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色电子书 > 古代宫廷电子书 > 将军卸甲归公主 >

第5部分

将军卸甲归公主-第5部分

小说: 将军卸甲归公主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用完晚膳,朱孝宁想起朱孝旻该按时喝药,就领着朱孝旻往回走。
  此刻,夜色早已降临大地,天上的上弦月迷蒙地冒着微白的光,池塘沐浴在月色中尽显静谧。园子里一片孤寂,不闻人声。
  适才张霓被张拓奕暗暗教训了几句,她便不敢多说话,可是大家都不说,她觉得气氛分外尴尬,小步跑过张拓奕身边,抱住了朱孝宁的胳膊:“公主姐姐,你明日带我出去玩好不好?”
  “霓儿,不可逾越!”张拓奕忘了自己方才是怎么“逾越”的,现在却想起来妹妹的行为实在是没大没小,拉下了脸。
  朱孝宁瞧张霓不服气地嘟了嘴,笑道:“霓儿姑娘娇俏可爱,张将军虽是兄长,却也无需过于拘束。”
  张拓奕被她这么一“教训”,脸上颇挂不住,可是又想不出其他话来反驳,只得呵呵应下。
  “呆瓜。”朱孝宁看他这般,忍不住笑了出来。
  张拓奕听她娇笑连连,神态妩媚迷人,顿时心醉神荡。
  恰巧走到小门前,朱孝宁便不再要他们相送,转身让他们留步。末了,她又附在张霓耳边说了一句什么,小姑娘便高兴得乐开了花。
  

