瞧在大家都是想要诛除宦官的份上,秘密出谋划策,为推动太行军的招安事项,出了一点儿力气。
太行军既然被招安,那么眭固作为太行军的分支之一,也享有了被招安的待遇。正巧这时张杨奉丁原之命。到上党一带来剿灭盗匪。眭固抓住这个机会,通过名士王允的介绍。与张杨搭上了关系,终于顺利的被张杨收编为并州州师。
张杨虽然待人宽厚,有容人之量,毕竟不是傻子。对眭固这么一位曾经在张梁手下混过的大豪,张杨多多少少,还是有些提防的。
所以。为了分割眭固带下太行山的五百“义兵”,张杨便故意将眭固手下的头号勇将卞喜,提拔为军侯,与眭固并列。
程昱所说的拉拢张杨,指的就是从眭固着手。暗中操作,来拉拢张杨。眭固虽然与太行军本部关系并不密切,毕竟在太行军的旗帜下呆过一段时间。在如今太行军势力明显膨胀的情形下,想来眭固也不至于拒绝太行军给出的好意。
“那么,联络眭固之事,就交给先生了。”
两人讨论以后,张狂对此事定下了基调。
在今年,太行军先是于年初开春时节,派出乐进、赵云等率领一千余骑兵,联手鲜卑大人宴荔游,击败了鲜卑大王和连的试探进攻。后来,张狂又出动五千步骑、万余民夫,联手董卓军瓜分了白波谷。
经过这等程度的使用,张狂若不想过度消耗己方的战争潜力,就不适合再次大举用兵。所以,以计略图谋上党一郡,便是张狂唯一的最好选择。
“眭固之事,可以请地师出面,庶几可事倍功半。另外,无忌,你可真是慧眼识人啊!你看中的那个史阿,这次又为我军带来了一份大礼呢!”
“哦?什么大礼?先生快说……”
张狂对于自己能在一念之间,将史阿网罗到麾下,也是极为得意的。
史阿归附不过一年,就为太行军屡立大功。特别是他在去年潜往冀州,不但查出了伏杀张狂大舅子赵风的幕后凶手,还无意间揭露了冀州刺史王芬的叛乱图谋,逼王芬自杀了事。
由于这些功绩,史阿目前已经升到了“门下督盗贼”的官位,秩四百石,离他这一生的志向——秩六百石的官家大吏,相隔已经不远了。
“这次,史阿可是为无忌你引荐人才来了。”
对于史阿的举荐,程昱无疑相当满意,于是细细为张狂解说。
史阿所要引荐的人才有两位。一位姓鲍名出字文才,是司隶京兆尹新丰人。他与史阿同出于“天下第一剑客”王越的门下,是史阿的师弟。
王越有正式的入门弟子七人。其中,论起机变和所学渊博程度,史阿可居第一。但要单论武力,鲍出虽然年轻,却以一手“千军辟易”刀法,高居七人之首!
更加难能可贵的是,鲍出虽然师从于剑客王越,偏偏一身武学,与王越所擅长的技艺大相径庭。单挑独斗,其实并非鲍出的擅长。
以师傅王越的评价来论,鲍出最适合的场合,居然是在军旅之中,结阵而战。假若能够在军中磨练十年,王越断定,鲍出定然能够晋升为大汉军中新一代的“万人敌”!
除了鲍出以外,第二位得到史阿引荐的,却是一位不大不小的名人。他就是曾经担任过上军校尉蹇硕的司马,后来在蹇硕败亡以后,又短暂成为“大长秋”的何进老乡潘隐。
这是怎么一回事呢?
