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色电子书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黄巾张狂 >

第141部分

黄巾张狂-第141部分

小说: 黄巾张狂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呵呵,匈奴子的首级,遍地都是,吕从事但取无妨。只怕到时候,吕从事的马儿,驮不动这许多首级呢!”
“不劳校尉费心。吕布手下骑士,尽皆是一人双骑。料想几千级首级,还是驮得动的。”
三言两语,双方将各自的目的说清楚。吕布没有占据美稷土地的想法,而张狂作为黄巾余孽,手中的一大堆首级,也没有可以请功的地方。如此一来,双方的要求居然毫不冲突。
发现对方并没有什么难为自己的意思,大可以各取所需,吕布与张狂之间的气氛立刻好转起来。
正好,时间到了隅中【太阳行至东南角,上午9时正至上午11时正】的时分,一旁的亲卫过来,询问是不是要开饭。张狂便热情的邀请吕布共进早餐。吕布略一思索,就大方的答应下来。
话说,汉朝的时候,普通老百姓,一天还是只吃两餐饭,第一顿称为朝食,在大约相当于上午九点左右就餐。第二顿称哺食,在申时(下午四点左右)进餐。只有较为富裕的人家,才一天吃三餐。
但是,在太行军中,为了保证士卒的体能充足,从当年立足泰山郡之时起,张狂就将一日两餐变成了一日三餐。这个因为张狂自己受不了饥饿,而执意更改的习惯,因为可以多吃一顿,自然是深得军心。
后来,一日三餐,居然成为不少太行军士卒,在张角死讯传来,黄巾军起义失败以后,依然选择跟随张狂的重要原因……
当然,这样做,是要付出代价的。简单的说,实行一日三餐之后,太行军军粮的消耗,比一日两餐,大约多出了两成左右。张狂在太行山里边窝着的时候,若不是手上有些钱财,又有些门路,能够从冀州豪强那儿买到高价的粮食,怕是早就改回一日两餐的老习惯了。
ps:1赤菟,也有作赤兔的。对于赤兔的解释,有说法是“兔”应当指马的头形。汉朝出土的《相马经》里,其中的一篇说“得兔与狐,鸟与鱼,得此四物,毋相其余……欲得兔之头与其肩,欲得狐之周草与其耳,。。。。。。欲得鸟目与颈膺,欲得鱼之鳍与脊”。



