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色电子书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黄巾张狂 >

第116部分

黄巾张狂-第116部分

小说: 黄巾张狂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没什么好感的敢战之士,终于对程昱表示了几分敬佩之意。
是的,仅仅是几分敬佩,而不是担心。
天平军将士与程昱之间的关系,还没有到达会为他担心的地步。
所以,真正论起来,最为担心程昱安危的人,居然是天平军主帅张狂。
张狂对程昱安危的担心,反而在程昱本人之上。
程昱是一个自信,果断,有主见,对别人狠,对自己也狠的谋士。他虽然主要专研儒家的“春秋决狱”2之道,却深得汉朝士人“儒皮法骨”3的精髓。此刻的程昱,心中胸有成竹,根本不需要“担心”这种无聊的东西。
在一间颇为宽阔的草堂里,程昱见到了目前赵氏一族的主事人——赵风。
“我赵氏与太平道向来和平共存,彼此互不相犯。如今太平道大军在侧,足下可有教于我?”
赵风的礼仪很恭谨,问话却毫不客气。
不过,这点儿诘难,完全不在程昱的话下。
“无他,仆等主公有喜,三军踊跃庆贺,意欲共沾些喜气罢了。要说起来,倒是赵堡主无礼,好事当前,族中居然不见一点儿喜气,却是可怪?”
赵风顿时涨红了面皮,想要发怒,却想到形势比人强,只得恶声恶气的说道:
“某却不知道有何等好事,还望赐教!”
程昱环顾四周,微微笑道:
“还请摒去左右。”
——与这臭酸丁说话,还真是费脑子!
赵风作为一个从军多年的老资格战士,自然极为不习惯士人之间的那种文绉绉交谈方式。每次说一句话,还要他在脑子里转换一下。不过,风俗如此,赵风可不愿意被其他士人给看扁了。即使这个士人,是从属于黄巾军一方的。
“你们先退下!”
虽然眼前的黄巾使者,身高八尺有余,看起来极有压迫感,赵风却丝毫不觉得自己单独一人,对上此人会有什么危险。读惯了书的双手,与用惯了刀枪的双手之间的明显差异,是无法伪装的。
赵风有自信,若是对方想要动武,自己在一次呼吸之间,就能将对方摆平。毕竟,他可是曾经随着“护匈奴中郎将”臧旻,从成千上万的鲜卑游牧骑兵里,一路杀出来的“百人斩”巅峰战士!
等到周围没有其他人的存在,程昱自得的一笑,对自顾自跪坐在草席上的赵风说道:
“最近,周围亭、里的话题,不知赵堡主可曾听闻?”
赵风阴沉着脸,问道:
“可是足下做的?”
“不错!”
程昱爽快的自陈其事。
“区区流言,不过是迷惑下人,智者可不会相信。”
程昱对赵风的反驳,并不争辩,反而赞同的点了点头。
“不错。区区流言,智者不信。可是,仆放出这些流言,本意就不是要让智者也被骗过去啊!”
说着这些话,程昱的心中,却难免有些遗憾。
——若不是时间太短,以仆之智力,便是寻常智者,又怎么会骗不过去呢?
“仆之计策,本意便是让常山国中,那些无知百姓相信。只要郡中有两、三成百姓相信,仆谋便成矣!”
“智者不信,自然会揭破此计!”
赵风愤怒的反驳着。不过,他的心中,绝没有嘴上那么确定。
“当世之纷争,赵堡主意欲装聋作哑尔?”
程昱不客气的跪坐在赵风面前,淡淡的说道:
“足下可知道,何为‘捕风捉影’?何为‘杯弓蛇影’?
不管事情如何,只要仆从赵氏坞堡走出,常山国内,必然会认为赵氏与黄巾军过从甚密。所谓欲加之罪,何患无辞。以赵氏之力,可能够在全国【指常山国】辩白?”
