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色电子书 > 古代宫廷电子书 > 将军卸甲归公主 >

第75部分

将军卸甲归公主-第75部分

小说: 将军卸甲归公主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公主……”福全公公喝了一声,忽然密道外一阵挥杯推盏声,桌子也倒了,疾步奔出,“不好,皇上的病犯了。”
  
  “什么?”朱孝宁虽然恨皇上使计,破坏她和朱孝旻的感情,可突然听闻皇上病犯了,她也惊呆了。
  
  “皇上!皇上!”
  
  这是……
  
  福全哭得一声比一声响,朱孝宁神情呆愣,不禁加快脚步跟了出去密道的门自动关上了。
  
  “皇上!皇上!皇上!”福全的哭吼已引来了守在外的侍卫,立即便有人去通知朱孝旻和一干大臣了。
  
  朱孝宁便站在一丈远处,看他胸前水渍斑驳,身旁茶盏碎裂,眉目紧皱,双唇微张,似乎只是睡了过去。可是他再也不会像以前那般发出粗重的呼吸声了,手脚也不会动了,他的眼睛再也不会睁开了,耳朵再也听不到了,他再也不会算计她,也不会宠溺地叫她一声孝宁了。
  
  “皇爷爷……”朱孝旻还是一身大红的喜服,身后跟着管自揭了红盖头的陈惜。进屋便只见福全抱着皇上跪在地上,朱孝宁傻站在一旁,哭成了个泪人,却什么也说不出。
  
  朱孝宁看到朱孝旻进来,嘴巴张合一下,却烧得疼痛入骨,发不出任何声音。
  
  朱孝旻却不再看她一眼,径自走到皇上身边,将他抱了起来,放到榻上,扑通一声跪下。身后的人也黑压压跪了一片,不知是谁发出了第一声哭泣,接着便是哭声一片。
  
  群臣恸哭,一时间山河变色,刚刚还晴好的天下起了暴雨,外间乌漆如坠黑洞。
  
  张拓奕也是随了群臣来的,见大家都跪下了,朱孝宁却站立不动,呆愣着,似是成了木头人,轻轻唤她一声:“公主。”
  
  朱孝宁微微动了下,想侧头去看声音传来的方向,却眼前一黑,失去了知觉。
  
  自从皇上驾崩后,朱孝宁便病了一个多月,就连朱孝旻的登基大典,她也没能参加。但是那对于她来说都毫无意义。期间,只有张拓奕和陈惜来看过她几次,但每次都失望而归。
  
  她现在就什么事都不管,什么事都不听,光睁着眼睛透过窗缝看外边的毛毛细雨。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真真是无私。可她真想做那日的暴雨,将一切的一切都洗刷掉,将一切的一切都掩盖掉。
  
  皇上的算计,她早就意识到了,可就是不愿去深想。
  
  皇上派出的杀手哪能那般容易被人打败,还让彦王把人救走,还恰恰传出了于她不利,于他有益的传闻。彦王这不是找死吗?可是皇上之后也未过问彦王此事。说明那些风言风语,都是皇上默许的。
  
  还有温镶算计魏紫的事儿,她一直不确定。可通过地道,她知晓了温家和皇家的关系,她便知,魏紫之事也绝无如此简单。那些平安信,不过是不愿让她干预朱孝旻,不让她察觉到异样。只是,皇上也未想到,她和朱孝旻之间约定了秘密记号。那请封皇长孙妃的信,便更可笑了。皇上将她骗回来,好迷惑朱孝旻,竟找了生病的由头,还混淆视听,使人以为是二王害的。可是,这有什么好迷惑朱孝旻的呢。为了让他明白,姐姐是靠不住的,根本没为他做任何事。即使在京中,她也算计着他身边的人,就因为魏紫曾顶撞了她两句。
  
  魏紫是颗棋子,她未必不是棋子。而如今,她才明白,她是逼得朱孝旻成长的最后一颗棋子。只是这拔苗助长的方式,朱孝旻不知会长成何样。
  
  至于张霓,皇上或许没插手,可绝对有利用她。朱孝旻对张霓的执念由来已久,哪儿那么容易放弃。可自他回来起,他便一次也未提过张霓。说明,皇上早提醒过他了。
  
  只是,她不知道,朱孝旻是当她已经死了,还是活着。
  
  玉芊见她日渐清瘦,想起外间的传闻,也不知该如何跟她说。
  
  朱孝宁看着她欲言又止,日日都是这模样,终于有了些微兴趣:“玉芊,发生何事了?”
  
