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色电子书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黄巾张狂 >

第173部分

黄巾张狂-第173部分

小说: 黄巾张狂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在山上管事多年,裴继对官府奸猾小吏的嘴脸,见得多了,此刻应付起贼曹吏刘潇来,那是游刃有余。
“既然是误会,吏目还是速速请回。”
与刘潇胡扯了几句,裴继不软不硬的开始撵对方走。
“正是这样,某还有事情呢,就不多打扰贵兄了。”
刘潇巴不得快走。立刻接口应道。
“不过,这几个人,乃是赵家的仆佣。吏目可不能让他们跑了。”
裴继刚才差点儿吃了亏,心气也不会太好。虽然介于对方拥有官吏的身份,不好随意打杀,但是,对于刚才打开大门,放这些家伙进来的叛徒。裴继可是丝毫没有留情的打算。
刘潇一见裴继指着刚才开门的那些人,眉头就皱了皱。
“这些人。某是要带走的!”
裴继见对方的笑意消失,也不多说,大喝一声:
“亲卫,备战!”
十余名侍卫,一直都没有放松警惕。听得裴继这一声大叫,齐刷刷的举起刀剑。大喝一声:
“纵。横太行,顺昌逆亡!”
虽然只有十多人,可是当他们用一个声音吼出来的时候,其威势,明显压倒了拥有上百人的刘潇一方!
但是。这次示威,并没有吓住刘潇。
知道了赵雨不好惹,刘潇可以退让一步。毕竟,这种行为,可以说成是,为了避免兄弟们有所伤亡。
那几个开门的徒附,明显是刘潇一方布下的暗子。如果刘潇一转眼,就把己方的功臣给卖了,那以后,他还怎么能管得住手下这些从人?
真要是做了这种事,刘潇的手下,说不得就会想,下一次如果轮到我,是不是也会被头领这样抛弃了?
所以,刘潇不打算在这里退让。毕竟,他目前,在人数上还有优势,没有到那种紧要关头,大可威胁一下对方。想来,对方也未必愿意与自己死磕。
听了刘潇的拒绝,裴继只是“嘿嘿”两声,然后,毫不犹豫的对刘潇发动了攻击!
刘潇怎么都没有预料到,裴继的攻击,会来的如此突然。好在他也是依靠手下的功夫,才压制得住上百号人。虽然躲避的时候很是狼狈,毕竟刘潇还是逃得了一条性命。
“区区斗食小吏,竟然敢攻击大汉校尉夫人!以下犯上,格杀勿论!”
见刘潇居然躲过了自己的突然袭击,裴继自然不会一人一刀,就往人堆里冲。那种事情,是要留给周仓来干的。
不过,面对上百号壮汉,裴继还是大义凌然的公布了刘潇的“罪状”,以削弱对方的斗志。然后,他这才带着十多名太行军悍卒,结成小阵,向着对方发起了决然冲锋!
“赵家儿郎,一起上!”
赵氏中人,总算也有明白的,知道事情发展到这一步,那是没有回环的余地了。于是,几十号手持器械的丁壮,一窝蜂的向对方冲去。
还没等赵氏丁壮真正冲上去接敌,被侍卫们砍翻了七、八人的刘潇部下,见事情不妙,有人就开始向坞堡外逃去。一个人这样做,就会带动周围的人。这样一带十,十带百,转眼之间,刘潇的手下,就逃得干干净净,只留下一地的伤员和尸体。
“这事情,到了这样,怎么收场啊?”
