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色电子书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黄巾张狂 >

第165部分

黄巾张狂-第165部分

小说: 黄巾张狂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箭风呼啸,八支雕翎长箭,略有前后差异,几乎连成一排,整齐的飞向太史慈,将他连人带马,笼罩其中!
面对八名箭术高手,太史慈绝不轻松。
太史慈弃弓。
伸手一捻,太史慈从马背的兵器钩上,抄出一支长枪。
枪长一丈二尺半,由二十年白蜡杆子作为枪身,弹性十足,只要轻轻一抖,就是一朵碗大的枪花。
太史慈长枪在握,突然间气质大变。如果说刚才持弓射击时,他像一只飘逸的大雁的话。那么,当长枪在手,太史慈就变成了一头孤傲的苍鹰!
面对纷纷来袭的长箭,太史慈出枪,犹如苍鹰探爪。
快,准,却不凶狠,反而蕴含着一丝懒洋洋的味道。
短短一瞬间,太史慈总共刺出了七枪。
七枪便已足够。
每一枪,枪头都会崩飞一支长箭。最后一枪,更是一连磕飞了两支长箭。
不需要第八枪。
枪势一收,太史慈的长枪,在地上一挑,将刚才紧急时抛落在地的画角弓,重又接到手中。这一系列的动作下来,干净,利索,不浪费半分力气。单是从对力量的控制来说,已经是登峰造极了。
这,便是太史慈。
这是一位以“千人破”一级的“战炁”修为,即使对上吕布,也可堪一战的强者。如果不是“战炁”修炼不足,太史慈的战力,只怕不在吕布之下。
说起来如此长篇大论的一大段,其实,这一切激斗,都是发生在短短片刻之间的事情。张狂仗着自己通过两世为人,从而磨练出来的镇定功夫,从刚才激烈而精彩纷呈的交手中,飞快的反应过来,鼓掌大喝道:
“子义【太史慈】神射!”
目睹刚才斗箭场面的汉军士卒,纷纷欢呼起来。渐渐的,欢呼变成了一个声音,震天动地的响起来:
“神射将军!”
“神射将军!”
…………
ps:不管如何扑街,上架总是一个诱惑。至少,总要把邮寄合约的本钱给捞回来?
大约在下星期,就会有这种行动。到那时,不知道有几位书友会来支持我呢?
忐忑中。
好在我不靠【也靠不了】这个吃饭,订阅多点少点,也就是影响一下心情罢了。感慨一下,多谢各位书友容忍我的废话。



