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色电子书 > 魔法玄幻电子书 > 非我无道 >

第752部分

非我无道-第752部分

小说: 非我无道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因此这三日之中,诸修法宝兵噐受损不提,又伤了一半,关前修士已然是捉襟见肘了。

    秦忘舒见此,便与林放议定,决定今日派近遣两万士卒上前,以试禅言威能。秦忘舒之所要从大晋军中调兵,原因无他,只是瞧在士卒受了军法,容易御使罢了,若是真个儿让百姓上前,只怕凶兽稍露峥嵘,就惊得百姓四散而逃了。

    两万士卒整整齐齐,就离了太岳关,来到界力裂缝面前,林放一声令下,那士卒便齐齐坐下,两万士卒竟是鸦雀无声,诸修见大晋军容整肃,倒也暗自敬佩,然而见这两万士卒手无寸铁,连铠甲也不曾穿戴,心中皆是狐疑。如此行径,又怎是与人厮杀的情景。

    秦忘舒向那界力处瞧去,只见那界力只有两丈大小,凶兽虽是源源不断从裂缝中冲将出来,最多只能七八名凶兽同时冲出,诸修只需三五人上前,便能守得极牢了。

    但这场厮杀,毕竟是持续不断,修士法力亦是有限,而凶兽舍生忘生而来,修士有所损伤也是在所难免了。

    秦忘舒便对三宝道人与五观宗主道:“如此厮杀,一口气缓不得,诸修的确消耗过剧,不如放那凶兽出界,等那凶兽幻有数百之数,这才齐齐动用法宝,反能将法术法宝威能尽数施展了。”

    五观宗主道:“秦大修,你的法子虽好,就怕那凶兽冲将出来,摭拦不住,哪怕只放出去十余名凶兽,也是为祸不小。”

    秦忘舒笑道:“若有一禽一兽冲出,那责任尽数在我身上,两位若是信我,便请诸修略退一步。”

    五观宗主与三宝道人虽是半信半疑,但秦忘舒威名卓著,那是最可信赖的,便依言下旨,令诸修收起法宝,暂退一步,放那凶兽出界,等聚齐了再来厮杀。

    诸修虽是轮番上前,但也是缓不得一口气,巴不得这一声,轰然退将下来,只这一退,那凶兽便得了势,呼啦啦冲出界力裂缝,片刻之间,裂缝处就聚集了数百凶兽猛禽。

    只见那凶兽猛禽个个张牙舞爪,面目狰狞,诸修是瞧得惯了,又有神通在身,自然是毫不在意,但凡俗百姓见了,岂能不惊?

    好在儒门修士早有准备,那地面上坐着的两万士卒竟是背对着裂缝,凶兽猛禽相貌狰狞也好,和蔼可亲也罢,皆是统统瞧不见了。不过那凶兽猛禽嘶吼若雷,听来亦是提心掉胆。

    林放见时机已至,便传令儒门弟子挥旗,旗幡挥动之下,两万士卒便齐声吟唱起来。所念的正是灵幽禅师所授的万念皆空四字禅言。

    三宝道人手中持着一刀一剑,以防凶兽四散而逃,此刻听那士卒吟唱,越听越奇,难不成这样吟唱念诵,就能击退强敌?

    倒是五观宗主微微点头,五观宗毕竟根基深厚,那宗主从这禅言之中,已悟出些许玄机来。

    就在这时,一道白光自空中落下,如刀似剑一般,林放与秦忘舒齐齐动手,将手中旗幡一指,那白光就落在界力处,只听得数声惨叫,那被白光恰巧罩住者,已然被压得粉碎了。

    其后空中又落下三道白光,分成三面截住数百凶兽。那凶兽虽是左冲右突,却怎能突破这三道白光。

    三宝道人大喜道:“妙啊,这白光壁立如城池一般,凶兽怎样也逃不出来了。”忙祭手中刀剑,去斩白光中被困的凶兽。

    先前不让凶兽冲出界力,固然是稳妥,却也是浪费了无数法力,如今凶兽积了数百,占地广阔,正好尽情施展诸修法宝威能。那动手快的,或能一举斩杀十数名,甚是数十名凶兽猛禽,那动手慢了,竟连一只凶兽也捞不到了。

