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色电子书 > 科幻恐怖电子书 > 星海中的幸运 >

第31部分

星海中的幸运-第31部分

小说: 星海中的幸运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正在这时,我耳机里传来声音:“老大,稍稍有点情况。”那是福门康,他留守在舰桥。我迅速扫了眼身旁众人,他们还沉浸在欢悦之中,只有跟我一样戴着专线耳机的孔秀和迪生听到这个情况。我不想公然跟福门康说话,怕其他人听到会影响婚礼气氛,便装做什么也没发生,慢慢向角落挤去。我看到孔秀也正这样做。福门康大概料到我不能随意开口,便在耳机里接着说:“底层甲板的隔离区有点异常的能量波动,好像调查小组在搞什么东西。”我马上就能挤到角落里说话了,结果迪生突然扶着耳机大声道:“什么!?隔离区怎么了?”他的声音还真大,居然能穿透大家的哄笑让每个人都听到,齐刷刷回头望向他,然后又望向我和孔秀。
见鬼!这个书呆子!反正大家已经知道了,没必要再藏着掖着了,我说:“要调查小组。给到一厅一号屏。”
“好的。”福门康在耳机里答道,然后一号多功能厅顶上的一个屏幕切换到底层甲板的隔离区那里,留守的三四个研究人员正在对那五块外星遗物做着什么操作,一个人漂向屏幕来应答。大厅里的众人都盯着屏幕。
“我是指令长。”我说,“你们在做什么试验么?”
那人说:“我们在检查表面材料。”
迪生插口道:“我走时布置的工作。”
我说:“舰桥测到你们那里有能量波动。”
那人说:“对,我们开了一些仪器。”
福门康的声音:“不是仪器,是另外的波动!”这时他已经切换到公共频道,在场所有人都听得到。
那人说:“哦,是么?我不知道。我去查一下……”然后转身漂走。
福门康的声音:“波动进了二号动力舱!”
那人背对屏幕慢悠悠地检查:“给我一秒钟,我们在检查表面材料,然后……”
通讯器中传来舰桥里一个工作人员的声音:“生物危害警报!底层甲板!”
屏幕上那个人还在不紧不慢地操作,我急道:“到底怎么了!你们干了什么!”
突然,屏幕上远处正检查一块遗物的工作人员不见了,准确地说是上半身被一层粉红色、粘糊糊的东西包住了。
“有东西出来了!”一个声音叫道,已经分不清是来自底层甲板、舰桥还是多功能厅这里了。
又一个工作人员的胸部被粉红色物质贴上了。这下我们看清楚了,那是从与外星遗物连接的化验槽中溅出来的!
“化验液!倒掉化验液!”迪生对着屏幕大叫。但为时已晚,槽中的化验液仿佛有了生命,自己飞溅起来,溅得到处都是,甲板上,人身上。
“看那个人!”有人惊呼。
只见最先被粘住的那个人全身都被包裹起来,飘在空中好像一大团人形液泡,他身上出芽一般凸鼓出一块块粉红物质,然后四散溅开来。
接话的那个研究人员转过身来,半张脸都被粘液盖住,只留下一只眼睛和嘴,他声嘶力竭地叫道:“它在吃我们!——”然后他整张脸都被粉红色包住,然后是脖子,然后是肩膀,最后整个屏幕上满是粉红色,然后屏幕黑掉。
“通讯中断!”舰桥来报。
“关闭己字、庚字、辛字所有隔离门!”我命令。
“辛字系列隔离门失控!己字、庚字已关闭!”
“舰体!损管!”我命令。虽然不清楚到底发生了什么,身为最高长官还是要尽职尽责。多功能厅现场的舰体分队和损管分队的人都向出口挤去。
“生物波动充满2号动力舱!”
“生物波动沿K线向上运动!”不利消息一个接一个,完全不给我喘息和思考的机会。
“这里是己3口,脚下有一团不知道他妈什么东西!已经穿透七道舱门了!挡不住它们!操!过来了!什么他妈……啊!——”
己3口,马上就是己1口了,那是底层甲板跟飞船主体的连接点之一!
孔秀大声道:“建议抛掉底层甲板!”
“抛掉底层甲板!”我下令。
“奶奶个雄!原谅我们!”舰桥的福门康大叫,然后是轻微的碎玻璃声,“密码!”
“025030!”我叫道。
孔秀向全船通报:“所有岗位注意,这里是舰桥,执行紧急抛……”
没等她说完,一声人耳无法承受的巨响爆炸开来,然后是急剧的天旋地转,然后是黑暗……
【1】在远航作业的太空船中,绝大多数食品都是合成的,尽管它们都是根据科学配方调制而成的,无论所含热量、营养价值还是口味都没有任何缺陷,但吃得久了,宇航员还是会在心理上产生厌恶感,所以远航太空船总要装载一定量的天然肉蔬'奇/书/网…整。理'…提=。供',每天配给宇航员少量份额以缓解心理压力,这就是“绿蔬配给”。因为这些天然肉蔬在太空中十分珍贵,所以每逢重大节日或庆祝活动之前,宇航员们总会自发地节省每日绿蔬配给,留待庆典之日集中狂欢所用。




