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色电子书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中国人一定要记住的人物 >

第3部分

中国人一定要记住的人物-第3部分

小说: 中国人一定要记住的人物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娘奇_…_書*…*网…QISuu。cOm,化装成走亲戚的样子进了珠河县城,在一个饭馆里接上关系后,她到街上转了一圈,观察情况,想着对策。这时,有一辆拉大粪的牛车慢慢悠悠地走过来,她猛然心一动:“有办法了!〃她赶快回到住处,与地下党的同志进行研究。她们找了一辆大粪车,把武器弹药用油纸油布包好,放在粪车里。赵一曼和姓沙的姑娘与粪车相距几十步,跟着向城门口走去。把门的日本兵和伪军嫌臭,捂着鼻子,没有仔细检查就放了过去,这些武器顺利地送到了游击队手里。

    为了弄到武器,赵一曼还想方设法去缴敌人手里的枪。当时在通往帽儿山车站的公路线上,每隔五六里就有一个警察哨所,每个哨所有四五个警察,有一台电话互相联系。赵一曼和县委干部雷炎多次研究怎样去收缴这些哨所的武器。一天晚上,雷炎在前面打头,赵一曼带着几个人在后边接应。干掉哨兵后,大家一拥而上,冲进哨所缴枪。打掉一个哨所,就把电话线掐断,再奔另一个哨所。这一夜共缴枪20多支。

    3、 甘将热血沃中华

    1935年春天,县委决定派赵一曼担任铁道北区区委书记。她深入到滨绥铁道北侯林乡一带,积极发动群众进行抗日斗争,并在侯林乡组织起一支20多人的农民自卫队。这支农民自卫队在对敌斗争中越战越强,队伍不断扩大,后来改编为地方游击连,经常配合游击队主力作战。

    同年秋,日寇对我珠河游击根据地进行残酷的烧杀,地方组织和群众损失很大。县委决定东北抗联军第三军主力部队向方正、勃利、汤原一带远征,开辟新的游击区,将赵一曼带领的地方游击连编入三军一师二团,她担任团政委。二团留在根据地,牵制敌人的兵力。

    由于敌人的疯狂进攻,二团所处的环境一天比一天困难。1935年11月15日,赵一曼和团长王惠同带领二团50余名战士活动到亮珠河西左撇子沟附近,遭到300多日伪军的包围攻击。敌人的炮火很凶猛,二团人少子弹也不足,但个个英勇顽强,以一当十,连续击退敌人5次冲锋,击毙日伪军30多人。我军损失也很大,夜里突围时队伍被打散,王团长负伤被俘后遭敌人杀害。赵一曼左手腕被子弹穿透负伤,她突围后,与铁北区委宣传部长周伯学、战士老于、16岁的妇女会员杨桂兰、交通员刘福生会合到一起,来到小西北沟刘福生住过的小窝棚里养伤。

    6天后,他们的行踪被特务发现。11月22日上午,珠河县日伪警察队袭击他们的住地,战斗中老于和刘福生牺牲,赵一曼左大腿骨被打断,昏倒被俘。敌人找了一辆牛车把赵一曼、周伯学和杨桂兰三人拉到珠河县城。赵一曼叮嘱杨桂兰,让她只说是找她来侍候伤员的,别的什么也不说,一切都由赵一曼承担。敌人查不到实据,关押28天后,把杨桂兰释放了。当时伪滨江省警务厅特务科外事股长大野泰治,正在珠河调查中国人民群众抗日斗争情况,他在伪县公署警务科见到赵一曼,怕她伤重很快死去得不到情报,就一面找个医生对她的腿伤进行简单的治疗,一面连夜进行审讯。面对凶恶的敌人,身负重伤的赵一曼表现出了一个共产党员坚强的意志和誓死抗日的决心。当大野问赵一曼为什么要抗日时,她忍着伤痛,愤怒地斥责说:“我是中国人,日本侵略中国以来的罪行,不是几句话所能道尽的。如果你是中国人,对于日军目前在珠河县的烧杀抢掠行为将怎样想呢?中国人民反对这样的日军,难道还用得着解释吗?我们中国人除了抗战外,别无出路。”

