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色电子书 > 魔法玄幻电子书 > 鸡病智能卡诊断与防治 >

第3部分

鸡病智能卡诊断与防治-第3部分

小说: 鸡病智能卡诊断与防治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skbshge

(四)创造良好的生活环境() 
创造一个适宜的生活环境,是保证鸡只正常生长发育和产蛋的重要条件。由于鸡的抗病能力差,对光线敏感,且易受惊吓而引起骚动。所以,鸡舍环境要保持安静。饲养管理人员在舍内要穿戴工作衣帽,工作认真,严格遵守操作规程,搞好清洁卫生工作,保持舍内干燥,做到鸡体、饲料、饮水、用具和垫料干净。鸡舍周围的垃圾和杂草是昆虫孳生的场所,一定要清除干净。鸡舍、饲料间周围建5米的防鼠带,消灭老鼠和蚊蝇,防止猫、狗、鸟等进入。病死鸡要清出场外,不能堆放在场内,并进行无害化处理。鸡舍内部要保持空气新鲜,通风良好,温、湿度适宜,并按鸡体生理要求,提供一定时间和强度的光照。

    为创造良好的生活环境,必须定期消毒,尤其是带鸡消毒。消毒是杀死鸡体外病原体的唯一手段。对鸡舍、用具设备和鸡舍周围环境进行消毒是切断病原传播的有效措施。食槽、饮水器及一些简单用具经消毒后,在阳光下暴晒2~3次即可起到杀灭病原的作用,亦可洗净后用0。1%新洁尔灭或0。05%高锰酸钾溶液浸泡5~10分钟。

    鸡场应进行带鸡消毒。带鸡消毒能杀死鸡舍内空气中和鸡体表面的病原微生物,净化舍内的粉尘和空气,夏季还起到防暑降温的作用。

    skbshge

(五)加强饲养管理,实行全进全出饲养制度() 
实行“全进全出”饲养制度,可使鸡舍每年都有一段空闲时间。此时集中进行全场的彻底清理和消毒。这对控制那些在鸡体外不能长期存活的致病因子是最有效的办法。果园林地散养的鸡群,可采用轮牧的放养制度,使放养场地也在鸡出售后得到清理和消毒。

    除了做好以上几项综合性防疫措施外,还需解决一些观念上的问题和纠正一些错误做法。

    第一,盲目认为接种了疫(菌)苗,鸡场就万事大吉了。疫(菌)苗能有效地预防传染病的发生,但不是绝对的。由于疫(菌)苗的质量、接种的方式、接种的时间、鸡体的状况等因素的影响,疫(菌)苗接种不可能对鸡群产生百分之百的保护。因此,平时的综合性防疫措施任何时候都不能放松。

    第二,邻居围观。在农村,每当谁家购进一批小鸡时,常常可以看到街坊邻居前来观看祝贺。作为主人,因碍于情面,有口难言,或贪图热闹和吉利。岂不知这既增加了鸡群应激,又增加了传染病发生的机会。

    第三,养鸡户用饲料销售部门的包装袋盛装饲料。在饲料购销上不注意专袋专用,定期消毒。有的为图省事干脆用饲料销售部门的麻袋,用完归还。这样同一个麻袋可能在几个养鸡场周转,带上不同的传染病原,从而增加疾病传播的机会。一些不具备条件的专业户,私自销售饲料,这样也会增加疾病的传播。为杜绝这一现象,除养鸡者自身注意外,饲料销售部门也应予以配合,对饲料袋应定期消毒后使用。

    第四,病死鸡不做无害化处理。处理病死鸡最方便的方法是深埋或焚烧。但在农村,死鸡随便乱扔,或不经处理而拿去喂狗,或认为深埋可惜而食用的现象很普遍。这样无异于人为地散播病原,从而引起传染病的流行。

    第五,不按要求消毒。在消毒问题上存在几种错误看法:①以为只要定期消毒即可,而不注意消毒前的清扫、洗涤,在鸡舍、水槽、食槽等肮脏不堪的情况下即进行消毒,结果仍无多大作用,传染病照样发生;②使用消毒剂不按比例稀释,任意加大或缩小浓度;③不注意消毒剂的存放,不注意防潮防晒,以至药效大减,不能起到应有的消毒作用。