第33节 飞将非无敌【上】
由于身份的限制,有资格陪吕布这个汉室正式官吏吃饭的太行军将士,还真没有几个。招呼程昱和乐进坐下,张狂又让面无表情的典韦卸下盔甲,一起陪吕布吃早饭。
古人实行的是分餐制。张狂坐了主位,其他人分左右两排坐下。汉人以右为尊,吕布当仁不让的坐在张狂的右手边。其余诸人也一人一席,分尊卑坐下。典韦虽然有些不满,可是被程昱一扯,还是没有表示出来。
虽然太行军是外来者,时间又仓促,不过,匈奴人昨天晚宴,准备的食物可真不少。亲卫将酒肉热了一热,端上食案,每个人也是满满当当的一食案。看着食案上大块大块的牛肉、羊肉和马肉,典韦的丑脸上,总算是露出了一丝笑意。
古代人讲究的是“食不语;寝不言”,在吃饭的时候说话,会被认为缺乏教养。所以,众人一开动,立刻安静的专心对付自己食案上的对手。不过,没过一会儿,吕布就惊讶的抬起头来,盯着对面的典韦。
吕布身长九尺,体格健壮,饭量当然不小。他自认为自己吃饭的时候,虽然动作潇洒,可速度绝对不慢。但是,与典韦一对比,吕布心中,居然产生了一丝自卑?
典韦吃东西的样子,当然谈不上什么潇洒优美。吕布一眼看上去,只觉得典韦吞噬酒肉的架势,竟然让人无端的觉察到一种凶残!
凶残而快速。
同样多的酒肉,吕布刚刚吃掉一半,典韦居然就已经将食案上的食物一扫而光。旁边的亲卫熟门熟路,飞快的又为典韦端上一份酒肉,让典韦继续大快朵颐。
典韦的名声,吕布听说过。但是,既然没有交过手,吕布也并不太将他放在眼里。但是,有一点吕布可以肯定。典韦此人,绝非什么酒囊饭袋之流。
既然不是酒囊饭袋,那此人如此能吃,就说明他的身体消耗巨大。
身体消耗大,往往意味着力气也巨大。如同饕餮般的表现,让吕布真正开始重视起典韦这员太行军头号猛将。
——如此能吃能喝,反映出的武功水准,只怕当真非同小可……
有鉴于此,吕布这餐饭,吃得实在算不上轻松。
典韦不是第一个吃完饭的。张狂才是。
思想来自二十一世纪的张狂,原本是有着边吃零食,边上通宵网习惯的网虫。在汉朝过了几年,生物钟早就调整过来。不过,喜爱吃零食的习惯,却因为身份的原因,顺利的得以保留。
昨天夜袭南匈奴王庭,由于一切都极为顺利,张狂在入城之后,就吃过一餐夜宵,还有时间小睡了一个时辰。所以,现在的他,并不如何饥饿。草草的就着一块有些肥腻的羊肉,喝了一碗小米粥,张狂便放下碗筷,笑眯眯的看着其他人吃饭。
大概是被典韦的吃相给刺激到了,吕布的吞咽动作,也大为加快,再也顾不上什么潇洒风度了。看着两个人恶行恶相的大吃大嚼,张狂感觉出,吕布怕是被典韦的吃相,给刺激到了。
这样的场面,比后世的某些大片,可要精彩多了!
虽然吕布紧赶慢赶,典韦的动作,依然超过了他的想象。当吕布吃下常人一人半分量的食物,还在与另外半人份的食物做纠缠之时,典韦已经将三人份的食物塞进肚子里,然后拍拍肚子,满意的打了一个饱嗝,又给了吕布一个带着挑衅的眼神。
向来自负的吕布,对吃饭速度及不上典韦有些恼火,却不好发作。毕竟,此事有些无聊。
见众人吃过早餐,亲卫这才向张狂禀报道:
“主公,谢仟长带了两个人,在外面等候。”
谢仟长,便是谢逊。自从张狂认了谢逊这个义弟之后,也交给了他一个千人队。谢逊做事干练细心,入城之后的事情,张狂大半交给了他处理。
虽然有吕布这个外人在场,张狂也不在意。谢逊做事极有分寸。他在知道有外人的情况下,既然没有让亲卫暗中禀报,说明带来的人,应当与太行军内部的事物无关。
“让退思【谢逊】过来!”
“诺!”
见到这些亲卫虎虎生风的行动,吕布心中暗自感慨。
——想当初,我也是这样充满青春活力的啊!
张狂的这些亲卫,一个个年纪不大,其中有不少人都看得出稚气未脱,显然年纪并不大。但是,他们的行动极为迅捷,举手投足之间,隐隐有杀伐果断之气。只要在战场上多摸爬滚打几年,怕是不少人都能够武技小成,激发出自己的“战炁”来。
——听说这个张狂,有“点化”武技之能。看起来,所言非虚啊……
正在思索间,吕布就见一个身高八尺有余,极为雄壮的大将,龙行虎步,迈进院落。
吕布见过不少太行军的将领。不过,对于张狂的义弟谢逊,却是第一次见到。虽然事前吕布听说过一些传闻,但是亲眼看见,永远比传闻更让人震撼。
——此人武技不俗,怕是至少到了“千人破”一级?
在吕布面前,区区一个“千人破”,当真还不放在眼里。让吕布感觉到震撼的,是谢逊身上所透露出的那股气势。
那是一种一眼看上去,就会觉得此人值得敬重,值得期待的独特气质。如果用一个词来形容,大概就是所谓的“大将之风”!
然后,吕布注意到了谢逊的一头黄发,真的如同黄金般灿烂夺目。这种白肤金发的相貌,吕布并非第一次见到。可是白肤金发之人,又拥有如此风范的,倒是让吕布开了一次眼。
——“金毛狮王”?
——这个外号,果然贴切。
其时,中国已经有了“狮子”1的形象。吕布年轻时游学,曾经到过雒阳,参观过“白马寺”,见过这种从西域传过来的生物,在壁画上的形象。
——异族人的相貌,用异域的猛兽来形容,这才形象。要是用“虎豹熊罴”之流来形容,可就没有这种味道了……
谢逊自然不会知道吕布心中的恶趣味所想。他对着张狂行了个军礼,声音洪亮的说道:
“校尉,末将奉命排查城中人员,正遇到此二人前来求见,说是有要事禀报校尉!”
张狂顺着谢逊的手指看去,见到一个削瘦却很精神的男子,穿着奴仆的衣服,身上有好几处血迹和伤痕。他左手牵着一名蓬头垢面的女子,右手却牢牢的提着一个包裹。
一个圆形的包裹,一个渗着血的包裹。
凭着一个剑客的经验,张狂直觉的猜测到,包裹中应当是什么。
“足下何人?”
那男子虽然身形挺拔,英气逼人,行礼时,眼神却不敢直视张狂。
“草民史阿,见过校尉。”
被匈奴人称为“阿史”的男子,不,现在应当改为真名“史阿”,正是在不久前,以一人之力,在十数名南匈奴侍卫武士的保护下,刺杀“须卜骨都侯单于”成功,并且从容退却的那位。不用多说,他手上的包裹,里面装着的,正是“须卜骨都侯单于”的人头。
“足下前来,必有所教?”
张狂淡淡的问道。
“三月之前,草民得前豫州王刺史【王允】所托,潜伏入匈奴部落,受命见机刺杀匈奴单于。昨夜得校尉大军军威所助,侥幸得手。现在,特地携匈奴单于的首级,前来献于校尉!”
即使事先已经有所预料,史阿的回答,依然让张狂忍不住倒吸了一口凉气。
以一人之力,潜入敌人心腹所在,一剑刺杀敌酋,然后成功退却。
这是在编故事吗?
自从得到“大贤良师”张角传授的《遁甲天书》之《人》卷,张狂几年来潜心修习。虽然还没有练到大成,在自我感觉中,他的剑术应当比原来又前进了一步。但是,就算如此,张狂自认为,也没有几分把握,可以完成刺杀“须卜骨都侯单于”的壮举!
——如果此人要杀我……
这样的心思,虽然刚一升起,就被张狂自动掐灭。但是,张狂依然感觉到,从尾椎开始,传过一阵凉意,让他很想当堂打一个大大的喷嚏。
ps:1狮子在汉时还被写作“师子”,原产于非洲。古代的印度地区也有引进,但我国古时候对这种生物只有传闻,而无实物。狮子形象的传入,当与佛教的传入有关。



