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色电子书 > 魔法玄幻电子书 > 皇后在上,请受为夫一拜 >

第620部分

皇后在上,请受为夫一拜-第620部分

小说: 皇后在上,请受为夫一拜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全是大典,比如祭天地,比如祭祖

    这一刻,任谁也没想到,次年的开年,第一天传来的第一个消息,便是动荡!

    在秦国与夏国的接壤处,夏国发兵了!

第1034章 秦皇的心思() 
秦皇刚从床上坐起,穿上贴心小棉袄,裴公公就慌里慌张走了进来。

    这个跟了秦皇许多年的老宫人,秦皇从未见过他如此慌张。

    “发生什么事了?”秦皇心下已有不好的预感。

    “回皇上,是800里急报。”裴公公说。

    800里急报,他这一生见过的次数,没个50,也有30,大多是大灾大难,这次不同,这次传信的地方是秦夏交界处,派人传信的是宇文将军。

    他唯一能想到便是边关告急!

    果然,秦皇拆开信息,飞快看后,脸色就白了。

    “传所有朝臣,去勤政殿,夏国发兵了!速早朝商量对策。”秦皇吩咐。

    “是。”裴公公飞快退下。

    这样大的消息,贵妃无法再装睡懒床,一个咕噜翻坐了起来。

    夏国发兵,她第一反应是,秦国各处兵马哪些地方还可调动;第二反应是,秦曜阳和夏皇千丝万缕的联系,加之秦曜阳从夏国带回来那些兄弟,这次怕是不妙。

    “朕吵到你了?”秦皇侧头,对贵妃尚算温柔,“别担心,打仗打不到这里,夏国虽强,秦国也不弱。”

    “臣妾知道,臣妾只是一时听到开战,有些紧张。”贵妃道。

    “亏你还是将门出生!”秦皇笑,“这有什么好紧张的,不用紧张,我秦国兵力不弱,将士们也都有本事。”

    贵妃点头,跟着秦皇笑了笑。

    “对了,臣妾刚听皇上要去早朝,那祭天怎么办?”贵妃问。

    秦皇恍然:“爱妃不说的话,朕都快忘了。来人,通知太子,他既是秦国储君,便能代表朕,由他去祭天。”

    “是。”宫人飞快退下。

    秦皇从床边站起,站起的瞬间,贵妃一把拉住秦皇的手。

    “爱妃可有要说的?”秦皇复又坐下,侧头。

    贵妃眸中萤光点点,终摇了摇头,放开握住秦皇的手。

    秦皇飞快穿上龙袍,飞快洗漱完毕,再飞快走出锦绣宫,坐上步撵往勤政殿去了。

    天空还是灰蒙蒙的,头顶上有闪烁的星星,两侧是婆娑是树影,前后是提着宫灯的宫人。

    目光稍稍往上,便看见无数红色的风灯,从近处一直延续到远处,如天上的星星。

    在这些星星中间,有一座连一座的巍峨宫殿。

    贵妃在担心什么,他很清楚。

    秦曜阳从小在夏国长大,与夏皇关系极不一般,娶个王妃是夏国镇国将军府的女儿,带回来那帮派兄弟,全是夏国肱骨大臣家的孩子!

    眼看秦曜阳在秦国地位越来越稳,能与太子一争高下,这个时候,夏国发兵了,

    今日早朝,秦曜阳必定会遭到太子一脉的围攻,轻则暗示他与夏皇勾结,重则会说他叛国。

    同样这个早上,当秦曜阳接到皇宫里传来的消息,整座裕王府都醒了。

    秦曜阳与凤青翎原已收拾妥当,打算进宫参加祭天,如今凤青翎不用去了,两人对视一眼。

    “终于来了!”秦曜阳说。

    凤青翎略点了下头,评价道:“这个时间,选得太耐人寻味。”

    大年初一,这是要预示今年一年的国运吗?

