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色电子书 > 古今穿越电子书 > 暴改全世界 >

第114部分

暴改全世界-第114部分

小说: 暴改全世界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对于这些基本信息,宋婉瑜也是了然在心,很是认同的点了点头。

    “然而根据江浙大学研究生院公布的消息,去年经济学院学术型硕士,最高分是421分,不过那是税法专业,至于你准备考的金融学,最高也不过379分,最低分则是365分。”冯子默对宋婉瑜要考的江浙大学复试分数线如数家珍。

    宋婉瑜对这个数字同样印象深刻:“不错,我就是看这个专业录取分数线比较低,而且录取人数也相对多一些才选择这个专业的,不过和我想法差不多的大有人在,使得竞争同样十分激烈。”

    “不用担心,以你现在的水准,加上最后一个月我的亲自指点,历史和英语考到八十分问题不大;还有数学,有我的独家秘方,哪怕满分有点小难度,一百三十那还不是跟玩儿似的;至于专业课,虽然我帮不上什么忙,但那本身就是你的拿手好戏,想来一百一二十分还是没问题的。这样算来,400分都触手可及,还有这么好担心的勒?”冯子默逐课估分道。

    宋婉瑜不禁莞尔:“真要是能如你说的这么美好,我也答应你一个条件。”

    “此话当真?”冯子默特意追问道。

    宋婉瑜甜甜一笑:“当真!”

    “没记错的话,咱两还打过一个赌,关于考研英语90分的,还记得不?”冯子默突然提醒道。

    宋婉瑜神采飞扬的说道:“当然!你英语肯定考不到90分,必然输我一次;至于我考研400分,能考到自然是皆大欢喜,哪怕输你一次也是平局。”

    “如果考不到。。。。。。”宋婉瑜心情又有些许低落,不过转瞬又给自己打气道:“我会加油的!”

    接着,宋婉瑜挥舞着小拳头,对着冯子默说道:“我不会那么残忍让你答应我两个条件的,我要考过400分,然后咱两打个平手。”

    “看来为了平局,为了你,同时也是为了我自己,我得好好想想怎么对你进行特训才行呐,怎么也得让你超过400分才行对啊,不然我岂不是惨了。”冯子默笑道。

    “那是,咱两现在是一根绳上的蚂蚱啦,哈哈~”宋婉瑜还有心情开着玩笑。

    “这两天我会再制定一个计划,将你的历史、英语和数学再系统的梳理两遍,查漏补缺,进行全面强化,至于你自己的复习安排,则主要集中到你的专业课上面,毕竟你的专业课我可就爱莫能助了。”冯子默认真的说道。

    “好!”宋婉瑜对冯子默信任有加。

    看着宋婉瑜俏脸中展现的风采和信赖,冯子默心中暗下决心:这个特训一定要给力!

第141章 幸福的烦恼() 
此后几日,冯子默果真就安分了下来,并且为宋婉瑜量身打造了一套冲刺复习方案。

    话说当冯子默抱着一堆新鲜出炉的资料交到宋婉瑜手里的时候,宋婉瑜都惊呆了。

    之前让冯子默陪自己复习冲刺,更多的还是想让冯子默安下心来复习,至于辅导不过是顺便,冲击400分那是自己应该奋斗的事情,没想到冯子默还真的搞了一套针对性的冲刺复习方案出来!

    这套冲刺复习方案是冯子默通过对所有考点进行梳理,并根据历年真题数据,再结合宋婉瑜的自身情况打造而成。

    不仅将所有知识点都精炼了一遍,并串连成了一条条清晰的脉络图,同时还通过经典的解析方式将知识点进行了二次剖析,而且还通过数据分析大胆的圈定出一系列必考的知识点以及非常可能考到的知识点。

