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色电子书 > 魔法玄幻电子书 > 马铃薯高效栽培技术 >

第17部分

马铃薯高效栽培技术-第17部分

小说: 马铃薯高效栽培技术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形,薯皮浅黄色,致密度大,芽眼较深、结薯集中,较整齐,商品率高,耐贮藏,休眠期45±2天。单株结薯数3~5个,淀粉含量17。64%,还原糖含量0。387%,干物质含量21。68%,100克鲜薯含维生素C13。68毫克。一般水肥条件下每667米2

    产量可达2000千克以上。

    【栽培要点】 种植密度每667米2

    水地为3500株,旱地为4000株。

    【适宜范围】 在青海省东部农业区川水,低、中、高位旱地及海南藏族自治州共和县环湖地区都可种植。

    skbshge

(三)淀粉加工型品种() 
1。系薯1号

    该品种为中早熟淀粉加工型品种,由山西省农业科学院高寒作物研究所育成。1997年通过山西省审定。

    【特征特性】 株型直立,株高40~50厘米。茎绿色带紫色斑纹,叶片肥大,叶色深绿,花白色。块茎圆形,紫皮白肉,芽眼中等深度。结薯集中。薯块大而整齐,含淀粉高达17。5%,还原糖0。35%。植株高抗晚疫病,抗干旱,耐瘠薄。一般每667米2

    产量为1500千克。

    【栽培要点】 每667米2

    适宜播种4000~4500株。因块茎膨大速度快,所以田间管理工作应尽早进行。要早中耕培土,在现蕾、开花期及时浇水,视苗情增施氮肥。

    【适宜范围】 适合中原地区二季作及一季作栽培。

    2。鄂马铃薯1号

    该品种为早熟淀粉加工型品种,由湖北省恩施南方马铃薯研究中心育成。1996年通过湖北省审定。

    【特征特性】 株型半扩散,茎叶绿色,花白色。生育期70天左右,长势强。薯块扁圆,黄皮白肉,表皮光滑,芽眼浅。结薯集中。薯块大而整齐,干物质含量23。6%,含淀粉17%以上,还原糖0。11%。高抗晚疫病,略感青枯病,抗退化。一般种植条件下,每667米2

    产量在1800千克以上。

    【栽培要点】 适宜种植密度为每667米2

    5000株。每667米2

    应施有机基肥1500千克,追施化肥15千克。追施苗肥和蕾肥并配合中耕除草是管理的关键。

    【适宜范围】 适合我国西南山区,目前在湖北恩施地区种植,其他地区可以试种。

    3。安薯56号

    该品种为中早熟淀粉加工型品种,由陕西省安康地区农业科学研究所育成。1990年通过陕西省审定,1994年通过国家审定。

    【特征特性】 全生育期79~99天。株型半直立,株高42~65。5厘米,分枝较少。茎淡紫褐色,坚硬不倒伏。叶色深绿,花紫红色。块茎扁圆或圆形,黄皮白肉,芽眼较浅,块茎大而整齐,结薯集中。块茎休眠期短,耐贮藏。块茎含淀粉17。66%。植株高抗晚疫病,轻感黑胫病,退化轻,耐旱,耐涝。一般种植每667米2

    产量为1500千克,最高可达3000千克左右。

    【栽培要点】 适宜密度为每667米2

    3500~4000株。

    【适宜范围】 适宜在陕西省秦岭一带及我国西南地区种植,其他地区可试种推广。

    4。晋薯5号

    该品种为中熟淀粉加工型品种,由山西省农业科学院高寒作物研究所育成。1980年通过山西省审定,1990年通过国家审定。

    【特征特性】 株型直立,分枝多,株高50~90厘米。茎叶深绿,长势强,花白色。块茎扁圆形,黄皮黄肉,表皮光滑,薯块大小中等,整齐,芽眼深度中等。结薯集中。块茎休眠期长,耐贮藏。生育期105天以上。薯块含淀粉18%,还原糖0。15%。抗晚疫病、环腐病和黑胫病,每667米2

