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色电子书 > 魔法玄幻电子书 > 马铃薯高效栽培技术 >

第32部分

马铃薯高效栽培技术-第32部分

小说: 马铃薯高效栽培技术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图24 马铃薯玉米4∶2间种模式 (单位:厘米)

    (3)秋播马铃薯与冬小麦、春玉米间套种 在中原地区和西南山区,有用秋播马铃薯与冬小麦、春玉米间套种的做法。实施时,冬小麦为4~5行,马铃薯为2行,2米宽一带,两行马铃薯间距离为55厘米,马铃薯与小麦垄间距35厘米,小麦垄间距25厘米。为了减少马铃薯与小麦用水的矛盾,马铃薯行要做成高垄(床),将小麦种在下边。所种马铃薯应选用早熟品种,株距20厘米,每667米2

    3300棵。马铃薯在8月初播种,冬小麦在10月上旬播种。马铃薯收获后冬闲,待翌年小麦扬花时再在原马铃薯垄上播2行玉米(图25)。

    图25 马铃薯冬小麦春玉米间套复种模式 (单位:厘米)

    2。薯棉间套种形式

    薯棉间套种在黄淮地区发展很快,因为这种种法既保证了棉花的种植面积,又增加了农民的收入。农民对这一种植形式非常欢迎,他们称赞薯棉间套种“棉花不少收,土豆有赚头”。

    (1)一垄棉花与两垄马铃薯套种 即马铃薯棉花2∶1间套种,1。2米一带。马铃薯选择早熟品种费乌瑞它、早大白等,于3月初催芽播种。两垄马铃薯间距50厘米,与棉花垄间距35厘米,使马铃薯形成行距50厘米和70厘米的两种规格(图26甲)。其株距为22厘米,每667米2

    种5000株。棉花采取育苗移栽的办法,在4月初育苗,5月初移栽定植,栽在马铃薯大垄中间,使棉花行距为1。2米。其株距为30厘米左右,每667米2

    栽1800株。6月中下旬收获马铃薯后,棉花的生长空间和营养面积增大,非常有利于生长。另外,也可按带宽1。3米的规格进行薯棉的间套种,具体的种植规格如图26乙所示。

    图26 马铃薯棉花2∶1间套种模式 (单位:厘米)

    (2)两垄棉花与两垄马铃薯间套种 即马铃薯棉花2∶2间套种。马铃薯两垄间距60厘米,与棉花垄间距离40厘米,棉花两垄之间距40厘米,形成1。8米宽的一带。马铃薯和棉花的株距都是20厘米,每667米2

    都种3700棵。一般播种马铃薯要比播种棉花早30天左右,待马铃薯出齐苗后再播棉花。行株距可根据马铃薯及棉花品种进行适当调整(图27甲)。

    图27 马铃薯棉花2∶2间套种模式 (单位:厘米)

    还有一种做法是1。6米宽为一带,同样按2∶2间套种。马铃薯催大芽后在3月初播种,先播成大、小两种垄距,小垄距为50厘米,大垄距为110厘米(也可以盖上地膜),其株距为17厘米左右,每667米2

    种4800株。4月中旬播种棉花,播在马铃薯大距垄间,距马铃薯垄30厘米,两行棉花间垄距50厘米,株距24~30厘米,每667米2

    种2700~3400株(图27乙)。

    (3)两高间套种模式 这是指马铃薯和甘薯间套种。它们虽然都是地下生长收获物的作物,但它们的生长特性不相同。马铃薯喜冷凉,耐寒怕热,需要早播早收;而甘薯喜温,耐热怕冻,需要晚栽。马铃薯植株直立,甘薯植株蔓生匍匐,相互间基本没有遮光问题。所以,在生长期较长的地方,可以充分利用早春土地闲置的时机,实行两高间套种,以创造更高的产量和效益。

    经各地多年实践选择,马铃薯与甘薯间套种的行比,以1∶1或2∶1为佳。

    ①马铃薯和甘薯按1∶1间种:先播种马铃薯,行距为74厘米,株距20厘米,每667米2

    种4500株。当马铃薯培土后,把甘薯栽在马铃薯行之间,这样使所有的行之间都成为37厘米的距离。甘薯株距33厘米,每667米2

    种2700棵(图28)。

    图28 马铃薯甘薯1∶1间套种模式 (单位:厘米)

