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色电子书 > 古代宫廷电子书 > 燕倾天下 >

第128部分

燕倾天下-第128部分

小说: 燕倾天下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寒碧流霞捂嘴笑道:“哎呀今天怎么了,好端端的把菜都毁了,我去叫店家重新送些来。。。。。”互相推着笑着,出去了。

刘成微笑着看了沐昕一眼,道:“我去看看他们。”拉了拉一直颇为沉默的方崎衣袖,两人一起出去了。

一时房内,众人俱巧妙作鸟兽散,只留下我,沐昕和老头。

老头笑嘻嘻看着沐昕,那眼光,当真如看孙女婿一般。

“你小子很聪明啊,知道抓老爷子我的话柄?不怕触怒我,你想娶我家怀素就没戏了?”

沐昕静静笑道:“老爷子岂是一言生怒之人?”

老头瞄瞄他,“又来拿话套我?嗯,说起来,沐家小子还是配得上我家丫头的,西平侯府也名声不错,其实我老人家也好,怀素也好,看重的都不是世间权位荣华,不过但得知心人白首不相离而已,如今我只问你一句话,你若娶到怀素,你将如何待她?”

你将如何待她?

我一笑。

这样的话,拿来问沐昕,其实有些多余了,他会如何待我,难道我到今日还不明白么?

沐昕对这个问题并无一丝不耐之意,他微微侧首,向着我,静静思量的姿态令人心生安宁,而笑容如此清朗,碧水一泊,明澈如斯。

他一字一句的答。

“汝喜为我喜,汝悲为我悲,虽死浑不惧,虽别魂不离,系我一生心,求汝,展眉欢。”

最后三字,他说的如此清晰,似要努力将言语的力道,深刻进我的心里。

我微微绽开一抹笑意,而他目光流转,似可醉人。

沐昕的目光一直追随着我,见我神情,随即再一笑,“谓予不信,有如皦日。”(诗经《王风·大车》,彀则异室,死则同穴,谓予不信,有如皦日:我指日为誓,今生活着的时候,如果不能结为夫妻同居一室,那么死后我也希望和你合葬在一个墓穴中,日后,当你对我的话有怀疑时,请抬头看看天上永不消逝的太阳。)

六月熏风,柔软拂过敞朗厅堂,廊下芳草寂寂,夏虫唧唧,安静里有种沸腾的温暖,如我此刻,曾在热水火海中煎沸过,再被温泉煦风安详抚摸的心。

也不知道对视了多久,直到老头不耐烦,梆梆的敲桌子,又作势伸手,虚空左拉一把,右拉一把,抓抓挠挠做缠绕状,再狠狠打了一个结。

我瞪他,“做什么?”

他摸胡子,“做什么?这么盯着我老人家看着累,挽个结,方便,省得还要找对眼。”

转头对微笑的沐昕道:“亲也求了,誓言也表了,我老人家也看中你了,怀素丫头不做声便是乐意了,那还啰嗦什么,想看,娶回家看一辈子去。”

他不知道从哪摸出本历书来,在手中哗啦啦一阵乱翻,半晌,一拍大腿,喜滋滋道:“真是巧了,明天就是个好日子,娶亲须趁早,那就明天办了吧。”

。。。。。。

我哭笑不得的看着老头,做甚?我是洪水猛兽?这么迫不及待的想要踢我出门?

沐昕也有一刹那的惊讶,随即平静下来,向老头再施一礼,和声道:“老爷子吩咐,沐昕怎敢不从,只是沐昕视怀素如珠如宝,断不肯委屈了她去,不敢于此行旅之中,寄居之地,仓促成礼,待此间事了,沐昕必齐六礼,策轩车,倾西平侯府之珍,求娶怀素。”

他顿了顿,又道:“沐昕知道老爷子和怀素都非伧俗拘礼之人,只是婚姻乃女子终生大事耳,沐昕不敢轻忽,否则此生必觉有负怀素,寤寐难安。”

“待此间事了。。。。。。”老头喃喃一声,看向沐昕坚定的神情,脸上神色难明,半晌道:“你小子可知道,我老爷子不是时时都这么多事的?。。。。。。罢罢,你愿意这样也由得你。”

