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色电子书 > 浪漫言情电子书 > 一加一等于四 >

第10部分

一加一等于四-第10部分

小说: 一加一等于四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擎天伸手过来,她以为他要拉她的手,说些亲密话语,然而他只是看她的表。

“你要上班?”

亦方犹豫着,无法决定要不要让他知道她上夜班。

“你想太久了,表示你不需要急着走。”

她不作声。

“亦方,你一定要离开的话,我不强留。不过,我非常希望你留下。”

在这里的他,和在山下的他,迥然不同。

两者都对她具致命的吸引力。

“我不喝茶。”最后,亦方说。

当擎天露出愉快的笑容,她了发觉他原来和她一样紧张。

“牛蒡茶,可以吗?”

她点点头。

“等一下,屋里很乱,给我一分钟。”

他果然很快就出来。

“请进。”

进屋要脱鞋,擎天为她拿来拖鞋。但其实不需要,屋内全铺了榻榻米。

他放着小提琴协奏曲,刚了在外面没听见。不过或许是太专注于他的关系。

进来了也依然。她的眼光跟着他动。

他拿壶接水,把壶放上燃着炭的炉座。从木雕茶盘取来两只陶杯,打开迷你冰箱,拿出保鲜罐,倒了些核果在陶碗巾,端来放在她面前。

亦方无法想像骆擎天是如此温文儒雅的。

一面做着事,拿东拿西,他一面对她说着话。

“我原先想在钢筋水泥丛林外,给自己一些时间和空间,过一种较原始、简单的生活,结果还是脱离不了一些需求。音响、冰箱是不属于原始的产品,茶具是名陶艺家的作品。”

终于,他在她旁座盘膝坐下。

“需求和欲求,仍然是摆脱不掉的习性。”他自嘲。

这也是她想像不到的!他对自我的苛求。

“这屋子是……”

“自己搭的,很简陋。”

亦方大吃一惊。

水烧开了,他提起壶,往桌上的小陶壶倒。

烧水的壶是铁壶,拿在他手上,却十分轻盈似的。他泡茶的动作、手势、神情,则像个修行者,有种悠然、深厚的静定。

他的手指修长极了,这双在商场呼风唤雨、叱吒风云的手,竟在山林中种菜、除草、搭建屋子。

亦方看得既着迷且迷惑。

若非她无意中闯入,她说不定会以为他在刻意制造假象。

“这里的水都是天然山泉,你可以放心的喝。”见她愣愣不动,擎天说。

亦方举杯啜饮,只觉入口芳香,入喉甘甜。

他自己却不喝,拿着小刀削梨。

“朋友在梨山自己种的。”他看她。“去过梨山吗?”

“没有。”亦方捧着杯子。

气氛宁静,他轻柔、温和,她却胸怀间波涛汹涌。

过了一会儿,擎天说:“你和你的室友感情很好。”

他不是在询问。他的语气似轻松地闲聊,其实不然。

“你为什么不直接问祖明在我床上做什么?”

“他叫祖明?”

“牛祖明。”

“好吧,请问牛祖明先生光着身手在你床上做什么?”他用礼貌的口吻问道。

“他哪有光着身子?”

“就我所见,他没有穿衣服。如果他光着屁股,我的问法就会不同了。”

“哦?”

“对,而且会有两个问题。”

因为他的表情,亦方已经扬起嘴角在笑了。

“我会问:“亦方,你床上那个光溜溜的大个手是不是有暴露狂?这种病应该属于精神科吧?”然后才是:“他在你床上做什么?”。”

“这是三个问题。”

“哦,嗯,你说得对。事实上是四个。你和几个人住在一起呀?”

“四个。祖明是其中之一。”

“四个?你们好像只有三个房间,怎么分配?”

