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色电子书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帝国之狙 >

第53部分

帝国之狙-第53部分

小说: 帝国之狙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摸透了德军的脾气,就是不管你出什么故事,我就是屯兵不出埃及,你进来,我就和你作战;你撤退,不管你是表演的还是真撤退,反正我就是不出兵追赶;你选择多点进攻,我就集中兵力攻其一点;你反之集中进攻一点,我则分散开进行多点多线还击。不得不说,以前的盟军尽数遭德军蹂躏而无从反抗,现在经过这么长时间的摧残锻炼,盟军的战术和战斗经验确实是进步了,他们已经能够看出对方的军事意图并在很快时间内就能做出相应的调整和对策。这次隆美尔将军进攻埃及,刚开始他故布疑云既派出小部队不断骚扰对方,将军是想等到敌人被骚扰的麻木后再趁其不备倾己重兵一举突破敌人防线。可以说,计划是完美的,这要是用在任何一支没有和非洲军团交过手的部队身上都会令对方上当。但眼前这支部队毕竟对非洲军团的打法太了解了,一次次的吃亏上当已经让他们不会轻易也不敢上当。盟军面对隆美尔将军的这种打法,不再表现得像以前那样要么畏首畏尾要么急切盲动,他们这次则细心的把兵力布置在埃及边境线上,并经常把部队互调,这样就可以让每支部队都有仗可打,而且每支部队都能保持高警戒性。德军第一步计划没有成功,接下来的就不太好做了,毕竟德军的兵力不足,而且此时的柏林不可能再给非洲军团增兵,现在的非洲军团是拼掉一个少一个,所以现在隆美尔将军最希望对方能够应战,而自己就好用短平快的方法击败敌人。但是,唉。

经过一段时间的拉锯战,隆美尔将军看到自己的这个计划已经没有实现的可能便不得不放弃初衷而从埃及的边境线上悄悄撤了下来。一场轰轰烈烈的进攻就这样偃旗息鼓了。

‘不是自己的队伍不强悍,实在是敌人太狡猾’。隆美尔将军现在沮丧之极,他没有料到会有这样的结局,本来他希望经过这场战斗的胜利来彻底改变元首和柏林对自己的看法,他希望自己这颗赤诚之心能够得到大家的理解和认可。现在倒好,元首和柏林肯定是改变看法了,‘无组织、无纪律’成了非洲军团的代名词,自己和自己的这支队伍算是臭出名了。隆美尔将军知道这次玩过火了,他感到自己一生的抱负都将因为这一场战斗而彻底失去了展示的机会。此后不久,隆美尔将军接到查尔从柏林发过来的一封长信,查尔在信中详细讲述了元首和柏林各界对他这次发动战役的各种态度和表现,并向将军阐述了自己对这些看法的个人理解。看过信后,隆美尔将军的心彻底凉了,查尔的话代表了柏林的态度,而这种态度也标志着自己的政治前途彻底完了,经过此战,元首看样子已经对自己心灰意冷并选择了放弃自己。经过一番考虑,隆美尔将军终于拿起笔来给查尔回了一封信,他在信中向查尔讲述了自己的无奈和郁闷,表达了对柏林的愤怒和对元首的失望,而且他还在信中强烈流露出希望改变帝国现在这种政治格局的愿望。这是这种不满情绪导致隆美尔将军最后的悲惨结局,当然,现在还刚刚只是一个开始。

不仅隆美尔将军如此,就连史陶芬堡上校现在也是牢骚满腹,他在与查尔的电话中牢骚满腹,不停的向查尔嘟囔着如果柏林能够采取支持的态度多给些物资和兵力,进攻埃及绝不会像现在这样无功而返,而且隆美尔将军也不会像现在这样意志消沉。一切都是元首和最高统帅部的将军们混账,正是他们的这种不明事理看不清事态发展偏又不懂装懂的瞎指挥才造成现在这种窘境。电话中,史陶芬堡上校就差没破口大骂了。查尔在电话那头久久没有出声,谁也不知道他此时的心里在想些什么。最后,查尔突然询问史陶芬堡上校是不是可以从非洲回到柏林来,他告诉上校这个时候回到柏林并不是临阵脱逃,而是真正帮助非洲军团,因为柏林能够为非洲军团讲话的人实在太少,他的归来多多少少能够为非洲军团出一些力。对于查尔的提议,一向对他惟命是从的史陶芬堡上校不假思议的同意了。

