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色电子书 > 魔法玄幻电子书 > 黄陵文典·诗歌卷 >

第8部分

黄陵文典·诗歌卷-第8部分

小说: 黄陵文典·诗歌卷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选自《保安州志》

    【作者简介】

    鲜于枢(1246—1302),元代书法家,诗人,字伯机,号困学山民,寄直老人,大都(今北京)人,一说涿鹿籍。至元年间,官太常寺典簿。能诗文,工正、行、草书,尤以草书著名,善悬腕作书,笔力劲健,作字奇态横生,存世书迹有《渔父词》《透光古镜歌》等,著有《困学斋集》《困学斋杂录》。

    登祈仙台

    *育

    百战劳劳倦莫支,东封西祀苦奔驰。

    轩辕疑有生人德,汉武空悬遗世思。

    春断金盘仙掌露,香残王母碧桃枝。

    荒台木末烟云外,不尽凄凉猿鹤悲!

    选自清嘉庆十二年《中部县志》

    【作者简介】

    *育,元代人,生平不详。

    skbshge

第二节 历代蒙求(节录)() 
王芮

    继生炎帝,号神农氏。

    播种百谷,教民耒耜。

    八帝相承,四十三纪。

    至帝榆罔,诸侯乱起。

    维时黄帝,姓为公孙。

    帝与帝榆,战于阪泉。

    大开明堂,治政百年。

    选自《历代蒙求》(中国蒙学图说丛书)华夏出版社2002年1月版

    【作者简介】

    王芮,元代人,生平不详。

    skbshge

第一节 黄帝陵赞() 
刘基

    中龙尊贵孰堪论?水绕山环四海均。

    我祖祖陵钟厥秀,须知昭代万年春。

    '明'刘基著选自《古今图书集成·堪舆部汇考·堪舆漫兴》(影印本)

    【作者简介】

    刘基(1311—1375),明初大臣,文学家。字伯温,浙*田人。元末进士。朱元璋起义后,辅佐其北伐中原,统一天下,建立帝业。被左丞相胡惟庸陷害,忧愤而死。一说被胡惟庸毒死。谥“文成”。诗文雄深,散文奔放,有《诚意伯文集》。

    skbshge

第二节 桥山祈仙台() 
张三丰

    披云履水谒桥陵,①翠柏烟含玉露轻。

    衮冕霞飞天地老,②文章星焕海山青。

    巍巍凤阙迎仙岛,③渺渺龙车驻帝城。④

    寂寞琼台遗汉武,⑤一轮浩月古今明。

    选自黄帝庙碑刻

    【作者简介】

    张三丰(生卒不详),名全一,一名君宝,号元元子,因不修边幅,又号张邋遢(lātā)。辽东懿州(今辽宁彰武西南)人。明道士,史称他龟形鹤背,大耳圆目,须髯如戟;寒暑只一衲(nà,和尚穿的衣服)一蓑(suō,用草制的遮雨披肩)。曾在武当山幽栖。明太祖、成祖屡遣使求之,不遇。英宗时封为“通微显化真人”。三丰亦著名书法家。

    【说明】

    传说此诗以西瓜皮写于石壁上,现黄帝庙存写有此诗之碑石,为清代康熙年间中部知县金兰芝重立。

    【注释】

    ①履(lǚ):踩。谒(yè):拜谒。桥陵:即黄帝陵。

    ②衮(ɡǔn):古代帝王的礼服。冕(miǎn):帝王的礼帽。

    ③凤阙(quē):阙,古代皇宫门前两边的楼,也用作宫门的代称。凤阙,指桥山东麓的凤岭庄(今石山村)。仙岛:指桥山。其周围群山环抱,沮水盘绕,状若仙岛。

    ④龙车:民间传说,黄帝乘龙车升天。后人在升天处树碑曰“桥山龙驭”。帝城:根据民间传说,黄帝的“黄城”以桥山为中心,方方四十里。有中宫(九龙宫)、东宫、正宫、西宫、印台、校场等。