    大野没问出口供,恼羞成怒,于是不断地折磨赵一曼,企图使她屈服逼迫。他用马鞭子凶狠地抽打赵一曼左腕的伤口,又用鞭杆狠戳赵一曼腿部伤处。赵一曼疼得死去活来。但不管敌人怎样残暴,她丝毫没有动摇抗日爱国的斗志。每次审讯,她总是坚决地对敌人说:“你们不用多问了,进行反满抗日并宣传其主义,就是我的目的,我的主义,我的信念!〃大野看出赵一曼不是普通的农家妇女,通过审讯其他被捕者,确认她是中共珠河中心县委的领导人。对这样一个重要人物,敌人自然十分重视。15天后,大野动用大批军警,把赵一曼带回了哈尔滨。

第一部分:吉鸿昌:恨不抗日死四海今歌赵一曼

    由于赵一曼腿部伤口溃烂化脓,生命垂危,敌人为了得到重要口供,就于12月13日夜里把她送进哈尔滨市立医院监视治疗。经过爱国医生张柏岩3个多月的精心治疗,赵一曼的腿伤已有好转。敌人为了便于对她审讯,把她安排在一个单人病房,而这也给赵一曼带来了活动的便利条件。她利用一切机会,向看守她的警察董宪勋进行爱国思想教育,向他讲了很多可歌可泣的抗日斗争事迹和革命道理。董宪勋是一个有正义感的青年,通过听“抗联”的斗争故事,使他对抗日英雄产生了敬佩之情。他还读了赵一曼写的文章,激起了他对日本帝国主义和汉奸的憎恨,唤起了他的爱国热情。经过20多天的时间,赵一曼终于把他争取过来。董宪勋表示愿意加入“抗联”,为民族解放献出生命。

    敌人派来看护赵一曼的女护士、17岁的韩勇义是一个性格开朗活泼的姑娘,她知道自己护理的就是神话般的抗日女英雄,因此在护理中特别细心热情。赵一曼也像大姐一样关心她,给她讲“抗联”的故事,进行爱国思想教育,很快把她也争取过来。他们敬重赵一曼,决心帮助她逃出敌人的魔掌。

    6月的一个夜里,值班的董宪勋闯进病房,神色慌张地告诉赵一曼:“日本人要枪决你了。”护士韩勇义听了连声哭泣。冷静下来后,他们一起想办法,董宪勋表示要想一切办法帮助赵一曼。开始赵一曼怕连累他们,但是经过苦劝,三人决定计划行动。韩勇义卖掉了自己的两只戒指和大衣,还把需要用的医疗用品准备好。奇Qisuu書网他们决定赶在敌人之前的6月28日晚上行动。

    经过周密的研究和准备,1936年6月28日夜里,韩勇义和董宪勋把赵一曼背出医院后门,坐上雇来的小汽车,开到郊区文庙附近。下了车,赵一曼又坐上事先等在这里的小轿子,于第二天早晨来到阿城县境内的金家窝棚董宪勋的叔叔董元策家里。在董元策的帮助下,当天夜里他们又坐上该屯群众魏玉恒的马车,准备奔往抗日游击区。

    6月30早晨,就在距游击区只有20多里的李家屯附近,他们不幸被追捕的敌人赶上,赵一曼习惯地摸了摸平时挂枪的地方,才知道自己没有枪。她冷静地对董宪勋和韩勇义说:“别怕,无论出现什么事情,决不能说出我们去的地方。”敌人围住马车,用马鞭拼命地抽打赵一曼等人。赵一曼又落入了日伪的魔掌。

    赵一曼等被带回哈尔滨,关进伪哈尔滨警察厅的拘留所里。敌人对赵一曼、董宪勋、韩勇义进行残酷的刑讯,董宪勋受刑过重死于狱中,韩勇义被判处徒刑。赵一曼始终坚贞不屈,敌人决定把她送回珠河县处死“示众”。

    1936年8月2日凌晨,赵一曼被押上去珠河的火车,她知道最后的时刻到了,不禁想起远在四川的亲人、异国他乡的丈夫和在关内的已经7岁的儿子。她决定给儿子写一份遗书,并确信他一定能够看到。于是向押送的警察要了纸笔,饱含深情地写下了一位抗日母亲的殷切希望:

    宁儿!

