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色电子书 > 都市生活电子书 > 律政风流 >

第101部分

律政风流-第101部分

小说: 律政风流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雷鸣也没有律师资格证,而且工作时间还不够三年,所以不可能任他为事务所主任,只能让他任副主任,负责律师事务所全面工作。

2000年以前,律师代理业务还是司法局的主要业务,而没有停留在律师管理业务上。当时谁当司法局局长都不可能放弃这一项业务。

谢基召开了全体职工大会,在会上宣布了对雷鸣的任命,雷鸣第一次当“官”,有点激动。

近30个职工,绝大部分人都拍手祝贺,雷鸣站起来招手示意,感谢大家对他的支持,他注意到唐九安和苏玉生拍手了,但很不自然。

会后,谢基叫雷鸣到他那个简陋的办公室去谈话,田副局长和唐九安也在场。

谢基在任命前,是和雷鸣有沟通过的,雷鸣也愿意到律师所工作。但任命后的谈话也免不了。

谢基做思想工作很在行,要求雷鸣第一要加强思想和理论学习、加强业务学习;第二要求雷鸣团结同志,做好班长,带好队伍;第三要雷鸣努力工作,争创好业绩,为局里分忧,特别是财务上的困难。

雷鸣也为此表了态,他没说大话,只是按谢基的路子重复说了一遍,至于财务方面,雷鸣说:“我争取独立解决全所人员的工资福利问题”。

就这样,雷鸣走马上任这个没级别的官。

第一四六章 得罪法官

 谈话后,雷鸣在谢基和田佳玉副局长、政工科唐九安的带领下到律师事务所报到,律师事务所几个人都在办公室,雷鸣和大家握手问好后就离开,第二天就上班了。

雷鸣上班很早,还没到七点四十就到事务所了,他发现事务所大门已经开了,事务所唯一的女干部杨淑已经在做卫生,雷鸣向杨淑问好:“杨姐早!”

杨淑已经近30岁,在基层工作多年,很有群众工作经验,一看就知道是知识分子。要不是法律专业水平太低,事务所主任应该由她来当。

正在拖地板的杨淑抬头见是雷鸣,也说:“主任也早,我帮你打扫房间了,等一会我帮你打一壶水,现在水还没开。”

雷鸣发现,自己的办公室打扫得干干净净,就对杨淑说:“谢谢杨姐了,我自己打水”。

武县司法局大院位于县城必要热闹的街道,司法局的近10间门面房子,律师事务所占用了两间门面房,接待和办公场地有近150平方米,有接待用的房间一间,一间小会议室,四间办公室,雷鸣占用了最里边的办公室,所里还在办公楼上占用了一间资料档案室。

八点钟,律师事务所人员到齐,雷鸣让唐坤请大家八点半到会议室开会。

八点半,大家都集中到会议室,雷鸣给大家发烟,杨淑给大家倒茶。

两个已经退休回来发挥余热的老同志已经年近七旬,来兼职就相当于来晨练,王志林又黑又壮,象个农家汉子,而白白净净的杨淑象个小学老师,唐坤则象个大学生。

雷鸣根本就不指望他们能做多少事,但他作为一个没级别的领导,也得负责任的。如果一个律师事务所都管不好,还怎么按太爷说的去从政,关键是太爷不仅仅是要雷鸣简单地从政。

雷鸣环视大家一圈,说:“大家都不陌生了,黄耿主任升迁了,我回来上班,被局里任命为负责人,在这里除了唐坤,年龄都比我长,我也没级别,所以大家叫我雷鸣就行了。我们还是按老规距办,大家有什么意见?”

大家没什么意见,这时有当事人过来办事,雷鸣就宣布散会了。

雷鸣刚刚到任第二天,仙湖开发区管委、武县建设局、武县建筑公司、武县自来水公司、池州化工集团就聘请他为法律顾问,雷鸣为此为所里争得了五万元多元的顾问费,打了一个开门红。

这几个顾问单位,除了池州化工集团是何富龙和魏真铭友情赞助以外,其余几个单位都是黄三为雷鸣引来的。

这就是黄三为人的高明之处。黄三虽然对雷鸣很有意见,甚至不敢启用雷鸣,但他仍然不会让雷鸣绝望:反正都是信手拈来的事情,对他黄三没什么害处,他何乐而不为?