    ②马铃薯和甘薯按2∶1间套种:在整地时,先按1。4米的行距,打成宽40厘米、高15厘米的大垄(或叫高畦),准备栽甘薯用。在两条甘薯垄之间,播种马铃薯两垄,各距甘薯垄中心40厘米,两条马铃薯垄间距60厘米。其株距为20厘米,每667米2

    种4700株左右。在马铃薯培土后,根据气温情况决定在大垄上栽甘薯的时间。栽时株距为20厘米,每667米2

    种植1600株(图29)。

    图29 马铃薯甘薯2∶1间套种模式 (单位:厘米)

    (4)薯菜间套种模式 在以蔬菜种植为主的地方,许多农民利用马铃薯早熟喜低温的特点,与喜低温或喜高温的蔬菜进行间套种,以充分利用地力和无霜期。他们创造了各式各样的间套复种形式,种成了一年三收、四收甚至五收等模式,产量和效益都非常可观。如马铃薯与生长期较长的爬蔓瓜类间套种,与生长期长的茎直立的茄科蔬菜间套种,与耐寒又速生的叶菜类间套种,与耐寒生长期长的其他蔬菜间套种等(图30)。

    图30 马铃薯蔬菜间套种模式 (单位:厘米)

    skbshge

(一)炸薯条品种夏波蒂的种植技术要点() 
1。选择适宜气候区域

    通过多年实践证明,该品种应选择北方一季作半干旱地带,≥10℃有效积温2000℃~2300℃,无霜期100~120天的地区种植,其对温度很敏感,结薯期遇高温薯块膨大受影响,不适宜在二季作区种植。在内蒙古自治区中部、东部,河北北部接坝及坝上地区,山西和陕西北部,宁夏回族自治区及甘肃省东南部,黑龙江省西南部等地较适宜。

    2。严格选地、精细整地

    该品种喜排水、通气良好的沙壤土和沙土地,最好土层深厚,地力中等以上的平地、上岗地,切忌在涝洼地、盐碱地种植。为适应机械化、现代化种植,地块要大,地中无障碍物,有充足的地上水源或地下水。其他要求与常规种植相同。要求深翻达到30厘米,且无生格子,均匀一致;及时耙压或用旋耕机旋地,使之达到土暄、细软、平整。

    3。加大肥量、供足营养

    本品种喜肥,土壤中有足够的营养才能满足它的生长需要。要达到每667米2

    3吨以上产量,每667米2

    土壤供营养量要达到:纯氮素17~19千克、纯磷素14~16千克、纯钾素22~26千克。还要有一定数量的锌、锰、硼、硫、钙等微量和中量元素。要达到上述要求,应大量施用农家肥,每667米2

    农家肥施用量应在3500千克以上。化肥要采取配方施肥的方法。基肥施用量要达到总用肥量的65%,第一次追肥用量要达到总量的20%,下余15%分3~4次以叶面喷施的方法追入。

    参考用量:

    (1)基肥 每667米2

    可用12—19—16硫酸钾型复合肥90千克,硫酸镁8~10千克,硝酸铵钙10千克;追肥用20—0—24高氮、高钾复合肥40千克,其中25千克在出苗后25天左右撒于行中,随后喷水,同时喷入硫酸锌2千克、硫酸锰1千克;余下的15千克高氮、高钾复合肥分次通过喷灌机喷入植株。花期后还可根据长势苗色,喷入7~8千克硝酸钾,如果有贪青现象可喷400~500克磷酸二氢钾。

    (2)自己配肥 每667米2

    施磷酸二铵35千克、尿素20千克、硫酸钾45千克、硫酸镁10千克、硝酸钙或硝酸铵钙20千克、硝酸钾10千克、硫酸锌2千克、硫酸锰1千克。磷酸二铵、尿素、硫酸镁及部分硫酸钾作基肥,其余作追肥和叶面肥。