    第六,养鸡户相互串门。养鸡户之间相互交流经验对促进养鸡业的发展是有益的,但是在农村不经消毒、更衣便相互聚在一起讨论问题的现象很普遍,甚至将来人直接引入鸡舍现场说教,或将死鸡从一场拿到另一场解剖,这样相互间的直接接触或间接接触,无疑都会增加疫病传播的机会。

    第七,饲管人员及用具不固定。有些人进入鸡舍根本不消毒,绝大部分只注意脚下消毒而不注意更换衣帽。农村饲养员不如大鸡场的专业饲养员固定,往往流动性大,里里外外一把手,所以自身消毒更应注意。有的鸡场料桶、料勺、水桶和水勺等不固定,随拿随用。有的在水中加药无专用搅水棍而随用随找。这些无疑也会增加疫病发生的机会。因此,各种用具不但应当专用,还应定期消毒。

    skbshge

(一)免疫接种() 
1。免疫的目的及意义

    免疫是通过给鸡体接种某种抗原物质(疫苗或菌苗),刺激鸡体使之产生特异性抗体,从而提高鸡群对该种病原微生物侵袭的抵抗力,达到预防此病的目的,减少发生该种疾病的机会。

    2。常用疫苗

    常用的疫苗(或菌苗)有马立克氏病疫苗、禽流感疫苗、新城疫疫苗、传染性法氏囊病疫苗、鸡痘疫苗、传染性支气管炎疫苗、传染性喉气管炎疫苗、传染性鼻炎疫苗、鸡减蛋综合征疫苗、鸡脑脊髓炎疫苗、禽霍乱疫苗、大肠杆菌病疫苗等。

    3。疫苗的接种方法

    疫苗的接种方法主要有注射、饮水、滴鼻、点眼、气雾、刺种、口服等,在使用前一定要认真阅读疫苗使用说明书,按其所注明的方法接种。

    (1)注射法 分为肌内注射和皮下注射,肌内注射的位置一般选在胸肌、腿肌(外侧)等肌肉较发达的部位,胸肌注射时选择胸肌最发达的部位,针头斜向扎入,防止因注入太深刺伤内脏器官导致死亡;腿肌注射选在外侧血管、神经较少的部位,避免造成跛行。皮下注射是将疫苗注射在皮下,常选择在皮肤较松弛的部位,如颈部皮下等。注射时用大拇指与食指捏起颈部皮肤,将注射器针头扎入两层皮之间,然后注入药液。

    (2)饮水法 将疫苗按要求的浓度配成水溶液,让鸡饮服。饮水免疫时应准备充足的饮水器,饮水前停水2~3个小时(冬季适当延长停水时间),疫苗稀释后30分钟内饮完,饮苗水前后24小时内禁止饮服高锰酸钾或含漂**的自来水,杜绝经水投服其他药物。

    (3)点眼、滴鼻法 用滴管吸取已稀释好的疫苗,滴入鸡的眼内或鼻孔中。接种时应注意确实将疫苗滴入眼或鼻中。

    (4)气雾法 用高压喷雾器将疫苗喷洒于鸡头方向,距鸡头上方50厘米高,气雾粒子直径以30~50微米为宜,鸡可通过呼吸道吸入疫苗。气雾法只能用于60日龄以上的鸡,免疫时应关闭所有的通风口,15分钟后再打开。另外,操作人员要做好自身的防护工作,如带上防毒面罩或口罩,穿上防毒服装等。

    (5)刺种法 用消毒的蘸水钢笔尖或刺种针蘸取已稀释好的疫苗,刺于鸡的翅内侧无血管区的皮下,旋转半圈,适用的疫苗有鸡痘疫苗等。接种后5~7天对接种效果进行检查,方法是打开鸡的翅膀,观察接种疫苗部位,若发现已结痂则说明接种成功,否则应重新接种。

    另外,还有一些其他的免疫方法如毛囊刺种、肛门涂抹等,因使用较少,不再介绍。

    4。免疫程序

    根据本地区、本鸡场、本季节疾病的流行情况、鸡群状况、疫苗特性而规定应接种的疫苗种类、接种方法和接种时间称为免疫程序。每一鸡场都有适合于自己的免疫程序,所以场与场之间是有差异的。鸡群与鸡群之间也有差异。