    战争,动荡,以及

    新的开始。

    秦曜阳很快离开,凤青翎随即去了书房。

    九少们已经等在书房,同样等在这里的还有秦曜阳许多心腹,他们穿着灰色衣服,平日里并不显眼,自从秦曜阳和凤青翎从夏国回到秦国后,秦曜阳就陆续把他们召唤过来了。

    凤青翎简单了说了下皇宫里传来的消息,和他们这几日要做的事情。

    这是一场大战,若无意外,是太子和秦曜阳的最后一战。

    按照之前的计划,秦曜阳和凤青翎会分别处在两个战场,一外一内。

    京城这边,一切听凤青翎的指挥。

    勤政殿。

    秦皇到的时候,整个大殿空无一人。

    他下达命令后,很快收拾就过来了,而他的大臣们,从接到圣旨到进宫,则还需要时间。

    他没立即坐到他那把龙椅上,而是在大殿下方走着。

    高悬在龙椅之上的悬梁上写“勤政爱民”,这是秦国的开国皇帝所写。

    篆体,每一笔一划都苍劲有力。

    这勤政殿殿名的由来,便是如此。

    在大臣们的站位上走过,再站在皇子们的站位上,秦皇停了下来,再往龙椅上看去。

    很多年前,他也站在这里。

    那时候的他,那样渴望那个位置。

    于是,他不顾一切得到了。

    他记得父皇说,嫡长子虽是太子,但,那只是为了安抚臣心和民心,万一他发生意外,秦国还有个储君。事实上,在皇位的继承这一项上,他只选最优秀的。

    他记得父皇说,你们都一样,谁想要这个位置,各凭本事。

    他记得父皇还说,不要只想打打杀杀,弑父杀兄,一个合格的储君,能同时得到君心,臣心,民心,朕希望秦国的皇帝有远见,有谋略,在他继位期间,秦国不落后于任何国家。

    曾经,他自私的想把秦国交给老十一,那是欣儿和他的儿子。在他看来,那是唯一的爱情结晶,其他的,都不过是皇权与臣权的联姻。

    后来老十一死了,他这才用公正的眼睛看他这些儿子。

    太子老成持重,心机颇深,走一步看十步;裕王虽是新晋势力,却一点不容小觑,在这场争斗中,不显山露水的连同其他人,除了一个又一个竞争对手。

    如今的他,因得贵妃的缘故,私心里想把皇位交给裕王,但他更想裕王凭自己的本事取得皇位。

    太子是储君,废黜太子需要一个极其重大的理由,如今,那个理由还没走到近前。

    如今这场迫在眉睫的战事,究竟会成为废黜的太子的契机?还是裕王之死的囚笼。

    秦皇虽是执棋者,却无法料定这场棋局的结果。

    第一个从外面疾步走进来的便是秦曜阳。

    见秦皇站在他的站位上,微微愣了下,这才抱拳行礼。

    秦皇没多说什么,只略点了下头,缓步走上高位,坐在龙椅上。

    秦曜阳之后,百官几乎全部一路小跑着到了。

    山呼万岁后,秦皇直接切入正题:“夏国发兵的消息,众位爱卿想必已经知晓,还有一个坏消息:夏国的兵力是我们的两倍。按照宇文将军的急报,边关失守只是迟早的事情。”

第1035章 先发制人() 
这样一句话,所有人都震惊了!

    大臣们震惊的是:秦皇这话会不会太直接,什么边关失守是迟早的事。他们这才刚得到夏军进犯的消息呢!皇上就直接告诉他们边关收不住!

    秦曜阳早知夏烨在秦夏边境屯兵,也看过的他们的演练,确实是夏国最高配备了!加上宇文将军是太子一脉的人,太子与夏烨有勾结,宇文将军守不住边关,这根本就是意料之中的事。

    所以,听到这个消息时,秦曜阳并不太震惊,他只是吃惊,宇文将军竟如此直接,将边关迟早要失守的消息直接告诉秦皇。

    身为边关大将,这种时候,即便与敌军实力相差悬殊,不也应该告诉皇上,臣等誓死守卫边疆吗?

