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色电子书 > 古代宫廷电子书 > 唐朝小厨娘 >

第131部分

唐朝小厨娘-第131部分

小说: 唐朝小厨娘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而在后来,大家在生日宴后,再次问起沈小西如何在那么短的时间内,能够排出那么精彩的一场演出,沈小西总是笑而不答。

    这个问题嘛,就三个字“很简单”。

    李泰是个才子,平日里不仅精通诗词绘画,多少还通晓音律,这生日歌简单的旋律,沈小西只唱一遍,李泰便已经牢牢的记在了脑子里,再用笛子演奏出来,想必也不是什么难事。

    而那些小朋友,也是沈小西早在寿宴开始时,就一一从各位前来贺寿的宾客中挑选出来的。孩子们聪明活泼,这简单上口的生日歌旋律,也是沈小西唱了两遍,大家就记住了,反正人多嘛!若是万一唱错了,或是没跟上节奏什么的,也听不出来。再说,歌词就那么一句“祝你生日快乐!”

    这个故事告诉我们:只要你想去做好一件事情,只要你用心想去做一件事情,就没有能难住你的事!

    贞观十二年,在愉快的生日祝福中,平静的翻过了历史的一页……

贞观十一年 第一百八十章没有全世界,我也还有你

    第一百八十章没有全世界,我也还有你

    便在李世民寿宴过了没多久,宫中又一次的传来喜讯,太子妃苏宓又有喜了……

    这个消息,当真是让沈小西蒙圈了。明明,当初太子妃娘娘为了救我,亲手制造了小产的惨状,那个本该顺利出生的二皇子,明明早已夭折了呀!怎得现如今又出现了三皇子?

    难道说,历史上果真太子妃苏宓会有一次小产的劫难,而眼下她正怀的这个,才是名正言顺的二皇子?

    那如此说来,我并没有措手杀了不该亡的人,并没有让历史偏离太多的轨道!

    那提前嫁入吐蕃的文成公主难道是巧合?那本该出现和李泰结为夫妇的阎婉又该作何解释?那后来李泰的两个儿子现在又在何处?

    沈小西凌乱了……

    贞观十三年,一个看似平静的一年,贞观大事记的记载中,这一年,没有战争,没有灾难,没有历史名人的离开,有的只是日子如流水般,静静的流逝。

    孔子的那句:“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此刻,沈小西真是体会得真真的。可怕的平静!不知这平静下,到底会有什么突如其来的波澜!

    贞观十三年,对于沈小西来说是孱弱的一年。仿佛一个仙术极高之人突然被人拿走了所有的法力,沈小西只觉身体内空空如也,没有力气,没有精神,就连她平日里最爱的美食,也是很少去触碰了。

    小西病了吗?李泰看在眼里,急在心里。不知找了多少个宫中权重的太医,前来医治,都是束手无策;长安城里大大小小的名医也都被李泰寻访遍了,天底下大夫大都是出自一个师傅吧,大家看了都直摇头。小西姑娘无恙也!只是在沈小西的眼中,各位大夫都看出了弥留之际的神色。

    真乃天下奇闻也!

    “魏王殿下,娘娘贵体无恙,想必是操劳过度、忧思过度吧!好生调养,应该会慢慢好的吧!”近几月来,李泰听到最多的,便是这样一句话。

    “四郎,莫要担心,小西心中明白,大限之期已到,小西唯恐时日不多了……若是在此和四郎别过,四郎切莫伤心,因为小西本就不属于你们的朝代,小西的离去,只是在原本属于小西时代的重生……”沈小西气若游丝的躺在床榻上,有气无力的安慰着李泰。

    “娘子!不会的,我不会让你离开我的,我说过,你去哪,我去哪!别忘了我们的约定——愿得一人心,白首不相离!”李泰半跪在沈小西的床边,紧紧的握着沈小西柔弱无骨的玉手,眼泪不争气的还是流了下来。