    ⑤琼台:指“汉武祈仙台”。

    skbshge

第三节 次三丰韵() 
胡滢

    览景来登轩帝陵,①羽衣凤驾骨毛轻。

    桥山彻顶高耸翠,沮水缠腰中部青。

    万壑烟云笼玉冢,②九天秋色映龙城。③

    道人看罢三丰句,④醉里挥毫壁上明。

    兰草选编选自《历代祭黄帝陵诗词选》陕西旅游出版社1991年10月第1版

    【作者简介】

    胡滢(生卒不详),字源洁,武进(今江苏武进县)人。明惠帝建文年间进士。授兵科给事中,历任礼部尚书,加少傅。终年89岁,谥忠安。一生节俭宽和,喜怒不形于色,历事六朝。

    【说明】

    “次三丰韵”是对张三丰的“桥山祈仙台”的和诗。

    【注释】

    ①轩帝陵:即黄帝陵。

    ②玉冢:指黄帝陵。

    ③龙城:指黄帝的“黄城”。

    ④道人:诗人自称。

    桥山夜月①

    skbshge

第四节 韩规() 
皎皎中宵挂玉盘,碧天万里桂丛寒。

    何当结屋最高处,漫挹清光俯翠峦。

    选自清康熙三十四年《中部县志》

    【作者简介】

    韩规(生卒不详),明代洪武年间举人,仕至给事中。

    【注释】

    ①桥山夜月:是黄帝陵山八景之一。轩辕庙碑石《黄陵八景总咏》云:“桥山夜月聚风光,沮水秋风透体凉。南谷黄花开晚节,北岩净石耐寒霜。龙湾晓雾迷长岸,凤岭春烟接暖岗。汉武仙台遗世界,黄陵古柏茂穹苍。”

    桥山位于黄陵县城之北,即黄帝陵冢所在山脉,因山形如桥而得名。

    桥山

    李梦阳

    黄帝骑龙事杳茫,桥山未必葬冠裳。

    内经泄秘无天地,律吕通神有凤凰。

    创见文明归制度,要知垂拱变洪荒。

    汉皇巡视西游日,万有八千空路长。

    选自清嘉庆《中部县志》

    【作者简介】

    李梦阳(1473—1530),明代文学家,字献吉,号空同子,庆阳(今属甘肃)人。弘治六年举陕西乡试第一,次年中进士。历任户部主事、郎中等职,为人耿直,疾恶如仇,故屡遭贬谪。他主张古诗学魏晋,近体学盛唐。《明史·文苑传》说他与何景明“倡导复古,文自西京,诗自中唐而下,一切吐弃。操觚谈艺之士,翁然宗之。”李梦阳创作的乐府和古诗较多,在艺术上有一定成就。七律诗也有特色。著有《空同集》66卷。

    五帝纪·黄帝

    李延机

    二

    黄帝轩辕氏,人事渐完备。

    诸侯始争雄,适习干戈起。

    蚩尤尝作乱,作雾迷军旅。

    帝造指南车,起兵相战敌。

    蚩尤被帝擒,杀于涿鹿里。

    龙马授河图,得见天文纪。

    伐木作舟楫,水陆皆通济。

    隶首作算术,大挠造甲子。

    伶伦制竹简,阴阳调律吕。

    遂有管弦声,音乐从此始。

    在位一百年,骑龙朝天帝。

    选自《五言鉴》

    【作者简介】

    李延机(1542—1616),字尔张,号九我。明代泉州人。万历十一年(公元1583)中进士,官至大学士。所著《五言鉴》,以韵语列叙上古至明代历史,并有所论评,其中明代部分为近代人所补。