    产量在1800千克以上。

    【栽培要点】 适宜种植密度为每667米2

    4000株左右。在栽培中,要做到地块土层深厚,质地疏松良好,重施基肥,生育期间加强水肥管理,薯块膨大期分次培土。

    【适宜范围】 在华北一季作区均可种植。主要分布在山西、内蒙古和河北等地。

    5。陇薯3号

    该品种为中晚熟淀粉加工型品种,由甘肃省农业科学院粮食作物研究所育成。1995年通过甘肃省审定。

    【特征特性】 生育期110天左右。株型半直立,株高60~70厘米。茎绿色,粗壮,叶深绿色,花白色。块茎为扁圆形或椭圆形,皮稍粗,块大而整齐,黄皮黄肉,芽眼浅,呈淡紫红色,顶芽眼下凹。结薯集中。单株结薯5~7块,大中薯率为90%~97%,块茎休眠期较长,耐贮藏。干物质含量21。4%~30。66%,含淀粉20。9%~24。5%,还原糖0。13%。植株抗晚疫病。高水肥种植一般每667米2

    产量在3000千克左右。

    【栽培要点】 适宜种植密度为每667米2

    4000~4500株。旱薄地以每667米2

    种植3000株左右为宜。

    【适宜范围】 适宜于甘肃省种植。特别适宜于高寒阴湿地区及半干旱山区种植。

    6。米拉(德友1号)

    该品种为中晚熟淀粉加工型品种,1955年从德国引入。

    【特征特性】 株型开展,分枝较多,株高60厘米左右。茎绿色带紫褐色斑纹,叶绿色,长势强,花白色。块茎长筒形,黄皮黄肉,表皮稍粗,芽眼深度中等。结薯分散。块茎大小中等,块茎休眠期长,耐贮藏。生育期115天左右。块茎干物质含量25。6%,含淀粉17。5%~18。2%,还原糖0。25%。抗晚疫病,高抗癌肿病,不抗粉痂病,退化慢。每667米2

    产量为1000~1500千克。

    【栽培要点】 适宜种植密度为每667米2

    3500株左右。该品种耐肥,在种植中要注意增施肥料。

    【适宜范围】 适宜无霜期长、雨多湿度大、晚疫病易流行的西南一季作山区种植。分布在湖北、贵州、四川和云南等地。

    7。内薯7号(呼H8342…36)

    该品种为中晚熟淀粉加工型品种,由内蒙古自治区呼伦贝尔盟农科所育成。

    【特征特性】 植株直立,分枝中等,茎粗壮,长势强,株高65~70厘米。叶片肥大深绿,花白色。生育期约98天。结薯早而集中,膨大快,块茎圆形,芽眼较浅,皮肉浅黄,大中薯率在90%以上。薯块含淀粉20。3%,还原糖0。27%。高抗晚疫病,退化轻。耐水肥。块茎耐贮。一般每667米2

    产量为2000千克左右。

    【栽培要点】 适宜种植密度为每667米2

    3800~4000株,适于岗坡、沙壤土、黑土等排水良好的地块。要增施农家肥、磷钾肥。

    【适宜范围】 适宜在华北北部及黑龙江、辽宁等一季作区种植。

    8。晋薯10号

    该品种为中晚熟高淀粉加工型品种,由山西省农业科学院育成。1992年通过山西省审定。

    【特征特性】 株型直立,株高45~70厘米。茎粗叶茂,生长势强,花白色。结薯集中,薯块均匀,为扁圆形。黄皮白肉,芽眼深浅中等。生育期110天左右。块茎含淀粉为19%左右。抗病抗旱,每667米2

    产量为1800千克左右,高水肥地块曾达到3000千克。

    【栽培要点】 应选择土层深厚、肥力中上等地块种植。要早播,深中耕要早,及时培土。每667米2

    适宜栽培3500~4500株。

    【适宜范围】 目前在山西种植,其他地区可试种。

    9。威芋3号

    该品种为中晚熟淀粉加工型品种,由贵州省威宁县农科所育成,2002年通过云南省审定。

    【特征特性】 株型半直立,植株茂盛,生长势强,株高73。1厘米。茎秆绿色粗壮,叶片绿色,花白色。结薯集中。薯块大,长筒形,黄皮黄肉,芽眼中等深度,表皮具网纹,休眠期短,含淀粉19。2%。抗晚疫病,轻感卷叶病及花叶病,高抗癌肿病。一般每667米2