    “四郎,你怎么哭了?”沈小西轻轻的帮李泰擦拭着眼角的泪滴。

    “娘子真会说笑,我那是被风迷了眼睛。”李泰随手抹了一把眼泪,强挤出嘴角一丝的笑意。

    “瞧你说的,这好端端的屋子,哪来的风……看了你这样子,我真是明白了,什么是笑得比哭还难看了……”沈小西继续安慰着李泰。

    “娘子,可还有什么未了的心愿?”李泰哽咽着,将沈小西的双手放入嘴边轻轻亲吻着。

    “小西来此唐朝三年,除了将果儿提早送去了吐蕃,除此再无憾事了!”沈小西幽幽的说。

    “娘子真是一心只为他人做嫁衣裳啊!记得娘子曾经和我说起过,你是被一场流星雨带到我大唐的,若是再有一场流星雨,娘子是否便可以回去了?”李泰依依不舍的问道,明知道再挽留沈小西于事无补,却还是不忍她在唐朝灰飞烟灭。

    “傻瓜,哪有那么巧的事情。回去,只是我的一个梦罢了,要在相同的地点,遇上相同的天象才可能会有相同的境遇啊!可惜,我现在身处长安,离我穿越来的境地,有千里之遥啊!”沈小西无奈的摇了摇头。

    “不碍的,娘子不妨说说,兴许我能帮娘子达成心愿呢!”李泰又一次的亲吻着沈小西的玉手,哽咽道。

    “我来的时候,是在北京的清峰峡的山顶,那时我正在夜观猎户座三年一次的流星雨。”沈小西娓娓道来。

    “北京?”李泰愣住了,“那是在哪里?”

    “我也不知道该怎么和你说,扶我起来,我画个地图给你。”沈小西说完,便在李泰的搀扶下,缓缓的坐在了书桌前。

    不一会儿,洁白的宣纸上,出自沈小西手笔的中国行政版图,便栩栩如生的诞生了。

    理工科的女生就是厉害,根本不要什么导航仪,脑子就是一个活地图啊!

    “四郎,这里是陕西,这里是西安,就是我们现在的位置,我说的北京在那……”沈小西在宣纸上给李泰详细的讲解着地理位置。

    “这里吗?”李泰指着沈小西所说的北京的位置发问。

    “正是!”沈小西艰难的点头道。

    “娘子,这里河北的境地啊!”李泰惊道,殊不知在那个没有汽车火车的年代,从陕西到河北真的是蛮远的。

    (其实,北京在唐朝时,一直到了唐玄宗时才有幽州一说,便在唐太宗时,似乎还没有什么细致的名称,要不魏王李泰也不会不认得。)

    “是呀!从陕西到河北,岂是说说就去的,再说就是去了,若要找到21世纪的清峰峡,又谈何容易。毕竟从唐朝到21世纪,经历了太多的改变,不单单是历史,就连地貌也是起伏变迁的。就算是真的找到了清峰峡,那也要等到机缘巧合的猎户座流星雨再度爆发,我才可能有机会穿回去!太难了,这基本上是不可能的!”沈小西放下毛笔,缓缓的回到床上躺下,似乎对回去,早就已经不抱任何希望了。

    “娘子莫要灰心,一定会有办法的,相信我!”李泰紧紧的握了握沈小西的玉手,似乎要把身体中所有的力量都传导给她一般。

    “四郎去忙吧,我想睡一会儿,今日父皇不是还要召见你的吗?”沈小西打了个岔,催促着李泰进宫去了。

    “恩,娘子先睡一会儿,我去去就回!”李泰一步三回头的离开了,心里真害怕,万一在自己离开的这段时间里,沈小西会不会灰飞烟灭。

    …………

    “泰儿,小西近来如何了?”李世民和众位大臣皇子们商议完国事,转念向李泰问起了沈小西的身体。

    “劳父皇记挂,托父皇的福,小西一切安好,尚在调理恢复中!”每每李世民问起沈小西的近况,李泰总死这般如此的撒着谎。不然要他怎么说?总不能把沈小西的离奇身世讲给李世民和大家听吧!再说,就算是真的讲了,也不见得有人会信啊!

