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色电子书 > 古代宫廷电子书 > 哀家,有了 >

第12部分

哀家,有了-第12部分

小说: 哀家,有了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我当初之所以愿意留下这个孩子,无非是为了能给苏家留个后。
  苏家从我祖爷爷那代起,便一直平步青云仕途顺畅,也不曾经历过大起大落,苏家男子世代为官,苏家女子世代为妃。只可惜到了我这处,便没落了甚至连个后也没有。
  但愿我能为苏家做些事,好让苏家众多人口在在黄泉里也能瞑目。
  我在一边的木案上挑出三柱香,一一用烛火点燃,而后又对着众多先祖牌位拜了拜,而后□了木案正中的香炉里。
  我在祠堂里转了几圈,始终找不出什么蛛丝马迹来。我唯好放弃了在祠堂里找线索。我打开门准备去其他转转时,却遇到了一个小厮。那小厮见着了我,神情十分惶恐。
  这小厮倒是看着陌生,我问:“你是新进来的?”
  小厮恭恭敬敬地答我:“回太后,小的已在苏府做了半年。”
  我沉吟着,问道:“你见过哀家?”半年前就是三月左右,我这一年,回苏府也不过两次,第一次是六月初十那一日,第二次则是今天。六月初十那一日,由于我回苏府拜祭是惯例,在那一日,苏府里的小厮婢女皆是需要避讳。既是如此,这小厮又怎可能见过我?
  小厮的身子抖了下,颤巍巍地道:“回太后,是的。”
  我问:“何时?”
  那小厮又抖了下,刚要张口时,我的头像是被人踢了下,紧接着我眼前一黑,再也无意识了。