他唧唧哝哝站起来,拍拍袍子,嘴里咕哝着:“成也萧何败也萧何。。。。。。”也不理我,自大跨步去了,我微有些疑惑,想拉住他,他一把拍开我手,懒懒呵欠道:“老爷子我要困觉,明天进京城,怕就没得睡了,别吵我。”

他的身影一出门,我立即端着几杯已经冷掉的茶水,走到檐下,看也不看,泼下去。

呼地一声,冒出一个湿淋淋的人头。

我抱臂笑嘻嘻望着我那不成器的师叔,“初夏薄暮,好风良夜,师叔听得辛苦,若是能洗个冷水澡,自然最舒服不过,你便不用谢我了。”

扬恶怒瞪我,“要嫁人的人了,怎么还这么刻薄恶毒?近邪你这几年不是一直陪着她吗?怎么没教教她三从四德温良恭俭让。。。。。。”

近邪贴到他身边,冷冰冰道:“你才懂三从四德!”

一院子的人,站得或远或近的,都看着我微笑,目光里满满欣喜,我微笑环视一圈,看到方崎时,不禁微微皱了眉头。

自从我们离开云南一路向京城而来,方崎便沉默了许多,往日的明朗爽利日渐少见,心事重重。

也许。。。。。。我沉吟,她的心事,并不仅仅因为我们来京城,而是因为,父亲节节胜利,建文朝廷风雨飘摇?

……………………………………………………………………………………………………………………………………………………………………………………………………………………

建文四年六月十三,一个注定被载入史书的日子。

一个叔侄相残火光殷然的日子。

逃跑元帅李景隆,在危难存亡之际,再次展现了他擅长闻风而动的绝技,掉转面孔,做了再三信任宽容他的王朝的叛徒,转向自己曾经的敌人示好,涎笑着,拉开了京师的金川门,彪悍风发的燕师,长骑直入,潮水般涌向了大明王朝建文皇帝治下,最最要害枢纽之地。

朱红的巍峨城门,一抹朝阳如血泼洒,京城的百姓遥望着乌衣燕师万骑踏起的烟尘,面色平静而漠然。

想必,要换了皇帝坐龙廷了。

可是,换谁,不都一样吗?老百姓苦哈哈,终日思想着的是自己的日子,管不着贵人们的悲欢。

会掩面哀哭,惶惶不安的,永远都是离龙椅最近的那些人。

燕师进城时,我和四位师叔,还有老头,按着老头事先令人安排好的计策,由宫内人接应,进入了皇宫。

沐昕被老头勒令留在了京师等候我们,老头话说得简单却寒意森森,“不要以为你沐家是任谁做皇帝也必得加恩的家族,须知天威难测,尤其逢着帝位之争,丝毫也差错不得,今日你踏足宫门一步,将来便有可能成为沐家满门抄斩的因由。”

沐昕可以不顾一切,但不能不想着云南侯府,那生死系于他一念之间的家人。

老头也曾说过要我也留下,我毕竟是父亲的女儿,这根刺他来种便够了,我若参与,以父亲心性,将来恐有不利。

我沉吟半晌,坚决摇头。

允炆,允炆,青梅竹马的允炆,我叫了多年大哥的允炆,即使坐上帝位也不改仁善天性,从不忍伤害我的允炆,于他,我内心有愧,在父亲与他,亲情和友情之间,我自私的选择了父亲,放弃了友情,为他的江山,埋下了颠覆的隐患,并亲手,指引着父亲走那条逐鹿之路,慢慢翻卷了属于他的皇朝舆图,无论找寻一千一万个无奈的理由,我都无法抹杀我愧对于他的事实,人不曾负我,我却已,深深负人。

所以在很久以前,我便已想过,若有一日父亲真正夺了建文的皇位,我必不允许他赶尽杀绝,必护得他周全,必不要他颠沛流离,饱受冷暖,我要亲眼看着他安全离开宫城,亲自为他安排好后半生的生涯,这是我必须为自己,赎的罪。

皇宫里,一片乱景,宫人内监们惶惶乱窜,扎煞着手不知该如何是好,一些伶俐些的宫人躲在角落窃窃私语,还有一些人神色鬼祟,趁着人心纷乱宫门不严,抱了包袱一路掩藏着往外溜,包袱沉沉的坠在怀里,显见得颇有些细软,而那些平日戍守值卫的侍卫也无心履职,睁一只眼闭一只眼,神色焦躁的一忽儿看看内殿,一忽儿看看宫墙外,连我们几个虽穿着太监服饰,却怎么看都不象太监的人匆匆走过,都无心查问。