    skbshge

第五节 桥山怀古() 
杨兆

    桥山之上有轩辕,寂寞松楸剑履存。

    高冢旧余天子气,①诸峰还让丈人尊。②

    青山雉尾当时事,③百日龙髯何处屯。

    犹似垂衣望仙侣,千官扈从隔昆仑。④

    兰草选编选自《历代祭黄帝陵诗词选》陕西旅游出版社1991年10月第1版

    【作者简介】

    杨兆,明代人。

    【注释】

    ①高冢:指黄帝陵。

    ②诸峰:桥山周围马山、印台等诸山。丈人:老年男子。诗人自比。

    ③雉(zhī):通称“野鸡”,羽毛艳丽。

    ④隔:离开,间隔。昆仑:神话传说天帝(黄帝)之下都。此二句叙周穆王登昆仑,观黄帝行宫事,典出《穆天子传》。

    桥山

    王正

    轩辕何事厌尘寰?自昔乘龙去未还。

    万国有臣空恋慕,①九重无路许追攀。②

    争知仙驾游何处?犹说衣冠葬此山。

    终古风云劳拥护,神光尝射斗牛间。③

    选自清嘉庆《中部县志》

    【作者简介】

    王正,明代人,生平不详。

    【注释】

    ①万国:指全国各地。

    ②九重:指天。

    ③斗牛:指二十八宿中的斗宿和牛宿。

    skbshge

第六节 谒轩辕庙() 
练国事

    轩辕龙气郁苍苍,沮水环流日月长。

    我为干戈思太古,谁从松柏采幽香?

    祠前烽火连边塞,陵上烟云历汉唐。

    黄帝鼎成何足异,不须攀髯类虚狂!

    选自清嘉庆《中部县志》

    【作者简介】

    练国事(1582—1645),字君豫,河南永城人,万历四十四年(1616年)进士,历任沛县知县、山阳知县、监察御史、佥都御史、陕西巡抚、户部左侍郎、兵部尚书等职。曾镇压过明末农民起义。

    插剑石

    唐锜

    道中石当谁插剑?①鬼力神工总难验。

    差差三尺匣去寒,隐隐中宵殒星焰。

    疑是轩辕铸鼎时,双龙挺挺飞雄雌。

    腰间一佩清风远,留此作镇沮水涯。

    沮水蛟螭久潜伏,②天边神物终相合。

    选自清嘉庆十二年《中部县志》

    【作者简介】

    唐锜(生卒不详),字子荐,号池南,明代云南晋宁(今晋宁县)人。嘉靖五年进士,陕西监察御史。

    【注释】

    ①插剑:《中部县志·山川》“插剑石”世传小秦王插剑于石上中空彻下,恰可受剑,锋棱宛然遇疾风雪雨,火中窍出。

    ②蛟螭:即蛟龙。蛟,古代传说中一种能发水的龙。螭,传说中没有角的龙。

    朝发涿鹿雾

    陈子龙

    釜山秋色尽沧州,乱石萧条满蓟丘。

    黄帝云旗三十万,不曾消雾有蚩尤。

    选自《陈子龙诗集》

    【作者简介】

    陈子龙(1608—1647),字卧子,明江南省华亭县(今上海市松江区)人。崇祯进士,任绍兴府推官,升兵科给事中,甲申后,在南明弘光朝任职。南都沦亡后,从事反清活动,事败被执,械送途中投水殉国,时为清顺治四年。

    望桥山黄帝宫

    王邦俊

    山前紫气使车临,山下黄陵帝阙深。

    终古桥门环逝水,当时翠跸御层岑。

    汉台晓落碧云色,秦柏晴垂玉砌荫。

    千载龙髯劳想象,鼎湖何处欲追寻?

    选自《陕西通志·艺文十二》

    【作者简介】

    王邦俊,明代□州(今陕西富县)人。其他不详。

    中部同官道中春雪连朝乍落乍晴即事①

    王崇古

    一

    六花久公颂元文,②五出初看落塞云。③

    岂是东皇偏弄巧,④为翻淑气荡祲氛。⑤

    二

    黄帝陵高雪色浓,琼鳞珠粒散杉松。⑥

    寒光闪烁金银气,仿佛轩车驾玉龙。⑦

    【作者简介】

    王崇古(1515—1588),字学甫,明蒲州(今山西永济县)人。嘉靖二十年(1541年)中进士,任刑部主事,历任安庆、汝宁知府,陕西按察使、河南右布政使、右佥都御史,终兵部尚书。其中明朝嘉靖年间(1522—1566),任延安守备副使。

    【注释】

    ①同官:今陕西铜川市。

    ②六花:雪花。因其结晶似六瓣形花,故曰“六花”。颂元文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