    表3…1至表3…3分别列出种鸡(包括蛋、肉种鸡)、商品蛋鸡、肉用仔鸡的免疫程序,供参考。

    表3…1 种鸡免疫程序

    续表3…1

    注:产蛋后,每1。5~2个月饮新城疫Ⅳ系疫苗1次,每3个月接种禽流感疫苗1次。或根据抗体水平确定疫苗接种时间

    表3…2 商品蛋鸡免疫程序

    注:产蛋后,每1。5~2个月饮新城疫Ⅳ系疫苗1次,每3个月接种禽流感疫苗1次。或根据抗体水平确定疫苗接种时间

    表3…3 商品肉用仔鸡免疫程序

    5。免疫时应注意的问题

    为了保证免疫效果,在制定免疫程序及免疫过程中,应注意以下问题。

    第一,根据当地疫病的流行情况确定接种疫苗的种类。疾病的流行和发生有一定的地域性,如果该地区始终没有某一疾病发生过,就不要进行此种疫苗的接种,因为有些活苗接种后等于给鸡群和鸡场带来了病原,以后必须每一批都要接种,否则就要发病。

    第二,接种疫苗的时间要适宜。确定疫苗接种时间的最科学方法是根据体内抗体水平的高低,而抗体水平的高低又受母源抗体高低、疫苗特性、鸡群健康状况等的影响。雏鸡体内母源抗体水平高、疫苗作用时间长、鸡群产生抗体的能力强时,接种疫苗的时间可延长。相反,应提前接种。有条件的鸡场应经常检测鸡体内抗体的高低,以此作为确定接种时间的依据。

    第三,疫苗的质量要保障,接种方法要适当。每一种疫苗都有其特定的保存环境、保存期,在使用时一定要严格按要求保管,坚决杜绝使用过期或失效的疫苗。购疫苗应从保质量、守信誉的大厂家直接进货,尽量减少中间环节。接种前应认真阅读使用说明书,按说明的方法接种。

    第四,尽量减少接种应激。接种疫苗本身是一种应激因素,或多或少会给鸡带来影响。为了减小这种应激作用,在免疫前后2~3天增加饲料中维生素的含量(一般增加2~3倍)。在接种疫苗的同时不要进行断喙、转群、换料等工作,否则将影响抗体的产生。

    skbshge

(二)预防性投药() 
有些疾病的发生具有明显的流行特点,如年龄、季节、环境条件等,当鸡群处于这种不利状态时,往往容易发生此病,而这类病又无有效的疫苗进行预防。所以,在发病之前,进行预防投药是控制疾病的有效方法,属于此类情况的疾病有鸡白痢、鸡球虫病、大肠杆菌病等。

    鸡白痢多发于15日龄以内的雏鸡,最早发生于3日龄,所以预防药物应从2日龄起投服,一般一种药物连用5天后,改换另一种药物再连用5天即可。常用药物有氯苯胍、磺胺间二甲氧嘧啶、磺胺喹口恶啉、敌菌净等。

    球虫病多发于42日龄以内的鸡只,最早发生于10日龄。球虫对药物易产生抗药性,在预防用药时必须几种药物交替使用,一般从10日龄开始用至42日龄,其间一种药物用5~7天后停2~3天,改用另一种药物。常用药物如:氯苯胍30克/千克饲料,或敌菌净20克/千克饲料,均有良效。

    大肠杆菌病在卫生条件差时容易发生,所以在鸡舍环境条件差时,要进行大肠杆菌病的预防。在转群时,由于捉鸡对鸡造成较强烈的刺激,机体抗病力下降,要在饲料或饮水中加入2~3倍量的维生素和适量的抗生素,防止疾病暴发。

    转群、预防接种和气候突变等,易使鸡只感染大肠杆菌病或霉形体病。此时应在饲料中添加药物预防,可投服高敏药物如恩诺沙星或环丙沙星,每升水50毫克,饮水,连用3~5天。也可用新霉素、卡那霉素等。

    skbshge

(一)新城疫() 
又称亚洲鸡瘟。是由鸡新城疫病毒引起的高度接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