    至于私人定制方面,冯子默打算是在辅导宋婉瑜的过程中亲自把握,发现一个问题解决一个问题,查漏补缺,尽量可以让宋婉瑜得到全方位的提升。

    宋婉瑜翻开最上面的历史资料看了看,发现里面的知识点并不是和其他寻常资料书上严格按照时间顺序将考点进行罗列,而是跳跃着根据相关性串成完整的脉络。

    这种总结方式在初期备考的时候固然可能会引起记忆错乱,但是到了冲刺阶段,一般的知识点早已了然于胸,此时能将知识点串起来无疑是一种极高的梳理和总结的方式。

    “市面上没见过你这种资料啊,你是怎么弄出来的,不会是打赌之后亲自整理的吧?”宋婉瑜惊疑的问道。

    冯子默颇为嘚瑟的拍了拍胸脯:“正是鄙人熬了几个通宵的战果。”

    “厉害!”宋婉瑜口中说着佩服,心中更多的则是感动,只是说不出口。

    低头接着翻阅手中资料的宋婉瑜越看越惊奇,这哪里是什么知识点总结梳理,简直就是一本考研宝典啊!

    资料里面并不仅仅是将知识点串连了起来,更是附带有知识点分析,连这个知识点可能会怎么考都有详细的剖析,而且解析极为深刻,看过之后更有一种拨开云雾终见山的明悟。

    冯子默则是神采奕奕的接着安排道:“如今还有四周多一丢丢的时间,我已经都给你规划好了。

    “第一周你将我给你的这些资料从头到尾温故一遍,最好能做到能背诵并默写全文,至少也得将我标注出来的重要考点滚瓜烂熟。”

    “第二周我会对你进行监督考核,查漏补缺,不留死角的夯实基本功。”

    “第三周就是对重难点的进一步突破,将可能出现的拦路虎一扫而空。”

    “第四周就是押题和模拟了,到时候整合市面流传的小道消息,进行最后一轮的雷区扫描。”

    “至于最后两天,就用来调整心态和实地踩点儿。”

    滔滔不绝的说了一通计划,冯子默献宝似的看向宋婉瑜,脸上一副快来夸我的表情。

    宋婉瑜却是没有按着冯子默心中所盼那般对冯子默大加夸赞,只是眼神清澈真诚的向冯子默说了声:“谢谢!”

    本想着等宋婉瑜夸赞完,再厚着脸皮自吹自擂一番的冯子默此时反而有些不知所措,只是傻笑着用手挠了挠后脑勺。

    “走,学习去!”宋婉瑜潇洒的一甩头,马尾辫在空中灵动跳跃。

    宋婉瑜原本有一套自己的复习计划,但是冯子默这套资料的出现却是让宋婉瑜临时彻底的改变了自己的想法,她觉得冯子默的安排会有更高的效率和更好的效果。

    事实也确实如此,资料在手的宋婉瑜简直如虎添翼,复习起来如有神助。

    对于枯燥乏味的历史,宋婉瑜原本是有些抵触,基本都是靠死记硬背。但是经过冯子默的重新编排,历史事件也变得有趣味许多,宋婉瑜看的是津津有味。

    见宋婉瑜很是投入的浏览着自己精心编辑的复习资料,冯子默心中也是欣慰不已,自己的一番功夫总算没有白费。

    考研冲刺的法宝利器出炉,冯子默自是不能只记得美色忘了兄弟。

    虽然由于心理作祟,将成果第一个交给了自己暗恋的姑娘,但是该分享给兄弟们的那还是不能少的。

    因此,冯子默今天没有踩着宿舍关门的时间点回去,而是将宋婉瑜送回宿舍之后便直接回到了宿舍。

    不过程安生和许顾二人却是一直到宿舍要锁门才一前一后的回到宿舍。

    当冯子默将自己准备的两份资料分别送给程安生和许顾,程安生那叫一个欢天喜地,匆匆翻阅之后更是如获至宝,抱着冯子默又蹦又跳,口口声声说冯子默是自己亲大哥,还一个劲的问冯子默这些资料从哪搞来的,整理的这么详尽,是不是宋婉瑜的复习资料。

    然后也不管有没有得到冯子默的认定,程安生就开始一个劲的夸赞宋婉瑜整理的复习资料犀利,还说冯子默真是有福气,复习有美女相伴不说,美女还送上这等干货,真是令人羡慕啊!

