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色电子书 > 魔法玄幻电子书 > 马铃薯高效栽培技术 >

第10部分

马铃薯高效栽培技术-第10部分

小说: 马铃薯高效栽培技术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skbshge

(四)要按照试验、示范、推广的顺序进行() 
同一气候类型区内,在距离较近的地方引进品种,一般可以直接使用,不会出现大问题。但气候类型区不一样,距离较远的地方,引进的品种必须经过试验和示范的过程。品种引进后首先要与当地主栽品种进行比较试验,在1~2年的试验中,引进的品种如果在产量、质量和抗病等方面都优于当地品种,下一步就可以适当扩大种植面积,进行大田示范,进一步观察了解其在试验阶段的良好表现是否稳定,同时总结相应的种植技术经验。如果大田示范中的表现与试验结果相符,就可以确定在当地进行推广应用了。这样做可以防止盲目引进给生产造成损失。当然这个过程要在农作物种子管理部门的指导和监督下进行。

    skbshge

(五)要严格植物检疫() 
引种和调种时,要有对方植物检疫部门开具的病虫害检疫证书,防止引进危险性病虫草害,危害生产。

    skbshge

(一)菜用型品种() 
1。东农303

    该品种属极早熟菜用型品种,由东北农业大学农学系育成。1981年由黑龙江省审定。

    【特征特性】 株型直立,分枝中等,株高45厘米左右,茎绿色,生长势强,花白色,不能天然结实,块茎扁卵圆形,黄皮黄肉,表皮光滑,大小中等。整齐,芽眼多而浅,结薯集中,休眠期短、耐贮藏。薯块含淀粉13。1%~14%,还原糖0。03%。植株中感晚疫病,块茎抗环腐病、退化慢、怕干旱、耐涝。旱作条件下一般每667米2

    产薯块1500~2000千克。

    【栽培要点】 适宜密度为每667米2

    4000~4500株,适宜种在肥力上中等的地里,提前田间管理、浇水,不能脱肥,是一个适应性很广的品种。

    【适宜范围】 东北、华北、江苏、广东和上海等地均有种植,适宜于出口。

    2。费乌瑞它

    该品种属极早熟菜用型品种,由农业部种子局1980年从荷兰引进。又名津引薯8号、鲁引1号、粤引85…38和荷兰15、荷兰7号。

    【特征特性】 株型直立,分枝少,株高60厘米左右。叶绿色,长势强,花蓝紫色。块茎卵圆形,黄皮黄肉,表皮光滑,芽眼浅而少。结薯集中,块茎膨大较快。休眠期短,耐贮藏。生育期60天左右。薯块含淀粉12。4%~14%,还原糖0。03%。植株易感晚疫病,轻感青枯病,块茎感环腐病。退化快。旱作条件下每667米2

    产1700千克,机械化栽培和水浇条件下667米2

    产量可达3000千克以上。

    【栽培要点】 适宜密度为每667米2

    4000~4500株,块茎对光敏感,应及早中耕培土,及早管理,喜水喜肥。

    【适宜范围】 该品种适宜性较广,华北、东北、西北、山东、江苏和广东等地均有种植,是适宜于出口的品种。

    3。早 大 白

    该品种属极早熟菜用型品种,由辽宁省本溪市马铃薯研究所育成。1992年通过辽宁省审定,1998年通过国家审定。

    【特征特性】 株型直立,繁茂性中等,株高48厘米左右。叶片绿色,花白色。薯块扁圆形,大而整齐,大薯率达90%,白皮白肉,表皮光滑,芽眼较浅,休眠期中等。生育期55~60天。薯块含淀粉11%~13%,结薯集中、整齐,薯块膨大快。旱作条件下一般每667米2