                      


☆、90决意

  “公主。”玉芊心急地揪了揪额发;“皇后来了几回,都是哭着来哭着走的。你可知是为何,”
  
  朱孝宁自然知道陈惜来过,可她无心去管朱孝旻后宫之事,所以她哭,她就由着她哭;当听不见。而如今,玉芊又重提了;她心头涌起一股愧疚之情。想当初,她还极力撮合陈惜与朱孝旻;可眼下……
  
  玉芊见她神情微动,壮着胆子继续道,“皇上登基一个月了;日日忙于朝政,从未进过皇后宫中。反而还派了许多人去山东……”
  
  朱孝宁猛得侧头:“他派人去山东做什么?”
  
  “听说是找张姑娘。”玉芊是知道内情的,可她唯恐隔墙之耳难防,急忙道,“可张姑娘不是葬身大火了吗,当初张将军抱着她的遗体哭天喊地了一天一夜,全南京城的百姓都看见了。但是坊间也有传闻说,张姑娘清白不保,张将军为了让她过上安稳日子,就送到山东去嫁人了。还故意放了把火,造成张姑娘已死的假象,好让她隐姓埋名,重新做人。”
  
  “真真是,荒谬!”朱孝宁坐起身,恨恨地敲了一下床。
  
  “公主,有人说,在山东高唐县看到张姑娘了。皇上派去的人也确实带了一个回来,也不知是不是真的张姑娘。”
  
  “什么?”朱孝宁惊得差点从床沿滑到地上去。
  
  “听说带回来的那位姑娘很快便到京了,算算日子,便就是今日了。”
  
  “孝旻……皇上他怎么如此荒唐,荒唐!”朱孝宁自朱孝旻登基起还未见过他,也未行过大礼,甚至口头上的称呼也未能改过来,幸而脑中警醒,立马改口,“皇后在何处?”
  
  “皇后也无能为力,她又不得宠爱,在皇上面前根本说不上话。”玉芊说着,低下了头。
  
  朱孝宁心想,若是张霓被带了回来,找陈惜也无用,找张拓奕也无用,缓缓站起,终于离开了躺了一个多月的床。
  
  “公主,奴婢伺候你更衣。”玉芊忙服侍她穿上宫衣,唯恐她着凉。
  
  “玉芷呢?”直至朱孝宁梳妆完毕,她才想起来,她似乎许久未见玉芷了。
  
  玉芊一听,眼泪便掉下来了,如断了线的串珠一般。
  
  “怎的了?”
  
  “公主,玉芷已经死了。”
  
  “死了?”朱孝宁难以置信地瞪大了眼睛。玉芷只比她大三岁,如今才十九,她却死了?
  
  “皇上登基后,便要先皇的未生育妃子殉葬。其中一个恰是玉芷的远房表姐,四岁时同玉芷一起进宫的。后来,她表姐有造化,做了昭仪,却从未被宠幸过,只在皇宫中虚度了十五六年光阴。玉芷不忍她殉葬,便设法带她出去,还借了公主的名头。可后来,有人告密,被皇上知道了,当场便射杀了。”玉芊一边哭一边说,眼泪如决堤一般,“可怜玉芷,为这皇宫贡献了十五年的美好时光,一个女子最好的时光都耗在这儿了。庄妃娘娘甚至还给她备了份嫁妆,准备待明年就给她择个人许出去。却不料,她就这么死了……”
  
  朱孝宁的手颤抖起来,她从未想过,那么鲜活的一个人,竟然死在朱孝旻手上。
  
  “庄妃娘娘呢?”
  