    母亲对于你没有能尽到教育的责任,实在是遗憾的事情。母亲因为坚决也做了反满抗日的斗争,今天已经到了牺牲的前夕了。母亲和你在生前是永久没有再见的机会了。希望你,宁儿啊!赶快成人,来安慰你地下的母亲!我最亲爱的孩子啊!母亲不用千言万语来教育你,就用实行来教育你。在你长大成人之后,希望不要忘记你的母亲是为国而牺牲的!

    你的母亲赵一曼于车中

    1936年8月2日

    1936年8月2日,敌人将赵一曼绑在大车上,来到珠河县小北门外示众。敌人问她:“你还有什么话要说?” 赵一曼大义凛然回答道:“为抗日斗争而死是光荣的!”并高声呼喊:“打倒日本帝国主义!”人民的好女儿、杰出的爱国女英雄赵一曼壮烈地牺牲了,时年仅31岁。

    赵一曼的英名和她的崇高气节永远活在人民的心中。哈尔滨人民把她战斗过的一条主要街道〃小街〃,改名为一曼大街。朱德曾亲笔为赵一曼题词:〃革命英雄赵一曼烈士永垂不朽!〃郭沫若在1962年4月9日也为纪念赵一曼,题写了充满革命激情的诗章:

    蜀中巾帼富英雄,

    石柱犹存良玉踪。

    四海今歌赵一曼,

    万民永忆女先锋。

    青春换得江山壮,

    碧血染将天地红。

    东北西南齐仰首,

    珠河亿载漾东风。

第一部分:吉鸿昌:恨不抗日死佟麟阁:首位抗日殉国的高级将领

    佟麟阁(1892——1937),原名凌阁,字捷三,河北高阳人。1912年入冯玉祥部,曾任营、团、旅、师长等职。1927年驻军天水,任陇南镇守使。1 929年1月编遣会议后,任整编第十一师师长。1930年中原大战爆发,任新编第一军军长兼第二十七师师长,参加反蒋阵线。1933年任察哈尔省警务处处长兼张家口公安局局长。不久宋哲元部调往冀东集结,委托佟代理察哈尔省主席。1935年5月抗日同盟军成立后,任第一军军长,代理察哈尔省主席。抗日同盟军解散后不久,任第二十九军副军长兼军事训练团团长,驻北平南苑。后代理第二十九军军务。七七事变后,坚决率部抵抗日军。1937年7月28日在坚守南苑、抗击日军的激战中,壮烈殉国。

    1、投身抗日同盟军

    1930年,在中原大战以后,冯玉祥残部被蒋介石收编为陆军第二十九军,宋哲元为军长,佟麟阁为副军长。但是,佟麟阁并没有到任,而是追随冯玉祥过起了隐居的生活,以求回避世俗的纷扰。佟麟阁陪着冯玉祥读书练字,打猎种地,闲暇之时则和冯玉祥一起探讨政治斗争的经验教训,分析时局的发展。在此过程中,他阅读了一些进步书刊,结识了包括共产党员在内的许多进步人士,并从中受到很大启发。

    1931年,九一八事变的爆发和东北三省的沦陷,极大地震惊了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全国舆论哗然,要求抗日救国的呼声高涨。在此民族存亡关头,佟麟阁和冯玉祥都很快作出了反应,放弃了隐居清静、读书论道的生活。9月23日,冯玉祥发表通电,谴责蒋介石政府的不抵抗政策,批评其幻想单纯依靠“国际联盟”来解决问题的政策。佟麟阁随即也离开隐居之地,回到二十九军驻地,协助宋哲元训练军队,提高军队战斗素质,以应时变。

    1932年8月,国民党南京政府任命宋哲元为察哈尔省主席,佟麟阁随二十九军入察,驻扎在张家口,察省事务实际由佟麟阁负责。1933年1月3日,山海关被日军占领后,热河危在旦夕,平津地区受到威胁。主持北平军政的张学良,急忙调二十九军抵平,驻守同州、三河、玉田、蓟县一带,这时,宋哲元军长随军来到前线,委托副军长佟麟阁兼任察哈尔省警备司令,暂时代理察哈尔省主席之职。2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3 3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