  第十四章

  我醒过来时,已是在我的寝宫里。常宁坐在我的床榻边,螓首斜倚木栏,美目微阖,眉眼间难掩倦意。想来常宁是担心我,是以守到了现在。我不过是动了下,常宁便敏感地睁开了眼,水眸里划过一丝喜色,“绾绾,你总算醒了。”
  常宁这话音一落,屏风外边便匆匆走进了几人,我定睛一瞧,竟是皇帝、宁恒、沈轻言还有郭太医。皇帝率先走到我身侧,“太后安好?”
  我揉揉眉,道:“尚好,不过是有些头疼罢。”
  郭太医此时上前替我诊脉,少顷,他对皇帝,道:“禀陛下,太后娘娘已是无碍,只需按时服用安胎药且静养数日便可。”
  我皱眉,“哀家为何会无端端晕倒?”
  郭太医道:“回太后娘娘,您是动了胎气。”
  动了胎气?我自得了喜脉以来,这胎气未免动得多了些。莫非我肚里的娃娃果真是个好动的?我抬眼扫了扫周围。皇帝正笑眯眯地看着我,宁恒站在皇帝身后又变回了朝堂上的宁大将军,不苟言笑一本正经的,我甚是怀念那个被逗弄得满脸通红的致远。
  许是我望宁恒的时间长了些,皇帝的面色难看了几分。我颇为淡定地将目光移到了沈轻言身上,多日不曾见他,他仿佛瘦了些。碰触到我的目光时,他对我浅浅一笑。
  我的心头荡漾了一回。
  皇帝的脸色又难看了几分,我委实不解。我望宁恒,皇帝不喜,我理解。可我望沈轻言,皇帝不喜些什么?莫非这几日里,皇帝的心头好转到了沈轻言身上?
  我被我这想法惊了惊。
  常宁此时打了个呵欠,道:“天色不早了,我要回公主府了。”
  皇帝温柔地道:“阿姊,你府中太医可够?若是不够,你再从宫中带几个回去。”
  常宁摆摆手,“够了够了,不就个喜脉罢了。哪用得着如此大惊小怪?反倒是太后身子弱了些,该多留几个太医在福宫里待命以防万一。”
  “太后身子委实弱了些,”皇帝沉吟片刻又道:“郭太医,你明日起便留守在这福宫里罢。”
  郭太医应了声“是”。
  待众人离去后,我让雁儿留了下来,其余人都屏退了下去。我揉揉额心,此时的头依旧有些疼。雁儿扶起了我,又倒了杯参茶给我,我低首喝了口,方不紧不慢地问道:“哀家晕了多久?”
  雁儿答道:“约摸有三个时辰。”
  我沉吟了会,又问:“哀家晕后,可有在苏府停留?”
  雁儿答道:“有,停留了半个时辰。沈相本想让大夫替太后您诊脉的,但常宁公主却信不过坊间大夫的医术,硬是将娘娘您带回了宫。”
  我微愣,“沈相?”
  雁儿点头,“是的,是沈相最先发现娘娘您晕倒的。”
  沈府和苏府隔得并不远,仅隔一三尺宽的巷子。且苏府里有沈轻言的人,沈轻言会发现我晕倒并不出奇。只是最先二字,却是值得探究。明明我晕倒之前,见到的是一个陌生的小厮,照理来说,怎么也该是那个小厮最先发现的,怎地成了沈轻言?
  我问:“沈相发现后,你可曾见到一个穿着蓝色短打的小厮?”我努力回想了一番,“身长瘦小,面皮焦黄,眼小嘴阔的。”
  雁儿摇头,“不曾,当时是沈相抱着太后娘娘您出现的。常宁公主当时吓得脸都白了,然后一群人围了上去,宫娥内侍皆有之,唯独不见娘娘您口中的小厮。”
  我心底愈发疑惑,难不成我晕前所见的小厮只是一场梦?
  静养数日后,我心里仍旧迷雾层层。一想起那日的小厮,我就觉得愈发可疑。我可以断定那小厮是真实的,只是这小厮也不可能凭空消失。那一日,太医说我因胎动而晕倒,我是千千万万个不信的。当时我晕的时候,与前几次晕的感觉并不相同。而是像是有一股气在脑子里缓缓地游移,在不经意时猛地击向大脑深处。
  我一旦有了个想法,便要立即行动。
  苏府,我断然是要再去的。小厮,我也断然是要找出来的。只不过我该寻何措辞去一趟苏府?我思来想去,最终还是让如歌去公主府一趟请来了常宁。
  我屏退了左右,单刀直入地道:“常宁,我有一情郎在苏府,我准备再去苏府一趟。”
  常宁吃吃地笑:“你是指沈相?”
  我颇为沉重地摇头,“非也,乃是另一人。”
  “哦?”常宁挑眉道:“究竟是何人能让绾绾不顾身孕屡次偷跑出宫?”
  我佯作神秘地道:“待时机成熟时,我再同你说。”
  “连我也不能说?”
  我“嗯”了声,握住了她的手,“常宁,我这事不能让你那皇弟知道,你帮帮我。”
  常宁沉吟了会,问:“那人可会危害大荣?”
  我笑道:“自然不会,不过是一寻常百姓罢了。”
  常宁爽快地道:“行,我帮你出去会情郎。”
  我连忙捏了下她的手,“常宁,你小声些。”
  常宁笑了笑,“真难得,竟然会有男子能让你露出此番模样,改日你定要让我瞧瞧他究竟是何方神圣。”
  我道了声“好”。此时,我心里颇是愧疚,看着常宁眼里的笑意,我委实不安得很。不过也罢,待我查出事情真相,再同常宁一一解释。
  我同常宁的一贴身婢女换了衣裳,那婢女便替我留在了寝宫里。临走前,我吩咐了下去任何人也不得打扰我歇息。而后我便低眉垂首地跟着常宁出了宫,皇帝对常宁宽厚得很,给予了常宁许多难以想象的特权,如常宁的马车不用经过宫门侍卫的询查,常宁甚至可以佩剑入宫。
  是以,有了常宁的帮忙,我出宫十分顺利。
  常宁替我遮掩得万无一失,就连去苏府的措辞也想好了。她对苏府的总管说我前些日子在竹林里落下样贵重饰物,需立即寻回。整个苏府便开始手忙脚乱地开始寻找。趁着乱,常宁对我使了个眼色,我感激地看了她一眼,悄悄地溜走了。
  常宁的这个措辞甚好,因为要寻东西,苏府里的所有下人都出动了。我一个一个地打量,却不曾见到我想要见的小厮。过了约莫一炷香的时间,我急了,便拉了匆匆经过的婢女,问:“你们府里的是否一个身长瘦小,面皮焦黄,眼小嘴阔的小厮?”我用手比了比,“嘴角右边的还有粒痣。”
  那婢女惊讶地道:“你是说赵七?他前些日子回家乡去了。”
  我一愣,那婢女又匆匆离开了。
  竟是此般巧合?我心里头疑团越来越多,我跺着步子又去了祠堂,我总觉得祠堂那处定有蹊跷,我两次晕倒都离不开祠堂。
  我四处查探了一番,和平常也无不同之处。我左摸摸右摸摸,也没摸出什么不妥来。在祠堂里待了半个时辰左右,我便失望地离开了。
  常宁见着我的模样,打趣地道:“怎么?不舍得你的情郎?”
  我扯唇笑了下。
  我安然无恙地回了宫,常宁那婢女也安然无恙地出了宫。只不过我却什么都不曾查出来,唯独知道那个可疑的赵姓小厮回了家乡。
  我正烦恼之际,夜晚时分,皇帝竟是领了宁恒过来。他笑眯眯地道:“太后,朕借用了宁卿好些时日,如今该是还给你了。”
  宁恒神色淡淡地站在皇帝身后,不言一语。
  我懒懒地道:“无妨。哀家的便是陛下的,陛下随意用。”
  皇帝又道:“宁卿,你好生伺候太后罢。”
  宁恒一本正经地应了声“是”。
  皇帝离开后,宁恒沉默地站在了我的身侧。我正好肚子有些饿,便让如歌和如画去自个儿开小灶熬了莲子百合羹。
  在我用完一碗莲子百合羹后,如歌拿了块帕子要替我擦嘴。
  我瞅了眼,道:“宁卿,你不是哀家的面首吗?怎地一点眼色也没有?这些小事,难不成你不晓得做?”
  如歌默默地将帕子递给了宁恒。
  宁恒僵硬地接过帕子,一张素白的锦帕在宁恒的手里竟也不会显得突兀,反倒是他替我擦嘴时,那眼神带了几分冷色。
  我当时便想:此刻宁恒心里定是恨不得手里的是刀剑。