第66节 苦斗马不歇【下】
通过这一番交锋,太行军士气高涨。反观鲜卑人这一边,在草原人最为自傲的射术方面,居然被汉人给比了下去,对游牧骑兵们,无疑是一个不大不小的打击。
此情此景,宴荔游心知取胜无望,果断的调转马头,唿哨一声,退入本方军阵中。
鲜卑斗将不利,可是两军的胜负,却还未分呢!
乘着眼前的有利局面,退回中军的张狂,一声令下,军中的鼓声响起。听到鼓声,太行军士卒立刻停止欢呼,踏着鼓点,齐步向前压去!
看着阵型严整的汉军,开始全线压上,鲜卑人略有骚动。不过,宴荔游显然也不是吃素的。短短片刻,骚动就被控制。被排在最前方的两对鲜卑骑兵,在汉军接近的时候,射出一波箭雨,然后自动的从战场两侧离去,露出后方的大队骑兵。
在没有装备双边马镫的时代,骑兵的近战肉搏能力,相较于步兵,实在是相差太大。所以,不是到了万不得已的时候,骑兵不会贸贸然,去冲击阵型完整的步兵。
不过,相较于需要严格依赖阵型作战的步兵,游牧骑兵在速度上具有绝对的优势。所以,即使硬拼不赢,骑兵也不见得会输。他们大可以一跑了之。
所以,刚才的两队鲜卑骑兵,从战场两侧离开之后,并没有跑远,而是绕到本方的阵后,休整待命。
太行军的步兵,虽然人数不足千人,却是全军的核心战斗力量。宴荔游最为忌惮的,也就是他们。如果进行硬拼,即使是他手下五千人一起上,也未必是敌军步阵的对手。
这一点,两百年以前的汉军大将李陵,已经进行了证明。以五千步卒,对抗八万匈奴游牧骑兵,而不落下风。这等战力,那是何其可怕?
本来,宴荔游并不认为,太行军步卒,能够有当年李陵军的战斗力。可是,一刻钟之前,太史慈的惊艳表现,让宴荔游不得不重新评价这支汉军的战斗力。
这样一来,宴荔游只能选择最为保守的战术,希望能够利用骑兵车轮战,拖累、拖垮这支,看起来极为强悍的汉军。
鲜卑人的反应,自然是在张狂的意料之中。
从远古先秦时期开始,草原游牧骑兵,对中原步兵,就有着“阵列不战”的传统。这次能够逼得宴荔游主动来战,还多亏了谢逊献计,对游牧部落的严厉打击。
不过,鲜卑人这种牛皮糖似得的战术,也让太行军极为难受。
步卒的速度,是没有可能突然提升的。为了保证阵型的严整,步兵甚至还要有效的控制前进的速度,以免产生混乱。这样一来,想要追上那些来去如风的四条腿,那是绝无可能。
鲜卑人不与太行军正面接触,只是派出一队又一队的骑兵,在距离汉军五、六十步的地方对汉军进行弓箭骚扰。
为了保持机动力,鲜卑骑兵都没有下马,而是直接让马停下,坐在马背上射箭,导致弓箭的杀伤力不足。在这种对射中,谢逊部仗着己方器甲精良,占尽了优势。往往杀伤敌军十人,自身才有一人伤亡。
可是,对方在数量上有优势,又采用的车轮战,可以及时的恢复体力。相较之下,太行军为了维持战斗优势,不得不时刻准备应战。大家都不是铁打的,这样下去,士卒很快会疲惫。这种前进的势头,也将很快被遏制。
等等,宴荔游是不是忽视了什么事情?
汉军不光是步卒,还配备了一千多骑兵呢!
然而,在宴荔游的心里,还真就没有对汉军骑兵考虑得太多。比起列阵,草原人远远不是汉人的对手。可是,若比起骑术来,宴荔游不认为汉军的骑兵,能够与他们那些从四、五岁起,就磨在马背上的草原人相比。
汉军骑兵若是敢出动,鲜卑骑兵绝不会退缩。就算汉军的甲坚兵利,可是,决定骑战胜负的,到底还是要看骑术的高低!
宴荔游手下的亲卫五百人,激战多时,依然未曾出击过,就是为了防止汉军骑兵突然杀出,击破己方的骑兵。
汉军若是敢动用骑兵,宴荔游就会出动手中一直保留的亲卫骑兵,让他们知道知道,什么样的骑兵,才是最强的!
太阳升到了高处。草原的气候,虽然凉爽,可是,在六月的太阳照射下,依然能让人满头大汗。特别是,身上披着厚重铠甲的情况下。
战争胶着的继续着,已经持续了一个时辰。
谢逊所部,打的实在是不错。他们从一开始的阵地,到现在已经向前推进了四里地。如果是在中原战斗,这四里地,怎么说都能够突破敌军的阵线了。
但是,谢逊所部,也仅仅能够被评价上一声:打的不错。
僵持到现在,鲜卑人一直在后退,可是数量却不见减少。而谢逊部的战果,也很是不明。因为,大部分的伤者,都被鲜卑人救回去了。打到现在,谢逊所部的斩首,只有区区二十六级。