    “裕王殿下!”有大臣a出列,朝秦曜阳抱拳,“下官有一事请教,还请裕王殿下不吝赐教。”

    秦曜阳略一点头:“你说。”

    “方才,当皇上告知臣等,边关即将失守时,臣等内心惊诧惶恐不安,为何裕王殿下安之若素?是否早已得知这一消息?”大臣a问。

    秦曜阳眉角微挑,唇角勾起一抹讽刺的弧度:“请问大人,您认为本王脸上应出现怎样的表情?痛哭流涕?还是大骂宇文将军不作为?身为边关大员,连敌国有异动都不知!”

    “方才父皇说,夏国的兵力是我秦国的两倍,这多出来的兵力从何而来?又是什么时候来的,他久居边疆,竟是一点都没察觉吗?”

    秦曜阳说着,脚上微微踱步,身体微转,一双眼睛如有寒冰,紧紧盯着向他发问的大臣:“身为朝廷大员,在得知敌国进犯时,不知积极思考对策,反而观察起来本王的表情,欲诬陷本王,不知是何居心?!”

    “父皇。”秦曜阳再一转身,朝秦皇抱拳,“儿臣恳请父皇,将这种不知轻重缓急的人请出朝堂,我秦国不需要这样的官员!”

    大臣a色变,他才说了一句话呢,就被秦曜阳噼里啪啦一阵反击,甚至在百官面前要求罢他的官。

    秦皇早在来的路上,就已猜到今日早朝会有此刁难,却没想到,秦曜阳会反击得如此干净利落。

    “大战在即,确实不适合说那些无须有的事。”秦皇警告的看过大臣a,继续道,“身为秦国王爷,若万事喜形于色,才是朝廷的灾难。朕不认为裕王方才的反应有任何问题。”

    “皇上。”大臣b出列,“俗话说,攘外必先安内。裕王前段时间才从夏国回来,臣等心有疑惑,难道裕王从两国边境过的时候,没看见夏国新增的兵马?”

    秦曜阳微不可闻的叹息:“没想到在大人的心里,栽赃本王竟比抵御外敌还重要!”

    他上前一步,直接转了身,对众人道:“不如这样,凡对本王心有疑惑的,出列一步,咱有什么话,一次说完,省得待会儿讨论正事时,你们揪着本王不放。”

    除了大臣b,没有大臣c、d、e出列,就连方才第一个质疑秦曜阳的大臣a都没有出列。

    秦曜阳这是打算一次性把所有人处理了,没有人想在这个时候做箭靶子。

    秦曜阳冷哼一声,眸光掠过众人:“想诬陷本王,却连这么点勇气都没有,我看你们也是到头了!”

    众人没有人说话,秦曜阳便继续:“好,既然你们不说,那就听本王说。”

    “你们打算诬陷本王,说夏国此次发兵与本王有关。若你们手段高明点,应该能伪造出一封本王与夏皇的书信,再从裕王府找出,书信的内容大意是帮本王的坐上皇位,本王向他俯首称臣,或者割地相赠。”

    “若手段次一点,发现无法把那么一封信放在本王的府上,应该会想办法从夏国领兵将军的营帐里找出,内容嘛,也许是我秦国的边防图,也许是本王的某句许诺或约定。”

    “若手段再次一点,便是你们现在这番,空口无凭的搬弄是非。”

    “本王自幼在夏国长大,与夏皇也确实有几分交情,可,他要发兵是他的事,你们认为他会和本王讨论吗?他说,嘿,兄弟,朕要攻打你的国家了,你做好准备喔!”

    秦曜阳这句话落,朝堂上,已有不少人轻笑出声。

    国与国之间的征战是大事,夏皇就算和秦曜阳关系再好,也绝不可能提前打招呼。

    “本王从离开秦夏之交到现在,已有一个月余数,在这一个多月,足以发生太多的事情。你们与其质疑本王有没有看见夏国增兵,不如质疑宇文大将军。为何一个月来,没有任何消息传来,唯一的消息便是两倍兵力差,怕是抵御不住!”秦曜阳说。

    “裕王殿下,您这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1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