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色电子书 > 魔法玄幻电子书 > 秸秆养肉羊配套技术问答 >

第15部分

秸秆养肉羊配套技术问答-第15部分

小说: 秸秆养肉羊配套技术问答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的营养水平是以中等膘情个体为对象的,过肥过瘦或是长期饲喂不足的个体都会导致肥育效果不同。

    (3)日粮营养

    日粮内各营养物质间的相互关系,对营养需要量有影响。例如日粮中纤维素含量过高,会降低其他各种营养物质的消化吸收率。6月龄前的羔羊日粮干物质中纤维素不宜超过13%,15~17月龄前不宜超过25%,成年羊不宜超过27%。干物质日摄入量是日粮配制的重要指标。干物质摄入量不足,会使肉羊产生异食癖,如自食和互食羊毛,甚至多吃超过规定量5~10倍的食盐和矿物质。日粮中纤维素和水分含量过高,会影响干物质摄入量,降低增重速度。在另一方面,进食量过高,也会降低饲料的消化利用率。按标准配制日粮,计算的饲料用量是指真正的摄入量,而不是上槽的投给量。强度肥育时应增大营养物质的供给量,但不能加大饲料投给量,而应通过提高日粮中营养物质的浓缩水平来解决。

    (4)肥育技术与管理

    在肥育个体和肥育日粮相一致的情况下,肥育技术与管理是否科学则成为影响肥育效果的决定因素。肥育羊应加强饲养管理,妥善安排购羊、选羊与分群,驱虫与防疫,饮水与喂料,称重等各环节,每一环节应尽量安排在较短的时间内完成,以尽可能增加有效的肥育时间。

    skbshge

2。 肉羊肥育的一般原则是什么?() 
(1)肥育进度和强度的确定

    根据羊的品种类型、年龄、体格大小、体况等,制定肥育的进度和强度。绵羊羔羊肥育,一般细毛羔羊在8~8。5月龄结束,半细毛羔羊在7~7。5月龄结束,肉用羔羊6~7月龄结束。采用强度肥育的羔羊,一般要求体重不小于32~35千克。采用强度肥育,可获得高的增重效果,肥育期短;若采用放牧肥育,则需延长肥育期。

    (2)选择合适的饲养标准和肥育日粮

    由于肥育羊的品种类型、年龄、活重、膘情、健康状况不同,所以首先要根据肉羊状况及计划日增重指标,结合查看我国肉羊饲养标准,确定合适的肥育日粮标准。小型品种的羔羊肥育需要稍低量的蛋白质和较高的增重净能,大型品种的羔羊则与此相反。早期断奶和正常断奶的羔羊也需要提供不同的营养水平。刚断奶的4月龄羔羊应比7月龄羔羊的饲养水平高些。比如两类羔羊的肥育始重同为30千克,刚断奶的4月龄羔羊需要较多的精料和蛋白质,才能取得最大的日增重。

    肥育日粮的组成应就地取材,同时搭配上要多样化。精料用量可以占到日粮的45%~70%。一般的讲,能量饲料是决定日粮成本的主要饲料,应以就地生产、就地取材为原则,配制日粮时应先计算粗饲料的能量水平满足日粮能量的程度,不足部分再由精料补充调整,日粮中蛋白质不足时,要首先考虑饼、粕类植物性高蛋白饲料,正常断乳羔羊和成年羊肥育日粮中也可添加适量的非蛋白氮饲料。日粮的供给量可结合当地经验和资源以及我国肉羊饲养标准,并参考表16来确定。

    表16 肉羊育肥期间每日每只需要饲料量

    (3)自繁羔羊的早龄补饲

    早龄补饲的目的是为了加快羔羊生长速度,缩小单、双羔及出生稍晚羔羊的体重差异,为以后提高肥育效果,尤其是缩短肥育期打好基础。一般羔羊生后15~20天起开始训练吃草、吃料。