++++++++++++++++++
主线剧情今天终于揭开了序幕,以后的故事会更加精彩,还是那句话,大家多多捧场,同时帮我多多宣传。
因为现在本书人气不旺,所以我更加感谢现在关注本书的各位朋友,更对能够在书评区里发言的朋友表示感激。为了答谢大家,我会逐步把书评区里的发言都加为精华,这样发言的朋友就能得到积分。大家多多发言,无论是表扬的还是批评的,只要言之有物,也不用长篇大论,就可以获得积分。雪中送炭胜造七级浮屠,阿门。

正文 第40章 底层甲板事变
我在别人的摇晃和呼唤中醒来。多功能厅里乱糟糟一团,残羹冷炙和锅碗瓢盆到处都是,三千来号人堆作一团,有些已经醒来,有些还在昏迷,有些被挤压在里面的想钻出来,却被外面还没有醒来的堵住而无法动弹。好在孔秀先一步醒来,已经在指挥清醒过来的人整理现场,扒开人堆,安排医护。大家多数都穿着舱内宇航服,它兼有安全服的功能,遇到剧烈撞击会自动充气形成缓冲垫层,保护穿着者;我、总工长进喜老哥和爸才跟冯女士这样没穿安全服的人也可以因为周围人的气垫而减少伤害。
醒过来的人部分留在多功能厅清理救援,部分返回各自岗位,由于有孔秀在现场指挥,我就向舰桥赶去。一路上看到各个岗位都在等待人员就位,场面虽然不算混乱,但想要恢复完全的工作能力还要一段时间。
大约半个小时后我回到舰桥,当初留守的人员已经在福门康的带领下恢复完毕,开始紧张地工作,不过各部门与舰桥的联系还没有完全恢复,所以工作开展得很慢。他们利用现有人员统计了一下当前境况:离抛离底层甲板已经过去4个小时,由于炸脱连接栓的动量作用,昆兰本船和底层甲板互向相反方向运动,已经相距大约两千万公里【1】;与昆兰号对接着的高腾号、柯岚号和柯利桑号三艘船被甩脱,它们也获得了与昆兰号差不多的速度,在昆兰后面不远处滑行着,呼叫它们还没有系统应答,可见它们也尚未从剧震中恢复过来。由于动力部门人员尚未完全就位,我们还无法调整昆兰号的轨道和速度,只好任凭它依着惯性滑行。
大约一个小时后,人员终于基本落位,全船上下的组织秩序基本恢复,孔秀也把多功能厅的工作交给救援分队和医疗分队回到舰桥。高腾号、柯岚号和柯利桑号三艘船也陆续恢复正常,与昆兰号重新建立了联系,并加速飞上来会合。昆兰号上恢复过来的它们的船员也乘坐通勤艇回到各自船上。
产业/行动筹划部召开紧急会议,讨论当前形势和应对策略。大家一遍遍地观看事变录像,仍然没人知道到底发生了什么,连调查小组和科学院的代表也无法给出科学的解释,(迪生由于穿着伴郎礼服,虽然别人的宇航服起到一定的缓冲作用,但还是受到一定冲击,正昏迷抢救中,所以这个代表是泰斯坦。)只能做出近似恐怖科幻电影般的猜测:外星遗物中潜伏的“异形”受到有机检查液的刺激苏醒过来,迅速繁殖和吞噬周围的生物体,进而向底层甲板发难。关于下一步行动,讨论结果是保持现在的速度不变,一来利用这段时间彻底恢复船队工作秩序,二来拉开与底层甲板的距离,以防事态进一步扩大;至于返回事发地点调查等工作,现在可以开始着手筹备。