    虽然程安生说的基本都是反的,但是冯子默想着多一事不如少一事,也就干脆顺水推舟默认了资料是宋婉瑜整理出来的说法。

    毕竟自己在宿舍众人的印象里面向来是吊车尾学渣,哪怕声称是自己弄的,程安生也不会相信啊,就由着程安生瞎说好了,反正听着程安生的夸赞,冯子默的虚荣也得到了极大的满足。

    至于同样拿到资料的许顾,反应则是清高了很多,虽然也对冯子默这种将资料拿出来共享的行为表示赞赏,也笑着调侃冯子默艳福匪浅,但是对资料本身的重视程度远远不及程安生,更别说如宋婉瑜那种直接改变复习计划了。

    因为许顾是一个骄傲且有计划的人,哪怕冯子默拿出来的这些资料再好,许顾也只会按着自己计划好的方案按部就班的进行复习,毕竟,作为学霸,许顾有着自己的一套学习习惯。何况,许顾自信自己并不比宋婉瑜差,只是没有如此详尽的整理出来罢了。

    将资料送出去后,冯子默心情甚是不错,虽然这几天主要精力都放在了复习资料的整理上面,而且由于时间紧,任务重,忙的够呛。

    但是关乎到自己小命儿的事情,冯子默当然也没有放下,毕竟这点轻重缓急,冯子默还是分得清的。

    这几日,冯子默一直和马州理工学院的那几位教授保持着密切的关系,不仅有多封邮件的往来,甚至还有过直接的视频对话,几位教授对冯子默的表现都是赞不绝口。

    不过,问题还是有的,说起来也是冯子默社会经验不足,考虑不够周全,当初为了以防万一,冯子默分别向这两个课题组都发了邮件,偏偏这两个课题组不仅是同一个学校的,研究方向还有些接近,在业内更是抬头不见低头见的老熟人。

    按大瑞国内的情形,如果两个关系密切的课题组知道有学生分别表达了进组的意愿,哪怕这个学生十分优异,但是顾及到双方课题组的面子和交情,到最后十有七九这两个课题组都会默契的拒绝这位优异的学生。

    好在对方是外国人,而且毕竟不属于同一个学院,在这方面比国内稍稍好那么一丢丢,是以冯子默虽然在和对方视频聊天中坦诚了这一问题,也都获得了对方的谅解。

    不过,这其中最重要的原因恐怕还是因为冯子默表现出来的不是普通的优秀,而是不可思议的天才,这才值得两个课题组出手抢夺。

    如果冯子默只是寻常的人才,怕是即便申请国外的大学,两个课题组也会因为顾及对方的感受,而选择放弃。

    毕竟人才经常有,与自己同处业内高位的同行却不多,能接善缘何苦结怨呢。

    打铁还需自身硬,自古就是这么个道理。

    在被两个课题组都看好的情况下,重新掌握了主动权的冯子默所要考虑的就是选择哪一个课题组了。

    虽然之前的第一选择是有着林肯实验室做靠山的波兹菲特课题组,但是通过这几日的联系,冯子默又有些犹豫。

    甘纳迪和史盖特课题组表现出了更为热情的欢迎,不仅支持的意愿更为强烈,甚至明确表示可以让冯子默借用课题组资源自由的开展项目课题探索。

    而波兹菲特课题组虽然也对冯子默发出了热切的欢迎,但是却倾向于让冯子默融入到他们课题组,在他们课题组现有的框架下展开研究。

    这样一来,冯子默又倾向于选择甘纳迪和史盖特课题组,毕竟自己前往马州理工学院的目的是借用资源完成自救,而不是搞科研,更不是镀金,自由的研究环境自然极为重要。

    然而,波兹菲特课题组的硬件资源则是雄厚的多,而且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