    五观宗主忙道:“诸位道友,有白光封住凶兽去路,实不必诸位齐齐动手,每次只需四五人祭宝来攻便足以诛杀凶兽了。”

    诸修齐声道:“宗主所言极是。”人人目中皆露狂喜之色。

第913章 欲驱魔修需借风() 
秦忘舒见禅言所发白光,与在魔域不同,看来魔凡有别,那禅言念来也是大不相同。而这禅言所祷来的白光,不仅可用来屏蔽凶兽,亦可用来施压诛杀,则是这禅言的另一项新的威能的。

    这其中最为欢喜者,则是儒门弟子了。自门主从魔域返回,便尽遣门中弟子四处传播禅言,若这方法不灵,岂不是白白用力。而今日之战,终于见到成效,儒门弟子十余年来传道授法,终可造福人世了。

    那凶兽不知厉害,仍是不绝涌来,林放便与座下弟子反复试来,以熟盛禅言诸般用法。久试之下,很快就发现其中端倪。

    原来那禅言若用来施压诛杀,固然亦可收到奇效,但对士卒的精力体力却是损耗甚多,若是连续施压,行诛杀之士,士卒面上便显出疲倦之色了。

    而若只是用那禅言白光防御,其对士卒的精力体力消耗,则是微少不计了。

    而凡俗士兵的体力毕竟有限,因此这禅言之言,当以守御为主,若用来攻杀,也该是迫不得已而用之。

    那凶兽冲击数回之后,也渐渐发现对手强大之极,尤其是禅言所祭白光牢不可破,那凶兽虽是反应迟钝,此刻也渐知禅言厉害,其攻势也就慢慢地停顿下来。

    三宝道人与五观宗主这时便来秦忘舒处道喜了,三宝道人道:“先前竟是怀疑秦道友手殿,着实不该。这四道禅言妙不可言,凡俗士卒因之而大发异彩,若能传遍天下,何愁浩劫不灭。”

    林放道:“我儒门弟子奉门主法旨,已在民间传播多年,务必苍穹百姓尽数修习,今日得见成果,令人好生欣慰。”言罢大为感慨。

    原来儒门弟子十余年来勤勤恳恳,一心传授禅言,瞧来虽是容易,却是受尽了世人讥讽嘲笑,其中艰辛,实不足为人道。这世间哪怕是至小之事,一旦推广开来,也是艰苦之极,唯见今日成效,方能令人大慰心怀。

    三宝道人道:“这四字禅言关系浩劫成败,岂能全赖儒门弟子,那儒门弟子又有多少,看来还需想个办法,令苍穹兆民皆习禅言,方能有备无患。”

    秦忘舒道:“晋国大军,已将一统苍穹,只需晋君一道谕旨,便可将此法传遍天下了,而今日太岳关前大胜,晋君既知,自然便会推波助澜。人人皆习四字禅言,已是指日可待了。”

    五观宗道:“如今只能士卒身临前线,毕竟美中不足,但若是普通民众,就怕纪律涣散,又易被凶兽惊吓,这才如何是好?”

    诸修也知其中难处,却也毫无办法,普遍民众怎能与士卒相比,就算晋君已统苍穹,谕旨传遍四方,也难以做到全民皆兵。此事也只好缓缓图之。

    好在关前已有十万士卒,只需轮流上前,足以抵御凶兽,牢牢守定界力裂缝,极荒山凶兽,或可不必放在心上了。

    秦忘舒虽在关上镇守,却时时关切他处动静,数日后又传来消息,那齐君被苏仪与陈少昊游说,终于向晋君附首称臣。大兵已至鲁地,但鲁君不肯弃祖先之业,誓要与晋军血战到底。

    晋军只将那鲁国围困,并不曾纵兵厮杀,只因晋君目光所向,已在于推广禅言,以助仙修之士御劫了。

    他人不知那浩劫的凶险,晋君怎能不知,此刻有仙修之士相助,三处守得严密,普通民众浑然不知其中厉害,只当太平无事,但三处只需有一处守不住,那可就是遍地杀伐,四处烽烟了。

