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色电子书 > 魔法玄幻电子书 > 黄陵文典·诗歌卷 >

第37部分

黄陵文典·诗歌卷-第37部分

小说: 黄陵文典·诗歌卷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促膝而不剖腹,

    谈什么干杯?

    谈什么举箸?

    大西北的品格

    大西北是寥廓的,

    而且荒芜,

    她温驯至于几乎嗫嚅,

    她严峻至于过分冷酷,

    没有笑声的世界,

    连星星都因寂寞而愁苦。

    大西北又是仁慈的,

    她慷慨大度,

    总是想到别人,

    而置自家于不顾,

    所以她派遣了两支活命的大军,

    一支叫长江,解放南方,

    一支叫黄河,夺取北路;

    像两只胳膊

    拥抱着我们整个国土。

    留给自己的,

    只不过一些青苔、骆驼刺、酸枣、雪莲,

    一些黄羊、牦牛、野马和沙狐!

    看吧,一头是黄土塬,沟壑,信天游和窑洞,

    一头是戈壁滩、沙漠、花儿和帐幕!

    低处的干河床、盐滩、人、牲畜都在扬幡祈雨,

    而高处的冰雪却被魔法牢牢地禁锢!

    或者咽带沙的干粮,

    或者喝掺糠的糊糊!

    衣衫褴褛的乡亲

    用叹息当作打招呼,

    而一句口头禅“没法子”,

    几乎成了一方的习俗!

    白天,太阳总是半闭双目,

    它觉得没有什么东西值得馨香遥祝,

    入夜,月牙儿也冷眼斜睨

    那飞天们翱翔的石窟……

    这一堆古怪而荒谬的形象

    便是昨日的画图。

    不必啼哭!

    社会没有停止运行,

    社会——这个人与人的关系的天体,

    毕竟也有自己的轨道和线路!

    它根本不像地球,

    茫茫广宇中一颗冷漠的星宿!

    社会是热烈的,内在的,

    像埋着木炭的火炉!

    造山运动一直不停息的进行,

    以它固有的威严而沉着的声势向上奔突,

    低估看,自从崛起了六盘,

    (一杆直插天庭的大□!)

    西岳,贺兰,祁连,天山,

    这一系列巍峨的纪念碑

    统通因自惭形秽而就地匍匐,

    西路军和共产党人的碧血,

    也化作了一支支照彻灰色王国的红烛,

    延安!你绝非偶然

    闯入了我们的历史教科书!

    啊,新的大西北在辉煌中开始!

    啊,旧的大西北在暗淡中结束!

    第三个神话

    就像一群青蛙当中

    夹杂一只蟾蜍,

    就像一窝鼹鼠当中

    落下一只飞鼯,

    在一群凡人的肉胎当中

    出了一个伟丈夫,

    那么,他就可以南面称孤,

    不管起初是主亭长甚至是戍卒!

    他的境遇,

    他的禀赋,

    他的机运,

    他的权术,

    一切统治者成功的秘诀,

    正在于把这些条件发挥得恰到好处!

    诚然,他的胳膊,他的大腿,

    也不过是最小的普通复数,

    同样是流有尽时的血,

    同样是一割即碎的肉,

    似乎没有半点特殊,

    偏又非常非常特殊!

    我现在要提到的这位刘彻先生,

    可真是一个少有的人物!

    想想吧,难道不

    多半是因为有了他的缘故

    世上的碧眼儿

    才管咱们敬畏地叫做汉族!

    他有那么一点儿灵气,

    他不同流俗,

    他有那么一点儿野心,

    一辈子只追求征服,征服,第三个还是征服!

    怎么评说他的功过呢?

    我理智上清楚!

    我情感上糊涂!

    反正他得到了一匹天马,

    因此,我只好把他摆在神话中仔细追溯;

    据说天马出自渥洼水中,

    (想必,那是一个大湖。)

    究竟是从浪里升腾而起,

    还是在水边的草野上猎获,

    负责撰写帝王本纪的史官,

    笔下却很含糊。

    这匹马又说是长着翅膀,

    不分日夜能把关山飞渡,

    到底有没有长翅膀的马,不必深究,

    作为一种象征,

    却是明白无误:

    天马!汉武帝的天马哟

    你肯定是进攻型的一号种子选手,

    坚铁塑,精钢铸!

    天马!汉武帝的天马哟,

    你应该继续驮起我们中华民族,

    餐罡风,饮甘露!

    并非神话的神话

    我们搜集神话,不是为了把它

    和被旱风吹干的木乃伊陈列于一橱,

    和石弹、石斧、石犁、石纺锤陈列于一橱;

    我们鉴别神话,只是为了欣赏

    那个有信仰,有气魄,有决心的夸父,

    那对重感情、重友谊、重礼仪的君主,

    那匹驾风云、叱雷电、游八极的神鹜;

    不许亵渎!

    童心的摇篮!

    梦幻的母乳!

    希望的元素!

    如今诚然到了使用电子计算机的时代了,

    但是,只要你真诚,依旧

    从中可以受到鼓舞!

    我祈求,

    神话的精神,神话的气质,神话的风度,

    在我们身上和心上,

    青春永驻!

    因为,我们也有神话,

    长征二万五千里的神话,

    生产自救的神话,

    打败日本法西斯的神话,

    推翻蒋介石的神话……

    陕北的小米子哟,

    你营养了多少革命干部!

    莫讪笑我在这儿宣扬图腾吧,

    有什么不好?

    假如

    这个图腾标志着觉悟!