雷鸣为此也专门给黄三打了电话,客客气气地感谢了黄三的帮助,黄三勉励雷鸣好好工作,认真扎实地干一段时间,积累经验,为以后的工作做好基础工作。

有时候,人是很无奈的,人际关系就是如此微妙!

雷鸣还是有自知之明的,他深刻检讨自己的行为,把工作两年来的得失一一列举。

得的方面是办了一些案件,解决了一些问题,在工作上取得一些成绩,积累了一些经验;失的方面就是人际关系没处理好,没能好好打造自己的团队,没能在工作中积累人脉,甚至把黄三这种能影响他仕途的大人物也得罪了,失去了一次调动和平稳发展的大好机会,教训深刻。

开发区管委是副处级单位,副科级以上职位就有20个;占了全部编制的4成,而司法局有30个编制,却只有8个副科级以上岗位,差别不小啊!

下了班,大家都走了,雷鸣狠狠地把案件记录本摔在桌子上,想:狗爱XX的,我就不信,我不能把这个小所带好!

雷鸣清楚,国有律师事务所不会长期存在,他只想在这这个岗位上干上一两年就调离,要是想干律师,雷鸣还不如在经天事务所干!这个律师事务所,说白了只是一个跳板!

武县律师事务所也出过两个名律师,但这两个人出名后就已经调离了。

晚上,黄耿牵线,全所人员请武县法院民庭法官吃饭。

当律师,法官是绕不开的话题。和法官关系好了,不仅仅有案源,还会在案件判决上有很大主动权,更有甚至者,甚至可以有交易!所以民间对律师就有不好的印象,甚至被称为诉棍!

雷鸣做人还是有底线的,他不会因为案件去买通法官,他自己的案件都不这么做,为别人办案他更不会这么做,但他作为一名律师事务所负责人,他得和法官搞好关系,这个姿态是肯定得做到的!

黄耿的父亲是县委老书记,现在到县政协了。他一家几兄弟都很争气,在各自岗位上做得风生水起。黄耿提拔到县法制局后,在县里也小有名气,县法院的人也乐意买他的帐。

雷鸣在武县大酒店开了一个足以坐下十几二十个人的大桌,民庭一正两副还有四个普通法官都到场,事务所除了两个老同志外几个人都出动,黄耿带着大家和法院的人捉对喝酒,杨淑也把两个女法官侍候得服服帖帖。

法院的人当然不会不认识大名鼎鼎的雷鸣,但并不是每个人都对雷鸣客客气气,很多人对雷鸣能办好马一英、何富龙以及双桥镇新生村土地纠纷案等几个有名案件完全是靠运气,要不是因为雷鸣请客并且是黄耿出面请客,他们根本不会把雷鸣放在眼里。

法院的几个人都能喝酒,而黄耿、雷鸣和又黑又壮的王志林也是酒缸级人物,所以大家也没分上下,没多久,法院两个女法官离席回家,而小巧的杨淑则没有离开,她成了法官们攻击的对象。

一个法官倒了两大杯酒,每杯足有近二两酒,缠住杨淑一定和她干一杯,杨淑只拿一小杯要和他干杯,他怎么也不干,趁着酒意一手抱住杨淑的身子,非要她喝大杯不可。杨淑害怕得一脸惨白。

