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色电子书 > 魔法玄幻电子书 > 鸡病智能卡诊断与防治 >

第13部分

鸡病智能卡诊断与防治-第13部分

小说: 鸡病智能卡诊断与防治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断意义的大小)将疾病与症状联系起来。这样组织诊病资料,就解决了动物医生亘古至今存在的:想病名难和鉴别难的两难问题。

    第二,从头至尾问症状,是对该卡内疾病,实行恰到好处、不多不少的症状检查,这比空泛地要求“全面检查”,要具体而有针对性。

    第三,诊卡具有正向推理与逆向推理的功能。医生和患者初次接触的诊断活动,是正向推理(由症状推断病名);有了病名,再问该病名的未打点的症状,就属于逆向推理,一起病例只有经过“正向与逆向”双向推理,才能使诊断更趋近正确。这符合人工智能的双向推理过程。诊卡暗含这种道理,局外人是无法知道的。

    第四,诊卡中暗含许多专家系统的“如果……那么……”语句;不用告诉,用者也在用。

    第五,诊卡利用了电脑的基本特征,记忆量大且精确,不会错位和遗忘。

    第六,用诊卡诊病,恰似顺藤摸瓜。

    第七,使用者在自觉不自觉中使用数学模型。

    第八,诊卡中含有许多公理,以及现代科学中的许多原理。

    6。数学诊断卡与唯物辩证法有什么关系? 诊断卡是唯物的。因为诊断卡是人类诊断疾病知识的真实记录;说它是辩证的,因为它符合辩证法。辩证法有两个核心,普遍联系和永恒运动。某项症状,它的横向看(普遍联系)是有这种症状的病名;而病名下的所有分值,是该病的全部症状,包含早期、中期和晚期的全部症状(病的“永恒运动”),通过诊卡都可了解到。如果没有长期的临床经验以及直接经验的局限性,仅凭大脑记忆进行思维,要达到智卡诊断的水平是较难的。

    7。数学诊断与临床诊断学有何关系? 临床诊断学是医生的必修课。但因内容丰富,存在应用时想不起、记不住的问题。数学诊断学将其中描写的症状量化、系统化和矩阵智能卡化,既可应用计算机,也可应用智卡诊断疾病。克服了人脑记不住、容易遗忘的不足。

    8。不用数学不也诊病几千年了吗? 数学无处不在而且是每个事物的灵魂。即使婴儿认识妈妈,也是有“几个”条件符合他的想象,他才认。这“几个”的组合就是数学。符合,他欢迎微笑;不符合,他就哭闹。雪花飘,量子动,“灵魂”是数学。平时说“谢谢”,“别客气”就是数学。总之,办对事是数学;办错事也是数学。对错都是数学。聪明的人主动用数学将事办好。

    诊病几千年,诊对和诊错,也都用了数学,只是有自觉和不自觉之分。

    不信,问他不过3个问题,他就得承认是在运用数学。比如,肺炎和气管炎的鉴别:①问,咳嗽声音二病有何区别?他会说,肺炎咳嗽声音低,气管炎不低;②问,体温有没有区别?他会说,肺炎体温高,气管炎不高。这两个问答,表面看,没有数学。其实,数学就在其中:咳嗽声音低是1,不低是0;体温高是1,不高是0。他为什么诊断为肺炎而不诊断为气管炎呢?因为他认为肺炎有这两个症状,而气管炎没有这两项症状。他的话用数学表达,就是:肺炎=1+1=2,气管炎=0+0=02>0。这就是他内心的根据。哑巴吃饺子,心里有数。他自觉不自觉地应用了数学。

    9。为什么以前叫《数值诊断》,现在叫《数学诊断》或数诊学?1997年,我们曾将电脑诊病文档整理出版了几本书,称《数值诊断》。因为当时研究者们都这样叫。

    后期,学了许多知识,发现叫数值诊断欠妥。因为数值就是数字1,2,3……没有别的含义。

    而数学的定义“是研究现实世界的空间形式和数量关系的科学。”现在连小学生、学前班孩子们的课本也都叫数学了。

    病症矩阵就是疾病与症状的关系,而且用隶属度分值表示这种关系。显然,应该叫数学诊断。叫一门学科,大致有如下几点理由:

    第一,笛卡儿说:“世上一切问题都是数学问题。”别人不信,他首先将力学变成数学,以后才是物理学、化学。

    第二,因为该法诊病的“前、中、后”都在用数学。前,研究阶段用数学;中,公式和算式等你代入数据;后,用数据报告诊断结果。此诊断活动处处、时时都用了数学,还不可以叫数学诊断学吗!

    第三,医学里有诊断学。现在,诊病用上了数学,自然也应该叫数学诊断学。

    第四,李宏伟:我国古代发明了**却没有化学;发明了指南针却没有磁学。强于“术”而弱于“学”。吴大猷指出:“一般言之,我们民族的传统,是偏重于实用的。我们有发明、有技术,而没有科学。”

    我们有四大发明,但没有上升“学”的高度。西方是升了“学”的高度才有工业化,才强大。我们没升“学”,就受欺。

    我们研究马腹痛6病6人花4年,研究猪127病12人花8年,都获得了大奖。但都是探索,没有升到“学”的高度。2004年总结提高升华叫《数学诊断学》了,1个人60天将姚乃礼主编的《中医症状鉴别诊断学》623个病组2481种病研究完了;并用2年时间研究完成含千病的《美国医学专家临床会诊》和含3700多病的《临床症状鉴别诊断学》。不升华到“学”的认识高度,是根本做不到的。