    4。大芽深种、密度适当

    要在选用原种或一级种薯等早代脱毒种薯的基础上,采用大芽块。芽块单块重量应在40~50克,带1~2个芽眼,这样1个芽块可长出2~3个有效茎。播种深度,从芽块顶部到地平面8厘米左右,覆土深度,即从芽块顶部到垄背顶部应达到15厘米以上。

    夏波蒂植株较高,块茎个头大,需要较大的土壤营养面积和空间面积,要创造这样的条件,必须密度适当,不能过密。多大密度合适,通过实践得知,每667米2

    在3200~3600株较为适宜。根据加工厂需用原料薯规格来决定具体密度,如加工厂需要大块原料,不限制大薯块数量,每667米2

    密度可保持在3200株左右,即90厘米行距、株距要在23厘米左右,这样有效茎可以达到6500~7000个,块茎有向单个发展的可能。而加工厂限制太大的薯块的要求,则每667米2

    可种到3600株左右,有效茎可能达到7000~8000个,块茎个数较多,生长均匀,限制了单个块茎的膨大,群体长势好。

    5。早培土深培土、或分次培土

    夏波蒂坐薯早,在现蕾前就有块茎形成,块茎长形又斜着朝上生长,极易露出地外造成青头,所以应早培土、厚培土。一种是在没出苗前进行“梦耕”,用有做垄器的中耕机,在薯芽长到离垄背表面3厘米左右没出土时中耕培土,培好后从芽块顶部到垄背顶部土面18~20厘米为好。另一种是分次培土,第一次应在20%~30%幼苗露土时进行,培土5厘米左右,把已出来的幼苗埋住;第二次要在苗高15~20厘米时进行,培土5厘米左右,经两次培土后,从芽块顶部到垄背顶部土面仍要达到18~20厘米。

    6。浇好水,保证水分供给

    夏波蒂对水分要求较高,如果缺水,不仅影响产量,还会影响大薯比例及干物质积累等一系列问题。所以,要充分利用好喷灌机,根据其不同生长阶段需水要求满足供水量。苗期土壤最大田间持水量应保持在60%~70%(含水量16%~17%);发棵期(块茎形成期)最大田间持水量应保持在70%~80%(含水量为17%~18%);块茎膨大期最大田间持水量应保持在80%~85%(含水量为18%~20%);干物质积累期最大田间持水量应有所降低,保持在60%左右,特别是收获前土壤水分不宜过大,要在收获前7~10天停水,总的掌握整个生育期地面不见干土,地下总是湿润的,就能保证水分的供应。

    7。早用农药,预防病害发生

    近年马铃薯病害种类有增加的趋势,除了晚疫病、早疫病外,丝核菌溃疡病、镰刀菌枯萎病等真菌病害及环腐病、黑胫病等细菌性病害都有所抬头,夏波蒂也不例外。因此,必须严加防范,施用农药做好预防。可用适乐时、阿米西达、金纳海、扑海因、农用链霉素等作芽块包衣或沟喷,防治种传、土传的真菌、细菌等病害。从6月下旬开始可选用保护剂、保护兼治疗剂交替使用防晚疫病、早疫病等,如大生、新万生、安泰生、克露、金雷、玛贺、金纳海、金力士、易保、抑快净、银法利、科佳、福帅得、可杀得、世高、安克等,生育期内每7~10天喷施1次,视情况喷8~10次,控制病害发生、保障植株正常生长,保护薯块不受侵害(详见第十一章马铃薯病、虫、草害防治)。

    skbshge

(二)炸薯条品种布尔斑克的种植技术要点() 
1。选择适宜区域

    应择在干旱、半干旱大陆性气候区,≥10℃有效积温在2600℃以上,年平均气温7℃以上,无霜期140天以上,7、8月份温差在12℃以上、光照时间长的区域种植。在陕西省北部、宁夏回族自治区南部、甘肃东部、内蒙古自治区南部偏西等地应该是适宜区域。

    2。实行现代化栽培

    脱毒种薯早代化、增量施肥配方化、田间作业机械化、适时浇水喷灌化、病虫草害预防化,全套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