‘狼穴’中,希特勒和查尔面对面坐着,品尝着施蒙特将军沏好的蓝山咖啡,元首的心情明显很好,查尔开始小心翼翼的向他提出一个要求:“我的元首,前两天史陶芬堡上校来电告诉我,他想回到柏林来,毕竟非洲现在的形势还是可以掌握的,而且,上校的身体状况已经不太适合在前线作战了,您看?”

“噢,那就让他回来吧,他身体残疾的情况我也是知道的,非洲军团多他一个反而是个累赘。呵呵,现在你的身边也要有几个人帮衬一下了,上校不错,毕竟和你出生入死过,对你,他还是比较忠诚的。”希特勒说完转头问正在忙碌的陆军上将帝国人事局长施蒙特:“你是主管帝国人事的领导,告诉我,这个上校回到柏林后有哪些职务可以让他选择?”

施蒙特走到元首身边尊敬地说:“我的元首,最高统帅部作战处处长、空军后勤部部长、后备役司令部参谋长、装甲兵参谋长的职务都在空缺中。元首,您看他适合哪个呢?”

“你看呢?我的中校,毕竟是你的人,你看把他安置在哪里好?说吧,我听你的。”元首声色和悦又问查尔。

“噢,要不还是让他到后备役司令部吧,那里毕竟轻松一些,上校在前线已经够紧张的了,现在轻松轻松也好。您看呢?我的元首。”查尔想来想去觉得还是把史陶芬堡上校安排在后备役里比较合适一些,因为装甲兵是古德里安将军的地盘,他在那里盘踞多年,从上到下几乎都是他的人,而上校作为查尔的搭档,肯定也和古德里安将军是死对头,如果这样冒冒失失到了那里一定会受到或明或暗的排挤。空军那里更不能去,首先上校是一名陆军,他到了那里一定会因为军事专业不对口而吃瘪,还有,空军司令戈林现在已经是个过期明星,连带着空军风光的日子也不在了,处在这样一种环境中,想必上校到了那里也不会有太大的出息。最高统帅部虽然是个吃香的权利单位,但那里也是个藏龙卧虎的地方,各个派系和成分的人员都混杂在那里,大家天天呆在一起,稍有不慎就有可能得罪人,以上校火爆而直率的脾气,到了那里不吃亏才怪。想来想去还是后备役最好,既可以和更多的帝国年轻一代军事人才结识和交流,还可以有闲暇的时间来享受轻松。

“呵呵,不错,我也是想把他安置在后备役中。和帝国年轻一代多接触一下总是好的。汉斯,请你转告他,来到柏林后,要多和帝国的年轻才俊们接触交流,从中发现一些可用之才后报给你,这样做也是为帝国今后的发展多做些储备吧。”希特勒的眼光总是超前的,他一直念念不忘想把查尔培养成为帝国的第三梯队并为他今后能够很顺利的发展而兢兢业业的打着基础。可以说,希特勒在对一个人的好恶认定上要比一般人表现的更加执着一些,他的个人偏执认定在对待查尔这一点上表现的特别明显。“好吧,就把史陶芬堡上校安置在后备役司令部担任参谋长职务吧。还有,他以后可以出席在拉森堡举行的军事会议,这样,他就能够随时见到我并向我汇报一些情况了。”可见,爱屋及乌的希特勒对史陶芬堡上校也是照顾有加。

没有托熟人走门子,也没有请客送礼,一个掌握权利的肥缺就在这一老一少的一问一答中被轻轻松松的确定下来。仿佛什么也没有发生过一样,希特勒和查尔仍旧是兴致勃勃的聊着,而旁边的副官施蒙特将军仍旧是专心致志的整理着元首需要审阅的文件。