第34节 飞将非无敌【中】
“真的是‘须卜骨都侯’!”
被摆在地上的人头,还带着惊愕的表情,注视着前方。由于人头上的血污曾经被人细细的擦洗过,辨认起来无疑相当轻松。吕布只看了一眼,就认出的人头的身份。
想当年,吕布厮混于美稷王庭的时候,不但勾搭上了上一任“羌渠单于”新娶的美貌阏氏,对于这位当时的“须卜骨都侯”,也曾经动过他妾室的主意。由于这等不足为人道的原因,即使几年时间过去了,吕布对“须卜骨都侯”的相貌,依然记得相当牢固。
“真是壮士啊!能够做到这般壮举,足下必定会名动天下!”
张狂想着“史阿”这个名字,依稀觉得有些印象,只是记不清楚什么出处了。但是,这个“史阿”的行事作风,让张狂直接联想到一位天下闻名的大剑客,大游侠。
——王越。
——在四年前的“黄巾大起义”中,只身一人,潜入广宗城里,刺杀被严密保护的“地公将军”张宝。在被发觉后,依然凭借手中的剑,杀出重围的剑道大师,王越。
——十八岁匹马入贺兰山,只身取羌族首领首级而归,无人敢当其锋;30岁周游各州,几乎打遍天下无敌手的超强游侠,王越。
“俺听过你……”
“某见过你……”
在一旁陪着的乐进和典韦,几乎同时说话。两人对视了一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