    产量为2000千克左右。水浇条件可达3000千克以上。

    【栽培要点】 适宜栽种密度为每677米2

    4000~4500株,在中等以上水肥条件下种植。芽较弱要深种浅盖,现蕾前完成2次中耕除草,注意防治晚疫病。

    【适宜范围】 适宜于二季作及一季作早熟栽培,目前在山东、辽宁、河北和江苏等地均有种植。

    4。郑薯3号

    该品种属极早熟菜用型品种,由河南省郑州市蔬菜研究所育成。

    【特征特性】 株型直立,分枝中等,株高40厘米。茎绿色,长势中等,花白色。块茎椭圆形,白皮白肉,表皮光滑,大而整齐,芽眼多而浅。结薯集中。生育期60天左右。薯块含淀粉12。5%,还原糖含量低。易感晚疫病、环腐病和疮痂病,退化快,不耐涝。旱作条件下一般每667米2

    产量为1500千克。

    【栽培要点】 种植密度以每667米2

    5500~6000株为宜。要加强生育前中期水肥管理。秋季栽培适宜晚播。

    【适宜范围】 适宜于二季作栽培及间套作。

    5。郑薯八号

    该品种属极早熟鲜食菜用型品种,由郑州市蔬菜研究所育成。2009年通过河南省审定。

    【特征特性】 生育期58天左右。植株长势旺,株高约38厘米,主茎数1。2个左右,匍匐茎短。茎绿色,叶绿色,少花,有结实。薯块圆形,浅黄皮白肉,薯皮光滑,芽眼浅。薯块整齐,单株薯块数2。8个。抗卷叶病毒病、花叶病毒病,环腐病、晚疫病,维生素C含量为26。8毫克/100克鲜薯,淀粉含量为12。9%,还原糖含量为0。26%,粗蛋白质含量为2。12%。旱作条件下每667米2

    产量为1124千克。

    【栽培要点】 春季露地栽培3月上中旬播种,6月中下旬收获;地膜覆盖可于2月中下旬播种,5月底至6月初收获。秋季于8月上中旬播种,11月上中旬收获。按行距60厘米、株距20~25厘米播种。

    【适宜范围】 适宜在河南省二季作栽培及一季作早熟栽培。

    6。克新4号

    该品种属早熟菜用型品种,由黑龙江省农业科学院马铃薯研究所育成。2005年通过国家审定。

    【特征特性】 株型开展,分枝少,株高60厘米左右。茎绿色,长势中等,叶浅绿色。花白色。块茎圆,黄皮浅黄肉,表皮光滑,块茎整齐,芽眼中浅。结薯集中。休眠期短,耐贮藏。生育期70天左右。薯块含淀粉12%~13。3%,还原糖0。04%。植株感晚疫病。块茎较抗晚疫病,但感环腐病。旱作条件下每667米2

    产量为1500千克左右。

    【栽培要点】 种植密度为每667米2

    4000~5000株。种植中要增施农家肥。

    【适宜范围】 适于城郊二季作区种植,适应范围较广。在黑龙江、河北、天津和上海等省、直辖市均有种植。1983年吉林省审定。

    7。春薯2号

    该品种属早熟菜用型品种,由吉林省农业科学院蔬菜研究所育成。1983年通过吉林省审定。

    【特征特性】 株型开展,株高50厘米左右。生长势强,茎叶绿色,花白色。块茎圆形,白皮白肉,表皮光滑,块大而整齐,芽眼中等深。结薯集中。块茎休眠期短,耐贮藏,含淀粉14%,还原糖0。11%。生育期70天左右,抗晚疫病和环腐病,退化慢。旱作条件下每667米2

    产量一般为1500千克。

    【栽培要点】 种植密度为每667米2

    4000~4500株,适宜与高秆作物间套作。可按早熟品种栽培。

    【适宜范围】 适宜于二季作种植及一季作早熟栽培。吉林、辽宁和河北等地有种植。

    8。克新9号

    该品种属早熟菜用型品种,由黑龙江省农业科学院马铃薯研究所育成。1985年通过黑龙江省审定。

    【特征特性】 株型直立,分枝多,株高55厘米左右。茎绿色略带浅紫色,长势强,叶深绿色,花白色。块茎椭圆形,黄皮黄肉,表皮光滑。块茎大小中等,不整齐,芽眼浅。结薯集中,块茎休眠期长,耐贮藏。生育期65天左右。薯块含淀粉13。9%~15%,还原糖0。04%,轻感晚疫病,退化慢,旱作条件下每667米2