“我一个人一间。珍仪和龙冰琪一间。施公,唔,他叫施展信,他一间。祖明最后来,施公的房间最小,住两个大男人太挤,祖明就睡在客厅。”

方亦言呢?擎天想,他也在她房间。不过他决定她不提,他就暂时不问。

他把削好的梨递给他。

咬一口梨,亦方继续告诉他,“祖明全家人都在一次火灾中丧生,只剩他一个,无家可归,我们让他暂住,结果,”她耸耸肩,“住了快一年,大家习惯了,他没积极找房子,我们也不觉得他有必要搬走。”

“你们是很热闹。”擎天意有所指。

想到他第一次去时见到的情况,亦方失笑。

“原来只有我一个人,冰淇淋,就是龙冰琪,为了找不到合适的住处急得要命,我反正有多余的房间空着,就叫她搬来。”

他又点点头。

“珍仪和她本来就是室友,房东要收回房子,两个人一起赶……“于是两个人都搬来了。”

“珍仪胆子小,不敢一个人睡,便还是和冰淇淋住一间。”

她停了好一会儿。

擎天数数手指,“三个。还有一个施公。”

“施公……”亦方看着吃了一半的梨,“和老婆离婚,落得一无所有,一贫如洗,和我们分租,他的负担轻些。”

“听起来,你那里像是收容所。”他柔声说。

“事实上,有了他们,那屋里才增加了活力。”

音乐停了,擎天起来换一张cD。德布西的“牧神的午后”轻轻流泄。

回到她身旁,他为两人的茶杯倒满。

“亦方,我没有怀疑你的人格和品德,不过还是谢谢你告诉我。嗯,应该说分享。谢谢你与我分享和你生活有关的人和事。”

她喝着茶,不明白为何要解说这么多,但说出来以后确实舒坦多了。

“我希望你也能同样信任我,好吗?”

她疑问地看他。

“你指责过我多彩多姿的私生活……”

“我有什么资格指责你?”亦方淡淡地打断他。

她真希望他没有提这件事,它破坏了她的好心情。

“好,我修正。你是讽刺。但不论讽刺或指责,你相信了你在报章杂志上所看到的八卦消息,用它们否定了我的品格和为人。我无意辩解,只希望你暂时捐弃成见,重新认识我。

行吗?﹂亦方不语。

“亦方,”他伸手越过桌面,拿开杯子,握住她的手,“答应我,给我们一个机会。”

她的手在他掌中微颤。

“你答应过给我时间考虑。”吸一口气,她说。

“我愿意把我一辈子的时间都给你,亦方,我只要求你考虑的同时,不要拒绝和我见面。”

“你“考虑”了二十八年才来和我见面,我要的不是二十八年。”

她要抽回手,但他握得更紧。

“你要报复?要让我尝尝等待的滋味?我已经尝到了,亦方,自从几个星期前至今,我深切了解何谓度日如年。”

“与报复无关,我没那么幼稚。”

“那么,”擎天略微思考便明白了,“是你无法相信我的心是否真诚。”

“我想我有这点权利。”

“你有。”他同意。“但我要说明一点,我不是如你说的“考虑”了二十八年才想到要见你。直到我和言伯伯约了到你家拜访的一个月前,我才知道我有个指腹为婚的未婚妻。”

亦方愣住了。

“是真的,亦方。”他严肃的表情里有无限遗憾。“从来没有人告诉我这件事。”

她张口结舌。

“似乎是你母亲去世前不久,你父亲和我父亲之间曾发生了一些事,造成严重的误解,以致双方由至交而交恶,互不来往足足二十几年。你父亲没提过?”

亦方怔怔地摇头。

擎天则点点头。

“或许这是言伯伯令你恨我的一种方式。”

“和他交恶的是你父亲,他为什么要我恨你?”

“因为我姓骆,因为我是我父亲的儿子。”

想了想,亦方摇头否定。

“我父亲最重承诺,假如他使得我因恨你而不愿嫁给你,失信的是他。何况他很了解我,我不会是非黑白不分就胡乱怨怪人。”

“而你认为那些八卦传播明辨黑白是非?”