7月,史陶芬堡上校正式被任命为帝国后备役司令部参谋长。经过查尔和史陶芬堡的解释,隆美尔将军终于放下顾虑,高高兴兴的欢送上校开赴新的岗位。既然将军没有了不满,其他的就都好说了,柏林方面的大佬们根本没有把这个小小的上校看在眼里,即使看到了,也因为查尔的关系能照顾尽量照顾,毕竟是元首一眼相中的嫡系,而且他的背后还有一张非常复杂的关系网,这样的人还是少招惹多巴结为妙。所以,初来乍到的史陶芬堡上校在很短时间内便牢牢的在柏林站住了脚,一时间,柏林上层的各种酒会和沙龙上都出现了上校的身影,虽然他的身有残疾,但骨子里那种军人的硬朗和杀气还是让整天浸身在灯红酒绿中见惯了俊男靓女的帝国绅士们眼前为之一亮。也正是因为上校的出现,查尔终于从台前隐入幕后完成了一个质的转变。现下,大家普遍认为,明理上史陶芬堡上校是后备役司令部的参谋长,但其实他就是查尔的代言人,转而言之,某些方面他也是元首的意见表达人。一时间,一个炙手可热的人物隆重登上了帝国的历史舞台,只是现在还没有人知道,正是因为这个浑身上下都透出彪悍的军官的出现而差点彻底改变了德国的历史。

正文 第五十二章 女人的心思你别猜

这段时间里,也就数琼丝。冯。施图尔纳格尔小姐的心情最好了,刚回到柏林的她虽然并没有马上见到自己的心上人查尔(因为查尔最近受元首的召唤,一直在‘狼穴’中办公,而‘狼穴’地处德国东部靠近波兰的小城格罗德的沃尔弗尚采森林中,出入一趟还是不太方便的),但已经闻知琼丝从法国归来的她的那群忠实‘追随’者还是每天把她的活动日程安排的满满当当的,不过这样也好,最起码能让琼丝从相思之苦中稍稍解脱一点。从众多‘追随’者之一,那个虽然对查尔厌恶至极但又对其敢怒不敢言的盖世太保瓦尔特。冯克嘴里琼丝了解到自己的情敌琳娜因为自己的父亲的失势而彻底从柏林消失。听小道消息说,她现在一直在陪伴着她那可怜的父亲过着隐居的生活。对于最有竞争力的情敌的消失,琼丝感到由衷的高兴,在法国时,琼丝最担心的就是这件事,因为琳娜不管是身份地位和身材相貌都和自己不相上下,而且,这个姑娘一向以大胆而直接出名,琼丝怕自己不在柏林的这段时间里让琳娜钻了空子。还好,还好,现在这个可怕的忧心事终于破灭了,从今后,亲爱的查尔将不会再有人敢和自己竞争了。嘻嘻,想想都让人高兴。琼丝妩媚的面庞上涌起浓浓的笑意。

是的,琳娜这段时间正是和她那落魄的父亲在一起,自从上一阶段苏德战争失利后,帝国陆军总司令沃尔特。冯。布劳希奇元帅就知道自己这次是在劫难逃了,帝国需要一个替罪羊来担当所有战败的罪责,而作为陆军最高指挥官,这些责任自然会落在自己的头上,心灰意冷的元帅从此开始深居简出,不再出现在公众的视线中。时隔不久,一切如元帅所料,希特勒开始把矛头对准了他,先是削去他苏德战争总指挥的职务,然后又把他的元帅头衔橹了下来,最后,希特勒干脆把他的陆军总司令也撤去了,至此,沃尔特。冯。布劳希奇被彻底赶下权利的神坛。接下来,日渐苍老的元帅开始变的一蹶不振。尽管几个老朋友,像古德里安将军等也曾劝说过他,但作用明显不大。面对父亲失势所导致的家迅速衰败,琳娜开始真正成熟起来,整天郁郁寡欢沉默寡言的父亲使她放弃了一切,开始真正和元帅过起了相依为命的日子,那什么自尊呀、虚荣呀,统统都抛到脑后吧,还是自己的父亲最重要。还好,元首最终还是念在元帅对帝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2 1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