    产量为1200千克左右。

    【栽培要点】 适宜种植密度为每667米2

    4000~4500株。该品种喜肥,抗倒伏,要提早管理。

    【适宜范围】 适宜于二季作栽培,主要分布在黑龙江省。

    9。豫马铃薯1号(郑薯五号)

    该品种属早熟菜用型品种,由河南省郑州蔬菜研究所育成。2004年通过河南省审定。

    【特征特性】 株型直立,株高60厘米左右。茎粗壮,分枝少。叶片大,绿色,花白色。薯块为圆形或椭圆形,黄皮黄肉,表皮光滑,芽眼浅而稀。结薯集中。薯块大而整齐,含淀粉13。4%,还原糖0。089%。块茎休眠期短。生育期65天左右。植株较抗晚疫病和疮痂病,退化轻。旱作条件下平均每667米2

    产量为1500~2000千克。水肥条件好的可达3500千克。

    【栽培要点】 种植密度为每667米2

    4000~5000株。适宜水肥条件好的地方种植。

    【适宜范围】 适宜二季作地区种植。在河南、河北、山东、四川、广东和吉林等地均有种植。

    10。川 芋 早

    该品种属早熟菜用型品种,由四川省农业科学院作物研究所育成。1998年通过国家审定。

    【特征特性】 植株开展,株高58厘米,长势强,分枝多。花白色,量少。薯形椭圆,表皮光滑,皮肉浅黄色,芽眼浅。块茎大而整齐,含淀粉12。7%,还原糖0。47%。较抗晚疫病。生育期70天左右,大田生产每667米2

    产量为1500千克左右。

    【栽培要点】 适宜种植密度为每667米2

    5000株左右,适宜于间、套作种植。

    【适宜范围】 适合于我国西南地区二季作种植。

    11。黄 麻 子

    该品种属早熟菜用型品种,为黑龙江省望奎县农家品种。

    【特征特性】 生育期70天左右,植株直立,株高45~50厘米,繁茂性中等,茎绿色,茎翼直,茎粗0。9~1。3厘米;叶色深绿,顶小叶长卵形、顶端尖,花期长;花冠淡紫色,结薯集中,块茎长椭圆形,薯皮黄色有网纹,薯肉浅黄色,芽眼较多,顶部芽眼较深。块茎干物质含量22%左右,淀粉含量14。4%~15。5%,还原糖含量<0。3%,粗蛋白质含量2%左右,维生素C含量20~22毫克/100克鲜薯。植株抗晚疫病、抗PVY,块茎抗晚疫病和疮痂病。旱作条件下每667米2

    产1500~1700千克,水浇条件的可达2500千克。该品种早熟、抗病性强、适应性广、耐贮运。

    【栽培要点】 种植密度每667米2

    以5000株左右为宜。采用提早催大芽和利用地膜覆盖栽培可提前成熟。生长期间加强肥水管理,可与玉米、棉花等作物间套作。

    【适宜范围】 该品种栽培适应区域较广,在吉林、辽宁、河北、山东等二季作区和北方一季作区作早熟蔬菜栽培。

    12。尤金(88…5)

    该品种属早熟菜用型品种,由辽宁省本溪市马铃薯研究所育成。1996年通过河南省审定。

    【特征特性】 株型直立,分枝较少,株高65厘米左右。茎浅紫色,叶小而密,表面有蜡质光泽,花白色。块茎椭圆形,黄皮黄肉,芽眼少而浅。结薯集中。块茎大而整齐,大薯率达90%,休眠期短,较耐贮藏,含淀粉14。3%,还原糖0。02%。植株不抗晚疫病,块茎抗晚疫病和环腐病,退化不快。耐涝。生育期70天左右。旱作条件下每667米2

    产量为1500千克,水浇条件下可达2000千克以上。

    【栽培要点】 种植密度为每667米2

    4500株左右,水肥管理要早,适宜于中上等地力栽培。对磷、钾要求高。

    【适宜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