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色电子书 > 都市生活电子书 > 天眼人生 >

第1224部分

天眼人生-第1224部分

小说: 天眼人生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种情况,心里忍不住想笑,他可是太了解华书山的为人了。

当初周紫萍担任省长的时候,华书山与冯松山等人联合在一起,根本就没有把省政府放在眼里。有一次华书山为了一笔拨款的事情,曾经闯进周紫萍的办公室并拍了桌子,*着周紫萍挪用了一部分的社保基金,将款项拨付给了他,这才算完。

大家都很清楚,挪用社保基金这是一条高压线,虽然周紫萍事后很快就拆东墙补西墙补上了这笔款,但是这个把柄算是被华书山抓在了手里,周紫萍是彻底的怕了他们这一伙人。现在看到华书山作检讨的狼狈相,伏荣斌能不高兴吗?不管怎么说,伏荣斌这个省政府的秘书长,还是周紫萍一手把他提拔起来的。周紫萍被他们压制住了,他这个省政府秘书长当时的日子自然也是不好过的。

华书山的检讨很快就做完了,穆国兴说道:“大家都谈一谈吧,如何对华书山同志所犯的错误有一个清醒的认识,如何在广南省彻底消除派系之争,把我们的思想真正的统一起来,投入到今后轰轰烈烈的经济大建设中。”

包和平现在是省委的唯一一个副书记了,在广南省还没有省长的情况下,他就是响当当的二号人物了,穆国兴的讲话完毕自然也就轮到他讲话了。

“对于华书山同志刚才所作的检讨,我认为还很不够,并没有从思想上认识到自己错误的严重性,对于一些重大的问题还在刻意的避重就轻。比如他刚才讲的只是出于对鲁南生的报复,才指使人写信诬告吴雪龙同志,这只是一个客观理由,主观上的问题是非常严重的,说到底就是想破坏我们省的安定团结的大好局面。”

常委扩大会议开到这个时候,已经变成了对华书山的批评会了,就连一贯在常委会上不发一言的原省委秘书长现任宣传部长章令宏,也在讲话中严肃的批评了华书山的错误行为。

让一个常委在常委会上作检讨,并对他展开批评教育,这就是一个不是处分的处分。任何一个常委在经历过这种事情之后,今后将会很难再抬起头来了,不要说是常委内部的人了,即便是下面的一些干部也会瞧不起他,这就是政治斗争的一种艺术,也可以说是一种巧妙的延伸。

大家本来以为吴雪龙会利用这个机会对华书山施行猛烈的炮轰,却没想到他在讲话中是一句过分的话也没有讲,基本上都是按照穆国兴提出的消除派系斗争,统一思想加快广南省经济建设的精神,再结合省政府的工作来讲的。

其实对与吴雪龙的这种做法,大家也都很清楚,虽然华书山利用写诬告信的方式,想挑起鲁南生和吴雪龙之间的争斗,但是最后的结果却是对吴雪龙非常有利的。

首先鲁南生的丑事被揭露了出来,被穆国兴*的主动向中央请辞,这就让吴雪龙在竞争省长这个位置时少了一个最大的对手,为吴雪龙今后当上省长而铺平了道路。还有一点就是穆国兴利用这件事,又把华书山给整的成现在这个样子,这就证明穆国兴还是支持吴雪龙的。

吴雪龙也很清楚,穆国兴之所以支持他,除了看到自己这一段时间的工作能力之外,还有一个最主要的目的,就是确实想在工作中和周围的同志搞好团结。一个省的工作搞的好坏首先要看这个省的经济发展搞的如何,经济搞上去了,即便是有点小问题也无所谓了。如果经济搞不上去,一个领导班子里再接二连三的出事,中央就会质疑省委书记这个班长的工作能力了。

常委会形成了一个决议,给华书山一次党内警告处分,并把这项决定向全省正厅级以上干部进行了传达。看着华书山面如死灰的表情,大家都知道华书山这一辈子也算是完了,今后在常委会中他只能是老老实实的听吆喝了。即便是穆国兴将来调离了广南,他也永远不会再有抬头的日子了。