我们直奔奉天殿,接应我们的人说帝后,太子都在那里。

尚未奔至,忽听人声惊惶喧哗,一抬头,便见奉天殿飞朱流碧的华丽檐角冒出滚滚黑烟,火势乍起。

含泪昭告;电脑坏掉,而区区最近经济有那么点窘迫。。。。。。不会很快买新电脑,下次更新难定。。。

[正文:第一百五十八章 过去华年如电掣(三)]

我心中一紧,眼前忽掠过湘王宫熊熊大火,废墟里焦黑的头颅。。。。。。再抬头看见奉天殿密集的浓烟,一时竟有恍惚之感,当年湘王于火海里怆然长笑时,是否亦曾如此诅咒过建文王朝?那些火场里徘徊的幽魂,是否当初就曾预见到,在区区数年之后,同样的一幕,便如场景重现般发生在建文皇宫?

心中感慨,脚下却更快捷了些,眼见火势未盛,顺手撕下衣襟,在旁侧金缸里浸湿了捂住口鼻,正要一气冲入殿内,忽见几个跑得冠斜袂散的官员,一路惊呼着,从我身边冲过,冲进殿中。

弃善双臂抱胸,冷冷睨视,“送死!”

此时还能敢来救驾的臣子,多少算得建文的忠臣,虽说行为莽撞,但其情可感,自不能任他们陷进去,我一闪身,也进了殿,身后,老头他们纷纷跟了过来。

奉天殿内,重丝华缎的帐幕垂帘,俱都燃着,猩红缎幔缠满火舌,却执着不肯化灰,幔上苍龙飞凤升腾盘旋,金丝满绣,振翅欲舞,烂漫妖红里,昔日威重华贵,都化为绝世的艳。

我一眼望见帘幕尽处,金龙袍翼善冠,皇帝常服装扮的允炆,背对着我们斜坐于地,怔怔看着地面,那几个狼狈的官员喘吁吁的奔到他身侧,来不及请安说话便意欲去馋他,被他一反手,甩出了好远。

我们这才发现,地上那被他身形遮了大半,躺卧于地的是个女子,从我的角度,只看见她乌发披散,着红色大袖衣红罗长裙,一顶龙凤珠翠冠斜斜滚落在不远处的角落,冠上珍珠被碰落了一些,散落于地,火光映照里莹润明洁,仿若泪珠盈盈。

烟气熏腾里,允炆低低咳嗽,轻轻执了她的手,缓缓抚摸,却一言不发。

几个官员注目地上女尸,神色大变,互觑了一眼,抖着膝盖要跪。

“娘娘。。。。。。”

却被弃善上前,一人一脚踢开,扬恶极有默契的上前,一把拽起了允炆,允炆的牙齿深深陷入唇中,沉默而无声的挣扎,可哪里抵得过扬恶随便施展的真力,挣得满面通红,咳嗽不止,额头上连青筋都爆了出来。

扬恶仿若未见,拖着万乘之尊天下之主便想走路,允炆居然也不看扬恶,只伸出手去,手指抖颤着努力要抓住地上的皇后,却被越拖越远,一直拖出殿外。

我跟了出来,斜斜立于他后方,心中了悟他此时误将我们认为燕王部属,愤恨绝望已极,竟是死活不肯抬头看我们一眼,转目见他面色苍白漠然,双目中却满是血丝,想起当年京城郊外,贵为皇帝之尊的他,亲至郊外向我示警,透明的夏风里他向我缓缓行来,穿过听风水榭前少年紫罗袍白玉冠的幻影,走出那个温醇诚厚的青年,然而我只看见他微笑里的沧桑,只记得那滴落于我发中的泪水,温暖而,冰寒彻骨。

夫天地为炉兮,造化为工,阴阳为炭兮,万物为铜,乱世熔炉之中,帝王事千秋业,不过一场繁华烟火,经不得命运凛凛锤炼,瞬间烟灭灰飞。

允炆,允炆,我一直以为,你纯善温厚,原不应生于最为肮脏的帝王家,这家国天下,争夺权谋,从此于你生命中卸去,于你未尝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1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