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色电子书 > 古代宫廷电子书 > 春从天外来 >

第341部分

春从天外来-第341部分

小说: 春从天外来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为什么不能让它多活一会儿呢,哪怕只有一小会儿,哪怕它会很痛,也会很好吧!”

    听了汤圆儿的话,苏慎可贞并小九晏哥儿都愣住了。

    极少数的,面对孩子们的问题,苏慎可贞做不出相对合理的解释。

    而且自此后,对于这个问题,一家子时不时的都会产生一些争论。而且一直到很久以后,都没能得出一个合理的论断来。

    可是不管怎么样,从苏慎可贞到孩子们,都对动物也有自主生存权利这一观点保持了认同。

    ……

    没能解决心里的疑问,汤圆儿就存了桩心事了。再加上小家伙很明白那只小蜜蜂会死其实追根究底是因为他的缘故,所以这心里很不是滋味。虽然,只是一只小蜜蜂。

    小九晏哥儿见汤圆儿恹恹的,也没心思四处赏玩商议事儿了,寸步不离的带着他玩。告诉他刚刚摘的蒲公英有什么用,这这那那的又都是什么花什么草。

    到底是孩子,不一会的功夫,就缓过来了。等到馄饨面睡饱喝足被可贞摸了摸脸抱下车的时候,就更是恢复了之前的欢快了,窜上窜下的逗着馄饨面玩。

    苏慎远远见了,也安心了,继续和围拢过来的梨农们说着话。

    说了说这会子的授粉,又说了说之后的疏果、水肥管理,就有梨农们支支吾吾的问着苏慎。他们这园子里能不能像那些核桃园里一样套种花生的。

    这些年来,落花生的种植在掖县的七乡八十三社已经非常普及了。

    但凡适宜种植落花生的乡社,一个不落的都在种植落花生。

    而且经过这些年来不间断的试验,落花生的种植也已经不再如当初那般单一了。

    有条件可以种植小麦的农田里。现在基本上都在进行落花生和小麦的套种。不适宜种植小麦的田地,则有针对性的套种了一些蔬菜。

    而且不只田地里,自打前年起,苏慎开始推荐一些果园套种落花生。

    或是在果树育苗期至生长为成树的的这一段时期套种,或是争对一些苗木比较稀疏的果园利用间隙套种落花生,尽量提高生产效率以及土地的利用率。

    而这些梨农们提起的核桃园就是这么个情况。

    掖县以南的几个乡社都属于山岭薄地。水利基础非常的薄弱,所以导致粮食产量低,需水量大的落花生也并不适宜大面积的种植。这几个乡社的农户们眼看其他乡社种植落花生日子红红火火的,便求上了苏慎。

    苏慎自然没有二话的。经过一段日子的考察论证,最后决定根据当地的实际环境让农户们栽种核桃。

    毕竟,核桃耐寒抗旱,抗病能力也强。而且对很多土壤都非常适应,虽说喜欢肥沃湿润的傻质土壤,喜光喜水喜肥,可同时对水肥的要求又不严格。

    于是乎,核桃树就在这一片山岭中扎根了。

    只不过。核桃见效慢。前几年是只有投入没有半点的收益的。所以苏慎可贞又积极为农户们想办法,让农户们套种上适量的花生和枣树。

    花生是一年生的作物,见效快。而枣树作为果树。更是见效最快的。老百姓们有句俗语,“桃三李四梨五年,枣子当年就换钱”,正是这个道理。

    只不过,这梨园和核桃园的情况又不一样,梨园里的梨树行距都很近,而且因为大部分都是很早就建成的梨园,所以梨树的年纪比较大树干更不小的,到时候都愁梨子照不到日头的,对于地上矮秸作物的遮光势必会更加严重的,所以苏慎并不建议梨农们跟风套种落花生。