穆国兴现在最关心的两件大事,一件就是国际贸易加工区的建设,还有一件就是丽江市那两条铁路的建设。这两个项目的建成,将为广南的经济腾飞插上翅膀,也可以说这两个项目将是直接关系到广南经济能不能搞上去的头等大事。

铁道部副部长薛澍军来广南调研,主要就是与广南省协调两条铁路的工作。虽然这两条铁路是由广南省自己招商引资建设的,没有用国家的一分钱,建成后也将有投资方自主经营,但是毕竟还是要有铁道部的统一指挥和管理的。

这两条铁路建成后,北面将连接纵贯国家东西的铁路大动脉,向南则通往粤海省的花云市,不仅可以使广南省的产品通过铁路直达出海口,运往世界各地,更可以为西北三省的物资运输及出口提供一个极为有利的条件。

根据省委办公厅的安排,穆国兴陪同薛澍军到丽庆市的铁路建设工地进行实地考察。这次考察也是根据穆国兴以往的工作作风做出的安排,除了一辆警卫车辆和一辆工作人员乘坐的车辆之外,穆国兴与薛澍军以及常务副省长吴雪龙,省委秘书长薛友都上了一辆中巴车。真正做到了轻车简从这一点。

VIP一千八百零五章天地之间

新春第一章,微笑祝书友们新春快乐!如来送福,观音送子,诸葛亮送智慧,雅典娜送美丽,李时珍送健康,赵公元帅送元宝。顺风时你是我扬起的帆,逆水时你是我撑起的篙,寒夜里你是我温暖的篝火,夏日里你是我怡人的清风。有你们的陪伴真好!兔年快乐!

虽然薛澍军是从京城来的部委领导,但要是论级别来,他只只是一个副部级,与穆国兴这个封疆大吏相比还是有一定的差距的。穆国兴能够乘坐中巴车,他这个副部长尽管心里有些不太愉快,但也只能服从这样的安排了。

令薛澍军感到惊讶的是,他们这个小型车队每路过一地,并没有出现在别的省份经常见到的迎来送往的场面,虽然所经过的路口都有警察在维持秩序,但是却没有一个地方官员出来接送的,即便是到了丽庆市境内,也同样没有出现这种情况。

就是这一点,让薛澍军感到他在京城所听人说过,穆国兴的工作作风非常务实的传言看来是一点也不假。在其他的省市,不要说是省委一把手出行了,即便是一些副省长之类的官员下去视察,迎接的场面也是非常排场的。

进入丽庆市市区,车队依然没有停下,前面的路口停着一辆警车和一辆中巴,等到车队驶过,他们也尾随在后,继续向西驶去。

一座彩色拱门出现在众人面前,拱门的上方写着一行大字:龙山县人民欢迎您!

车队一直开进了龙山县委大院,早就等候在这里的县四大班子领导热烈的鼓起掌来,这个时候才算是有了一次正式的欢迎场面。

在县委的会议室里,县委书记兼铁路建设领导小组组长邵为仕,向穆国兴、薛澍军一行做了铁路建设方面的汇报。整个汇报中没有讲一句废话,处处体现出了广南省干部务实的工作作风。

吃过四菜一汤的工作餐,略事休息,车队继续西行。十分钟后,来到了铁路建设的工地,只见几十台挖掘机一字排开很远,巨大的轰鸣声震耳欲聋。远处还传来一阵阵隆隆的开山炸石的炮声。

早就等候在这里的铁建公司项目部的经理易庆军,带领工作人员迎了上来,通过易庆军的介绍,穆国兴与薛澍军对这两条铁路的建设有了一个比较直观的印象。

龙山县境内是典型的喀斯特地貌,整个铁路的桥隧比高达百分之七十以上,龙山县境内这短短的六十公里铁路,共有隧道四十九处,桥梁二十三座,将其称为桥隧博物馆一点也不夸张。