“你……”
这一刻,赵风真的有拔剑刺死对方的冲动。
ps:1汉时,州以下的行政机构分为两种,一种由中央直辖的,叫做“郡”,另一种被分封给刘氏诸侯王的,叫做“国”。“郡”的最高长官被称为“郡守”,“国”的最高长官就是“国相”。常山是一个刘氏诸侯国,所以有“国相”。
2春秋决狱又称“经义决狱”,是西汉中期,儒家代表人物董仲舒提出来的,是一种审判案件的推理判断方式,主要用孔子的思想来对犯罪事实进行分析、定罪。
除了用法律外,可以用《易》、《诗》、《书》、《礼》、《乐》、《春秋》等儒家六经中的思想,来作为判决案件的依据。核心是“论心定罪”,也就是按当事人的主观动机、意图、愿望来确定其是否有罪及量刑的轻重。
3儒皮法骨,意思是汉时人以儒家为表面尊崇的学术,但是在政府官员执行公务时,依然遵循的是继承自秦朝的法家治国手段。
又ps:突然发现前边59节被遗漏,所以重新将后面章节修改了一下顺序,补上了遗漏的一章。对此表示惭愧。



第65节 假意屈流言
赵风真的有拔剑刺死对方的冲动。
但是,他现在已经不是一名汉军中的军官,而是一个小家族的族长。
对方的神色变化和举动,程昱一一看在眼里。他依然从容自若的说着:
“赵氏在常山国内,可有名士羽翼?可有坚定的盟友?
若是没有,则黄巾军胜利,赵氏方可免除后患。如果黄巾军大败,怕是……”
这一句话,说中了赵风的心病。赵风一时间极为恼怒,不由得脱口叫道:
“你怎么知道,我不知道免除后患的法子?”
“仆当然知道,你知道免除后患的法子。只是,赵堡主,你可敢用?”
对方一句杀气腾腾的话语,被程昱轻描淡写之间,满不在乎的反驳了回去。不过,听到这里,赵风反而却镇定了下来。
“你到底是何用意?”
程昱并不正面回答这个问题,反而开始介绍起张狂来了。
“仆之小友,出自巨鹿张氏,名狂,字无忌,为‘天公将军’张角的亲侄儿。张小友不但剑法高明,统军有方,而且得仙人指引,有‘点化’武者之大能。麾下诸多‘千人破’以及‘万人敌’,都是小友‘点化’之功……”
“万人敌?!”
赵风大吃一惊,猛然长身而起,叫道:
“不可能!我大汉立国四百年,历代以来,得到‘万人敌’之名的人,不到二十个!你家那个什么张狂,有什么本事,手下会能有‘万人敌’?……”
程昱此刻,当真是好整以暇,对照起赵风的失态,越发的显得从容自若。他毫不在意的顶着赵风的视线,捋了捋漂亮的长须髯,不紧不慢的说道:
“非常之人,自然有非常之功!
你可听说过,太平道有《天书》三卷?”
赵风稳定了一下情绪,重新跪坐好,沉着的回答道:
“略有耳闻。”
“那,你可知道这三卷《天书》,分别为何内容?”
赵风略一思索,不太确定的回答道:
“据说,分别为《天》、《地》、《人》?”
“不错!”
程昱直起身体,依靠他八尺三寸的身高,俯视赵风,侃侃而谈:
“‘天公将军’学得了《天》之卷,故有呼风唤雨、招雷引电之能为;‘地公将军’学得了《地》之卷,则奇门遁术、缩地成寸皆不在话下。唯有《人》之卷,虽然得者便有点化凡愚、安邦定国之效果,却一直不曾有人领悟。
一直到数月之前,才有惊才绝艳之人,突然学得此卷。赵堡主,你可知,得《人》之卷的,却是哪位?”
赵风虽然知道,对方是在施展古时说客的手段,却依然顺着程昱的提示思索下去。然后,他强装镇定的说道:
“难不成,便是张狂、嗯,张渠帅?……”
“不错!”
程昱重新坐好,让处在他身形压迫下的赵风,略微松了一口气。
“无忌小友,非但剑法高明,统军有方,从《太平天书》中领悟得到的‘点化’奇术,亦神妙无比。如今,在无忌小友麾下遵守号令者,光是‘万人敌’,便有二位之多!
而且,假以时日,以无忌小友的手段,必然还会有新‘万人敌’,陆续现世!”