原来,潘隐与鲍出在亲眼目睹了淳于琼刺杀大将军何进,追杀淳于琼不成以后,由于见机得快,在袁绍大举调动西园军围攻大汉皇宫之前,就逃了出来。
由于当时整个雒阳的局面都被袁绍、袁术两兄弟所操纵,潘隐逃出皇宫以后,不敢前往大将军府,以免被袁绍安排的人手,给杀人灭口。于是,两人只得潜往当时应该算是最安全的地方,鲍出师傅王越的住处,寻求大侠王越的帮助和指点。
王越既然是鲍出的师傅,当然要尽量庇护鲍出与潘隐二人。但是,他从鲍出与潘隐两人口中得到的实情,实在是太过于骇人听闻。所以,一听完两人的内情介绍,王越就立刻知道自己根本顶不住对方的威势,急忙将两人安排潜行出了雒阳城。
但是,就算出了雒阳城,鲍出与潘隐二人的处境依然极为危险。万一被袁绍得知了二人的消息,袁绍为了杀人灭口,必然会派遣大队官兵前来捕杀。
对逃亡之路经验老道的王越,仔细想了半天,发现整个大汉的国土上,除了南方荆州、交州的那些个偏僻蛮荒之地,和西北动乱之地,其余州郡,都很难躲避过汝南袁氏的庞大人脉网络。
除非鲍出和潘隐隐姓埋名,就此甘愿断绝进步之道。否则,两人只要略一露头,袁氏的杀手恐怕就会接踵而至。可是这等局面,对于鲍出和潘隐来说,无疑是埋没了两人的一身本领。
思虑再三,王越突然想到一个人。他那个侧身在黄巾余孽张狂部下的弟子史阿,近来仿佛过得不错。按照史阿从北地托人带回来的消息,他到了张狂部下,不过一年,就从二百石升到了四百石。这份成就,让王越门下那些热心仕途的师兄弟们,无不羡慕嫉妒恨。
只是,众人对张狂这厮的黄巾名头极为顾忌,到目前为止,还没有谁愿意也投奔到张狂部下,去与史阿作伴的。
然而,张狂身为黄巾余孽这一缺陷,对于鲍出和潘隐来说,此刻却成了一个极为可靠的保证。
袁氏的势力再深厚,也不可能影响到身为黄巾余孽的张狂。两者根本就不是一路人,完全走不到一块去。相较于一不小心,就病死于疟疾瘴气之类疾病的南方荒蛮,和兵荒马乱的西北战区,在张狂治下的地区,生存反而较为容易。
有史阿的介绍,这位据说求贤若渴的黄巾大帅,能够给鲍出和潘隐一个意外的出头机会,也说不定呢?
而且,根据不少流民传回来的信息,张狂居然在并州北部压服了鲜卑人,重新在河套一带展开屯田活动。这个消息说明,张狂已经在北方站稳了根基,决不至于很快就被人给覆灭掉。
听到王越的上述分析,潘隐固然还心里有些疑虑,但鲍出已经被师傅的话给说服。他拜托王越以后多照顾一下自己的老母亲,便拉着潘隐,果断上路,向并州北部出发。(未完待续。。)



第68节 太行根基盛【五】
“这么说,何进与宦官居然是被袁绍一箭双雕,暗算而死?”
听完鲍出和潘隐二人作为见面礼而献上的这个机密消息,即使是身为穿越众的张狂,也不由他不露出一副目瞪口呆的样子。
这个秘闻,彻底颠覆了张狂原来对汉末大事所拥有的历史印象。
好一会儿,张狂才反应过来,对古人的谋略水平心惊肉跳了一番。他在来到汉末多年以后,再一次衷心的对这些古人的智力水平表示钦佩。
“那么,袁隗之所以在后面任由董卓废掉天子刘辩,鸩杀何太后,也是为了给袁绍的行为擦屁股了?”
听到张狂突然间爆出一句“擦屁股”这样的俗话,程昱不由得皱了皱眉头。不过,这点儿小事也不值什么。程昱接过张狂的话语,为张狂分析道:
“在废立天子这件大事上,太傅袁隗只怕才是真正的主谋。至于太后之死,更应该是袁氏亲自动的手。仆一直都对董卓进京以后所发生的事态,感到难以推导。但是若有了袁绍刺杀何进之事,一切就都可以融会贯通了!”
紧接着,程昱就将自己花了一夜时间所作出的推导,向张狂原原本本的解释了一遍。这个推导,与洛阳所发生的事实基本一致。张狂这才头一次发现,袁绍这厮,别看他在历史记载上,完全是一副失败者的衰样,可他对于未来三国局面的形成,居然有着如此深远的影响!
只是,就算张狂知道了袁绍干的这件阴私勾当,却也难以从中利用上。别的不说,一个没有证据,就足以让任何对袁绍的不利指控都烟消云散。空口白话的。谁会相信呢?
更何况,如今掌握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