这六十公里的铁路是整个铁路建设的重中之重,只要是修通了这一段铁路,其他的路段就容易的多了。所以铁建公司才把项目经理部设在了龙山县,目的就是为了加强对施工现场管理。

临告辞的时候,易庆军趁与穆国兴握手的功夫,把一张纸条悄悄地塞到了穆国兴的手里,穆国兴知道,易庆军一定是遇到了什么难处,又不好当着这么多地方官员的面讲出来,才这样做的。

回到车上,穆国兴打开了这张纸条,看了看又不动声色的放回了自己的口袋里。这张纸条反映的问题比较严重,穆国兴心中是一阵火起。他也没有想到,龙山县的官员竟然敢如此的胆大妄为。

略一思忖,穆国兴对跟随在身后的常务副省长吴雪龙说道:“听说龙山县有一个比较大的烈士陵园,我早就想去看一下了,今天正好有这个机会。你先陪薛部长回酒店休息,让市里和县里的同志陪同一下就可以了。”

省委书记一声令下,下面的人自然是忙的不亦乐乎。邵国利也搞不清楚穆书记为什么突然想起要去烈士陵园看一看了。说实话,这些年来很少有人会注意到龙山县这个大型的烈士陵园了,除了每年清明节有些学校组织学生到这里来扫扫墓之外,这些为国捐躯的烈士们早已经被人们遗忘的差不多了。

穆国兴神色庄重的拾阶而上,身后跟着一大群市县两级的干部,不远处还有几辆小车急速向这边驶来,穆国兴知道,这是这个镇上的干部接到通知后赶来了。

烈士陵园的大铁门已经锈迹斑驳了,院墙多处坍塌,进入陵园的大门,一座花岗岩的烈士纪念碑耸立在面前,尖尖的顶端三棱的碑身,犹如一把直刺苍穹的利刃,纪念碑的后面就是数百位烈士的墓葬。

穆国兴默默肃立,他的身后是丽庆市以及匆匆赶来的当地县镇两级干部。一阵风起,松涛阵阵,平添几分庄严肃穆。

急匆匆赶来的当地干部们你看看我我看看你,谁也不知道这个年轻的省委书记此时来这个烈士陵园究竟是为了什么,又有什么目的。

当地的两个干部在烈士碑前送上了一个花圈,挽联上写着烈士永垂不朽,落款则是广南省委省政府敬挽。这些人仓促之间竟然还能准备的这么周到,也确实是难为了他们。

穆国兴走上前去整理了一下挽联,后退几步默默的三鞠躬。此刻天地之间仿佛只剩下了这些为国捐躯的烈士们,和在纪念碑前默默肃立的广南省委书记兼省长穆国兴,以及在他身后静默肃立的大小官员。

几只站在树枝上的小鸟,发出一阵清脆的鸣叫声,惊醒了穆国兴,小鸟仿佛在向他诉说着什么。一个身穿旧军装的独臂老人,手持一把扫帚走了过来,看了看花圈上的字,又看了看庄严肃立的穆国兴,把扫帚靠在自己身上,用仅存的一只右臂向穆国兴庄严的敬了一个礼。

“老同志,请问你是这个陵园的管理人员吗?”

老人点了点头又摇了摇头:“首长,我是自愿来守护我这些战友的。”

经过交谈穆国兴知道,这位老人叫李志刚,在这里长眠的烈士大部分是他的战友。在那场震惊世界的自卫反击战中,李志刚所在的营为了掩护大部队的撤退,而陷入了敌人的包围之中,经过浴血奋战,虽然最终完成了任务,但是这些军人也牺牲在了异国的土地上。

后来经过大部队的反击,击溃了敌人,这些烈士的遗体才得以运回国内,埋葬在这个离边境不远的小山坡上。

李志刚指着一块块的墓碑,向穆国兴讲述着当年惨烈的战况,和这些战友们牺牲时的情景。老人说着,禁不住泪流满面。几十年过去了,老人对战友的思念之情依然不减当年,这份战友的情谊感动了穆国兴,也感动了跟随在他们后面的那些大大小小的干部们。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