  “庄妃娘娘去为先皇守陵了。”
  
  “庄妃娘娘可是育有一位公主的,皇上竟让她守陵?”
  
  “是庄妃自请去的。”
  
  “庄妃是多么豁达的人,定不会,定不会……”朱孝宁突然想起来,庄妃也曾在暗地里帮过朱孝旻许多,知道许多内情。她这是避免狡兔死走狗烹的下场,离开,安安静静地再也不说话才是最好的结果。
  
  他确实是变了。福全说的没错,如今他最重要的便是社稷,其他一切皆可抛,包括她。
  
  但是,若张霓被他抓住了呢。不是张霓最好,如果是她,她该怎么办?
  
  即使朱孝旻会对她下手,她也得救了张霓出来,这一点毋庸置疑。
  
  “你可知张将军在哪儿?”朱孝宁也许久未见张拓奕了,因着她心如死灰,将他也忘了个干净。此刻想来,真真是不该。
  
  “张将军被派到广西剿匪去了。”
  
  “剿匪?先前不是灭干净了吗?”
  
  “是魏昭德,他跟广西残匪联合,自立山头成了匪贼头目。”
  
  “魏紫呢?”
  
  “魏紫好好的,什么事也没有。”
  
  “张将军去了多久了?”
  
  “近半个月了。”
  
  “意思便是说,他短期内回不来。”
  
  “是。”
  
  “彦王处可有动静?”
  
  “皇上日前去看过他,彦王抱着皇上直喊爹呢。皇上笑笑,便回来了。”
  
  “晋王呢?”
  
  “晋王照旧做他的……”玉芊做了个“酒囊饭袋”的嘴型。
  
  在朱孝宁这儿,确实不必避讳这些了,颔首:“那秦王?”
  
  “秦王回来奔丧的,国丧完毕便回去了,只带了长安郡主。她想见你的,可秦王不让,便回去了。”
  
  “嗯。”去岁时,朱孝宁曾修书一封,让朱长安兄妹进京看望皇爷爷。后来皇上无事,她又写了信去,在半道上就阻住了他们。
  
  先皇驾崩,他们倒是进京了,她与他们却还是未见着。说起来,这一个月,她浑浑噩噩的,见了几个人,却谁也没记到心上。此刻,她心头一片模糊。
  
  朱孝宁按了按额头:“你去探一探,皇上令人带回来的究竟是谁?”
  
  “是。”玉芊领命而去。
  
  朱孝宁在房中坐了片刻,取出纸笔,磨墨,写字,画画。藏头诗,诗中迷,横一笔,竖一笔——这是她能为朱孝旻做的最后一件事了。
  
  待朱孝宁画完,玉芊也回来了。
  
  “公主,确是张姑娘……”玉芊的表情简直难以言喻。
  
  “她如何了?”
  
  “她正跟皇上闹着呢,而且她跟皇上说,她要见你。”
  
  朱孝宁毫不意外:“皇上不答应吧?”
  
                      


☆、91正文完结

  朱孝宁毫不意外;“皇上不答应吧,”
  
  “是。”
  
  “皇上和霓儿在哪儿,”
  
  “在皇上殿中。”
  
  玉芊话音才落,突然殿外窸窸窣窣地发出了一阵裙摆曳地的声儿。
  
  “是皇后来了,”玉芊侧耳倾听。
  
  朱孝宁不语,下一瞬便有人进来通报;“公主,菡萏郡主来了。”
  
  “朱菡萏;她来做什么,”
  
  玉芊支吾着;低头禀道,“公主,自从安达蒙去岁夺得王位后;将瓦剌打了下来,就开始觊觎我朝,在半个月时间里打下了两个城池。可我朝能用的将士虽多,对鞑靼边境了解的却是不多,张将军又去广西剿匪了,远水灭不了近火。安达蒙大汗便说,那好,不打,我们两国联姻,世代交好。”
  
  “他求联姻菡萏郡主?”朱孝宁显然不信,下一瞬她便自己将自己惊到了,“是我?”
  
  “是。”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