    只不过经此一事儿,倒是给苏慎提了个醒儿了,回去的时候就和晏哥儿说起要好好跟农户们宣讲,免得农户们因为盲目的跟风,影响收益。

    晏哥儿连连点头,在心里盘算着这告示该怎么写。

    只不过,这刚进家门,苏慎可贞就得到了消息,苏铨,去世了。

    很多年前陪亲戚送一只生了病的小狗去安乐死,当时那大夫说狗的年纪挺大的,生着病也挺痛苦的,就安乐死吧,也减轻点痛苦。当时我记得好像刚刚有安乐死,其实我们也不大理解,想着安乐死应该不会痛苦吧!可之后我真的觉着安乐死其实挺痛苦的,虽然只是低低的哀叫了两声,可就是让人觉着莫名的痛苦。虽然我不养宠物,可真的说不上来的难受。我那个亲戚事后也一直很后悔,伤心了很久,觉着不应该安乐死。

    然后,纯粹有感而发,见人见智吧!



正文 第四百四十五章 即空



消息是京里苏越派人连夜快马送来的,算算日子,今儿正好是头七之日。

    可贞捏着书信,实在是有些愣怔。

    虽说这些年来可贞自家的事儿都忙不过来,已经鲜少想起苏铨了。只有收到关于苏铨的消息的时候,才会记起来一遭,可随后书信看完,也就抛诸脑后了。

    可在她还未出阁的那些年里,说实话,暗地里也没少嘀咕什么祸害遗千年,又或是什么人在做天在看,善恶终有报之类的话的。尤其是看着腿脚不便的苏铎,看着孤独一人的白氏,还有每到年节或是初一十五磕头上香的时候看着那一个个鲜活的生命,真是活剐了苏铨的心都有的。

    可这会子听说苏铨走了,说句实在话,真是没有想象中的那么高兴的。甚至于,心里头还酸酸涩涩闷闷乱乱的,一股气憋在心里上不来也下不去,不知道这是什么了。

    当下就想给林氏写信,快步去了书房,可墨都磨好了,提起笔来的时候脑子里却一片空白,完全不知道该写些什么。

    就这么愣愣的坐在了书案前。

    而苏慎的状态也不比可贞好到哪里去,其实这些年来他还曾暗自腹诽过,腹诽苏铨的生命力竟这样顽强,一拖就拖了这么多年。可即便这样想过,这会子收到信,也着实愣了愣的。毕竟他完全没有料到,这都开春了冬天都过去了,怎么突然之间就走了呢?登时和可贞一样,这心里亦是五味陈杂的。

    其实在苏世彦离开了掖县的这么些年来,苏铨一家子除了王氏外,其他人基本上都不曾在他们的生活中出现过的。而且即便王氏一直都和可贞有书信往来。可到底也只是说说女人之间的体己话散散心罢了,家里家外的事儿是从来不会提及的。

    只不过,虽然和苏铨一家子再没什么瓜葛,可苏慎却一直都是警醒着的。苏越每回来信,也都会和苏慎提一提苏铨苏世彦的境况。

    苏慎有的会和可贞提起,有的就只自己知道罢了。

    所以苏慎很清楚,早在那年苏世彦灰溜溜的回京后,苏铨因为气急攻心,登时就撅了过去了。好不容易猛掐人中虎口醒过来后。却是口眼歪斜、耳后疼痛、流口水、言语不清,竟是患了口僻之证了。

    再加上苏铨年轻时就忧思恼怒、饮酒过度、恣食肥甘、纵欲劳累、起居不慎,仗着人高马大的完全不知道保养身子只知道肆意的挥霍,所以底子早就被掏空了,况且这些年来苏铨因为心里有鬼又整日整夜的疑神疑鬼的忧思过重,而且年纪又这样大了,所以这一病。竟再是没能站起来了。

    可贞也知道苏铨这些年来基本上都是在床上躺着的,他的填房钟氏一心想趁着苏铨还未蹬腿借着苏铨的余威赶紧给儿子们谋份前程,再加上到底是半路上的夫妻,苏铨又是个贪花好色的,夫妻情分也浅薄,所以在照顾苏铨时,并不十分上心。