会后没多久,多功能厅的疏散救援工作基本完成了。被震荡甩做一堆的三千多人终于分散完毕,死亡7人,因伤接受治疗者312人,其中290个轻伤者已经返回岗位(包括迪生)。其余部分因留守人员较少,所以没有人员挤压伤亡。昆兰号主船底部因脱锁爆炸受到不小损伤,——昆兰号整装状态总质量270万吨,其中底层甲板50万吨,想要把总质量的18%炸脱,需要多大能量可想而知。——损管分队、维修分队和舰体分队已经开始忙碌了。与此相比,因高腾号、柯岚号和柯利桑号三艘船扭断的对接臂已经算是小伤小痛了。
我们派出两架模拟机(经克鲁克特一役检验,模拟者计划已经定型,命名为“模拟者”级渗透型侦察机)伪装成两颗小行星返身追赶底层甲板,察看情况。它仍然依惯性滑行,离事发地点越来越远,离昆兰号则是更加远。从外表看,没什么异常。
一天之后,船队各船的秩序都已完全恢复,一切工作均步入正轨。迪生和柯利桑号决定马上回去调查事故原因。柯利桑号的船员40人自是必不可少的,另外还要20名科研人员共同组成调查队。科学院的科学家们都自告奋勇,迪生要亲自带队,考虑到情况未明,危险很大,我们坚决反对,最后决定副院长泰斯坦带队。20名科研人员中,15人要负责操作各种扫描仪,另需5名生物学家现场提供专业建议,人员由外星生命研究所的专家中选出。木兰夫人冯丽姮女士坚持着要亲自出马。我们不同意,认为这次调查不过是先期探险,如果没有危险,以后尽有用到她学识的地方。而冯夫人则坚持她研究过泰坦人对类粘液生命的研究成果,她在现场可以提供更好的理论支持,降低危险的发生率。但我们实在无法同意,前一天的婚礼已经被搅得不成样子,如果再出什么差迟的话……
“她要去,就让她去吧。”爸才说,“我相信她。有她在不会出事。”
那好吧,那好吧。我们确定了5名生物专家的名单。火钳大队派出十架侍僧机护航。由于大队长四木粹刚后颈神经接口严重感染,五天前根据医疗分队的意见被强令住院,所以由副大队长福门生禄带队。
由于情况不明,我们不打算对调查队的飞船飞机进行弹射,而安排它们在船外列好队形慢速接近。昆兰号、高腾号和柯岚号改变了轨道,以远方的底层甲板为圆心进行切向航行,保持在5亿公里的安全距离上。两架模拟机再次出动,伪装成小行星近距监视,然后弹射出六架侦察机进行中距监视;等各机就位后,调查队在昆兰号右舷处进行编队,柯利桑号在中间,四架ACV四周保护,一架游击,开动各自的引擎缓缓驶去。在柯利桑号向底层甲板靠近的过程中,它上面的扫描仪和昆兰号的船载感应器一直在进行着远距扫描。无反应。
柯利桑靠近到三亿公里。无反应。
靠近到一亿公里。无反应。
五千万公里。无反应。
一千万公里。中距扫描,无反应。
一百万公里。无反应。
五十万公里。柯利桑号将速度调整至与底层甲板同步,进行近距扫描。无反应。光信号呼叫,无反应。
“它失去了动力,2号动力舱无能源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