赵雨的叔父,有些担心的问道。
“没事。等某家写封信,质问一下真定县令,问他个纵容部下,骚扰上官的罪名。”
自从太行军被招安以来,裴继已经处理过好几件类似的事件了。冀州官吏,虽然还是将太行军当做盗贼一流,却忌惮太行军的战斗力,在一般情况下,都是大事化小,小事化了,避免与太行军发生接触。
xxxxxxxxx
“情形就是这样。”
周仓对赵云和史阿介绍完两天前发生在赵家堡内的冲突,终于让赵云和史阿放下心来。
史阿开口说道:
“周仟长,校尉下令,让仆来彻查赵堡主遇害之事。仆想先看一看,最近这些劫掠事的详细情形。”
“好,某家马上让人将那些卷宗送过来。”
周仓不通断狱。对这些劫掠事件,感觉头都大了。见张狂派人前来调查,虽然奇怪为什么不是派韦笑来做,却也高兴以后不用处理这事了。
到目前为止,已经有十件劫掠事件发生。不过,这些盗匪的行为。极为小心,以太行军在冀州暗中的眼线,居然没有发现什么有用的线索。
或者说,暗中有人,帮助劫匪消除了痕迹。
史阿将十次遭劫的对象一一列出,想要看出其中有什么关联。只是,研究的结果,却是感觉,这些劫匪。做起案来,仿佛是随机选取的目标?
史阿如今算是明白了,为什么周仓在将调查任务交给自己时,会是一副松了口气的模样。
简单的说,这些案子闹得那么大,不可能不留痕迹。但是,掩护那些劫匪的人,是一个相当庞大的势力。有这个未知的势力做掩护。以太行军在冀州的那点儿浅薄根基,根本无法找到足够的线索。
既然太行军的线报帮不上忙。史阿打算用自己的手段来试一试。江湖手段,经常是根本就不讲证据,只凭自由心证。史阿出身游侠之列,这些东西,完全就是本能。
——那么,先找谁下手呢?
史阿沉思了片刻。突然眼睛一亮。
——就是他了!
第二天一大早,史阿告别了留守太行山的周仓,只身一人,踏上了冀州的土地。
冀州,是大汉十三州里。人口排在前三的大州。即使数年前刚刚经历了“黄巾之乱”,民众死难以百万计,依然是处处人烟稠密。与并州草原上的空旷相比,史阿觉得冀州的大路,未免行人拥挤了些。
常山国真定县,是一个人口在万户以上的大县。依据汉朝法令规定,人口万户以上的县,县官称县令,秩六百石至千石;万户以下的称长,秩三百石至五百石。所以,真定县的县令,俸禄甚至超过了张狂这个“校尉之耻”。
史阿虽然只是孤身一人,但是,看见他胯下骑着好马,腰间悬着宝剑的做派,等闲人等,根本就没有胆子去撩拨他。
要知道,天下间专门有一等游侠少年,游历天下。若是见人不顺眼,立刻拔刀相向。而且,这等人物往往家世不错,即使杀了人,也有办法免除罪责。
这样的少年,在游侠界有个称呼,叫做“气侠”。其中最著名的代表,便是当年的“路中悍鬼袁长水”。所以,在真定县城门口看门的士卒,根本不去招惹史阿,任由史阿随手扔下几文五铢钱,作为进城费。
真定县城固然比不得雒阳帝都的繁华,却也颇有些人气。史阿在城中晃荡了两天,熟悉了环境,顺便将目标人物的住处摸清楚。
等到天黑,夜深人静,史阿悄悄的从住宿的客栈里溜出来,借着一身黑衣的掩护,融入了夜色之中。
这些手段,是史阿在太行军中,跟着地师身边的“五行士”学的。在潜行这一方面,史阿明显颇有天赋,不知不觉中,就潜入了目标的住所。天空中圆圆的月亮,居然都没有给史阿的活动,增添什么困难。
目标抱着个女人,睡得正香。如果史阿是来杀他的,那真是再简单不过了。
如何破门而入,如何让敌人陷入昏睡,史阿都会。这些东西,有些是跟“五行士”学的,有些是跟师傅王越学的。毕竟,王越当年也是江湖上响当当的大侠客,这些伎俩,就没有他不会的。
处理好目标身边的女人,史阿这才弄醒了目标,开始拷问。
目标看起来三十多岁,体格健壮,武力不差。可惜,他遇到了史阿这样的江湖大侠,就像是老鼠遇上了猫,半点儿蹦跶不得。
此人姓刘名潇,现为贼曹吏,正是几天前,刚刚找过赵雨麻烦的那位。(未完待续。。)
ps:  1三国时期,上自帝王将相,下至平民百姓,几乎清一色的都用单名。
探究原因,一是避讳礼制。先秦的《礼记。曲礼》规定“二名不偏讳”,意思是说:如果两字为名,只讳言其一字,另一字可不讳。随着避讳制度的渐趋严密,“二字不偏讳”也成非礼了,不如“一字为名令难言而易讳”。
二是“王莽改制”。西汉末年,王莽上台之后,将全国土地改称“王田”,奴婢改称“私属”,均不得买卖;还曾屡改币制,更改官制,改了官名改地名,改了地名改人名,下达了禁止使用二字名字的法令。
王莽取消双名而主用单名的制度,在社会上产生了巨大的影响,造成后来东汉、三国等朝代取单名之风达300余年之久。



第4节 游侠探可疑【下】
刘潇悠悠转醒,好一会儿才意识到自己的处境。惊慌之下,自然要全力挣扎。
但是,他很快就清醒过来,停止了无用的挣扎,眼睛直勾勾的看着旁观的史阿。
“俺现在解了你的堵口,你要是敢大叫,俺立刻一剑捅死你!”