雷鸣看不过去,走过去拉开他的手说:“兄弟,她们女人不会喝酒,咱们喝!”说完推开杨淑。

那个法官不给雷鸣面子,他把酒放下,说:“我不跟你喝”。

雷鸣也不脑,笑呵呵地呆在一边,杨淑赶紧回家了。

大家见状,也分头回家了。

黄耿和雷鸣留在后面,他对雷鸣说:“看来卢仕明生气了,这家伙就是好色,又小气”。

雷鸣说:“操,生气也不怕他,没见过这种人的,今天谢谢你了”。

黄耿说:“你以后得提防这人”。

第一四七章 破产的糖厂

 作为最基层的法律服务单位,武县司法局律师事务所其实应该称为法律事务所,因为连所领导也没有律师资格。说白了,这个律师事务所只比游荡在街头巷尾的讼棍好那么一点点,但水平和收入却不一定比那么讼棍高。

有一些讼棍还是有两下子的,当然这种人很少,无良无水平的讼棍还是占大多数。

雷鸣也认识到到事务所的现状,在拓展所的业务方面,下了一番功夫。

武县案源不少,但好的案源大多都会流到市里正规的事务所,这些所不仅牌子正规,而且人才也足,案件质量也相对稳定。武县司法局律师事务所能接到的案件,大多是那些别人挑剩的没多大价值的案源:不是标的低,就是难度大,不然就是收费难。

雷鸣想,就是有好的案源,这些人还是办不下来,还是一步一步地走吧!

雷鸣把所里在办的案件过了一遍,一一地写了代理要点,然后由所里的其他人具体办理,就是指名他办的案件,他也由别人来组织材料、自己把关并出庭。

案件数量虽然不少,但能让雷鸣兴奋的案源几乎没有。

雷鸣的目光,放在一些有风险但标的比较大或者意义比较大的案源上。

正如雷鸣所愿,案件上门了,但不仅仅够难,更是没有人愿意接的大案!

武县糖厂是一家大型的企业,资产近亿,早几年年产值也近亿,职工近千,但就是这个大工厂,说跨就跨了!

1993年,武县政府决定对武县糖厂技改,要把糖厂产能从日榨2000吨糖蔗提高到日榨5000吨糖蔗,投资为6千万元。但1994年9月,技改基本完成试车时,糖厂发生高压管暴炸,死亡5人、伤31人,一批设备损毁,技改以失败告终!

糖厂曾经是武县的工农业支柱,以前,糖厂每年加工糖蔗30万吨,产品质量稳定,是县里人渴望调入的单位。现在糖厂没了,不仅仅重创了武县工业,而且武县每年30多万吨的糖蔗要外运加工,成本提高、收购价下降、不能及时兑现收购现金,使蔗农缩减种植面积。

这些问题不是最致使的,因为为技改而扩大一倍糖蔗种植面积,当时的武县政府把这个任务作为政治任务下达给各乡镇各机关部门,农民被动种蔗,甚至被拨除玉米强行种蔗,怨气本来就很大,现在糖厂黄了,不仅仅不能收购,还要送到外地,而且还不能及时得到收购款,因此这些蔗农意见很大,上访成了家常便饭,随时会暴发群体性事件;而糖厂已经存在20多年,有一大批老职工,这些人现在基本上没什么收入,其中不少是离休干部,这也成了一个火yao桶。

糖厂负责留守的领导李伟生、马永芳找到雷鸣,不是因为雷鸣有本事,而是因为他们已经被糖厂员工逼得无路可走。

糖厂负责留守的领导李伟生、马永芳本来是县工业局和农业局的副局长,糖厂技改失败、特大事故发生后,原来的厂领导已经被免职,这两个人被任命为糖厂的党委书记和厂长,过来稳定局面,但保留原单位职务。

这两个人说白了就是来当出气筒的。但这两个人也是愿意来到糖厂的,因为他们就是从糖厂成长的干部,糖厂跨了,他们比谁都心疼。

糖厂已经变成整个武县人的一块心病:当时的县领导班子因此几乎有一半人失去政治前途、书记县长黯然调离降职任用,一大批人失业、全县农民近半蒙受经济损失……,雷鸣家也种植了两亩甘蔗,也在那年分文无收。

雷鸣对糖厂的印象是:大,好大一片厂区:臭,生产时臭味长达半年多;富,糖厂的子弟都是有钱人,衣服都比别人漂亮。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