  第十五章

  我做了个噩梦。我梦见沈轻言同我谋反失败,皇帝笑眯眯地让宁恒砍我的头,宁恒精挑细选了一把锋利的大刀,冰冷的刀面紧贴我的唇,他阴森森地说:“太后,让微臣替你抹最后一次嘴吧。”言讫,眼前刀光一晃,鲜血四溅。
  我吓得冷汗淋漓,嘴唇发抖。我喊了声如歌,须臾,如歌便从外阁匆匆地迈步到我床榻前。我见到如歌时,心里已然平静了少许。我让她点了盏宫灯,驱走了寝宫里的暗色。如歌垂首在一边,我问:“什么时辰了?”
  “回娘娘,子时一刻了。”
  我又问:“西阁的灯灭了吗?”
  “回娘娘,还未灭,宁大将军方才还吩咐了内侍准备热水……”
  我沉吟片刻后,道:“你下去罢,也不用在外阁守着了。”
  如歌出去后,我下了床榻,趿了鞋便走到铺了如意云纹锦缎的桌边,我倒了杯碧螺春,浅尝数口方稳下了一颗心来。我有个习惯,半夜定要起来喝杯茶,尤爱碧螺春。是以,我寝宫里的茶壶每隔半个时辰便要换一回。
  说起这习惯,起初是因捡了个太后来做,生怕翌日就不能睁眼,便夜夜捧着碧螺春喝了一口又一口直到天明。也不知过了多长时间,我得知这太后的位置非我莫属时,我方松懈了下来,但这喝碧螺春的习惯却再也停不了了。
  许是这几年安逸了些,我待人待事难免多了几分随意。如今夜我对宁恒的羞辱,我因在苏府失望而归便迁怒宁恒。如今想起,这委实是万万使不得的。宁恒终归是皇帝眼前的红人,还是皇帝心尖尖上的人。我思量了片刻,得出了决定——哀家如今便要去西阁一趟,寻个措辞好好同宁恒解释一番。
  不过我不得不承认的是,我在心里头转了这么多个弯无非是在掩饰自己胆小这一事实。因为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3 1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