☆、6故人

  张拓奕看孝宁公主乐呵呵地走了,自家小妹则笑得跟猫儿似的:“霓儿,公主与你说什么了?”
  张霓目送他们回去,关上小门,回过头仔细地打量了他一番,一边看一边点头。
  “你在看什么?”张拓奕不自主地抹了抹右脸,“有脏东西?”
  “果真是个呆瓜,公主姐姐的形容真是恰当非常。”张霓瞧他一副气急败坏样,哈哈一笑跑远了。
  张拓奕想起自己在公主面前的傻样,忍不住敲了自己一记:“你确实是个呆瓜!”
  朱孝宁回到太子府便张罗着让朱孝旻喝药,平日里,朱孝旻都会乖乖喝下,今日却端着药碗,迟迟不肯动弹。
  “要我喂你喝么?”朱孝宁扬了扬自己受伤的手,横他一眼。
  朱孝旻看了看她,却咕咚一口就将药灌了下去。
  朱孝宁瞧他不说话,这才觉得不对劲:“你怎么了?适才在张府还好好的。”
  “今日的药不好喝?没煎好?”
  “还是身子不舒服?”
  “哪儿不舒服,我让人传太医。”朱孝宁看他面色确实不大好,当下便着急起来。
  “她明年就及笄了。”朱孝旻扯住了她的袖子,可是良久才闷闷不乐地从口中憋出这么几个字来。
  “谁?”朱孝宁话说出口才意识到他指的是张霓,转过头看了看张府的方向,尽管看到的就是朱孝旻屋里的一面白墙,“你,喜欢她?”
  朱孝旻抬起眼眸,可怜兮兮地看了她一眼,咕哝道:“姐姐,我才十四。”
  “你若喜欢,姐姐替你留留看,只是你到时候不嫌弃她年纪大才好。”朱孝宁看不得他一副被抛弃的小狗样儿,摸摸他的头顶。
  “真的?”
  “真的。”其实朱孝宁也没有把握,毕竟张霓明年就及笄了,若像她表姐那般耽搁年华,似乎有些可怜。只是她也只能暂时应下朱孝旻,而且他年纪尚小,说不定过两年就忘了。
  不过最好的结果就是她促成他们之间的事,毕竟青梅竹马感情深厚。眼下,张霓没把她当外人,她也可暗暗地套套她的话,探探她的口风。
  张霓高兴自然是有缘由的,因为朱孝宁答应带她出去玩。可是第二日晌午过后,她偷偷地穿过小门来找朱孝宁时,却是苦着脸的。
  朱孝宁看到她身后跟着的黑面时便明了了,呵呵一笑:“张将军是不放心霓儿妹妹随我外出,才来随身保护的?”
  入冬以后,京城周围便不是很安全,许多不规矩之人就趁着回乡过年前捞一笔。张拓奕不放心张霓一个姑娘家,因此才不允她外出。虽说张霓与公主一起,身后有人不会不安全,但是他找个理由跟着也是件好事。而昨日他才被朱孝宁软软地教训了,他此刻只恭敬地应下了。
  朱孝宁也不是不明白他的心思,点头应下便吩咐人去备马车。
  自从张拓奕外出打仗,张霓便极少出门,即使外出,也有姨母同表姐一块儿,身后还跟着一群家丁丫鬟,根本不能尽兴。朱孝宁外出不喜大张旗鼓地带着侍卫,便带了些暗卫在暗处保护,正合她意。而且朱孝宁更像一个细心体贴的大姐姐,而不似表姐那般严谨拘束,加之同龄人总是更容易沟通,张霓是越发喜欢她。
  听说今日彦王进宫觐见,皇上忙着见他,便无闲暇传她了。因为娘亲忌日将到,朱孝宁早想去京郊拜佛,可是前几日皇上总传她入宫便没空去,眼下总算得空了。
  当今皇上信佛,且与僧人关系极好,因此南京城佛寺极多。既是游玩,加之祭拜外族亡母,朱孝宁便不可大肆宣扬。所以朱孝宁未选择皇上下旨修建的大寺,而是去了香火人烟都较少的璞光寺。
  璞光寺位于南京城西郊,格局不大,胜在气象肃穆,气派俨然。这里的布局极其紧凑,四周的院墙将这里围成了一个独立的天地。庙宇、楼阁以及园子里的走廊、饰物,无不令人心生宁静,屋顶上东张西望的螭吻却平添生趣。
  小寺自有小寺的好处,朱孝宁拜佛之时一直无人打搅,因此她为母亲念了半个时辰的经才起身。
  张霓也是从小就父母双亡,见她这般,自然也跟着念经。
  寺中小僧虽看出她们不是普通人家,却也没有过多打扰。朱孝宁便自由地在寺中行走,观赏墙上、穹顶上的壁画。
  “宁姐姐。”张霓自从出了太子府便唤了她“宁姐姐”,而非公主,“那边小院子里有一处君子兰开得极热闹,我还没看过这么漂亮的君子兰呢,宁姐姐你快来。”
  张霓趁着朱孝宁问小僧要水的空档在院子里转了一小圈,这会儿看到君子兰跟看到宝贝似的,非拉着她去。
  朱孝宁未应下,张霓就已拖了她往小院子去。
  张拓奕欲拉住她,奈何朱孝宁早跟上了,他只能大步追上去。
  “宁姐姐,你瞧。”张霓指着窗下一株叶端浑圆,花瓣鲜艳而有光泽的君子兰,轻轻道。
  朱孝宁正讶异她为何压低声音,张霓突然伸出手指点住了她的唇,抱了她的胳膊靠到窗前。这院子里无人,窗门紧闭,屋内却隐隐约约传出说话声。她不欲做隔墙之耳,但是突然听到“棣棠之花春末开,示意功成名就后半生”,她便顿住了——棣棠之花不就指的是彦王朱棠吗?
  屋内的声音略为苍老,只是听来超然,且引经据典极为严谨:“这位施主富贵天命,太平九五之相。朱姓江山,文治武功,皆在其身。只是前有五爪凤凰,后有强健青鸾,欲登大宝,还需天时地利人和,否则就会千里之堤溃于蚁穴,风光不再,东山难再起,恐有性命之忧。”
  “那敢问大师,如何天时地利人和?”
  “江浙逊志,宣城府学皆良才,可惜不知能否为施主所用。另有芙蓉花开,洛阳牡丹可做明君辅衬。”
  “大师,可否再讲得明晰些?”
  “今日到此为止,若非老僧与璞光寺住持交好,他又受施主之恩,老僧绝不会与你泄露天机。”那老僧说完便如入定一般,任由那人再问也不肯开口。
  朱孝宁听着里边的人略为沮丧,声称告退,她忙拉过张霓退到院子后边去。待得人出了院子,她才出来,不过只看见那人衣角一抹流金色转过门洞便消失不见。不过彦王进宫了,她猜也猜得到这定是彦王身边的谋士。
  如此看来,彦王确实有心争夺大宝之位。
  可惜朱孝旻身子过于羸弱,皇上也一直未能下定决心封其为皇太孙。
  不过那老僧提到“前有五爪凤凰,后有强健青鸾”,凤凰大概指的就是朱孝旻,只是为何是五爪?还有强健青鸾又是何人?
  江浙逊志乃汉平府教学方子孺,是江浙人,且为自己的书斋题名为逊志。而宣城府学指的是府学训导陈迪,安徽宣城人,当今皇上因其大才,极重视之。
  至于“芙蓉花开”和“洛阳牡丹”是谁,却不得而知。
  她想入内问那老僧,但他已为彦王解算,而且是受璞光寺住持之托,断不会接受她的请求。
  张霓看她想得入神,也未提醒她。初时,她就是听到里面提到了彦王,她才找借口引了她过来。虽然那老僧的话她不是很懂,可也听得出与朱孝旻和彦王有关。这会儿,朱孝宁表情凝重,蹙眉深思,她心中也一直在打鼓。
  “公主。”张拓奕在一旁,一直安安静静未出半点声响。而老僧的话他也听在耳中记在心里,只是朱孝宁这副神伤的模样,他很是心疼,“公主,我们先回吧。”
  朱孝宁听得他叫了她两声,才回过神来,颔首答应。
  只是她脚刚跨出,身后的门突然“吱呀”一声开了,下意识回头,她便见一位须发皆白的老僧立在门前,正笑盈盈地望着她。
  “忍冬。”
  “算命的……”朱孝宁霎时哭笑不得。
  张霓和张拓奕则是惊诧不已,他们竟认得,而且朱孝宁管他叫算命的,可那老僧一袭僧袍笔直,须眉随风飘,正是一派仙风道骨模样,哪里像是算命的。
  “忍冬,既来了,便与老友叙叙旧吧。”老僧说完便大开房门,作出邀请的样子来。
  朱孝宁只得领着张氏兄妹入内,与他“叙叙旧”。
  “你适才为彦王算了一卦?”
  “那是预卜天知,非算卦,每回与你说都说不清。”老僧无奈地叹口气,却笑着取了炉子上的苦茶,给他们每人倒了一碗。
  张霓看了一眼碗中粗鄙色浊的苦茶未动,朱孝宁倒是一小口一小口,极快便抿下去了。
  “如何?”
  “先苦后甜。”朱孝宁如实答道。
  