    终于战胜了听天由命和愚鲁,

    战胜了怠惰和荒疏,

    战胜了无所作为和忧怵,

    战胜了各种自杀性的沉痼……

    终于到了这个伟大的时刻,

    时针,分针和秒针;

    同时向全世界宣布:

    十亿人民

    向我行我素的大自然

    正式递交哀的美敦书!①

    我们要求它无条件纠正

    亿万年遗留下来的

    “天倾西北,地绝东南”的偏差与错误!

    从此,我们会有一条清粼粼的黄河,

    没有泥沙,没有尘土,

    透明如主人的肺腑!

    我们捕捉所有的落差,

    驱遣它们去推动电站的各号机组,

    为浑噩噩的荒野大漠戴上金冠,

    又在金冠上缀满夜明珠!

    我们还手牵扯火龙钻过冰大坂,

    又喂养各种钢铁的蜘蛛,

    让它们在平坦的或者不平坦的地方筑路,

    像一张网,通向全体居民的门户!

    我们开矿,

    我们冶炼有色金属,

    我们挖煤,

    我们往地心钻探、采油,

    我们在空旷的后院栽培云彩一样的蘑菇

    这一切,必定使我们的铠甲更加坚固!

    我们种草,

    我们植树,

    我们欢迎□、楸、桦、胡杨、云杉和松柏之类的乔木,

    我们偏爱沙打旺、称柳、梭梭等等的固沙植物,

    我们虽然因肤色的庄重而自豪,

    却希望地母的云鬓碧绿!

    当大西北遍体羽毛丰满,

    她必将凤凰般凌空飞舞!

    在这辽阔广袤的土地上

    不仅会产生进行曲和奏鸣曲,

    同样还会产生小夜曲,

    不仅需要铜锣、铙钹、唢呐和手鼓,

    而且需要鹰笛、冬不拉和热瓦甫,

    雄壮而婉转的混声大合唱,

    肯定能把我们激烈而缠绵的襟怀披露!

    我们当然不会忘记

    把那个为延水一分为二的山城

    建设成共和国的第三首都,

    好让我们的子孙后代站立在那儿

    既可以展望,又可以回顾!

    啊,前赴后继!

    啊,含辛茹苦!

    啊,春风普度!

    啊,花团锦簇!

    那时候,我们将向我们的列祖列宗发出一帖帖邀请书;

    我们首先邀请轩辕黄帝及其夫人嫘祖,

    问一问他有没有兴趣旧地重游,

    踏着冰雪台阶重登昆仑,

    凭吊望宫——那座他亲手营造的建筑?

    问一问她愿不愿去参观丝绸之路,

    这条路的真正起点,其实

    始于她种桑养蚕,为蛹儿解除束缚!

    我们还要邀请张骞和班超,

    他们的勇敢,他们的节操,

    直到千秋万世也是人民的精神宝库!

    如果他们能活在第二次,

    也许可以出任民族事务委员会和外交部!

    我们不会忘记唤醒醉卧长安的李白,

    陪同他乘飞机去西域鸟瞰,

    他可以攀定舷窗长啸高呼,

    碎叶!碎叶!声音不必办理出国护照的手续。

    同时,我们一定说服杜甫,

    以老弱之躯,专程前往凤翔和灵武,

    不妨在一个明月团娈的夜晚,

    建议他再去□州,探望久别的妻孥……

    啊,一轮又一轮

    春秋,

    啊,一度又一度

    寒暑,

    跨过漫长的等待痛苦,

    跨过濒临绝望的恐怖,

    跨过血与汗的汪洋,

    跨过以生命作牺牲的刀俎,

    人民

    长大了,

    人民

    强壮了,

    所有先进的科学技术,

    将全部为人民所掌握,

    看吧,神话,

    即将第一次走向

    自己的

    最后的

    成熟!

    选自《延安文学》2002年第2期

    【作者简介】

    公刘(1927—2004),原名刘仁勇,又名刘耿直,江西南昌人。13岁开始写诗,1949年参军,1955年到总政*搞创作。1957年错划右派,1979年平反,同年入党,曾任安徽文学院院长。先后出版诗集9部,短篇小说1部,电影剧本、评论等,曾为中国作协理事。曾获全国中青年新诗奖。

    【注释】

    ①哀的美敦书:英语Ultimatum的译音。最后通牒的意思。

    skbshge

第四十六节 高原,高原(外三首)() 
闻频

    高原,高原

    野花野树唤不醒的野山野峁

    横陈着。听

    野风一次又一次的呼啸盘旋

    枯草烘不热的土窑洞

    不知添了几把柴草了

    脑畔,依旧是无力的炊烟

    高原绵延着亘古的苍凉

    落叶沉积在岁月的深渊

    一代又一代倒下的脊梁

    匍匐着。把岁月

    挤成了起伏的群山

    播一粒种子,埋一颗希望

    收一茬庄稼,揽一怀辛酸

    高原隆起灰黄的背脊

    骚动着群山灰黄的不安

    头颅深深地埋在土里了

    四肢已在匍匐中消残

    信天游早已是无力的幽怨了

    只有这寒星和冷月

    给高原一丝淡淡的温暖……

    拐角井写意

    你站在历史的拐角

    五千年不曾回头

    一缕心香尽是酒

    醉了轩辕

    醉了汉武醉了

    五千年赤县神州

    游子情绕黄陵

    拐角是酒的源头

    五千年清醇悠悠

    慰罢乡情,又解乡愁

    饮一口轩辕特曲,临走

    谁不步步回首

    夜访桥山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