史阿换了一副青州口音,对刘潇警告道。
刘潇也是在江湖里混过的,哪里不知道,眼前这位,一定是杀人不眨眼的大侠。他急忙点点头,表示明白。
史阿取出塞住刘潇嘴巴的破布,不等对方开口,故意先问道:
“知道俺为啥来嘛?有人出二十金,托俺给一个人报仇。”
听到这句话,刘潇差点儿就没有忍住叫出声来。
报仇!
二十金!
这两个词,哪一个,都足以让刘潇心惊肉跳。
在真定的这一年内,刘潇为了收刮财物,与当地人所结下的死仇,何止十人?
而二十金的财富,在当前金价高涨的年头,足足可以换五十万钱。能够拿出五十万钱来寻仇的家族,绝不会是一般的小家族!
如果自己被人悬赏二十金复仇,小命一定是难保的。所以……
绝对不要去结这样的仇家!
处于生死存亡的紧要关头,刘潇的思路,从来就没有这么开阔过。短短一瞬间,他已经将自己接触过得人物,梳理了一遍,觉得只有一个家族,是最有这种可能的……
“是赵家吗?”
史阿的神情一愣。他这次来,一半是想要在赵雨夫人面前讨个好,另一半才是怀着,看看能不能有什么意外收获的心思。不料。自己什么都还没说呢,眼前之人,居然就主动将话题转到了赵氏上面。
——心中有鬼吗?
——诈他一诈!
史阿是个反应很快,决断也很快的人。要不然,刀枪剑戟各种武艺,在王越门下都不算最出色的史阿。也不会被王越私下里评价为,最适合做刺客的那一个。
“赵氏也知道,冤有头,债有主。不过,俺可没有这么多耐性,去查什么幕后之人。你这颗脑袋,要是割下来,应当也抵得过赵氏的二十金了……”
“不要!某有话说!”
刘潇吓了一跳,急忙开口讨饶。
难得的是。在这种情形下,他居然还记得压低了声线,以免惊动家中其他人,惹得对方一剑把自己给杀了。
史阿虽然蒙着脸,但是,那道鹰隼般的目光,已经透露出他的意思。刘潇察言观色的本事不差,当然知道。现在最紧要的,是赶快将自己的嫌疑洗脱。
“某前些天去赵氏。只是听得赵氏有动静,想要乘机捞几个小钱花花。要知道,某手下那百十号人,一个月也要花销几万钱。”
“说重要的!”
“是,是。就在赵风,哦不。赵堡主遇害前四、五日,某在县中巡逻,突然发现一群马贩子,大约三十人,从乡间经过。”
“某瞧着这伙人。神情动作,与寻常商贾大大的不同,倒像是群杀人放火的,心里有些怀疑,便带队拦住这些‘马贩子’。”
“谁想到,这些‘马贩子’,抬手就拿出一个‘铜印黑绶’,说他们是某汉军军侯的部下,有些私货要卖。某见他们气势汹汹,定然有些依恃,便不敢多问,放他们过去。”
“不过,这事儿有些蹊跷,某也不敢擅作主张,急忙去请示县令。不料,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