    (4)待肥育羊进舍时的管理

    购入羊要在隔离场(区)观察不少于15天,经兽医检查确定为健康合格后,方可转入生产群。肉羊到达肥育舍当天,给予充足饮水和喂给少量干草,减少惊扰,让其安静休息。休息过后,应进行健康检查、驱虫、药浴、防疫注射和修蹄等,并将其按年龄、性别、体型大小、体质强弱状况等组群。对于肥育公羊,可根据其品种、年龄决定是否去势。早熟品种8月龄、晚熟品种10月龄以上的公羊和成年公羊应去势,这有利于肥育并且所产羊肉不产生膻味。但是6~8月龄以下的公羊不必去势,研究表明不去势的公羔从达到上市标准的日龄看,不去势公羔比阉羔少15天,但平均出栏重反而比阉羔高2。27千克,羊肉的味道却没有差别。显然早期公羔不去势比阉羔更为有利。肥育开始后,要注意针对各组羊的体况、健康状况及增重计划,调整日粮和饲养方法。最初2~3周要勤观察羊只表现,及时挑出伤、病、弱的羊,给予治疗并改善环境。

    (5)肥育期日粮饲喂及饮水要求

    一般每天饲喂两次,每次投料量以羊30~45分钟内能吃完为准。量不够要添,量过多要清扫。饲料一旦出现发霉或变质不宜饲喂。饲料变换时要有个过渡时期,绝不可在1~2天内改喂新换饲料。精饲料间的变换,应以新旧搭配,逐渐加大新饲料比例,3~5天内全部换完。粗饲料换成精饲料,应以精料增加先少后多,逐渐增加的方法,10天左右换完。用作肥育羊日粮的饲料可以草、料分开喂给,也可精、粗饲料混合喂给。由精、粗饲料混合而成的日粮,品质一致,并不易挑拣,故饲喂效果较好,这种日粮可以做成粉粒状或颗粒状。粉粒饲料中的粗饲料要适当粉碎,粒径1~1。5厘米,饲喂时应适当拌湿。颗粒饲料制作粒径大小为:羔羊l~1。3厘米,大羊1。8~2厘米。羊采食颗粒饲料,可增大采食量,日增重提高25%,减少饲料浪费,但易出现反刍次数减少而吃垫草或啃木桩等现象,胃壁增厚,但不影响肥育效果。

    肥育期间不应在羊体内埋植或者在饲料中添加镇静剂、激素类等违禁药物。肉羊肥育后期使用药物治疗时,应根据所用药物执行休药期。达不到休药期的,不应作为肉羊上市。

    肥育羊必须保证有足够的清洁饮水,多饮水有助于减少消化道疾病、肠毒血症和尿结石的发生率,同时可获得较高的增重。饮水夏季要防晒,冬季防冻,雪水或冰水应禁止饮用。定期清洗消毒饮水设备。

    skbshge

3。 肉羊肥育方式有哪些?() 
肉羊肥育方式归纳起来有3种:即放牧肥育、舍饲肥育和混合肥育。

    (1)放牧肥育

    放牧肥育是草地畜牧业的一种基本肥育方式。放牧肥育利用天然草场、人工草场或秋茬地放牧,羊采食青绿饲料种类多,容易获得全价营养。能满足羊生长发育的需要和达到放牧抓膘的目的。由于放牧增加了羊的运动量,并能接受阳光中紫外线照射和各种气候的锻炼,有利于羊的生长发育和健康。放牧肥育一般经过夏抓“水膘”和秋抓“油膘”两个阶段,实际就是由显著的肌肉增长转变为优势的脂肪沉积的过程。其优点是成本低和经济效益相对较高,缺点是常常要受到气候和草场等多种不稳定因素变化的干扰和影响,造成肥育效果不稳定和不理想。肥育的关键,首先是掌握科学的放牧技术,经济地利用草场,使羊不但能吃饱,还要增膘快。其次是注意水、草、盐这几方面的配合,如果羊经常口淡、口渴,则会影响肥育效果。