听到这里,赵风的反应却也不慢,惊骇的从草席上跳起来,指着程昱的鼻子,大声问道:
“难道说……二弟是被你们看重的,下一个‘万人敌’?!!”
程昱微微点头,说道:
“赵堡主却是聪明。无忌小友对足下的二弟赵云,的确是怀着必得之心。”
“休想!我赵氏世代纯良,忠勤于汉室,岂会为了你区区几句谣言,便改节从贼!以某家二弟的能力,在何处得不到人看重,却要投靠你等黄巾之流?”
面对赵风的戟指大骂,程昱依然从容自若,不急不慢的说道:
“何为志在必得?不知赵堡主,可有雅兴,听仆解说一二?”
面对程昱的态度,赵风自己也感觉太过于失礼了,只得强自压抑情绪,跪坐在草席上。见赵风摆出倾听的架势,程昱这才捋着胡子,慢悠悠的说道:
“听说,常山国现在的国相,与故护匈奴中郎将臧旻,有些积怨?”
赵风再次动容。
作为曾经追随过臧旻的一名亲信武士,赵风对臧旻的人脉关系,也略知一二。常山国现任国相,曾经与臧旻有些摩擦,赵风当然知道。
“就算国相与臧郎将,过去有些小怨,与我赵氏,也没什么干系?”
“当然,国相本就不知,赵堡主曾经追随过故臧郎将。不过,将来国相知不知道,可就不一定了。”
听到这话,赵风的眼神有些发冷。瞧着赵风的脸色,程昱突然笑了一笑。
“赵堡主,可欲杀仆?”
被人叫破了心中的想法,赵风却一点儿也不尴尬,一字一顿的说道:
“确、实!”
“仆虽然不怕死,却不愿死得不明不白。赵堡主稍安勿躁,仆自有话说。”
“说!”
“刚才所说种种,不过是仆的后手。其实,张渠帅【张狂】对赵氏的好意,却是天地可鉴。正是因为看中赵氏,张渠帅若是不能得到赵氏帮助,必然会想尽办法,以去除后患。”
“好一个好意!……”
“若非得以,张渠帅绝对不会出此下策。其实,张渠帅愿意与赵氏推心置腹,只怕赵堡主不肯。”
这番话说得很有诚意,让赵风在恼怒之余,却也很是享受被人重视的感觉。
“愿闻其详。”
“张渠帅,乃是天定的‘安世者’。数月之前,南华老仙对张渠帅授以机密,告知天下大势。后来张渠帅一一印证,南华老仙所言,将局势发展全然言中。”
说到这里,程昱放低了声音,伸过头去,小心的说道:
“言不入六耳!”
赵风会意,也凑上头去。程昱用极低的声音说道:
“原本,汉室衰微,却还有三十年命数。然而黄巾一起,汉室的命数便折损大半。不过,汉室的命数,却也并非如此好折损。反噬之下,大贤良师【张角】必然折寿极大。据南华老仙所言,只怕这一、两个月内,大贤良师便有性命之忧!”
听了这些话,赵风的脸色变得极为古怪。他低声回答道:
“张角若死,黄巾必败,你却劝某加入黄巾?”
程昱又是一笑。
“天机之莫测,岂是凡俗可料?
张角此人,虽然有惊天动地之道法,终究不是天命之人,不过是为王前驱之流。一如当年陈胜、吴广之于高祖,更始、赤眉之于光武。
皇甫嵩虽破黄巾,然而西方将有大事。汉室根基已损,不复再强。待得五年以内,当今汉帝驾崩,内宦外戚争权,则汉室必亡!
那时,张渠帅潜伏日久,便可厚积薄发,再次掀起灭汉狂潮!”
赵风初时听得不以为意。但是,当他根据描述开始分析,脸色就越来越凝重起来。沉思半晌,赵风问道:
“足下说皇甫嵩将破黄巾。可是,某却听说,皇甫嵩日前与张梁鏖战,却大败了一场……”
“孰是孰非,过得数日,堡主自然可知。倒是目前,不知赵堡主可要作何打算?”
说起这个,赵风的脸色再次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