布置在两翼的游击队,倒也出击过几次。只不过,他们的战果亦是不佳。鲜卑人就呆在马上,一见汉军骑兵出动,立刻就向后撤退,根本不与对方纠缠。而骑兵队也担心鲜卑人的反冲锋,略一追逐,就停下马蹄,返回步兵的掩护范围之内。
对于这样的局面,宴荔游很是满意。
也许伤亡是大了点。不过,能够拖住对方,让对方无暇去屠杀草原上的放牧部落,能够保住珍贵的牛羊,这些代价,宴荔游认为,还是值得的。
等到再过几天,会有越来越多的牧民,响应宴荔游的号召,加入他的大军。到时候,双方的实力对比,就会发生颠倒。
——那个时候……
宴荔游心中有数。
不过,眼前的汉军,还真是强悍啊!就连被看做软骨头的骑兵,居然也拥有极强的战斗力。以宴荔游战场厮杀多年的经验,对汉军骑兵战斗力显著提高的原因,还是可以看得出来的。
这些汉军骑兵,似乎在所有的战马上,都安上了马镫?
马镫这种东西,鲜卑人当然也知道。只是,在以骑术著称的草原民族中,真正的好骑手,是根本不屑于使用马镫这种“作弊”工具的。只有那些刚开始学习骑马的小孩子,为了上下马方便,才会在马上安装一个单边马镫。
——这些汉子,还真是不怕人耻笑啊……
——不对!
宴荔游的眼力,就连檀石槐也是极为欣赏的。在经过这段时间的仔细观察以后,他终于看出了,到底是哪一点,让他总是觉得奇怪:
——这些马镫,好像,是,双边的?
——双边,马镫?
——这是汉军实力大增的关键吗?
要想证实这一点,其实一点儿也不难。只要在打完这一仗后,做一付双边马镫,自己验证一下就行了。
话说回来,以宴荔游的战斗经验,眼前的汉军步兵,可以说是相当强悍。只是,再强悍的部队,都会有一个疲劳度的极限。如果没有预料错误的话,这些步兵,已经露出了疲劳的姿态,怕是支撑不了多久了。
宴荔游的估计并没有错。
谢逊所部,自一开战以来,就一直在与鲜卑游牧骑兵进行着延绵的纠缠。虽然仗着己方盾坚弩强,压制得鲜卑人步步后退,射杀的敌人数量,比己方的损失多出十倍。不过,一个时辰下来,士卒的疲劳,也已经极为明显。
就连阵外的宴荔游都看得出来,谢逊自己,自然更是心知肚明。
这时,一直在放手让谢逊指挥部队的张狂,终于下达了一个命令:
“鸣金,举红旗!”
金铎的声音,震天般响起。熟悉汉军金鼓信号套路的宴荔游,心里也算是大大的松了一口气。
不要看鲜卑人依仗着骑兵的机动力,轮番上阵。但是,他们的装备,实在是太过于简陋了。在与汉军的对射中,每一次,鲜卑人都必须付出十倍的伤亡。
这些伤亡,若是都落在一支骑兵部队里,这支骑兵,早也崩溃了。即使有十只部队分摊,鲜卑人也已经是怨声载道,士气低落了。
不过,宴荔游的轻松,来得太早了。
太行军战斗到现在,只是出动了谢逊所部和宋果、赵云两支骑兵。太行军骑兵的精英,到目前为止,为了保证坐骑的体力,都还没有上过马呢!
鸣金,是让谢逊所部做好收缩准备的信号。可是举红旗,却是通知乐进:
——时机已到,骑兵队,突击!
“上马!”
“上马!”
“上马!”
乐进的命令,被部下一层一层的传了下去。只是几次呼吸的时间,这些至少跟随张狂,训练、战斗过两年的精锐老兵,已经全部上马。伴随着谢逊所部从中间裂开阵型,让出一条宽广的大道,乐进一马当先,率领滚滚铁骑洪流,井然有序的在鲜卑人面前出现。
虽然有几百人同时行动,可是场中却没有一人说话。除了“隆隆”的马蹄声,就只有战马偶尔的嘶鸣。这般训练有素的露面,立刻震住了鲜卑人!



第67节 乐进布铁骑
宴荔游皱眉。
宴荔游举旗。
宴荔游出动了。
五百精锐亲卫骑兵,随着主将宴荔游,做好了战斗的准备。
这五百亲卫骑兵,不但骑射高超,而且装备不错。虽然比不得弹汗山的王庭铁骑,全副铁甲的标准,却也有三分之一,拥有铁甲。当乐进所部数百人,在战场上排出五排的密集冲锋阵型时,宴荔游也指挥亲卫骑兵列出一个宽大的骑兵冲锋阵型。
在这两只精锐骑兵面前,其他的骑兵,无论是鲜卑游牧骑兵,还是汉军游击队,统统成了配角。
这一战,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