    肥育羊来源,大羊可以利用淘汰的公、母羊,两年未孕的空怀母羊和患*炎的母羊;羔羊可以利用断奶后的非后备公羔。草场分配上,羔羊宜在以豆科草为主的草场上放牧肥育,因为羔羊的肥育主要是蛋白质的沉积,豆科牧草蛋白质含量高;成年羊和老龄羊可放牧在禾本科草为主的草场上,增重以沉积脂肪为主。在人工灌溉草场上,第1~3年的草场宜放牧羔羊,多年的人工老草场因禾本科牧草比例增多,不宜放牧羔羊,草场质量不同,肥育效果相差很大。在放牧肥育前半期,可放牧稍差些的草场、草坡,后期尽量选好草放牧,如果后阶段在苜蓿地、盐碱牧场或谷物茬地放牧,对提高肥育效果很有效。此外,产羔期的不同,对肥育效果也有影响。用于放牧肥育的羔羊,应考虑将产羔期适当提前,这可以延长羔羊利用青草期的时间,增加屠宰前活重,提高产肉性能。据锡林郭勤盟东乌旗试验结果,92只早春羔(2月底出生)平均产肉16。6千克,比晚春羔(3月底出生)多产净肉2。75千克。对于羔羊,放牧肥育每只每日采食青草量要达到4~5千克以上,日增重可达到200~300克。如遇到天气炎热和雨季,增重变慢,这是因为炎热可使进食量减少,而雨季则因青草水分含量高,干物质相对减少,两者均可使羔羊摄入营养量达不到日需要营养量的水平。这时,应适当加喂干草或补饲精料。

    放牧肥育期的长短因羊类型不同而异。羯羊在夏场结束,淘汰母羊在秋场结束,中下膘情羊群和当年羔羊在放牧期之后适当补饲达到上市标准后结束。总之,放牧肥育不宜在春场和夏场初期结束。

    (2)舍饲肥育

    舍饲肥育是根据羊肥育前的状态,按照饲养标准和饲料营养价值配制羊的饲喂日粮,并完全在舍内喂、饮的一种肥育方式。与放牧肥育相比,对相同月龄屠宰的羔羊,活重可高10%,胴体重高20%,故舍饲肥育效果好,能提前上市。为满足市场需求,舍饲肥育可确保肥育羊在30~60天的肥育期内迅速达到上市标准,肥育期短。此方式适于饲草饲料丰富的农区。采取舍饲肥育,饲料投入相对较高,但可按市场需要实行大规模、集约化、工厂化养羊,使房舍、设备和劳动力得到充分利用,劳动生产效率较高,从而也能降低一些成本。

    舍饲肥育羊的来源应以羔羊为主,其次来源于放牧肥育的羊群。如在雨季来临或旱年牧草生长不良时放牧肥育羊可转入舍饲肥育;当年羔羊放牧肥育一段时期,估计入冬前达不到上市标准的部分羊,也可转入舍饲肥育。

    舍饲肥育羊日粮中精料可以占到日粮的45%~60%,随着精料比例的增高,肥育强度增大。加大精料喂量时,必须防过*料引起的肠毒血症和钙磷比例失调引起的尿结石症等;防止肠毒血症,主要靠注射疫苗;防止尿结石,在以各类饲料和棉籽饼为主的日粮中可将钙含量提高到0。5%的水平或加0。25%氯化铵,避免日粮中钙磷比例失调。

    肥育圈舍要保持干燥、通风、安静和卫生,肥育期不宜过长,达到上市要求即可。舍饲肥育通常为75~100天,时间过短,肥育增重效果不显著;时间过长,饲料转化率低,肥育经济效益不理想。在良好的饲料条件下,肥育期一般可增重10~15千克。

    (3)混合肥育

    混合肥育有两种情况:其一是在秋末草枯后对一些未抓好膘的羊,特别是还有很大增重潜力的当年生羔羊,再延长一段肥育时间,在舍内补饲一些精料,经30~40天屠宰;其二是指肥育羊完全通过放牧不能满足快速肥育的营养需求,而采用放牧加补饲的混合肥育方式。混合肥育较放牧肥育可缩短羊肉生产周期,增加肉羊出栏量和出肉量。前一种方式适用于生长强度较小及增重强度较慢的羔羊和周岁羊,肥育耗用时间较长,不符合现代肉羊短期快速肥育的要求;后一种方式适用于生长强度较大和增重速度较快的羔羊,可以按要求实现强度直线肥育。如果仅补草,应安排在归牧后;如果草、料都补,则可在出牧前补料,归牧后补草。在草、料的利用上要先喂次草、次料,再喂好草、好料。补饲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1 1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