    虽然大夫汤药不断,可到底把苏铨挪进了小书房,借着自己身上不好只让姨娘们轮流照看着。

    可苏铨家里头这么些年来一向内帷不肃。苏铨享受这些在他看来是争风吃醋的闺房情趣,钟氏是没那个本事镇压,所以屋里头可以说是乌烟瘴气的。

    屋里,资格老的姨娘们仗着进门早或是生育过倚老卖老,年纪轻的姨娘们仗着有两分宠爱恃宠而骄,再加上又有白氏当初埋下的伏笔,所以个个都不是省油的灯。个个都打着自己的小算盘,日日都跟那乌眼鸡似的,见了面冷嘲热讽都是轻的,动手动口那真是常有的,可以说但凡见面就要斗,没有一刻消停的时候的。

    以往还不显,可这会子苏铨这块肉一倒下,一家子就全乱了。虽然苏铨还未闭眼,可那些个姨娘们都已是为自己考虑起来了,或是变卖家私。或是日夜哀嚎,没一个没一刻消停的。

    不过到底在苏铨面前,还不敢太过放肆的。可随着苏铨的状态越来越差,慢慢的大小便失禁,这些姨娘们知道苏铨没有指望了,这心就更大更野了。照顾起苏铨来更没有以往上心了。

    王氏虽知道,可到底是公婆房里的事儿,她再管着家,防着姨娘们往外头运东西,可也管不到这上头的。

    还是钟氏自己闻到了小书房里的异味,当即逃也没来得及的逃开了。找了一干姨娘过来训斥,可却被姨娘们气了个倒仰。最后没法子,只好挑了两个粗粗笨笨的丫头给苏铨放在了屋里,算是通房。如此一来,就能贴身服侍苏铨了。

    苏铨虽起不来身,可不代表他脑子糊涂,见着这一干妻妾儿女这般敷衍自己作践自己,不是不恨。可再恨,再有想弄死这一干人的念头,可他这会子连骂人掼东西的力气都没有,又能够怎么样的。

    只不过,任谁都没能想到,这样的日子,苏铨一熬就是四年多。而且这身体是一天比一天的衰败,生活的质量也是一天比一天的差。到最后,因着缺医少药的,他的脑子大半时候都已经糊涂了,说胡话、寻死觅活的时候都有,可这样的日子,他还是熬了一年多。

    ……

    看着情绪如此低落的可贞,小九晏哥儿都不敢做声,就是汤圆儿都乖的不行,趴在可贞身边皱着小眉头看着可贞。苏慎心里也不好受,上前把可贞抱在了怀里,安慰着可贞。

    即便可贞这心里这口气再喘不上来,可生活还得继续,该了的事儿还得了了。

    捏了捏汤圆儿的脸颊,拍了拍苏慎的手,“不管怎么说,死者为大,赶紧看了日子时辰行了袒免之礼吧!”

    袒免是比斩衰、齐衰、大功、小功、缌麻这五服丧制更轻的一种服丧方式。一般远亲,甚至是朋友之间,如果亲自前去奔丧的话,也是需要披麻的。可如果在他乡,那就袒免就可以了。

    虽然苏铨早已被逐出了武功堂了,可说到底,这血脉亲情是再断不了的的。所以苏越来信,亦是希望苏慎行袒免之礼以示哀思的。虽然没有强制,可到底还是那句话,死者为大。

    即便可贞并苏慎都不可能全心全意的尊重或者缅怀苏铨,可到底,他们夫妻二人对于生命都是敬畏的。

    其实不只可贞苏慎,虽然金陵并湖州得到消息的时候,已经过了头七都快到二七了。

    苏怀远那自是不必说的,不管怎么样,苏铨都是他的父亲,所以当天夜里就收拾了行李一家子北上去吊丧。

    林氏虽然没有去,却和苏铸苏铎一起服了丧。

    还有金陵的太夫人大太太,也把家里的颜色物什都收了起来。

    几家子人中,只有白氏不曾服丧,可到底,以往喜欢的颜色衣裳金银首饰都收了起来,没有再穿戴。

    从始至终没有掉一滴眼泪的林氏,看着穿着素白衣裳面无表情的白氏,毫无预兆的两颗滚烫的泪珠滚落下来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1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