    “唉!这孩子,去年还好好的,怎得今年就病成这样了呢?我还指望她给朕生几个大胖皇孙呢!”李世民叹了口气道。

    “父皇,小西正在恢复中,父皇切勿担心。不过儿臣有个不情之请!”李泰近前禀报着。

    “泰儿但说无妨!”李世民道。

    “父皇,想来小西嫁入我魏王府也有一年了,一直规矩言行。儿臣恳请父皇恩准,儿臣想带小西出去走走,散散心,想来宫外的热闹和美景,对小西的恢复是大有益处的!”李泰变着法的恳求着。

    “恩,这个主意好,正好近来朝廷中也无大事,你且去吧,多带些人手,随行伺候着,千万别亏待了小西啊!”李世民倒是豪爽。

    “多谢父皇体谅!儿臣这就去着手准备了!不日即将启程!“李泰急忙道谢。

    “哦?这么急?泰儿可是有了意中之地?不妨说来听听!”李世民好奇的问道。

    “回父皇,儿臣想带小西去趟河北,去领略一下我大唐的壮丽河山!”李泰继续编着说。

    “河北!呵呵,也好,你们去吧,路上小心,到了叫人来封书信,报个平安!”李世民想了想,居然啥也没问,就同意了。

    接下来的日子,在李泰的精心准备下,去往河北的行程这就开始了。

    李泰为沈小西准备了一辆舒适的宽敞的马车,不亚于现代的豪华房车了。又挑选了若干府中得力的人手,其中包括大夫、厨师、武士、丫鬟、小厮等等,随行伺候着。当然也少不了大把的银子,要知道,这趟路途遥远,这一路花销自然是少不了。

    沈小西身不由己,原本不想舟车劳顿的折腾的,可看到李泰如此用心的准备,又耐不住内心的好奇和向往,毕竟“北京”是个太有魔力的地方了,它是小西生长的地方,也是把小西带到唐朝来的地方。

    …………

    一路上,经过风霜、历过雨雪、赏过日出、别过月落,曾在山林里聆听鸟儿的婉转,曾在农家院落品尝山野珍馐,也曾把酒言欢,也曾篝火歌舞,李泰这一行人,在去北京的路上,简直是在游山玩水,大家说说笑笑,沈小西的身体虽说还是孱弱不堪,但在大家的谈笑风生中,大抵也有了些气力,精神似乎格外的好了。

    不知不觉,几个月过去了,李泰一行人顺利的来到了北京的位置上……

贞观十一年 第一百八十一章回归

    第一百八十一章回归

    “娘子,咱们到了,这里就是你说的北京……”李泰轻轻的唤着改良版宽大马车中的沈小西。

    此刻,沈小西正斜倚在车窗旁,静静的欣赏着窗外的景致,她一言不发,脑海中拼命的在努力思索着、辨认着,时隔千年,这里的地势地貌都发生着巨大的变化。

    沈小西曾经试图闭上双眼,努力的回忆着这里一千多年后,拔地而起的一座座鳞次栉比的高楼大厦,还有那一条条宽广的街道……

    就在沈小西睁眼闭眼的一瞬间,仿佛过电影一般,耳边响起了呼呼的风声,再想定睛去细细看时,已见外面飞沙走石、狂风大作、混沌一片,一时间分不清哪里是天,哪里是地。

    沈小西只觉耳膜被撕裂得生疼,身体被撕扯得剧痛,只见身边各色身着古装的男男女女,呼啸着飞过,有的和自己擦肩而过,有的甚至穿过自己的身体,直奔前方。沈小西艰难的睁开双眼,仔细的辨认着,不禁大惊失色,模糊的面容,看不清五官,仅凭衣着服饰沈小西认出了他们中有唐朝的、有宋朝的、有元朝的、有明朝的、有清朝的、甚至还有民国时期的……

    而从这些身着各式朝代衣衫的人群中,沈小西又依稀的辨认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1 1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