    且魔众凶兽,也未必就会从这三处杀将进来,苍穹诸处,皆可能成为战场,因此令大军守住诸处关口要害,已是刻不容缓,教习民众,更是一日不可松懈。

    正因晋君百万之众镇守四方,那鲁国又是拼命抵御,因此鲁地急切难下。

    半月后,雪谷处也传来好消息,原来晋君所遣的一枝精兵绕过鲁地,已深入雪谷之中,沿途扫荡雪域诸国势力,逼使燕国闭关不出,这才来到雪谷,助墨圣守御。

    那精兵强将用来禅言来又是不同,经数战之后,破界魔众被诛杀数万,那魔众的气焰也就慢慢萎顿下来。

    最令秦忘舒担心的是,二皇至今未能回到凡界,秦忘舒虽然私下里测算无数,知道二皇性命尚在,但二皇被索柯二魔困在魔域,已是确定无疑了。而若想救出二皇,非得大罗金仙出手不到,但墨圣分身无术,儒圣迟迟不至,海外战场,也是久久不见捷报。

    秦忘舒知道魔海处才是魔修的主力,十成魔众,便有九成聚在魔海之中。那魔众显然明白,海外修士,方是凡界修士的精英,只要将海外诸修消耗尽了,那苍穹诸处,岂不是任魔修纵横?

    何况魔使所创的破界新法,也算是被秦忘舒等修化解于无形,魔修没了黄旗,就极难四处破域了。太岳关与魔海处,那是界力最薄弱之处,这才成为交战之地,雪谷那处战场,虽是新辟,但与传统的两处破界之地相比,则是困难了许多。

    前几日雪谷之战中,魔修也是败得极快,看来魔修失了破界黄旗之后,那四处出击,分散凡修的战略,也就行不通了,只好将所有精力集于魔海之中。

    这日秦忘舒得了宝殿传旨,原来莞公主对魔海之役放心不下,便来邀秦忘舒共赴魔海,以观战事。秦忘舒接了法旨,就辞了诸修,匆匆来到宝殿,先去看望了林天弃一回。只见那林天弃虽是精神百倍,但体内诸脉仍未完全接续,境界修为更是恢复缓慢,秦忘舒口中不说,心中自是替林天弃暗暗着急。

    那莞公主身边大能修士,已尽数遣往海外去了,便是天伦阁一众楼主阁主,也尽数在海外守御,魔事战事激烈,由此可见一斑。

    秦忘舒于宝殿接了莞公主,便往魔海进发,途中魔海消息传来,却是喜忧参半。

    原来魔修夺了碧玉岛之后,无疑是得了根基,那大军源源调来,小小的碧玉岛上,已汇集了数万名魔修,神农与五帝领着海外诸修,虽将碧玉岛团团围困,但想将魔修赶回魔海,却是极难了。

    如今那最好的消息,不过是杀了数百名魔修,诛杀一二魔皇罢了。那魔修有心在碧玉岛长久经营,已设魔旗大阵,将整座小岛,打造的如铁桶一般。

    莞公主见碧玉岛迟迟难以夺回,自然是愁眉不展了。

    这一日离无名岛还有三百里时,恭时越与管卜子已在空中迎候,问起前方战事,恭时越皱眉道:“前日战了一场,也只是夺旗两面,杀了数十名魔修罢了,那碧玉岛壁垒森严,着实难破。神农五帝皆是无可奈何。”

    莞公主道:“不知那魔旗大阵是怎样的情形?”

    恭时越道:“魔修于岛上遍查魔旗,实有千面之多,那魔旗威能不一,或是增强魔修战力,或是助魔修守御,或是暗设机会,种种威能,也难一一述尽,唯知那魔修有了魔旗之助,修为好似增了数倍,我等若近岛于他斗法,着实占不得便宜了,除非将其诱到岛外,方能占尽优势,但魔修又怎会轻易离岛。”

    等来到无名岛上,只见海外十八岛修士尽聚于此,但个个皆是愁眉不展。神农与四帝皆在前方坐镇,无名岛上,只有黄帝一人统揽诸修。

    黄帝与莞公主分了宾主落座,莞公主道:“大帝,那魔旗阵法,将以何策破解。”

    黄帝道:“魔修自从跨海而来,气焰嚣张,又遍设魔旗于碧烟岛上,着实难破,那魔旗阵法谨不可催,非人力可破。”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