☆、7偈语

  “这话早在槿夫人还在世时,我便说过,只是你一直未听进耳中,如今可懂得了?”
  朱孝宁紧紧地抿着唇,片刻后却嘻嘻一笑:“算命的,你怎么剃了须发做和尚了?”
  “槿夫人去了,我便看破红尘,出家为僧,青灯伴古佛。”老僧倒不再计较她称呼他什么,笑答。
  朱孝宁想起来,她还未向他介绍过张氏兄妹,便道:“这位是龙虎将军张拓奕,这位是张将军的妹妹张霓。”
  老僧对着张氏兄妹点头示意,不过看到张拓奕时,还多打量了几眼。
  朱孝宁并未注意上他的异样,却长长地吸了口气:“那你还可以看在奶娘的份上,跟我说实话吗?”
  “忍冬。”老僧唤了她一声之后,皱了皱眉,接下来便是长久的沉默。
  朱孝宁知晓他心中自有思量,或许在挣扎着,也不催他,自顾自给自己又倒了一碗苦茶,看张拓奕碗中空了,便给他也加满了。张霓则悄悄地捂住了碗,尴尬地朝她摇摇头。
  “忍冬。”良久,老僧才缓缓道,“本想与你言说,但是以你的性子,必然不会听我的。我便给你几句话,你记着就好。”
  朱孝宁放下茶碗,坐直了身子,定定地看着他。虽然她一直叫他算命的,但是她知道他是有真本事的,看人预知都极准,只是奶娘还在时,他志不在此。可惜奶娘选择了先生,终究还是负了他。如今他削去烦恼丝,甘愿伴古佛,也算一件好事。
  “忍冬,人生苦短,际遇无常。保持初心,拿出真心,你才能得到你想要的。有时候,大家认为是好的,未必是对你好的。而且,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