    10。描述诊断与证据诊断的区别? 诊病=断案。断案凭证据,诊病也必须凭证据。近年来,产生了循证医学、证据医学、替代医疗,但还未普及。

    自古至今,大家知道的都是描述性的症状,难学、难记、诊病时遗忘或联系扭曲,往往还是要查书。

    矩阵上内容,都是将描述性的症状,变成诊点(证据)与分值。有人在证据医学中说有“芝麻大的证据可以抱来大西瓜”。

    院士秦伯益说:“在疾病诊断上,过去是以经验为基础,今后将以证据为基础。过去凭经验,老中医一看就明白,你就看不明白。”“诊断凭客观证据,谁都可以诊断,就不会你看不出来,他看得出来”。

    我们认为秦院士的观点非常正确。但是遗憾的是,秦院士所指的证据是CT,B超,MR之类,而不是指症状证据。

    我们认为,证据不但包括CT,B超,MR,血清学反应、基因缺陷等,症状也是证据(比如出血、骨折、沉郁等)都是证据。

    以前,人们在竭力查找和记忆具有特异症状(证据)来诊病。遗憾的是这样的症状只有几个。然而用矩阵表示症状就不同了。可以说,凡是“统”字下的1,都表示此症状只有1种病才出现。

    11。关于“1症诊病”应从数学和诊断学两个角度回答。数学答题有几得几,传统诊断无法以1症诊病。用病组的病症矩阵回答,应该是题中之意,稍加解释如下。

    (1)“1症诊病”含义之一是“1症始诊”患者给1个症状,就以此症到目录中去找病组,开始为他做诊断,这是20字用法的前提。如果他告诉两个以上的症状,反而要权衡比较应该选择进哪组了。现在他就告诉1个症状,直接找组取卡诊断就是了。问诊肯定能问出较多症状来。

    (2)“无病无症状,有病必有症状”有症就能做诊断,这是病症矩阵的特点。

    (3)比喻解释 病组约等于一个家庭。在家庭里,1个信息如“穿童鞋”就可以定是某人;在诊卡里也是这样。

    12。何谓三“神”保佑? 世上无“神”、也无“灵魂”,只是比喻。我这里所说三“神”是指哲学、数学和系统学。

    很显然,一门科学如果没有这三“神”做灵魂,很难说明已经成熟了。

    数学诊断学的实体和灵魂就是这三“神”的体现。

    skbshge

(二)实践部分() 
13。“病组”是怎么建的? 在电脑上,因为Excel2007功能非常强大,横向可容6万多病,纵向可容100多万行。人类的1。8万种疾病,全都可以装下。我们已经建立6个大或特大矩阵。使用非常方便。但是还有许多农村读者尚无电脑,还得用纸作载体,特别要求用大32开本的书做载体。这样,就得分病组了。

    大多数生物病少,1卡能容下就不必分组;少数生物病多,1张卡容不下,需要分成若干病组。病组的建法:①按症状建组;②按年龄建组;③按身体部位建组。用电脑建立病症矩阵,分病组,研制智卡等,所有操作都十分快捷。

    14。症状提示的作用是什么? 大家知道,每种病症状很多,每种动物的病多,症状就更多了。如果将所有症状都建立病组,书就会变厚,携带不便。因此,对许多只出现在1病或2病上的症状,就未建病组,而设立“症状提示”。它的作用是很大的。你可以顺藤摸瓜,很快能诊断出来。

    15。症状的分值是怎样确定的 33年电脑诊病科研,近1/2的时间在琢磨给每个病的症状评分打分,即将症状对诊病意义的大小用分值表示谓之症状量化,以便于人和电脑计算。

    将症状量化的方法很多,仅模糊数学的权数确定方法就有6种:专家估测法、频数统计法、指标值法、层次分析法、因子分析法、模糊逆方程法。离散数学写了7种:①例证法;②统计法;③可变模型法;④相对选择法;⑤子集比较法;⑥蕴含解析法;⑦滤波函数法。其中1例证法讲了几页,我将其概括为1行:如身高,真定1分,大致真0。75,似真又假0。5,大致假0。25,假0。也可以灵活改成:

    真定10分,大致真8,似真又假5,大致假3,假0。心算都很快。

    本书我们创立“四等5分法”,即0,5,10,15,四等;每个分又都与5有关。

    (1)根据之一 依据权威专著所写症状前边的形容词、副词和数词等修饰词或修饰语,如“常常”、“多数”、“有时”、“偶尔”、“个别”、“特别重要”给不同的分。

    0分,就是无分,空白单元格,就是0分;

    10分,就是有肯定。如口干,前后没有形容词、副词等修饰语;

    5分,就是有弱化“口干”的形容词或副词;如有时口干、少数口干等;

    15分,就是有强化“口干”的形容词或副词;如“以口干为特征”,甚或可以确定诊断时,也可以评35分。

    (注:15是权值,就是特别重要的症状,给以加权15分;而对示病症状,还可加权给35分或50分)。

    (2)根据之二 五分制1,2,3,4,5;四级制甲乙丙丁制;优、良、及格、不及格制;A,B,C,D制。

    “四等5分法”的优点:①包容,就是打分不够准确,也不影响诊断结果,因为有判点数把关;②明朗、易理解和好掌握,分值间距大,四等5分制与人脑潜在的四等法不谋而合。

    16。怎么快速找到智卡?找错了诊卡怎么办? 在目录中按患病鸡症状找。多读几遍目录,找卡不困难。如果熟悉病组像熟悉钥匙板那样找卡更快。

    找卡遵照原则:①主要症状与次要症状;②多数症状与少数症状;③发病中期症状与早、晚期症状;④固有症状与偶然症状。均以前者去找。这是各内科书都提到的。我又给加了1条,特殊症状与一般症状,也以前者去找。

    卡找对了,诊病既准又快。找错了也没关系,再找就是了。关键是怎么知道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