    产量为2000千克。

    【栽培要点】 种植密度为每667米2

    3500~4000株,适宜在中上等肥力地块种植。

    【适宜范围】 目前在贵州省种植,其他地区可试种。

    10。高原4号

    该品种为中晚熟淀粉加工型品种,由青海省农林科学院育成。1978年通过青海省审定。

    【特征特性】 株型直立,茎叶绿色,生长势强,花白色,能天然结实。块茎圆形,黄皮黄肉,表皮粗糙,块茎大而整齐,芽眼深中等。结薯集中。块茎休眠期较短,耐贮藏。生育期120天左右。含淀粉17%~19%,还原糖0。49%。中高抗晚疫病,轻感环腐病,轻抗雹灾。一般每667米2

    产量为2000千克。

    【栽培要点】 每667米2

    适宜栽培3500株左右。其植株粗壮高大,根系发达,适宜于等行距种植。要求以水肥条件好的地块种植。

    【适宜范围】 适宜在西北地区水浇地种植。也可在青海、甘肃和宁夏等地种植。

    11。坝薯10号(冀张薯2号)

    该品种为中晚熟淀粉加工型品种,由河北省高寒作物研究所育成。2004年通过福建省审定。

    【特征特性】 全生育期108天。植株直立,株高80厘米左右。茎叶绿色,花白色。块茎扁圆,皮肉淡黄色,表皮光滑,芽眼较浅。结薯集中。薯块休眠期长,耐贮藏。含淀粉17%左右,还原糖0。2%。植株抗晚疫病,较抗环腐病,感疮痂病,退化轻,抗旱性强。每667米2

    产量为1500千克以上,当水肥条件满足时,产量可达2000千克。

    【栽培要点】 每667米2

    宜种植3500~4000株。

    【适宜范围】 适于一季作半干旱地区种植,在河北省张家口地区已大面积种植。也可在北京、内蒙古、江西、贵州、福建等地种植。

    12。宁薯3号

    该品种为中晚熟淀粉加工型品种,由宁夏固原地区农科所育成。1992年通过审定。

    【特征特性】 株型直立,株高45~50厘米。茎粗壮,叶色浓绿,花紫红色。块茎为椭圆形或圆形,红皮白肉,芽眼较深。结薯集中。耐贮藏。淀粉含量为17。2%左右。退化轻,每667米2

    产量为1500千克左右。

    【栽培要点】 一般每667米2

    种植3300~4000株。结薯较浅,田间管理要注意厚培土。

    【适宜范围】 目前主要在宁夏地区种植。

    13。下寨65号

    该品种为晚熟淀粉加工型品种,由青海省互助土族自治县农科所育成。1984年通过青海省审定。

    【特征特性】 生育期120天。株型直立,分枝多,株高90厘米左右。茎绿色,叶色浅绿,生长势强,花浅紫色。块茎长椭圆形,大而整齐,表皮较光滑,皮肉浅黄,芽眼较浅。结薯集中。块茎休眠期长,耐贮藏。干物质含量20。9%,含淀粉15%~18%,还原糖0。23%。植株较抗晚疫病,轻感黑胫病,退化较轻。水浇地每667米2

    产薯量在2000~2500千克,旱地每667米2

    产薯量为1500千克左右。

    【栽培要点】 每667米2

    水浇地适宜种植3200~3500株,旱地为3400~3700株。

    【适宜范围】 适宜在青海、甘肃和宁夏等地种植。

    14。中大1号

    该品种为中晚熟淀粉加工专用型品种,由中国农业科学院蔬菜花卉研究所与大兴安岭地区农业科学研究所育成。

    【特征特性】 株高61厘米左右。茎绿色,叶绿色,花冠白色。薯形长圆,黄皮浅黄肉,光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