她颊边升起红晕。“无风不起浪。再说,不是事实,何来的相片?”

“说得好。亦方,你可听过合成相片?”

她又愣住了。

“当然,我不是说每一张都是。嗯,说个小故事给你听。有个人,虽不是泛泛之辈,其实也谈不上不可或缺,每当有关键性人物确定会出现在某个特殊场合,他未受邀请,也必然千方百计使自己成为座上客。”

擎天稍停饮茶。

“注意哦,这里所谓“关键性人物”,指的是“让”传播界发现与他沾上一点边,身分地位很可能立刻水涨船高的人,从而说不定自此在社交圈也有点呼风唤雨的分量。”

“有人利用你的名气,在特定场合与你合照,然后公开,便显得和你关系非比寻常。”

亦方沉吟地说。

“未必“与”我合照,可能只是“凑巧”到我身边或附近,跟我打个热烈的招呼……”

“你当然要回应,于是此人事先找来的摄影记者乘机抓住关键镜头,成为一张和你看似亲密的相片。”

擎天微笑。“你懂了。”

“我不懂。果真如此,你为什么不反驳,不出来说明?”

“换作是你,你会如何?”

和他一样,置若罔闻。

辩解或做任何声明,徒然使好事者或居心叵测的人,有更多机会可借题发挥。

“但是,”亦方仍有疑义,“那么巧,找上你的都是女人?”

“我给你看一样东西。”

擎天拿出皮夹里的相片伸到她面前。

看到他把她的相片放在皮夹内随身携带,亦方心头一阵激荡兼讶异。

“你怎么会有我的相片?”

“待会儿再告诉你,现在你告诉我,你旁边本来站的是谁?”

“我父亲,他……”

“你再告诉我,是否能够剪掉原来与你合拍的人,把相片上的你,和另一张相片上的我放在一起,用点技巧,变成你我的亲密合照?”

亦方张大眼睛。

“明白了吗?”

“那些人真的那么做?”

“我确定我没做。”他表情诙谐。

她笑不出来。

“这样……太卑劣了。”亦方喃喃。

擎天将相片收回去,同时告诉她:“这是我在你家偷来的,你不能告诉你爸爸哟。”

她满面羞赧。“偷我的相片做什么?”

“你不肯让我见到你嘛。”

亦方不作声。

他又握住她的手。

“亦方,”唤了她,等她看着他,他才说:“我承认,当我知道指腹为婚这件事时,的确认为荒谬透顶。我打电话给你父亲,到府上拜访,主要目的是希望解除这个荒唐的约定。”

“你……”

“听我说完。”他柔声打断她的话,“我大可不必去的,毕竟事隔这么多年,而且当年不过是你母亲和我母亲口头上的许诺,没有凭证要我非同意、遵行不可。我和你父亲联络,纯粹基于礼貌,我想,要解约也应该当面说清楚。”

他如此坦白,她着实无话可说。

“见了你父亲,虽然感动于他依然遵守着昔年的承诺,认为我是言家未来的女婿,我并未改变初衷。但是见到你的相片时,亦方,你也许不相信,我只觉得这一生似乎一直等的就是你。”

这般真情告白,直教她垂泪欲滴。

她怎会不信呢?当他们从未谋面,仅仅从报章杂志见到他的新闻照,她一颗芳心已不知不觉为他所系。

“当我终于看到你,方知何谓相见恨晚。”他继续倾诉着,“倘若能消你心中怨气,亦方,我愿等你另一个二十八年。”

“我没有这个意思,也没那么大的怨气。”亦方轻轻说。

“那么你原谅我了?”

“本来就不是你的错。这件事不是任何人的错。”她叹一声。“你说得对,你没有义务非遵行不可。”

“亦方,现在已经不是你母亲和我母亲之间的许诺,是你和我,我们俩的事了。”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